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懂心机,做事要防诡计
308400000022

第22章 抓住机会,推销自己(2)

外在形象虽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却也与成功紧密相连:形象越魅力十足,人也就越容易走向成功。每天出门之前,不妨花一点时间精心地打扮一下自己,让自己的形象看起来更得体,别人对你“一见钟情”的几率自然就会大很多。

心机悟语:

美国著名企业家亨利·福特说:“好形象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通行证。”花一点时间照顾自己的外表,看起来神清气爽、精神饱满且大方得体,是对自己必不可少的投资之一。

凸显自己的不可取代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件事物流通和发行得太多,价格就会降低。同样,你被看见和听到的次数越多,你看起来就会显得越普通。如果你的形象在一个团体中已经被树立起来了,那么从这个团体中暂时退隐将会让人们更多地谈论你,甚至更多地夸赞你。你必须学会在什么时候离开,通过缺席来创造你的价值。

史蒂夫·纳什是一位杰出的NBA篮球明星,他效力于菲尼克斯太阳队,在2004~2005赛季荣膺常规赛MVP(最有价值球员)。

有很多人认为,太阳队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光芒,不只是因为纳什的出色,更是因为太阳队能人众多,高手如云,他们有超级马里昂,他们有全联盟效用第一的中锋迪奥,是他们和纳什组成的铁三角让太阳队获得如此成绩。

的确如此,当纳什在太阳队的时候,他身边每一个人的数据都是那么漂亮,他们全队六人得分过十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而相对于MVP纳什,他所取得的数据只是和往常一样出色而已,队友马里昂的数据之光甚至已遮住了MVP纳什的过人之处。

但是,当纳什受伤后,当他们在主场迎战西部第一的马刺队时,没有纳什的太阳队在第四节一开始就落后客队22分之多,让比赛早早地进入了垃圾时间。往日豪取30多分篮板的马里昂不见了,刚被评上第一效用中锋的迪奥居然成了助攻王,而太阳一向的置敌死地的法宝——流畅有效的快攻也不见了……纳什不在场上,他带走的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数据,他的缺席让整支太阳队都找不到进攻的节奏,他的缺席让强队太阳在马刺队面前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他的缺席充分体现了他MVP的价值,无人能够取代的价值。

偶尔玩“消失”,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手段。明代的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曾经被政敌们群起而攻之,张居正就向皇帝递交辞职信,表示年老体衰,不堪重负,希望能退休回去养老。当时的皇帝也有些希望张居正退休,以便取得实权,于是便有批准其申请的打算。但是皇帝突然发现离开了张居正,许多事情完全没办法继续进行下去,最后只得驳回了张居正的辞职信,同时也让那些状告张居正的官员们闭上了嘴。张居正就是用这种方式展现了自己的价值,让皇帝意识到了他的重要性。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当你拥有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的时候,因为你可以轻易得到,所以你并不看重,更不会去珍惜。但当你在某一天突然失去那些你本来不在乎的东西时,你才会突然发觉,原来,它对你是如此重要。就像纳什和张居正,只有在他们缺席离开的时候,身边的人才会真正发现他们的价值。也许他们并不是最善于表现自我的人,却绝对是整个团队的灵魂所在。

有心机的人,总是能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巧妙地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重要性。但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自身必须具备超越他人的实力,具备别人所不具备的才能,变成一个不可取代的人物。反之,缺席并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在一档竞技类电视节目中,一位年仅23岁的参赛选手凭借其独特的手指书法技艺征服了现场观众,同场竞技的还有一位踢毽子如影随形的女选手。手指书法、踢毽子,这些“小”技巧因为其独特性,反而显得非常突出。因为他们是别人不能取代时,所以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不妨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那个不可取代的人呢?近年来,全球经济低迷,政府部门精简机构、企业实施减员增效,就业机会弥足珍贵。此时,要想保住自己的饭碗,就一定要掌握一门专长,最好是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专长,让自己比别人高,比别人强,才能赢得别人的肯定。

只有真正成为不可取代的人,才能成为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才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此种情况下,适当的缺席才会给别人带来深刻的印象,才会对别人产生深刻的意义,如此才能达到提升自己分量的效果。

心机悟语:

英国诗人威廉·古柏说:“工作缺席并不一定是在休息。”确实,当人们因惯性而开始忽略你的价值时,不妨找个适合的时机,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暂时从重要的活动中抽身,同时也让习以为常的人们明白你的重要性。

像王婆一样推销自己

表现欲是人们有意识地向他人展示自己才能、学识、成就的欲望。对于我们来说,增强自己积极的表现欲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积极的表现是一种促人奋进的内在动力。谁拥有它,谁就会争得更能发展自己的机会,从而接近成功的彼岸。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并不这样看问题,他们对表现欲存有偏见,以为那是“出风头”,是不稳重、不成熟。这样一来,他们不但失掉了很多机会,而且给人留下了平庸无能、无所作为的印象,自然得不到好评和重用。这些现象反而告诉我们,表现欲不足无疑是一种缺憾,积极的表现欲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心理。

自我表现的目的是为了成功地把自己推销出去,让人们看到自己真正的才干与实力,把那些原本可能不属于自己的机会拉到自己的面前,这样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多次失业者在面试时推销自己的妙招: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其中多为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经过三轮淘汰,还剩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人。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将会出现十分“残酷”的场面。可奇怪的是,面试现场出现了12个考生。

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

坐在最后一排的男子一下子站了起来:“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又有什么意义呢?”

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我本人即是财富。”

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不是太狂妄,就是脑子有毛病。

男子接着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

总裁打断他:“你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那些公司,虽然不成功,但我从那些公司的错误与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而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的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去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成功的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

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和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洞察力,举个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11个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笑了:“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

在这里,该男子的面试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整个过程却都是该男子推销自我的表演。因此,要想使别人接纳自己,并重用自己,你必须使出全部招数,竭尽全力去游说,必须有创意,而且具有鲜明的印象,让用你之人因佩服而接纳你。

推销是一种才华,就像是绘画的能力,两者都需要培养个人的风格;没有风格的话,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推销自己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艺术。有了这种才能,人们才可能安身立命,才能抓住机遇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能够将自己推销给别人的人才能推销世界上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或许人们常说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早已沦为了最初级的推销方式,但至少王婆对自我推销的领悟却先于很多人。一个真正有心机的人,不仅要有能力、会做事,还要会表现自己、推销自己。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人生的第一步是必须学会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说到底,这是一种观念,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选择?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成功与否。

心机悟语:

卡耐基说:“你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闪耀夺目,把自己装扮得比那些乏味的人和胆小的人看上去更加大气、更加光彩照人,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伯乐”选择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占据主角的位置。

开屏的孔雀招人妒

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会出现许多急功近利之人,他们对成功的急切渴望,使其不自觉地习惯在别人面前过度地表现自我,正所谓物极必反,此种举措不仅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同,甚至还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使自己陷于一种预想不到的困境之中。

吉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热情大方,跟同事关系不错。但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

那是在公司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有一位同事觉得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吉米似乎不怎么关注,一直站在窗台边不停地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坚持要替同事拖地。本来地板差不多已拖干净了,根本不需要他的帮忙,可吉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刚接过拖把不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看到的是吉米在勤勤恳恳地拖地,很欣赏地夸奖了一番。一切似乎不言而喻。

从此以后,大家再看吉米时,就觉得他为人假了许多。即使那次之后,他解释了好多次,但以前的良好形象因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界限,所以有时候一些热情在别人看起来是故意装出来的,这样的热情反而会让别人心生反感,倒不如不表现的好。

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同事,在工作上该出力的时候全力以赴,才是聪明的表现。而不失时机甚至抓住一切机会刻意表现出自己“关心别人”、“是领导的好下属”、“雄心勃勃”,则会让人觉得虚假而不愿与之接近。

很多人在其谈话中不论是否以自己为主题,总有凸显自己的表现。这种行为,暴露出其自我显示欲,常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而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不露声色。他们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多用“我们”,而不是“我”,让人产生了不少的亲近感。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不恰当表现的另一个误区就是经常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人,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使得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是失掉了威信。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有句名言:“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相互之间应该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而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过分自负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会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让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

心机悟语:

适当地表现自己,让他人正视自己的才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凡事皆有度,一旦这种正常的、合理的展示变成他人眼中的炫耀时,便会事与愿违,使得原本相互平等的关系中。掺入了厌恶,甚至还可以能使自己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