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博弈同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要想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生负责的人,就要认真对待时刻萦绕在我们周围的每一场、每一次博弈。
博弈与个人、集体、社会
我们都知道,博弈是个体与个体、集体与集体、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较量,倘若博弈仅仅是两个参与人,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较量,那么,这种博弈就可以控制和预测。但是,一旦涉及个人、集体、社会等多方面的博弈,尤其是当博弈参与人和主体的数目难以确定时,就形成了多角博弈,而由于这种多角博弈中的不确定和难以预测的因素太多,因此这种博弈的结果往往很难预料。
在博弈过程中,理性的个体会秉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针对对方的对策而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对策。从理论上讲,这种对策的确能使自身利益所得最大化,因此可以说,这是个人的最佳选择。但是,个人的最佳选择毕竟不能代表博弈的对方、双方或多方也都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当个人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时,就更加难以预测出该博弈的均衡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或者听说这样的事情:
一个男孩的女朋友被别人夺去了,于是他对对方的怨恨使得他采取一些不够理智的行动--叫来自己的一帮朋友要对那个横刀夺爱者进行一番“教训”。可是,由于大家都是年少轻狂,在教训对方的时候做过了头,造成对方受重伤,于是原本的行政处罚变成了刑事处罚,找来的朋友都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男孩自己也以教唆罪而锒铛入狱。
在这个事例中,博弈均衡就被改变了,而改变这个均衡的就是个人的非理性行为,致使博弈的各方都没能得到想要的结局,可以说,这种博弈的结果是“双输”。个体的博弈如此,群体的博弈更难把握。倘若博弈的参与者中的任何一方或双方都是群体,那么,不确定的博弈结果就更加容易出现了。
参加过或者看到过一些政府部门会议的人,常常会听到大会主持人在总结发言时说此次会议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不少人会暗笑,怎么几乎每个会议都会说这样的“套话”?其实事实并不仅仅是套话,这话里的博弈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参与大会的人群往往是因为追求某一个共同的利益而聚到一起的,那么这样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就应该具有人格化特征,要为实现这个共同的利益而采取一样的行动。
倘若这样的群体没有统一的人格特征,缺少统一的指导思想,那么,就很难真正做到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样一来,即使事先大家的设想好得不得了,也不会发生多种合乎群体利益的群体行动。相反,置身于某个群体中的某个人如果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擅自行动往往会对群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严重有害的后果。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举些很简单的例子:
多数情况下,一个生活园区内,各家各户都是窗明几净的,但是倘若小区物业不去提供保洁服务,那么,这个生活园区的公共用地就往往比较脏乱,公共通道里的照明灯也往往比住户家里的照明灯坏得更快,同时修复得最慢。
炒股的人们也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某一只股票大起大落,涨时猛涨,跌时猛跌,分别持有同一只股票的不同人则往往不会齐心协力地去扶持该股票的价格。
被假冒伪劣商品所侵害的人不在少数,即使没有被假冒伪劣商品所害的人,也对其深恶痛绝,这种人人喊打的情况按说可以使众人团结起来,然而,当新闻媒体专程为此事进行调查时,往往是只有受害者声泪俱下地进行控诉,但是一旦真正开始与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进行博弈时,尚未受害的消费者和已经受害的消费者往往很难团结起来同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的商家展开斗争。
上述事例反映的都是在群体博弈中群体目标未能实现甚至对集体目标造成损害的情况,如果你对此仍感不解,那么我们接着用纳什均衡来做进一步解释。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群体都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而这些个体中总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别,因此,这个群体是非人格化的,而群体的博弈行动往往是群体内部成员的博弈结果。
因为,无论是哪个成员,他都有自己的最优效用函数,而群体行动的结果本身是具有公共性的,倘若该群体博弈实现了最初的博弈目标,那么,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获益,那些没有分担群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也不例外。
