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的主要建筑祾恩殿,和故宫中的太和殿一样大,总面积达1956平方米。它有一点比太和殿更突出,那就是它的柱、梁、檩、椽和檐头全部使用楠木,支撑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壮,特别是林立殿内的32根重檐金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承托着2300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达到1.124米,为世间罕见佳木。据说,当时这些楠木采自四川、湖广一带的深山密林之中,光是从产地将这些巨大的楠木运到陵园,就用了五六年时间。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记明代运图,自蜀运木有“山川险恶”“跋踄艰危”“蛇虎纵横”“采运困顿”“飞桥度险”“悬木吊崖”“天车越涧”“巨浸飘流”等险恶经历。而结筏水运时,每筏运木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还配有运夫40人,自蜀至京,不下万里,一木至京,费银可达万两。这样粗大的楠木,这样宏伟的楠木建筑物,在全国已是绝无仅有了,所以这个殿就显得特别珍贵。朱棣当了22年皇帝,在他称帝的第6年就开始营建陵墓,共用了5年。
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总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层月台。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出踏跺,古称“三出陛”。殿中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永乐皇帝铜像,形象逼真,做工精湛考究,此造像是世上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
祾恩殿的左右两翼,明朝时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庑”)各十五间,清代中叶毁坏并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制均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炉身正面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
长陵祾恩殿陈列的“出土文物展览”,是将定陵部分出土文物移到长陵陈列,分为三部分:西半部是出土文物,共22个展柜180余件文物,分别为金器、银器、瓷器、玉器、金锭、银锭、宝花、玉佩饰、玉带、宝带、首饰、袍服、百子衣等,其中有原物也有复制品;东半部是御用织锦陈列,均为复制品,共11个柜子17件展品;中间是十三陵全景模型。其中“金丝翼善冠”十分漂亮,轻巧、华贵,它出自万历帝头侧的一个圆盒内。冠重826克,高24厘米,直径17.5厘米。此冠虽属于皇帝常服冠戴,但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全系金制。其前屋部分,以518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罗纱轻盈透明。后山与折角也全用金丝编成,编织形式同前屋。后山部分组装有二龙戏珠图案的金饰件,其中二龙的头、爪、背鳍和二龙之间的火珠,全部采用阳錾工艺进行雕刻,呈半浮雕效果;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然后码焊成形。由于工匠焊接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此复杂的图案装饰,却不露丝毫焊口痕迹。这样绝妙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5.长陵明楼
长陵明楼,明朝及清初时曾在前、后、左、右四面对称设置红券门,不仅楼体外檐斗拱系木结构,内部也都是木质的梁架结构,因此《帝陵图说》有“栋梁楠梗”的记载。但因多年失修,到了清朝中期,“搁架木植者皆糟朽坍卸”,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缮各陵明楼时,一律改为石券门。
明楼的外观形制基本如旧,其中上下檐四面均各显三间,上檐饰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饰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后尾均砌于砖体内。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亦如明朝旧制。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其中,“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寓意“经纬天地”),文字旧时泥金,碑身用朱漆阑画云气,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称。
6.相关历史典故
在明十三陵中,除思陵外,每座陵墓前都有一碑趺碑,即神功圣德碑,碑下以龟为趺(底座)。神话传说中龟是龙的儿子。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其中一子好负重,就是龟。龟以长寿著称,自古受到人们的器重。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龟既是龙的儿子,又有负重本领,故而用以为趺(底座)。
那么,巨大的石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用什么方法立到龟背上的呢?具体方法尚未见有所记载,却有“龟不见碑”的传说。日本刻本《文海披沙》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当初明成祖为他父亲朱元璋建碑时,因龟趺太高,石碑怎么也立不上去。一天,施工总管梦见神人对他说:“想立此碑,必须龟不见碑,碑不见龟。”醒后,他想了想就明白了。到工地后,他叫人往龟背上运土,把龟埋起来,然后顺土坡将碑拉上去,等碑立起后,再将土去掉。此段史话虽然带有迷信色彩,然而“龟不见碑”的说法是合乎道理的。这种“堆土法”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献陵
1.简介
明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宣宗朱瞻基即位后,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皆从俭制。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九月埋葬仁宗,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此后,地面建筑也陆续营建。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成为此后明陵建筑的楷模。
2.陵主生平
(1)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明成祖朱棣长子,生于安徽凤阳,1395年册立为燕王世子,1404年立为皇太子,1424年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洪熙,不久逝于饮安殿。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仁宗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却是个较能体恤民情、处事宽和的帝王。他能够任用贤臣,虚心纳谏;对百姓的疾苦也比较关心,规定受灾地区的官员如不为受灾百姓申请赈济,就要治罪。由于仁宗在位期间推行了较为开明的政策,史书评论他:“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又说,如果他能多年在位,政绩可与汉代的文、景二帝相比。
(2)诚孝昭皇后张氏
诚孝昭皇后张氏,仁宗原配,永城人。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葬献陵。
3.陵宫建筑一览
相比其他陵寝,献陵制度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千米。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现存碑亭为明嘉靖年间增建)等建筑。
献陵陵宫朝向为南偏西20°,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冢之前。
