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教子课
3063200000005

第5章 管理法则:管束是父母的责任(3)

假设,孩子询问晚上是否允许在学校观看球赛,并且要求第二天早上再做作业时,父母很清楚他一大早起来完成作业的概率微乎其微。这时,父母不想发生争吵并不想让孩子认为自己不信任他们。

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可以这样说:“我知道这次作业很重要,而且你明天必须完成。我也知道看棒球比赛对你来说也很重要。我相信你能在两者之间做出正确的决定。我相信你不会做错事。”他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并交了作业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表现出了对他的判断力与责任感的信任。

●当你说“不”时要表示出遗憾与同情

当父母对孩子进行约束或者拒绝孩子时,孩子常会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你可以表明你能理解并且认同他在听到“不”时的情绪。如果贝蒂想在班级舞会后再参加通宵汽车旅馆聚会,你可以在拒绝时表示出同情。你可以说:我很抱歉,我不赞成你这样做,因为我知道今晚对你来说很重要。我知道你一心一意想去参加晚会,如果拒绝让你参加,你会感到绝望。尽管是这样,我仍然不能同意。”

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孩子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因此,培养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儿童正处于心理、生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更为密切与长久,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更多更大,父母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也就更为重要。在孩子幼年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父母对孩子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等孩子们到了自我意识渐渐形成的年龄,父母过多的指令就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约纳斯夫妇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三个孩子乖巧伶俐,学习很是自觉,约纳斯夫妇因此深得邻居羡慕。

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它与约纳斯夫妇的用心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约纳斯夫妇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大儿子还很小的时候,约纳斯夫妇就经常和儿子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识字和画画儿,养成一起愉快游戏并学习的习惯。

第二个孩子出生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哥哥读书时,弟弟就在旁边学画画儿,爸爸妈妈一有时间就围在桌边跟他们一起学习。

不久,又一个小妹妹出生了,妹妹逐渐长大,也跟着哥哥们开始自觉地学习。一张桌子三个小孩使用毕竟太拥挤,当妹妹开始在桌上学画画时,大哥哥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弟弟妹妹们看到哥哥每天独自一人学习的样子,也跟着学习哥哥的样子。没过多久,老二自己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并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之后,最小的妹妹也在两个哥哥的榜样作用下,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起来。

年幼时养成的这些生活习惯,都是很“坚固“的。家长如果能像约纳斯夫妇一样,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娱乐一番,这样坚持下来,很快就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因此,父母要明白,从小培养孩子的习惯。

习惯也分好坏,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是好习惯。年幼时如果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很顽固不易改掉,这样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健康。因此,父母一定要摒除恶习,鼓励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面的努力。孩子在处理一些事情时,父母要在一边给予指导或建议,他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必要时,父母需要约束和强制自己的孩子。“强制出习惯”是个不折不扣的真理!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例如我们现在都说要饭前、便后洗手,这个好习惯是经过父母或他人的数次强制和纠正才得以养成。在养成好习惯,去除坏习惯的初期必须靠父母强制的进行约束。

除了制度的约束、教育的陶冶外,孩子培养好的习惯还需要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而勇气和决心则要归结于家庭文化,也就是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是一种更为强大的自然整合力,超越了习惯的恋旧性和制度的强制力和,它强大得无需再强调或者强制,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从而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

习惯的培养要使用恰当的表扬和批评,使用恰当的语言,而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基本技巧。

批评与安慰

有一天,吉尔跟着爸爸还有同学们的爸爸去学游泳,可吉尔生性怕水,就是不敢下游泳池。爸爸见吉尔这么没胆量,不禁发起火来,他一边用救生圈拍着儿子的屁股,一边训斥。可是当他训斥完了之后,马上又把泄了气的救生圈拿给吉尔看,说:拼命训斥你的时候,把救生圈的气都给放了,你能不能想办法帮爸爸把气打足了?爸爸用救生圈打你打累了,不愿意动。”一会儿,吉尔就找到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帮忙把救生圈的气打足了。接过救生圈,吉尔的爸爸又笑呵呵地着说:还是儿子聪明,知道找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帮忙,气比原来还足。”爸爸又高兴起来。