比如工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罢工,一旦罢工取得胜利,使老板被迫给工人支付工钱或者相应加薪,这就对所有的工人都有益,即使是那些没有参与罢工的工人,也能在参与罢工的工人们的努力下得到相应的好处。而在工人群体同企业老板的博弈中是存在着博弈成本和风险的,而这里的博弈成本和风险则由那些参与罢工的积极分子们分担,至于那些观望者或没有去参与者则没有什么风险,无论博弈的结果是谁输谁赢,这部分人都是受益的一方。
参与罢工的工人们胜利了,那么这些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薪酬;反之,倘若参与罢工的工人们失败了,这些人也不必承当任何责任,老板只会对那些参与罢工的人做出相应的惩罚,没有参与罢工的这部分人则不会使自己的状况变得更糟。
这种成本收益结构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也往往给某些人钻了空子,致使“搭便车”的行为出现。而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又进一步促使理性的个体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从而总是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策略,而不抱着为群体谋利益的心态去做事。所以说,人格化群体行动的实现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事实证明,组成群体的个体越少,群体行动就越容易产生;反之,一旦组成群体的个体开始增多,那么,群体行动就会随着个体数量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随着个体数量的增多,如何分担群体行动的成本便会很难协商;而且我们都知道,个体越多,其人均收益就会相应减少,这样一来,很多人“搭便车”的动机便会更加强烈,同时由于个体数量多,而使得部分人“搭便车”的行为变得比较隐蔽。
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某个集体行动没有严密的组织,那么它就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
就社会的角度来说,社会同样也是个人、集体博弈合力的结果。因此,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需要警惕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难免会有一些个体或群体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而不惜以蒙蔽的手段--在“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旗号的掩饰下去制造社会混乱,危害公众利益。
这样的个人和群体也不在少数,如一些反动势力打着自由、民主、博爱的旗号去冲击政府部门,扰乱社会治安;一些被禁止开采矿山的老板、股东花钱雇佣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去同各级主管部门叫板……这就是个人、小集体和社会整体利益展开的博弈,而在这种博弈中,作为为自身谋私利的肇事者一方往往给自己穿上“弱势群体”的外衣以博取舆论和公众的同情,从而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施加压力。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博弈同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一方或多方而独立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这其中的博弈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合力,为社会、为集体谋福利,而一旦社会和集体得到了福利,那么作为社会和集体组成部分的个人,当然也会获益。
博弈为我们带来什么
博弈论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经济学家,那么我们学习博弈论有什么用呢?博弈论的各种相关知识以及整个博弈学理论到底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呢?这一篇就着重谈从博弈中我们都能有哪些收获。
博弈让人变得自信、聪慧
多数情况下,多个博弈场合,参与博弈的双方实力并不均衡,因此总有一方处于“弱势”地位。但是,事实也证明了,“弱势”、“弱者”并不是注定会在博弈中失败,“强势”、“强者”也并不一定就能够在博弈中取胜。区寄斗强盗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据记载,区寄是我国唐代的放牛娃。他在11岁时遭遇到两个强盗,但却凭借智慧使自己摆脱了险境。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区寄在被强盗抓住后不能动弹也无法呼救,处境非常危险,这时,毫无抗争条件的区寄并没有方寸大乱,他开始想办法稳住强盗,等待时机。于是他装作很害怕的样子,又是哭,又是瑟瑟发抖,从而使强盗认为他同其他所有的小孩子一样胆小而没有心机。但是,强盗万万没有想到这正是区寄的机敏之处。由于强盗小看了区寄,认为他极其容易对付,于是其中一个强盗去联系买家的时候,另一个负责看守的强盗便喝得酩酊大醉。区寄便趁此机会将捆绑着自己手脚的绳索用强盗丢在地上的刀子割开了,然后果断地杀了那个因喝醉酒而大睡的强盗后逃跑了。
谁知这孩子跑了没多远,就遇上了那个去联系买家的强盗。那个家伙捉住正在逃跑的区寄后,又发现自己的同伙被杀了,便又惊又怒,因此他决意要杀区寄。在这种情况下,区寄并没有惊慌失措。他利用强盗贪得无厌、见利忘义的心理,让自己成功脱身。他对那个强盗说:“你们两个人将我卖掉,一人只能分得一半的金钱,现在他死了,你一个人就能得到卖我的全部金钱,难道这有什么不好吗?我愿意听从你的处置。”这话说完,那个强盗认真考虑了一下,认为区寄的话的确是有道理的,因此便放弃要杀掉区寄的念头,紧张的情势才因此也得到了缓解。尽管那个强盗不杀区寄了,但是他也吸取了教训,不敢轻敌,对区寄严密防范。尽管如此,区寄还是在半夜找到了机会,他悄悄地用炉火将捆绑自己的绳索烧断了,尽管自己的手也被烧了,但是他并没有害怕,而是拿起刀将熟睡中的强盗杀死了。
