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上)
3086300000004

第4章 铁骑践踏下的北非大漠(3)

7日,英军顺利地攻占了贝达富姆,并于9日进抵通往利比亚的咽喉——阿盖拉,打开了进攻的黎波里的大门。在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反攻战役中,英军以4万兵力击溃了意军第10集团军,俘虏意大利士兵总数达13万,共击毁和缴获坦克400余辆,火炮1,200多门,而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军队损失的人加在一起还不到2,000名。同时,英军还向西跃进了1,300公里,夺取了整个东利比亚——昔兰尼加,将意军远远地赶到了利比亚西部,赢得了对轴心国战争的第一个空前胜利。在这场战役中,英国皇家陆军第7装甲师以顽强的斗志和辉煌的战绩,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三、求援希特勒

北非的意大利军队被英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自然同英军的勇猛顽强、指挥得力、擅长沙漠作战等特点有紧密关系。然而,意大利军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更是其惨败北非的致命原因。

虽然意大利军队人数众多,但由于装备陈旧落后,缺少系统训练以及兵力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它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普遍很弱。

意军的M-13型主战坦克是仿造英国卡登·劳埃德的MARKVI型坦克制成的,机体太轻,引擎的马力明显不足,且因聚热过快,根本无法抵挡住敌军炮火的攻击,就连他们自己的士兵都戏称之为“缓慢移动的棺材”。虽然意军还有1939年投产的M/11-39型中型坦克,但也仅安装了机枪和37毫米的火炮,攻击能力只处于30年代初期的水平,与英军的坦克力量相比,差距甚远。

同时,意大利军队还缺乏设计新颖、性能优良的反坦克枪炮和反战机火炮。其主要用于作战的野战炮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旧设计,是对在凡尔登战役中声名大噪的法国75毫米加农炮的仿造品。它的作战飞机也早已过时,根本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只能打一打部落人起义之类的殖民战争。

此外,意大利军队最糟糕的一点是,它庞大的军队主要是步兵,而且没有充足的运输设备,当时北非意大利军队的各种机动车总共加起来才只有2,000辆,还比不上德国军队一个机械化师所拥有的数量,这使得它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快速作战行动。

除了这些客观缺陷之外,意大利军队糟糕透顶的军事领导班子也是其无法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原因。格拉齐亚尼元帅及其手下的主要军官都因缺乏足够的战斗热情而疏忽了对部队的指挥和检查。他们驻守的几个据点相互之间支持不够,防御设施的深度也明显不足。在修筑西迪巴拉尼村周围的防御工事时,意大利人在两个主要据点之间居然留下了一处宽24公里的无人防守、甚至无人巡逻的地带,后来正是这个地方成了英联邦军队的突破口。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这个冬天的寒冷对于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来说,应该是感受得最真切而深刻的。他那不堪一击的队伍在北非的战场上给他丢尽了颜面,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是墨索里尼做梦之前和做梦之时都没有想到的。

作为三军之长,墨索里尼似乎从未对自己平庸的指挥能力和决策水平产生过怀疑,即使是最惨痛的失败,那也是临战指挥官的责任,因为领袖的命令永远都是正确的。大为震怒的墨索里尼毫不留情地指责起可怜的老格拉齐亚尼元帅:“6个将军被俘,1个将军战死,你的战果真是辉煌啊!”痛恨之余,墨索里尼以战争失利为由撤销了格拉齐亚尼元帅的职务。

眼看着意大利人在北非的地位岌岌可危,墨索里尼如坐针毡,好不懊恼。情急之下,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只好暂时低下自己那高贵的头颅,冒着被耻笑的危险去求助他那位纵横欧洲大陆的德国盟友——希特勒。当然,墨索里尼十分清楚,这样一来,北非意军的指挥权就要全部转交给德国人了,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他分享轴心国胜利果实的梦想从目前来看还算不上破灭。

希特勒面对意大利人在北非战场的失败,一方面大为恼火,一方面又有些幸灾乐祸。因为他打心眼里瞧不起那貌似强人、实则弱不禁风的意大利军队。非洲的战略地位不可小视,任何一种准备置非洲于不顾的战略思想都是不明智的,希特勒对这一点心如明镜。但在德国军队踏上非洲大陆之前,他还是希望英国人能够狠狠地教训一下意大利人,自己也好以一种“救世主”的面目出现在墨索里尼面前,让他不敢小瞧自己这个陆军下士。