吉尔原本想:在同学面前出丑多不好,以后我不和爸爸一起游泳了。”可看到爸爸的神情,一下子又消了气。更让吉尔惊讶的是,他一回到家,妈妈已经准备好了很多他喜欢的好吃的。要知道妈妈平时很少准备这样丰盛的菜肴。吉尔不禁问妈妈:妈妈,今天为什么做这么多好吃的?”妈妈回答道:你爸爸刚才打电话回来说,你今天心情一定很糟糕,让我多弄点好吃的,安慰安慰你。”“吉尔,当时爸爸有点着急,让你在同学面前丢脸了,因此让我代爸爸补过。不过爸爸批评你也很辛苦,所以好吃的也有他一份!”听完妈妈的话,吉尔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心中的烦恼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心想:“以后,多和爸爸去学几次游泳,说不定就不会怕水了,以后就会游泳了。”

批评之后的善后工作,直接关系到训斥效果的好坏。吉尔爸爸这种训斥方法准确地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吉尔爸爸运用训斥后的善后工作,巧妙地消除了孩子心中所产生的紧张心理和反抗情绪。家长对待孩子不能一味的批评,这样容易挫伤孩子的心灵,造成心理的畏惧,孩子以后也不会再充满兴趣的去学习,而要像吉尔爸爸这样教育孩子,懂得批评、懂的安慰。

孩子做了错事,父母理所当然要对其进行训斥,但批评之后的安慰工作对孩子是否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否虚心接受批评同样重要。如果批评孩子后采取弃之不管的态度,还说“这孩子一责备,他就跟你耍脾气”,如此的教育方式相当于火上浇油。孩子被责备后容易出现反抗心理,从人的心理角度讲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对其反抗再加以批评,更加助长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会给父母与子女关系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特别是处于反抗期的孩子在被父母责备之后,更不会主动地靠近父母。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讲,孩子自立、有主见就意味着开始具有与父母相异的想法并且要脱离父母。当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会与父母近似。尽管是这样,他们也不会完全地接受父母的批评,而是将其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中进行选择,接受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部分。

孩子进入反抗期以后,很容易顶撞父母。在父母看来,一直对自己老老实实、言听计从的孩子,忽然间变得判若两人,什么事情都对着干,有时不免会大动肝火。以前只要批评几句,孩子就会默默接受。可现在却不同了,你越是极力想控制他,他越是反抗。以至于有些家长感到奇怪:“为什么事事都要对着干呢?”当家长批评他时,他反而振振有词:“爸爸您不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为什么单说我?”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长,听到孩子说这些话,也会勃然大怒。

迅速成长时期的孩子通常对父母的批评与指责怀有不满和不平,成长起来的孩子自我产生的要求,与父母所要求的规范不断地产生不相容之处,孩子则经过这种冲突,成长为更加成熟的大人。无视和压制孩子的不满和不平,或者反过来采取因为令人厌烦而完全接受的随便应付的办法,都不会让孩子如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成长。因此,为了防止批评后的不满和不平在孩子心中留下伤痕,父母只有妥善善后,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必须责备孩子的时候,父母就要尽力去责备。在责备结束时,父母要伸出救援之手。例如,在批评之后幽默地说:批评了你,爸爸的喉咙都干了,快给爸爸倒一杯水!”这样既能消除孩子心中的紧张,也可以使孩子冷静下来反省自己惹父母发火的原因。如孩子对父母的批评置之不理,说明孩子感情上的疙瘩在心中占很大的比重,此时孩子就不能冷静地反省自己被批评的原因,也就不会明白父母为何发火。

当然,在孩子的反抗期,父母除了做好善后工作外,也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设法扭转或事先打消妨碍接受父母管教的反抗感。为了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可利用第三者和使用信件等方法,用语言使之缓和下来,说“你现在的心情我理解”,表示理解对方的感情,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二,创造一种首先尊重对方,接纳对方,同时使对方也能接纳自己的气氛。不是用指责、批评的口气,而是用商量和建议的口气说,如果他顶嘴,就耐心听完对方的所有辩解。

第三,先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孩子心里自然就有了听取批评的准备,然后对孩子说:你先听我说两句话。”大人一开始就创造出让孩子听的气氛,这样即使稍有些刺激的劝告,孩子也能听得进去。此外,大人还可以以信赖和期待的口气对孩子说: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避免用易于产生刺激的不该说的话。还可以用促使其行动的话,根据其过错的程度灵活地劝告他。

伴随着孩子独立性的增强,不服从父母甚至与父母发生争执、顶撞,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甚至长成真正的大人以后,他就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就可以理解、认同他人,对问题的反应也会变得十分从容。但在孩子心理真正成熟以前,批评是不可少的,同样抚慰也是必须的。因此,父母由于孩子没有处理好处罚孩子时,要记得张开双臂拥他入怀。孩子被处罚后,需要被肯定和疼爱,你一定要紧紧地拥抱他,告诉孩子你爱他。

掌握批评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