与长陵不同,明献陵的祾恩殿和方城明楼是彼此不相连属的。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院的正门为祾恩门。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三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
在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前的两个院落之间,有一座小土山(影壁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属于内明堂格局(内明堂指穴山的前方左龙右虎环抱之内的平夷之地)。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是风水术士们所鼓吹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这样的精心设计,不仅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美,使几何形体陵园建筑在山、水、林木的映衬下,更加错落有致。
4.相关历史典故
献陵陵寝中间有一道小山梁,使祾恩殿和后面的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为一进院落,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这座小山,正好从正面挡住陵园的明楼和宝城,民间叫它“遮羞山”。传说墓主仁宗皇帝生前曾误入其父妃子的寝宫,朝野以为失礼。仁宗为保持天子尊严,对天起誓,矢口否认,说如有此事,就让龙把自己吃掉。不料金銮殿上真有一龙飞腾而下,一口将仁宗吞下,大臣们急忙救驾,却只抢下一只靴子。宣宗只好将父亲的靴子葬入陵中。为了遮掩此事,特意把真正的陵体安排在这座小山之后。其实,陵园的这座小山,真名叫“玉案山”,与遮羞并无关系。
(四)景陵
1.简介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锦衣卫等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兴役。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陵寝工毕。其间断断续续共历28年的时间。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廷曾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
2.陵主生平
(1)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年),仁宗长子,明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三日生于燕王府。明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日,立为皇太孙;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明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宣德。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逝于乾清宫,享年37岁。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景陵。
明宣宗之时,是明朝最富强的时期,称其时为“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史称“仁宣盛世”。可是,明宣宗实在当不起一个贤君的称号,他爱玩蛐蛐,放弃越南,停下西洋、闭关锁国,举办宫内教育、导致太监干政,可谓是遗患后史。
(2)孝恭章皇后孙氏及诸妃景陵内埋葬的皇后是孝恭章皇后孙氏,她是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明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二人都没有生儿育女。孙贵妃暗地里将其他宫女所生的孩子(即英宗)据为己有,伪称是自己所生,自此母以子贵。胡后辞位,贵妃孙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明英宗即位后,孙氏被尊为皇太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太后命郕王监国。景泰帝(郕王)即位,尊孙氏为上圣皇太后。后来,英宗复辟,为孙氏上徽号“圣烈慈寿皇太后”。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去世,谥“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景陵。
明宣宗去世后,有十妃殉葬。按《明英宗实录》卷三记,分别是:惠妃何氏,赠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恭妃,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
3.陵宫建筑一览
景陵制度,一遵献陵俭制。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千米,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
景陵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其中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从遗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础石分布可以看出,该殿原制面阁五间(31.34米),进深三间(16.9米),后有抱厦一间(面阔8.1米,进深4.03米),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色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世宗朱厚熜亲阅长、献、景三陵,见景陵规制狭小,遂加以修缮。据《帝陵图说》记载,修缮后的景陵祾恩殿,“殿中柱交龙,栋梁雕刻,藻井花鬘,金碧丹漆”。
(五)裕陵
1.简介
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裕陵始建于明英宗去世后的明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由当时两位技艺高超的匠师蒯祥和陆祥主持营建,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八万余人。
陵园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天顺八年(1464年)五月八日,奉英宗皇帝梓宫入葬;六月二十日,陵寝工程全部告竣。《明宪宗实录》记载当时裕陵的规制为:“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红油石碑一,祭台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宫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歇房九、马桩三十二、大小墙门六,白石桥三、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
2.陵主生平
(1)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宣宗长子,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统。
明英宗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政治还算清明。后来,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宣德十四年,瓦剌入犯,英宗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明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明景泰八年(1457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发动兵变,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废景泰帝为郕王,迁居西内,杀害抗击瓦剌有功的于谦,又用香木刻王振像,招魂以葬。从此,朝政日趋腐败。
明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
(2)孝庄睿皇后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