书城哲学生命的菩提
3062400000008

第8章 心:专注 持戒 慈悲 静寂(3)

一般来说,我们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或仇敌很难生起慈悲,这正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任何众生都是我们慈悲的对象,如果没有众生,我们就无法修行了。自他相换的修行是对治我执、激发慈悲的良药。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激是十分重要的。世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动植物如果没有阳光、空气、水就无法生存。我们生活的社会中的万物也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的,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共生结构。我也由许多“非我”的元素所成就,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如能以相生相依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对待不幸的人们,我们将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与我们的责任,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在自己里面也看到他们。随时随地,我们都应尽量把自己放在受苦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别人着想:如果我是对方,我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

1912年秋,李叔同赴杭州,在浙江两级师范教音乐、美术二课。他的教育精神是十分严肃、认真的。经常对学生说一些有关做人与艺术的准则;认为要做一个文艺家,必先做一个好人。他的弟子丰子恺更以“温而厉”来形容他认真的教学态度:“李先生从不骂人,从不责备人,态度谦恭”。

弘一法师有一颗圆融的心,达到了一种圆融无碍的境界。他把慈悲和爱的对象由自己转向他人,乃至一切有情众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他相换,这是激发慈悲心极为重要的方法。

人的心、人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钢铁一样。要慢慢以调伏野马和猴子的心,让它柔软起来,以柔软的心观世界就会悲悯起来。学佛,其实就是承担。打开退缩、畏惧、自私的心结,勇敢面对世界,承担自己应该得到的苦乐,风雨晴明,含笑入怀,繁华落尽,智慧自生。

因为人心不平,所以这个世界不平,因为人心污浊,所以这个世界污浊。因为,我本人对人生许多问题尚充满困惑。《圣经》上说:“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我从没有放弃自我的拯救。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舒服。不过,我承认自己需要调整,也愿意积极解决,并且也在积极解决。而学佛就是要运用自己的心,良善、积极的心态,根治自己。困境是由烦恼造成的,激励我们转化内心,发起慈爱、悲心、忍辱、智慧和其他的善心。

禅宗有一段故事:

达摩祖师的墓地位于河南省,有一位学僧发誓要守墓、照顾墓园。有一天,远方来了一位禅师,来到达摩祖师的墓前。

这位守墓的学僧来迎接他,且恭敬地问禅师说:“禅师,您要先礼佛?还是先礼祖?”

这位禅师说:“我既不礼佛,也不礼祖。”

这位学僧听了内心不太高兴,态度也随即改变,用不客气的口吻说:“佛与祖师,与你结了什么怨仇?”

禅师心平气和地反问他说:“佛与祖师到底给了你什么恩惠?让你替佛与祖师如此说话!”

这位学僧听了愣了一下,觉得这位禅师的话很有禅机!所以心念一转,又恢复了恭敬的心,并问禅师说:“请教禅师,我到底应该如何自处?”

禅师说:“佛与众生平等,看待一切众生要泯灭仇与怨,不可有恩怨的心态。如果能这样,心才会平静。”

生命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我们的心态。能否成佛,也取决于我们自己。可是,许多人觉悟不到这个道理。心的清净面就是心的本质,它始始终终都是清净无染,平等和圆满的。心的妙用面就是心的表象,又可以分为两种表象,一是妄心,二是菩提心。妄心就是那种时时刻刻想来想去的心,是一颗有染污的心;菩提心是心中无任何相状的心,是一颗清净无染的心。

释迦牟尼佛的心,是一颗大的心。大的心悲心怜悯,能拔众生苦。慈心悲心,源出一心,心心相印,慈悲同心。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的欲望是层出不穷且无止境的。所以,现代人有时心情烦躁,情绪失常;有时惊喜狂欢,放荡不羁;有时绞尽脑汁,极度恐慌。因无法忍受种种流言非议而惶惶不安于现状,因厌世愤俗而心灵瘫痪自绝于世的事例,太多、太多。

佛陀说:人以慈悲为怀。如果说世上什么力量是最大的,那非慈悲莫属;因为慈悲可以赋予我们巨大的勇气和信心,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议。

