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孩子需要管理,不可能一丝一毫都满足他,百依百顺地宠爱他。许多时候,给予一定的挫折教育,适当管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呵护,一种更深远意义上的呵护。
饱老鼠与饿老鼠的实验
年,美国科学家麦开做了一个著名的老鼠实验:
将一群刚刚断奶的幼鼠分成两组放在不同的笼子里区别对待:第一组每天予以充足的食物让其饱食终日;而第二组则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故意饿其体肤。
实验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第一组的饱老鼠很少有活得长久的,未到中年就“英年早逝”;而第二组经常饿着肚皮的老鼠却寿命长久,享尽高年才寿终正寝,而且皮毛光滑,体型匀称,行动敏捷,更耐人寻味的是,其免疫功能力均比饱食终日的老鼠更胜一筹。
很多科学家在麦开的实验之后,为论证这一普遍真理,扩大实验范围,用同样的方式对兔、猴、苍蝇等其他动物及细菌和鱼类等进行饿与饱的实验,又都发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实验是为现实服务的。这个实验在家庭教育上给我们的启示是:关爱孩子不等于宠爱和溺爱孩子,也不等于放任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因此,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管教。
人对欲望的追求与享受也必然有一定的限额,如果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什么都要享受,那么到头来,很可能早早地失去一切。我们不能让孩子因为现代生活的种种方便而养成懒惰、贪婪的习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制,学会自我管理,这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岁的怀特随妈妈一起去朋友家串门,妈妈的朋友给了他一块糕点,他放在了口袋里。回到家里后,怀特突然发现装在自己口袋里的糕点不见了。那块糕点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里没有这样的糕点。怀特难过地哭了起来,家里人都来安慰他,并答应第二天给他买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怀特并没有停止吵闹,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我就要那快糕点!你们快去给我买!”
看着怀特打着滚哭闹,家里人心疼不已,便拿着手电筒,“倾巢”出动,他们沿着回来的路仔细搜寻。眼看到了半夜,糕点还是没有找到,妈妈被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向朋友要了一块糕点。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怀特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会选择满足他,甚至是百般疼爱。怀特长大了,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这个女孩并不喜欢他。他不再打滚哭闹,而是选择了自杀。
由于抢救及时,怀特活过来了,但是他却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用得着这样吗?天下的好女孩那么多,再找一个不就可以了。”
“我只喜欢她,我一定要娶她!”他愤恨地喊道。
怀特的性格就是父母溺爱的结果。实际上,溺爱会降低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孩子变得娇气十足,一旦注入孩子体内,就会使他慢慢走向失败。
《三字经》中说:“子不教,父之过。”为了让孩子自制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家长必须负起责任来管理。但这种管理是有“度”的,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而不是把孩子作为私有物品一样任意摆布,更不可以采用粗暴的命令式,一点也不尊重和考虑孩子自己的人格和想法。
孩子需要管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满足他,百依百顺地宠爱他;许多时候,给予一定的挫折教育,适当管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呵护,一种更深远意义上的呵护。如果作为父母只对木桶上的“长木板”不断增长,对待子女百般溺爱;而忽视“短木板”,放任他的性格发展,不去管理,最终只会给孩子的性格成长造成一定危害。
娇惯的后果
毛毛的爸妈在外地工作,他自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备受宠爱。
随着时光的流转,毛毛已经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在爸妈的催促下,爷爷奶奶不得不送孩子入幼儿园。但两位老人对孙子很疼爱,要求到幼儿园陪孙子一段时间。从此他们天天抱着孙子来幼儿园寸步不离,为孙子服务:帮助要喝奶的孙子冲奶粉,一勺一勺的舀给孙子喝;孙子中午吃饭,爷爷奶奶一个喂菜一个喂饭,馒头掰成一口一口的,米饭几乎是数着米粒往嘴里送;中午睡觉爷爷奶奶要给孙子脱下衣服、鞋子,盖上被子,哄孙子睡着后,才轮着打个盹……老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根本听不进老师的劝告。直到有一天,幼儿园组织了家长开放活动,看到毛毛不会洗手,不会脱鞋子,不会用杯子接水喝,不会擦鼻涕……总跟着别人后面拖拖拉拉。老人才真正的意识到娇惯对孩子的危害。
父母关爱孩子是无可厚非的,但与此同时却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那就不对了,父母总是娇惯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最终不仅不能帮助他们,还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影响。因此,不要纵容孩子的过错,否则只会害了孩子,让他越陷越深。
