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什均衡假定的情景下,如果四位优秀的男士看到四位美女加一绝色美女,通常每一位男士都会假定其他男士会去追绝色美女,故追到绝色美女的不确定性最强,很难有最优机会;为防止“赔了夫人又折兵”,每一位男士去追的都将是普通美女。普通美女与绝色美女相比,知道自己的差距,在有确定追求者的时候,会有清晰的迎合策略。因此相较于绝色美女的不确定策略,普通美女会更具吸引力,结果会导致绝色美女轮空或无人敢追她。
如果按照Ⅰ、Ⅱ、Ⅲ、Ⅳ给男女分个等级,那么现实中的典型配对是:Ⅰ男配Ⅱ女,Ⅱ男配Ⅲ女,Ⅲ男配Ⅳ女。在大伙的谦让之下,Ⅰ女即鲜花美女将轮空,所以Ⅳ男可能出于其他动机去追Ⅰ女。
Ⅰ女一般是不追人的,所以丧失了主动、选择性地获得优秀男士的机会,而最有可能追鲜花的是Ⅳ男,这极大限制了I女的选择范围。
经济生活是各方参与者在理性预期的指导下综合博弈的结果,假如我们能够理解其中的奥妙,生活少了许多无谓的烦恼。
威胁与可信度——私闯园林者为什么不再私闯
【经济学故事】
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很大的私人园林,但是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里采花、拾蘑菇,甚至还有人在那里露营野餐。虽然管理员多次在园林四周围上了篱笆,还竖起了“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可是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当迪梅普莱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就吩咐管理员制作了很多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如果有人在园林中被毒蛇咬伤,请立即就医。最近的医院在距此15公里处”的字样,并把它们树立在园林四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私闯她的园林了。
【经济学课堂】
博弈论中的威胁是对不肯合作的人进行惩罚的一种回应规则。威胁既有强迫性的威胁,比如恐怖分子劫持一架飞机,其确立的回应规则是假如他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那么全体乘客都将死于非命;也有吓阻性威胁,比如美国威胁苏联,如果苏联胆敢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就会对苏联实施打击。一般而言,威胁都是在策略选择之前做出的,因此在受到对方的威胁时首先必须考虑其可信度。
要想通过威胁来影响对方的行动,就必须让自己的威胁不超过必要的范围。因此,在博弈中,一个大小恰当的威胁,应该是大到足以奏效,而又小到足以令人信服。如果威胁大而不当,对方难以置信,自己又不能说到做到,就无法起到威胁的效果。
博弈的参与者发出威胁的时候,首先要确保威胁必须足以吓阻或者强迫对方。接下来才考虑可信度,即让对方相信:假如他不肯从命,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损失或惩罚。假如对方知道反抗的下场,并且感到害怕,他就会乖乖就范。
但是,我们往往不会遇到这种理想状况。首先,发出威胁的行动本身就可能代价不菲。其次,一个大而不当的威胁即便当真实践了,也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发出有效的威胁必须具备一定的智慧。
【经济学茶座】
威胁的首要选择是效果最小而又最恰当的那种,不能使其过大而失去可信度。
其实,博弈论中的威胁策略也可应用到企业经营中。
在某个城市只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A,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A获得了很高的垄断利润。现在有另外一个企业B,准备从事房地产开发。面对着B要进入自己垄断的行业,A想:一旦B进入,自己的利润将受到很大损失,B最好不要进入。所以A向B表示,如果你进入,我将阻挠你进入。假定当B进入时A阻挠,A的收益降低到2,B的收益是-1。而如果A不阻挠,A的利润是4,B的利润也是4。
因此,A的最好结局是“B不进入”,而B的最好结局是“进入而A不阻挠”。这两个最好的结局不能构成均衡。那么结果是什么呢?A向B发出威胁:如果你进入,我将阻挠。对B来说,如果进入,A真的阻挠,那么它将会得到-1的收益,当然此时A也有损失。对于B来说,A的威胁可信吗?
