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306600000021

第21章 从言谈之间看性格 (3)

从口头语言可以非常快速地了解你的对手。这是因为口头语言是说话习惯的一部分,它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就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话语风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口头语言带有很深的性格印记。

通常,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多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他们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想法。

经常使用“其实”的人,表现欲较为强烈,希望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的性格大多比较任性和倔强,并且多少还有点自负。

经常使用流行词汇的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夸张。这样的人独立意识不强,而且没有自己的主见。

经常使用外来语言和外语的人,虚荣心强,爱卖弄和夸耀自己。

经常使用地方方言,并且还底气十足、理直气壮的人,自信心很强,富于独特的个性。

经常使用“这个……”、“那个……”、“啊……”的人,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小心。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好先生,他们绝对不会到处惹是生非。

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样怎么样”之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经常使用“确实如此”的人,多浅薄无知,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常常自以为是。

经常使用“我……”之类词汇的人,不是代表着软弱无能、总想求助于别人,就是虚荣浮夸,寻找各种机会表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经常使用“真的”之类强调词汇的人,大多缺乏自信,害怕自己所说的话无人相信。遗憾的是,他们这样再三强调,反而让人更加起疑。

经常使用“你应该……”、“你必须……”等命令式词语的人,多为专制、固执、骄横,有强烈的领导欲望。

经常使用“我个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词汇的人,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经常使用“我要……”、“我想……”、“我不知道……”的人,这种的人大多思想单纯,爱意气用事,情绪不是十分稳定,让人揣摩不透。

经常使用“绝对”这个词语的人,做事十分草率,容易主观臆断,他们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烈了。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只能自己是主角,自己发挥。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他人的谈话内容,更不要指望他能成为一个热心的听众。

另外,口头语出现频率极高的人,大多办事不干练,意志不够坚强。有些人,说话时没有口头语,这并不代表他们从未有过,可能以前有,但后来逐渐地改掉了,这表现出一个人意志坚强,说话讲究简洁、流畅。

如果你想从口头语言上更多地观察你的对手,从而非常自如地驾驭你的对手,那么你就要在与对手打交道的过程中花费心血,仔细认真地揣摩,时时刻刻地回味分析。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迅速地从口头语言上了解你的对手。最为重要的是,每一次了解的过程都是一眼就看透。

三、说话的内容:亮出自己的底牌

言语是情感的表达,是思想外化的直接表现形式。在大部分时间里,借助语言的力量,人们才得以把自己内心的见解和心理活动表达出来。

在谈话中,人们虽然不会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但是,说话的内容则会不知不觉地透露出自己。因为人们在说话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三句不离本行”,从而说出与自己的思想、生活有关的东西来。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所思所想,不会脱离他的生活经验。因此,从一个人谈话的内容,就可以透视这个人的行为。

从话题洞察对方

1有些人的话题太偏重自己、家庭或职业的事情,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倾向,也属于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

2有些人非常愿意打听对方的秘密,这是着意弄清对方的缺点,希望能进一步掌握对方的意思。

3有些人对于他人的消息传闻特别感兴趣,这种人很难获得真正友谊,所以,他内心非常孤独。

4年轻男性在女性面前热衷于讨论车子的问题,这也就是说明他们十分着意谈及性的问题。

5有些女性虽然已过少女期,但也常常喜爱谈论“恋情”或“爱情”的事情,这表示在她内心也隐藏着对性的欲望。

6有些人愤愤不平地埋怨待遇低微,其实,待遇低微只是借口而已,他们内心的真正动机是他们对自身工作并不热爱。

7有些人不断谴责自己领导的过错或无能,事实上是说明他自己想要出人头地的意思。

8有些人借着开玩笑,常常破口大骂,或者指桑骂槐,这是有意将积压内心的欲求不满设法爆发出来的心声。

9喜欢在年轻人或部属面前自吹自擂的人,乃是不能适应职位,或者赶不上时代潮流。

10有人根本忽视别人的谈话,而故意扯出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种人怀有强烈的支配欲与自我显示欲。

11有人一直谈论会场的话题,而不喜欢他人来插话,这表示他自己厌烦屈居在他人的掌握之下。

12有人把话题扯得很离谱或者不断改变话题,这是说明他的思维不够集中,逻辑思维较差。

13有人不愿抛出自己的话题,反而努力讨论对方的话题,这种人怀有宽容的精神,而且颇能为对方着想,为人处世具有大家风范。

14极端避免谈到性问题的女性,很可能内心中对于性问题怀有浓烈的好奇心。

九种言谈各有千秋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产生了九种褊狭性情,性情可能妨碍我们对人的理解。

