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当摩西率领以色列子孙们前往上帝那里要求赠予他们领地时,他的岳父杰罗塞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超过他所能负荷的。如果他一直这样的话,不仅仅是他自己,大家都会有苦头吃。于是杰罗塞就想办法帮助摩西解决问题。他告诉摩西,将这群人分成几组,每组1 000人,然后再将每组分成10个小组,每组100人,再将100人分成两组,每组50人。最后,再将50人分成五组,每组10个人。然后杰罗塞告诫摩西,要他让每一组选出一位首领,而且这个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摩西接受了建议,并吩咐负责1 000人的首领,只有他才能将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自己。自从摩西听从了杰罗赛的建议后,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数只有他自己才能够解决。简单一点说,杰罗塞交给摩西的,其实就是要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善于调动集体的智慧,用别人的力量帮助自己克服难题。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当我们无力去完成一件事时,不妨向身边可以信任的人求助,也许对我们来说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搞定”。与其自己苦苦追寻而不得,不如将视线一转,呼唤那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这样赢取胜利的过程自然会顺利不少。
一个小男孩在沙滩上玩耍。他身边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他在松软的沙滩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发现一块很大的岩石挡住了去路。
小男孩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孩子,那块岩石对他来说相当巨大。他手脚并用,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岩石却纹丝不动。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把岩石搬动一点点的时候,岩石便又随着他的稍事休息而重新返回原地。小男孩气得直叫,使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滚回来时砸伤了他的手指。最后,他筋疲力尽,坐在沙滩上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整个过程,他的父亲在不远处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他的跟前。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男孩抽泣道:“爸爸,我已经用尽全力了,我已经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不对,”父亲亲切地纠正道,“儿子,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完,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扔到了远处。
不要羞于向强者求助,有时对自己来说是天大的难事,对强者而言不过只需要动动手指头。甚至在另外一些时候,即使是敌人,也可为己所用。
在亚热带,有一个由三种动物组成的非常有意思的生物链:毒蛇、青蛙和蜈蚣。毒蛇的主要食物是青蛙,青蛙却以有毒的蜈蚣为美食,在青蛙面前是弱者的蜈蚣却能够使比自己体形大得多的毒蛇毙命,一般的毒蛇对它都无可奈何,三者间是两两水火不相容的。有趣的是冬季里,捕蛇者却在同一洞穴中发现三个冤家相安无事地同居一室,和平共处。
它们经过世代的自然选择,不仅形成了捕食弱者的本领,也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克星保护自己的本领:如果毒蛇吃掉青蛙,自己就会被蜈蚣所杀;而蜈蚣杀死毒蛇,自己就会被青蛙吃掉;青蛙吃掉蜈蚣,自己就会成为毒蛇的盘中餐。这样一来,为了生存,青蛙不吃蜈蚣,以便让蜈蚣帮助自己抵御毒蛇;毒蛇不吃青蛙,以便让青蛙帮助自己抵御蜈蚣;蜈蚣不杀死毒蛇,以便让毒蛇帮助自己抵御青蛙。三者相克又相生,形成了一个美妙的平衡局面。
借人之力,利用他人为自己服务,以让自己能够高居人上,这是一个人很难能可贵的地方。尤其对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更需要多方巧借。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广泛地接受多家的意见,多和不同的人聊聊自己的构想,多倾听别人的想法,多用点脑子来观察周遭的事物,多静下心来思考周遭发生的一些现象,将让你受益匪浅。
诡道箴言: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所谓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巧妙地借助他人的力量为我所用,自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寄生”于人也是大智慧
提起“寄生者”,很多人会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它让我们联想到许多糟糕的东西,如寄生在我们身体之中、吸食我们的养分并使我们生病的那些小生物,就像蛔虫、钩虫之类。
