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灵山秀水之间
3078100000010

第10章 青海湖的故事(1)

青海湖古称“西海”、“鲜水”或“鲜海”。蒙古语又名“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波”,都是“青色的海”的意思。在青海湖畔远眺,青翠的大山,合围环抱;碧蓝的湖水,波光粼粼;翠绿的草原,牛羊成群。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波澜壮阔,鱼群嬉戏,天空中飞鸟自由翱翔的矫健身影倒映在湖水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青海湖边的大草原,在春夏两季绿茵如毯,秋日里则是满地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冬季里一片白茫茫犹如仙境。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

青海湖的故事

导读:

美丽的青藏高原上有一片天然的湖泊,它被称为青海的一块明镜。它就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青海湖边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藏民虔诚地绕湖叩拜?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瑶池是否就是青海湖?一连串疑问的答案尽在青海湖中。

相传青海湖曾经是西王母的私人花园。西汉末的王莽为什么会在如此高的地方建立城池呢?难道青海湖真的受到神人的青睐?走近青海湖,让我们一起去揭晓谜底——

西王母的瑶池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被巍巍高山四面环抱。它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高原咸水湖。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可达38米。青海湖位于海拔3200米以上的高原之上,面积约为4300平方公里,相当于八百多个杭州西湖那么大。青海湖东面是逶迤雄壮的日月山,南面是绵延不断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参差的橡皮山,北面是宏伟壮丽的大通山。

可以说,青海湖是青海最有特征的地理标志,它也是青海的代名词。今天,青海湖周围的区域也仍然是用海来命名的。当地人介绍说,青海湖的北面地区叫海北州,西面地区叫海西州,南面则称为海南州,相传青海省的名字也是因湖而来呢。这样美丽多姿的湖泊背后会有怎样动人的传说故事呢?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出发前往青海湖,首先要翻越一座大山,这就是著名的日月山。日月山原来叫赤岭,因唐朝的文成公主曾经由此经过而名闻天下。日月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一山之隔,恍如两个世界,东边是良田万顷,西边是牛羊成群。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当走到日月山的时候,她看到了和自己原来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情景,文成公主忍不住回头遥望故乡长安,不禁泪如雨下。上天为公主的思乡之情所感动,让公主的泪水汇聚成一条小河,一直流淌至今。而更奇怪的是,这条小河里的水竟然是自东向西流的!当地人叫它倒淌河,它们一直流向青海湖,让青海湖一直水源不断。

然而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它只是给青海湖披上了一件更加传奇的外衣,让人们对青海湖更加向往。那么河水倒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距今四千万年前,青海湖还是一个外流的淡水湖,它和古黄河水系相通。后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和挤压,在推挤中形成了高大的山脉——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就是这样形成的。它阻隔了河水的东流,于是河水便只好倒淌,向西流入青海湖中了。青海湖也变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大湖。日出后的青海湖畔,即将散去的白雾给它增添了一丝神秘。

人们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就有了生命存活的基础。那么,是谁最早孕育了青海湖的文明呢?这还得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西王母的故事讲起。

西王母是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传说西王母是一位主管人生死的神。她住在昆仑山上,保管着长生不老药。嫦娥就是偷吃了她的仙药,才飞上了月宫。周王朝的周穆王听到西王母的传奇故事,也忍不住千里迢迢地去和西王母见面。两人同游瑶池,对歌述怀,给后人留下了“瑶池相会”的佳话。而这传说中的瑶池正是美丽的青海湖。

故事毕竟只是故事,它让青海湖的神话显得古老而神秘。但是人们不禁会问西王母会不会就是最早居住在青海湖边的人类?长期从事青海湖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谢佐教授给出了他的解释。

谢教授说,西王母的故事实际分为两个体系,一种是神话故事里的西王母,另外一种就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西王母。在人类文明初期(有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在青海湖的北岸有一个西王母国。这个国家的首领是一位女性,大家都叫她西王母。所以,传说中千里迢迢从中原赶来一睹西王母风采的周穆王应该是在青海湖与女首领西王母一同把酒言欢的。

青海湖是否就是西王母的瑶池,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而只能靠推测去猜想关于它的点点滴滴。但是西王母的传说在中国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是否可以从这里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呢?

记载中国神话的《山海经》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从字面来看,这段话的意思是:西王母的长相和人相同,但却长着豹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说话声音很大,头发很乱,带着一个皇冠。这是一个什么怪形象?难道一个传说中貌若天仙的女神竟长得如此恐怖吗?

历史文化学专家谢佐教授解释说,虎齿就是虎牙,这实际上是一种用牙做的装饰。豹尾,也是一种穿在后腰的装饰。善啸,是善于唱歌的意思。在青海,环湖地区的民族都善于唱歌。戴胜,是西王母作为女首领,头上戴着一种鸟毛做成的扇形头饰。

在青海省博物馆里,有一件距今5000年的彩陶纹盆, 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陶盆的里面画着一幅五人一组的舞蹈图案。人们对这些舞蹈图案所表达的意思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些图案代表了先民的生殖崇拜,有人则推测这是描绘先民祭祀的一种舞蹈。谢教授比较倾向后一种说法。他说,五人一组跳的是群舞,人们手拉着手跳动,尾饰就会随着来回摆动。这反映了舞蹈的韵律感。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彩陶纹盆生动地证明了在五千多年前,人类祖先的足迹曾经长时间地在青海湖地区流连。也许,《山海经》中描述的西王母,就是远古时代居住在青海湖附近的一个部落的女祭司,“豹尾虎齿,蓬发戴胜”,这正是她带着族人举行祭祀仪式时佩带的装饰物。

西王母的传奇故事给青海湖的远古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青海湖畔到底曾经居住过什么人?这些人又给青海湖带来过怎样的惊喜呢?这又要先从一个“羌”字说起。

羌人——青海湖畔的古老居民

走进环青海湖地区,人们常常会看到一种围成圆圈跳的集体舞蹈。藏族人把它叫“锅庄”。人类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现代藏族中某些人群的基因源于古代西北地区的古羌人。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这些流传在中国西部的舞蹈也应该源于古代羌人的祭祀舞蹈。据《后汉书》记载,最早来到青海湖边的,是以游牧为生的羌人。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意思就是羌族人是生活在西方的牧羊人。西戎,是指现在的青海湖地区。“羌”

据《汉书》记载,战国时候,有一个叫无弋爰剑的羌人被秦国人抓去做了奴隶。在秦国,他学到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畜牧经验。后来他趁主人不备,伺机逃跑,仓皇之间藏进了一个山洞里。主人一路追赶到山洞外,就在洞外放火,想要烧死他。就在这时,大火之中出现了一只老虎!主人以为奴隶有虎神保佑,就仓皇地逃走了,从此不再追赶无弋爰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