显然,同两个强盗相比,11岁的区寄处于弱势,但是他却能够凭借智慧在同强盗的博弈中取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同各种人、各种环境的较量中,即使我们处于“弱势”,也不一定就会败下阵来。只要会利用自己的智慧,就可以成为最终的胜者。牧童区寄的故事就是博弈的一种体现,从中可以看出,强和胜利、弱和失败不能画上等号。弱小一方利用策略同样可以战胜强大的对手,赢得最后的胜利。这让我们体会到,即使我们的力量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小,我们也可以凭借智慧的头脑去战胜比我们的力量强出百倍的敌人。这种自信,就是博弈论送给我们的礼物。
博弈学可以让人日趋理性
所谓理性,当然是跟“感情用事”相对的,还是以牧童区寄的故事为例进行讨论。区寄和两个强盗之间展开的博弈,显然两个强盗是博弈中的强者,但是他们最后却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那两个强盗利令智昏,也就是缺乏理性思考。他们贩卖小孩的确是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但是,他们却不曾想过“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他们的做法并不够理性。再者说,从区寄的表面反应来判断这个孩子同其他孩子一样胆小从而轻敌也是不理性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可能遇到的危机,甚至在看到区寄示弱后,更有些得意忘形。尽管当一个强盗得知另个强盗居然被区寄杀死后也曾一度惊恐,但是区寄的一番话,又让他陷入了对金钱的憧憬,从而放弃了杀掉区寄的念头,并满怀希望从区寄身上获取最大利润,这显然是失去了理性的做法,也难怪他即使提高警惕也依然未能免于被区寄所杀。
其实强盗犯的致命错误就在于他们所做出的一系列不理性的决策和判断,首先是他们做的是有违背道德良心的,无本万利的买卖,其次他们没有意识到危机处处存在,并且即使是感到了危机依然未能摆脱对金钱的贪恋。其实,又何尝只有故事中的强盗如此?生活的很多人不是也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希望通过投机取巧来获得一些收益吗?也有很多人明明知道贪污受贿是危险的,但是却抵不住对金钱的无穷贪欲而致使自己最终锒铛入狱。而区寄却恰恰相反,他从一开始就保持着理性,他装作害怕也好,他给强盗讲明利害关系也好,其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免于受伤害。有这样正确的目标及颇具理性的思想指导,使得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来,正是由于他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都能理性地做到“三思而后行”,他才得以在同两个强盗的博弈中取胜。
博弈论引发我们对纳什均衡的思考
纳什均衡理论说的是,根据对方的策略,采取对自身好像最有利的策略,最终结果对双方来讲,往往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是最坏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从自身出发,首先考虑的都是个人利益,而通常情况下,个人利益往往和整体利益达不到绝对一致。但是,博弈最关键的目标就是为了使博弈各方形成某种程度的平衡,比如牧童区寄智斗强盗的博弈中,其中一方要么全赢、要么全输这样的结局也可以说是一种均衡,只不过这种均衡比较特殊,它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旦“全输”的一方意识到自己即将“全输”时,就很容易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即使自己的行动是毁掉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也要试图用这种“同归于尽”的方式来使“全赢”的一方付出巨大的代价,从而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均衡”。当然,如果“全赢”的一方是理性的,那么他就考虑到对方有可能准备拼个鱼死网破,所以,他往往会给对方一条出路,使对方最低限度的利益不受侵害,依次来形成均衡。
但纳什均衡理论又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很多时候,那些我们自己认为是理性的博弈策略,实际上却往往并不理性。比如生活中我们常有所闻的种种价格战、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等,在行动之前,博弈方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理性思考,但结果却总让参与博弈的各方感到意外,这时就会形成种种尴尬的纳什均衡。因此说,要参与博弈,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博弈中形成一种理性的均衡,这个问题极其关键。
零和博弈:做的都是无用功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基本概念,也叫零和游戏,意思是双方展开博弈,若一方得益就意味着另一方必然吃亏,得益的一方所得的数量同吃亏的一方所亏的数量是相等的。这也是之所以将这种博弈称为“零和博弈”的原因。所谓“零和”,就是指若将参与博弈的胜负双方的“得”与“失”相加得到的和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