一个孩子偷了邻居家的鸡蛋,拿回家去给他母亲。母亲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把鸡蛋煮给他吃了。第二次,孩子竟然偷了一把伞,仍然交给了母亲,母亲又对他赞扬一番。直到最后,这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偷小东西,开始逐渐演变成偷人家贵重的物品。由于他频繁作案,终于在一次偷盗的过程中被警察抓住了。经过审判,他被处以死刑。执行枪决的那一天,他的母亲去了刑场,见到儿子,她悲痛得大哭起来。这时,他向法官乞求说:“我想跟我母亲说句话,您可以把她叫过来吗?”当母亲走近他时,儿子飞快的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痛骂他不孝。但是儿子却回答说:“当初我偷别人家鸡蛋的时候,如果当时你不是赞扬我,而是这样痛责我,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家庭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家长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用不完的财富。
懂得自制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驾驭人生
如果一个人不能驾驭自己的欲望,不知道听从理智的指导摆脱眼下的欢乐或痛苦纠缠,他就缺乏一种规范自己所有努力的原则,有可能一事无成。自制的品质与人无拘无束的天性是相反的,家长更应该及时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
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成功者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父母应该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放在首要位置。父母想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负责任,需要尽力教孩子运用理智去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
孩子的年龄越大,需要的东西就越多。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但是如果不能用理智去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欲望那就非常不对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有克制和约束欲望的能力,面对欲望时是否可以用理性来为欲望的实现规定合适的途径。如果小时候没有养成使自己的意志服从大人理智规范习惯的孩子,等到长大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智来进行自我管束的时候,他们就很难有成熟的理智去管理好自己。俗话说“三岁看老”,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在他的孩童时期就可以预见的。
洛克认为,人是否有自制力要靠习惯的养成。他主张从孩子出生起,就应该教他学会并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他们时时有所期待。应该使孩子懂得:他之所以拥有某件东西,并不是因为他喜欢,而是因为那样东西对他适用。合乎孩子实际需要的都应该尽量给予他。但是绝不能因为孩子哭喊索要什么东西,就让他得到。如果家长们能够头脑清醒地按照此原则行事,孩子也不至于用号啕大哭或在地上打滚的方式来打败父母,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要从一开始就不给孩子养成这样不好的习惯,孩子也就不会在一旦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大哭或打滚。
洛克建议对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妥协,这并不是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不满足。孩子毕竟是孩子,应该宽厚温和地对待他们。他们应该有玩具,应该做游戏。但是家长更应该清楚:孩子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情,如果对他们不合适,就决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或哭闹就向他们妥协。即使是他纠缠,打滚哭闹,也不应该让他得逞。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是要求父母的呵护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一个道理: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的,因此,让孩子必须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孩子的年龄越小,他自身的控制力就越弱,他放纵不羁的欲望就应该越少得到满足,越应该受到家长的约束和管理。这样的情况,只有自身细心而明智的人,才可以作为儿童的导师,时刻伴随孩子左右教导他。孩子向你要东西,一旦你拒绝过,以后无论他再怎么哭着要,都不能再给他们,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做到言出必行,否则孩子很容易被教成没有耐性、爱纠缠的人。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美国,家长一般不再供给长到18岁的孩子,而是要求他们自己要独立去生活,只是在学习和工作上,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是绝对会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家长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为这关系到他未来的生存。家长首先从独睡开始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独立做事的习惯,不轻意接受他人的帮助,这是培养独立性的一种方式。