慈悲有着温暖和开朗的特质,不论我们和别人的关系怎样,当他的人生如意顺遂时,我们为他感到满意快乐。这会让我们脱离嫉妒和羡慕的痛苦,不用沉浸在别人比我们更快乐更成功的漩涡中,不用因这一切而情绪起伏,而更怡然自乐。而当我们看到别人正经受痛苦及一些于心不忍的现象时,也会自然从内心深处产生悲悯的情绪,希望他们能尽快解脱这些痛苦,希望他们能获得幸福、快乐。人,应该有这种慈悲之心,我们难以想像,人如果丧失了这种本性,自私自利,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做伤害别人的事情,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为了工作奔波繁忙,彼此都变得很疏远、很冷漠,很长时间里忘记了慈悲,忘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关心。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慈悲这两个字,但是内心却被其他别的东西阻塞了。比如:欲望、嫉妒、自私、尖刻。我们被有史以来的无明和烦恼习气缠缚,对世间所发生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比如天灾人祸、疾病饥荒等感觉麻木了,甚至有时会想,痛苦是别人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正是由于这种麻木,我们许久都没有感到慈悲之心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面对死亡的来临呢?我们应该真切地从内心体验这一切,让众生的苦难唤醒我们的慈悲和内在的良知。

要发起真正的慈悲心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与我们的执著习气互相抵触。但是,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慈悲的种子,只是它沉睡的时间太久了。但是,如果我们想提升生命的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想从各种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尽最大努力,通过各种方法,发起大慈大悲之心。这是我们灵魂的惟一出路,也是我们良知的觉醒和使命。

所谓慈悲心,如果简单一点说,就是可以无条件的风险,给予众生快乐,不忍心众生受苦,并强烈的希望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慈悲心和我们常说的爱心、同情心和怜悯心有颇为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因为在广度和深度上它更纯洁、更崇高,是人世间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慈悲是真正的平等,就像太阳面对众生散发无限的光芒,是一种彻底的利他之心,没有丝毫自私和我执的成分,是一种“道”,是人心的最终到达。

对于普通的众生,外在的钱财也许重要,但在我们拥有钱财的同时,也别忘了开启内心的慈悲之源。因为,它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能让生命升华,化干戈为玉帛,能转化贪婪、自私的暴戾之气,而让社会充满温馨和祥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样一颗慈悲心,一定要随时提醒自己,别让它睡着了。

会等待的人才会生活。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愿意等待的,但是,往往因为外界的干扰而不能忍受等待;也有些人修得一定的定力,可以任凭环境的变化独自等待下去,其结果也是令人艳羡的,正所谓傻人有傻福。

并非所有的等待都有美好的目的。我们没有办法为一个无意义的目的去等待,这种等待的终极意义也许在等待本身,但需要我们觉察,去三思而后行。

心只有一个,所有众生的心都是这颗大心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佛人的心的状态是和凡夫不同的。凡夫的心始终在想来想去,我把他称为妄心,而成佛的人的心是一种清净无染而又无边无际的心,我们把他叫做菩提心。如何才能得一颗菩提心?用《金刚经》中的话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意思就是不想过去的事,不想现在的事,不想未来的事,什么都不去想,清净无染的菩提心就会呈现出来。菩提心就是那颗最大的心的形态,无边无际而又清净无染。

悲悯、博爱、同情是一个人是否成为人的基本标志,是区别人与其他低级物种最重要的标准。人不能只披着人皮而失去人应有的品格。只有生存的智慧,而没有半点悲悯之心,别说做菩萨,就是做个人都不合格吧?弘一法师在《护生画集配诗·诱杀》中说,“水边垂钓,闲情逸致。是以物命,而为儿戏。刺骨穿肠,手心何忍。愿发仁慈,常起悲悯。”

四、悲欣交集:寂、寂、寂

如果物质、精神、灵魂是人生的三层楼。作家丰子恺认为:“弘一大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晚年的弘一大师淡忘人世种种烦恼怨愁、凄惶寂寞,心境自然愉悦、安详,心态自然慈悲、柔和,身体自然健康。功深力极,本来无生之自性自然显露,沉浸在优美恬静的精神境界之中。

1942年9月,这是弘一大师生命中最后的一个月。

他告诉妙莲法师:“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

10月10日下午,弘一大师用颤抖的双唇说:“妙莲,研些墨,我想写几个字……”妙莲把墨备妥,轻轻地将大师扶下床。

大师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庄严地写下了四个大字:“悲欣交集。”这是弘一法师一生最后的遗墨。

写完这些字后,大师再不做别的事情,只管念佛。

10月13日晚7时45分,大师呼吸急促,8时整,妙莲法师贴近大师慈祥的脸庞,知道大师已往生西方。

弘一大师没有痛苦,平静而安详地斜卧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的板床上,他的眼角沁出晶莹的泪花。

法师弥留之际,他写下了“悲欣交集”四字,他的书法用笔圆润,结体瘦长,削繁就简,章法疏阔,毫无纵横奇崛之气和剑拔弩张之势,没有一点烟火之气,给人一种宁静、淡泊、清寒、悲凉和空灵的美学享受。