墨索里尼忸忸怩怩地和希特勒见了面,准备忍受一番希特勒那近乎神经质的嘲笑和奚落,令他难以置信的是,希特勒给予了他最亲切而热烈的拥抱。当墨索里尼不好意思地请求德军增援时,希特勒更是慷慨激昂地表示,北非对意大利,对整个轴心国都至关重要,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意大利失去北非。为此,他准备派遣他那精锐的装甲兵团开赴北非,准备和英国人在地中海畔打一场沙漠里的坦克大战。

其实早在12月份,英国重新夺取埃及的时候,意大利的最高指挥部就曾请求过德军的紧急援助。希特勒当时就答应派出100架轰炸机和20架护航战斗机前往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用以保护意大利船只和为攻击英国开往埃及的护航舰队。1月11日,也就是在巴迪亚失陷后的第3天,希特勒发出正式指示,命令派遣1支德国狙击部队火速前往北非,全力阻止英国人的挺进。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非洲军团”很快就组建起来了。

新改编的第5轻型坦克师由约翰尼·斯特莱希担任指挥,它是从第3装甲师中抽调出来的核心力量组成的,是“非洲军团”的第一支部队。刚开始,它只有一个坦克连。第5轻型坦克师按计划本应在2月中旬赶到北非,但由于1月22日托布鲁克的陷落,计划不得不提前了。

失望地看着北非的意大利军队一个劲儿地朝向的黎波里撤退,希特勒决定派人先去利比亚了解一下前线的情况,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展开德军的北非行动。他派去的这个人就是一直担任第5轻装甲师指挥的普鲁士贵族汉斯·冯·冯克少将,这位贵族少将也是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担任“非洲军团”总指挥的首要人选。

“元首,第5轻装甲师师长冯·冯克少将求见。”秘书的话音未落,冯克少将顾不上保持他那贵族派头,脚步慌乱地闯进希特勒办公室,在红绒地毯上不小心绊了一下,险些摔了一跤。

希特勒不满地皱皱眉头:“慌什么?什么事这样急。”

冯克赶紧赔罪,接着向希特勒报告了他奉德军总参谋部的委派,去利比亚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冯克将军显然是被沙漠英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吓坏了,前言不搭后语地大谈意军的溃败。最后他说道:“我的元首,无论如何必须挑选一支狙击部队帮助意大利人防守的黎波里。我认为,原计划派出的部队太少了,无法挽救利比亚的局势。您知道,意大利人实际上完全垮了,英军一旦对的黎波里发起进攻,等于是进入无人之境。”

听了冯克的介绍,希特勒内心震动也很大,但他表面上依然显得很冷静。“意大利人尽干蠢事,一方面发出惊慌失措的喊叫,把自己军队和装备上的弱点完全暴露给敌人,另一方面又过于妒忌和幼稚,认为一旦投入德国士兵就有损于他们这一行动的光彩。如果德军能穿着意大利军服作战,那墨索里尼是最喜欢不过的了。”

“好了,将军,你的建议值得考虑,你可以走了。”希特勒说着,疲倦地挥挥手。

此刻,希特勒的第一个反应是,必须派出一支更大规模的德国部队前往非洲。希特勒认为,一旦英国人控制了利比亚,那等于是让他们把枪口对准了意大利的胸口,英国人很可能会迫使墨索里尼谈和,这样的结果是德意志所不希望看到的。与此同时,英国军队也可能会转移到叙利亚,威胁即将开始的“巴巴罗萨”行动,这无疑将严重损害到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长远利益。

想到这儿,希特勒伸手拿起话筒,“传我的命令,让总参谋部在原定的狙击部队第5轻装甲师动身后,立即再派一个完整的装甲师前往北非。”这样,初具雏形的“非洲军团”规模又扩大了一倍。

放下话筒,希特勒转过身体,依稀望着窗外冯克少将已经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慨叹道:看来这位将军要撤换了!他对北非的局势过分悲观,显然是意大利军队的崩溃严重地影响了他的情绪。未来的北非战场必将是艰难而残酷的,这样意志薄弱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担此大任。看来,需要另找一位有名望的将军来指挥第五轻装师了。

接下来,希特勒想起了埃里克·冯·曼施坦因中将,也就是那位成功策划了入侵法国行动的谋略大师,他有勇有谋,完全可以胜任这个“非洲军团”总司令的位置,倒是有一点让希特勒心存顾虑,毕竟欧洲战场才是德意志帝国的主要战场,即将发起的“巴巴罗萨”行动更需要曼施坦因这样的将军,作为元首,他要让他的将军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看来这个人选也不妥。

最终,被希特勒委以重任的是一位年轻的将军,他在西线战场上出尽了风头,在德国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战败的战场上需要他的显赫名声,而且他还知道怎样激励部下,这个人就是曾担任过德国“魔鬼之师”师长、后来被称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