B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认为A的威胁是不可信的。原因是:当B进入的时候,A阻挠的收益是2,而不阻挠的收益是4,4>2,理性人是不会选择做非理性的事情的。也就是说,一旦B进入,A的最好策略是合作,而不是阻挠。因此,通过分析,B选择了进入,而A选择了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从博弈论中认识到威胁的重要性,设法使自己的威胁具有可信度,并能以理性的视角判断出他人威胁的可信度,从而使博弈的结果变得对自己更加有利。
负和博弈——双方都会遭受损失
【经济学故事】
皮洛士是小国伊庇鲁斯的王子。皮洛士一向醉心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伟业”,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一个大国。
公元前281年,皮洛士率领大批军队进攻罗马。在阿普里亚境内的奥斯库伦城附近,双方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皮洛士获得了胜利,但自身的损失也极其惨重。战斗结束后,大家向他表示祝贺,皮洛士眺望着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叹息着说道:“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我就彻底垮了。”
这就是著名典故“皮洛士的胜利”,是一场负和博弈。
【经济学课堂】
所谓负和博弈,就是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在博弈中,双方的有效合作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合作则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在交往中,双方有可能恶行相向,最终落得双方都受到损失的局面。
人们在现实中的决策并不单单是考虑经济上的动机,也会考虑对方行为的目的。人类有知恩图报、以牙还牙的心理,对于那些善待自己的人,他们常常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给予回报,对于那些恶待自己的人,他们常常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实施报复。在这样的动机下,产生负和博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经济学茶座】
负和博弈在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在相处过程中,由于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或占有欲,而不能达成相互间的统一,使双方产生冲突和矛盾,结果是双方都在博弈中受到损失。
有一对兄弟,哥哥仗着自己力气大,经常抢弟弟的玩具。弟弟的玩具被抢了,就跑到爸爸那去告状。可是爸爸很忙,不想总是管兄弟俩的小事,所以规定:如果来告状,不管是谁的过错,兄弟二人都将被关在屋子里一天且不许玩耍。如果弟弟是一个经济人,当他的玩具再次被抢的时候,他会怎么办?选择无外乎告状或者不告状。告状的后果就是自己被关,这绝对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不告状,等哥哥玩腻了,自己尚且能有一点玩的时间。所以理性的经济人大多会选择忍气吞声——为了最大的利益。
但是在现实中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弟弟会选择告状,以此来惩罚哥哥,虽然哥哥被惩罚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直接利益,甚至会带来害处。而哥哥抢了弟弟手中的玩具,完全是损人利己的行为,结果造成了双输的结局,损人利己并没有为哥哥赢得更大的利益。
事实上,负和博弈哪儿都有,很多职场人士因为与老板不和,或与同事发生冲突,也常常出现负和博弈。
王超应聘到某文化公司做财务,业绩做得不错。前不久她上报的财务报表出了错(她认为是销售和库房的问题),老板当着众人的面对她大发雷霆。王超忍无可忍,于是便与老板顶撞了起来,然后又哭着冲出了办公室。结果,受到顶撞的老板火气更旺,一气之下,除了王超的名,而王超也失去了工作。
事实证明,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都是不足取的。它只能使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大,而加大的结果是:博弈双方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得不偿失,可谓双方都不是赢家。
在现实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负和博弈现象,要想避免负和博弈,应不要总想着战胜对方,而应考虑怎样友好地谈判才能让彼此的损失降到最低。在遇到竞争的时候,一定要运用智慧冷静行事,化干戈为玉帛,避免彼此的冲突,减少双方的损失。
正和博弈——新龟兔赛跑的故事
【经济学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好像共用一颗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做什么,总是心想事成。
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分了手。在他们各行其是的那段时间里,都在自己的事业中屡遭败绩。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他哭着规劝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吗?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这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北方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流着吃喝、交替着看东西,死一个则全死,同样是二者不可分离。现在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非常相似。你们和‘比肩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比肩人’是通过形体联系在一起,而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行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和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感到很惭愧。于是,两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合作共事。
这则寓言说明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争生存、求发展的竞争中,只有坚持团结合作,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这便涉及经济学中的正和博弈。
【经济学课堂】
正和博弈,也称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采取的是合作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妥协。妥协之所以能够增进妥协双方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因为合作博弈能够产生合作剩余。至于合作剩余在博弈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取决于博弈各方的力量对比和技巧运用。因此,妥协必须经过博弈各方的讨价还价,近而达成共识,最终进行合作。在这里,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妥协的结果,又是达成妥协的条件。
正和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体理性,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非合作博弈是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即策略选择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正和博弈,我们可以用猎鹿模型来解释在博弈中合作的必要性。
在古代的一个村庄里,有两个猎人。为了使问题简化,假设主要猎物只有鹿和兔子。如果两个猎人齐心合力,忠实地守着自己的岗位,他们就可以共同捕得一只鹿:要是两个猎人各自行动,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捕到鹿的,但可以抓住4只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