弘一法师自云: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这四个字内涵丰富,透露着圆融、洒脱、从容、超脱、悲悯,令人起敬。

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中的“悲”是什么?“欣”又是什么?与婆娑世界离别是“悲”,往生西方是“欣,山川草木,宫室楼台,尊荣富贵,乃至亲朋骨肉,在佛教徒看来,如昙花一现,皆为幻象,如梦境,梦中离别,亦有悲情,实乃虚空之悲,而欣则是真欣!涅槃人寂,往生西方,成就正觉,岂非最可欣之事?”而当代诗人黑陶谈及这四字时,着眼于那“缓、慢、用、心的笔触,略微枯涩的墨痕”:“这四个字已经完全超越了形式,它是裸呈弘一的生命,它所凝结的,是一个神往生命全部的秘密信息。”

“悲欣交集”四个字真切的反映了大师在他弥留之际的心态与生态:他一面在欣庆着自己即将往生极乐,一面又在悲悯着芸芸众生仍在遭遇无穷的苦难。这四个字完整地表达了他告别人世前的心境:悲的是世间苦人多,仍未脱七情六欲的红火坑;欣的是自己的灵魂如蜕,即将告别婆娑世界,远赴西方净土。他在致夏丏尊、刘质平和性愿法师的遗书中都附录了两首偈句: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妄言。

华枝春满,天晴月圆。

第一首是警劝他们勿要执迷于人生表象,如此而想获取正觉正悟,无异于南辕北辙;第二首是对自己灵魂得到美好归境颇感欣慰。大智者的告别仪式的确有些不同,弘一法师大慈大悲的临终关怀(反过来,是死者关怀生者)给人留下了至为深切的感动。

著名作家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梁实秋、林语堂说,李叔同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与弘一法师不同,到底凡夫的“悲”和“欣”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由“珍视自己”的“我执”而产生的,苦也会依着我们种种的疾病而产生。这一切都是幻想,所谓的幻想,即是不真实的,这是因为我们的迷惑所产生的。知道所有一切皆幻,自然的悲心就会升起。

神光祖师年轻的时候,听说嵩山有个天竺来的和尚德行很高,就去亲近他。这个和尚就是达摩祖师。神光来到嵩山,尽心尽力地服侍祖师。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从来没有听到祖师跟他讲过一句佛法。

在一个下大雪的日子,神光决定肃立雪中,以此明志。如果祖师不开示佛法,就冻死算了。

这样过了一天,雪已经下到神光的膝盖了,人也冻得奄奄一息。

祖师起来看到神光这样,奇怪地问:“你今天怎么了?站在那里干什么?”

神光赶忙回答:“请师父慈悲,教我无上心法吧。”

达摩祖师说:“无上心法不是缺少智慧和德行的人能够学得了的。要学无上心法,必须德行好,智慧高,像你这样在雪地里站上一天,就想学无上心法吗?”

神光听后,拿来一把刀,一下把左手砍掉。祖师一看,说:“为法捐躯,勇气可嘉。”

于是祖师终于肯收神光为徒,并为他改名叫做慧可。

慧可说:“师父,我还有事要麻烦您。”

祖师说:“什么事呀?”

慧可说:“我的心总是无法安宁,请师父帮我把心安一安吧。”

祖师说:“好吧,把你的心拿来。”

慧可一愣,自己刚才烦躁不宁的心哪儿去了?只好回答:“我的心找不到了。”

祖师笑了笑,说:“那么,我已经替你把心安顿好了。”

慧可太执著,这一切都是幻象,迷失自信。佛陀说:身心柔软,万事能容。所谓慈悲心,如果简单一点说,就是可以无条件的风险,给予众生快乐,不忍心众生受苦,并强烈的希望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

弘一法师曾说:“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要学佛、学菩萨,以一颗清澈无碍的心去护念一切众生、尊敬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了解了这些事实真相,即使是受到再大的灾难,也毫无怨言。知道一切自作自受,只有在当下转变,以无障碍的心待人接物,将真诚、清净、平等、慈悲落实在生活上。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寺院,对住持说:“我一心一意要学画画,至今还未找到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

住持笑笑问:“你走南闯北了十几年,真的没找到满意的老师吗?”

年轻人深深叹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见过他们的画作,有的画作甚至不如我。”

住持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画画,但也颇爱收集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

说着,便吩咐一个小沙弥取来文房四宝。住持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只茶壶?”年轻人自信地回答:“这非常容易。”

过了不久,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年轻人问住持:“这幅画您满意吗?”住持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并说:“你画得确实很好,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