与美国相比,中国培养孩子的方式就有了很大区别。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呵护,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很少给孩子独立面对挑战的机会,使得大多数的孩子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这样在他们长大以后,由于自理能力很差,意志力薄弱,将来面对社会的挑战和竞争会有压力,甚至是胆怯。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却什么都不会做,生活不能独立。母亲迫不得已去找心理方面的专家咨询。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不小心打了个死结,你以后会选择给他买没有鞋带的鞋子,是这样吗?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不经意弄湿了衣服,你会选择以后也不让他走进洗碗池了,对吗?母亲称是。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差不多用了一个半小时,你认为他笨手笨脚,以后什么也不让他做,对吗?这位母亲惊讶地看着专家。专家又说道,大学毕业孩子去找工作,你认为不放心,你又动用了自己的权力和关系。这位母亲更惊讶了,对专家说:你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其实这一切都是从那根鞋带开始的。母亲问,以后我该如何做呢?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带他去医院看病;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提前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送给他钱。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应该适当给孩子一定空间,如果一味对孩子呵护,最终只会给孩子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在她看来,父母和教师都是孩子的教育者,都应该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援助者,应该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自己是能够自长的。教育者应该只是给他环境,给他条件,让他们独立成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自立愿望就很强烈,总是希望自己尝试着去做,但由于太小,独立活动的能力还很弱,常常不能把事情办好。这时,家长应当鼓励他们试一试:“你自己去倒水喝。”孩子把水泼在沙发上了,不要责怪他,毕竟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沙发重要。对他们来说,这只是犯了个小小的“可爱”的错误。这样的失误,随着他们长大就自然会避免了。孩子做好时,家长学会表扬他们,比如经常说“真好,真棒”,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亲身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强迫他们做或代替他们做是完全不一样的。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儿童为了浇花,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2桶、第3桶、第4桶,他累得满头大汗。你不必担心,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喜悦都不能比拟的真正的喜悦。在这样的劳动中,孩子不仅可以了解世界,同时也了解了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这种自我了解是愉快的,也是印象深刻的。一个6岁的小孩种了一棵玫瑰,绽开了美丽的花苞,他不仅会惊讶地观看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还会赞扬自己力量的强大。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像这样,儿童在体验劳动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真正的帮助是指导他们去克服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这种帮助是为了使他们早日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孩子学着踩缝纫机,父母不必担心他会搞坏,只要教他方法,在旁边监护着,让他练习,孩子很容易就能学会。你可以教孩子自己整理书桌、书架,自己布置房间。你还可以教孩子把零用钱存起来,如何管理经济费用。总之,孩子自己能办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尝试,父母退在后面。当孩子学会了照顾自己,具备了自理能力,他就摆脱了成人的照顾,向自主迈出了一大步。
美国教育专家把独立性作为现代幼儿教育的十大目标的第一目标,足见独立性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然而,缺乏独立性是我们国家儿童普遍存在的一大弱点。一次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51.9%的学生是由家长替他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有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
如果孩子连这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我们如何指望孩子将来去搏击风浪、去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不如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从一些简单的事情做起,父母在旁边监督,适当给予意见,孩子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学会独立生活、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让孩子吃点苦是对孩子更好的关爱
日本影片《狐狸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当小狐狸渐渐长大时,老狐狸就把自己的孩子全部赶出家门。小狐狸们眷恋自己的家,怎么也不肯离去,但老狐狸仍是狠下心把小狐狸赶到再也不会看到自己的地方,老狐狸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让自己的孩子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求得生存。人类是否需要借鉴这种父母之爱呢?
尽管所有的妈妈都知道孩子在一定年龄必须独立,可是许多妈妈并不知道如何进行独立教育,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决定孩子们的一生,也不可能一生伴随孩子左右,我们最大的责任在于教会孩子如何用自己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家长过分的保护会增强孩子的依赖性,也会使他们失去了发展和探索的空间。许多对教育艺术不太知晓的父母往往会犯下错误,从而给孩子的人生发展埋下不好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