“寄生者”意味着“不劳而获”和“损人利己”,我们也常常称那些不肯付出努力而混吃混喝的人叫做“寄生虫”。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在自然界中,借助外在力量获取利益的例子比比皆是。鲨鱼的身边总是游弋着几条灵巧的小鱼,它们靠拣拾鲨鱼猎食的残余为生;海鸥喜欢尾随军舰,因为后者的排水可以使海里的小生物浮上水面,成为它们的食物;在丛林中,很多藤萝植物是靠依附在参天大树上得以享受阳光的。
在这个“巨兽”横行的时代,做一个“寄生者”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想要做事,先要立身;想要做大事,先要立稳身。有了“大树”作为依傍,不仅根基稳固,办起事来别人也会“不看僧面看佛面”了。
清朝康熙帝最宠爱大臣明珠。明珠幼年在宫中当过侍卫,与康熙的关系比较亲近。正是由于这层关系,明珠仕途一帆风顺,鼎盛时期官至兵部尚书。
吴三桂自请“撤藩”,朝中大臣多有慰留之意,而明珠附和康熙的意见,主张下旨“撤藩”,看看吴三桂敢不敢反。从此以后,康熙更是对明珠恩宠有加。
明珠得势以后,与其最亲密的走狗余国柱开始大肆卖官,中饱私囊。凡是各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重要位置一有空缺,他们便向有意者大肆索贿,直到满足他们的欲望为止。日子久了,明珠的财富也就堆积如山了。
而且,明珠还进一步控制那些检察官员,以钳制百官。他将所有新上任的检察官员找来,令他们定下密约,答应所有向皇帝上的奏章,事先一定拿来给自己过目。
这样,明珠不仅得宠于皇上,控制百官,还控制着整个检察机构,国家机构对他已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一时权倾朝野。
宠臣太过,必然会危害朝廷。大智如康熙者,不曾明眼辨奸,实为憾事。
等到明珠最终被人告发,康熙也仅仅是免了他的大学士之职,即便如此,康熙也很不忍心。过了不久,康熙又把他召来身边,充任“内大臣”。
明珠若不是有康熙这棵大树为他挡住烈日、挡住狂风、挡住暴雨,他早已是满朝文武的众矢之的,早已身首异处了。
虽然明珠这种尽全力来讨好皇帝主子以欺上瞒下、为非作歹的行为很卑鄙、无耻,不值得宣扬,但是在人生中,如果自己一时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妨找棵大树来依靠。如此,不仅能遮风挡雨,他人也会因“大树”而力图取悦于你,可免去许多求人之苦,其好处自不待言。
另外,如果一个寄生者足够“聪明”,它一定会选择做一个有益的寄生者,因为它靠寄主生存,如果它导致寄主受到损害,它自己也会面临麻烦。
当然,自然界中的“寄生者”并没有这么聪明,但我们必须知道,做一个毫无用处的吃闲饭者是毫无前途的,如果要成功地“寄生”,就必须对你所寄生的人有用。
毫无疑问,作为“寄生者”的你与你想投靠的寄主,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要想成功地“寄生”,你必须要让对方明白允许你“寄生”是值得的。事实也是如此,很多成功的人都从它的“寄生者”身上得到了很多好处。
你一定熟悉可口可乐的瓶子,这个造型独特的瓶子现在已经成了可口可乐的一部分。其实,它就是一个“寄生”的结果。
一个年轻人走进可口可乐公司经营者的办公室,向这些大老板显示他设计的饮料瓶。他介绍他的设计:优雅的曲线富有女性的妩媚之美;收细的腰身正好适于手的抓握;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包装可以节省饮料而又不会为消费者注意。
为了使论点更有说服力,这位设计者还做了一个样品当场演示。他成功了,可口可乐公司接受了这一设计。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寄主”和“寄生者”都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还不具备成功所需的卓越能力,如果你艰苦卓绝的毅力和征服一切的胆识尚且不够,那么要想成为杰出人士的话,就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下一步该怎么走?不妨寻找一棵生命中的“大树”,做一个暂时的“寄生者”,才能从借力中受益。
诡道箴言:
寄生于人,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智慧。从别人的身上吸取自己需要的能量,既省去了到处“觅食”的艰辛,也令成长的过程加快了很多。
“鸡鸣狗盗”也能闪光
借人之力成己之事,是获取成功的捷径之一,但在这条捷径上,人们却总是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到那些有权势、有财富的名人和富豪们身上,认为只有这些人才可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贵人,才能给自己的成功添砖加瓦。
于是,很多人都成了“势利眼”,瞧不起小人物,只会仰望大人物。但其实“大小”并不绝对,二者可以转换。所以对待“小人物”,也不要一味趾高气扬,而要懂得变通,善于借助他们的力量。历史上“鸡鸣狗盗之辈”曾经帮孟尝君逃脱大难。可见,小人物就像小螺丝钉,用得得当,就能推动大机器的运转。不要小看“小人物”,有的时候,“小人物”有“大用处”。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按察使王士俊被派到河东做官,正要离开京城时,大学士张廷玉把一个很强壮的佣人推荐给他。到任后,此人办事很老练,又谨慎,时间一长,王士俊很看重他,把他当做心腹。
王士俊任期满了准备回京城。这个佣人忽然要求告辞离去。王士俊感觉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回答:“我是皇上的侍卫××。皇上叫我跟着你,你几年来做官没有什么大差错。我先行一步回京城去禀报皇上,替你说几句好话。”王士俊听后吓坏了,好多天一想到这件事就两腿直发抖。幸亏自己没有亏待过这人,要是对他有不善之举,可能命就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