1夸夸其谈的人

这种人侃侃而谈,宏阔高远却又粗枝大叶,不太会打理细节问题,琐屑小事从不挂在心上。这种人的优点是考虑问题宏博广远,善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事物,大局观良好,往往在侃侃而谈中产生奇思妙想,发前人之所未发,富于创见和启迪性。缺点是理论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论述问题不能细致深入,由于不拘小节而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细节,给后来的灾祸埋下隐患。这种人也不太谦虚,知识、阅历、经验都广博,但都不深厚,属博而不精一类的人。

2义正言直的人

这种人言辞之间体现出义正言直、不屈不挠的精神,公正无私,原则性强,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缺点就是处理问题不善变通,为原则所驱而显得非常固执。但能主持公道,往往得人尊崇,不苟言笑而让人敬畏。

3抓住弱点攻击对方的人

这种人言辞锋锐,抓住对方弱点就猛烈反击,不给对方回旋的余地。他们分析问题透彻,看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甚至有些尖刻。由于致力于寻找、攻击对方的弱点,有可能忽略了从总体、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实质与关键,甚至舍本逐末,陷入偏执与死胡同中而不能自拔。在用人时,应考虑他在“大事不糊涂”方面有几成火候,如果大局观良好,就是难得的粗中有细的优秀人才种子。

4速度快、辞令丰富的人

这种人知识丰富,言辞激烈而尖锐,对人情世故理解得深刻而精到,但由于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又可能形成条理层次模糊混沌的思想。这种人做事只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完全可以让人放心,一旦超出能力范围,就显得慌乱、无所适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反应也特别快。

5似乎什么都懂的人

这种人知识面宽,随意漫谈也能旁征博引,各门各类都可指点一二,显得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缺点是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系统性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思想性不够,一旦面对问题就可能抓不住要领。这种人做事,往往能想出几个主意,但都打不到点子上去。如果能增强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做到驳杂而精深,直接把握实质,就会成为优秀的、博而精的全才。

6满口新名词、新理论的人

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很快,遇到新鲜言辞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而且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冲动。缺点是没有主见,不能独立面对困难并解决之,易反复不定,左右徘徊,比较软弱。如果能沉下心来认真研究问题,锻炼意志,无疑会成为业务高手。

7说话平缓的人

这种人性格宏广优雅,为人宽厚仁慈。缺点是反应不够敏捷果断,转念不快,属于细心思考、长考型人才,有恪守传统、思想保守的倾向。如果能加强果断勇敢之气,对新生事物持公正而非排斥态度,会变得从容平和,具有长者风范。

8讲话温柔的人

这种人用意温和,性格柔弱,不争强好胜,权利欲望平淡,与世无争,不轻易得罪人。缺点是意志软弱,胆小怕事,雄气不够,畏惧麻烦;对人事采取逃避态度。如果能磨炼胆气,知难而进,勇敢果决而不犹豫退缩,会成为一个外在宽厚、内存刚强的刚柔相济的人物。

9喜欢标新立异的人

这种人独立思维好,好奇心强,敢于向权威说不,勇于向传统挑战,开拓性强。缺点是冷静思考不够,易失于偏激,不被时人理解,成为孤独英雄。可利用他们的异想天开式的奇思妙想做一些有开创性的事。

言辞过恭必怀戒心

任何人际交往都是在交际双方所结成的心理距离中进行,适当的心理距离是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语言可以拉近或推远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要想拥有圆满而顺利的社会生活,有分寸地使用恭敬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类语言要依靠时间、场合、目的微妙地表达,均衡地加以运用。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言辞过恭反而显得肤浅。

适度的礼貌,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之一。人与人之间的礼貌,有一定的形式、程式和措辞等,人人都必须遵循。“殷勤过度,反而无礼。”法国作家拉伯雷勇说过:“外表态度上的礼节,只要稍具有知识即能充分做到;而若是想表现出内在的道德品行,则必须具备更多的气质。”那么从言辞到行动总是恭恭敬敬的人,也许可以说是气质上的欠缺。

这些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总是低声下气,始终用恭敬的语言、赞美的口气说话。初交时,对方也许会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但绝不会对这些人产生厌恶。然而,随着交往的日益深入,他人便会逐渐察觉这种人的态度,而且会气恼不已。这时对他的评价,大多变为:“那家伙原来是个口是心非、表面恭敬的人!”

这种人幼儿期一定受到过双亲严厉而又错误的教育,尤其在有关礼节方面。因此,那些在一般人看来是可容许的欲望,却不为他们的良心所许可,导致他们产生了恐惧、罪恶和不安等感觉。于是,他们便将种种欲望、冲动和情绪全压抑在内心深处,死死禁锢着。但是,被压抑的欲望、冲动和情绪越积越多,总有一天会形成强大的攻击冲动而发泄出来。他们直觉地觉察到这一点,为求掩饰起见,便启动反作用的心理防卫机制——对人更加恭敬。这等于说,这类以令人难以忍受的过分谦恭的态度对待别人的人,内心里往往郁积着对别人的强烈攻击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