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308700000038

第38章 宏观经济—逃不了的经济周期(1)

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

【经济学故事】

在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日本经济濒临崩溃。当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突然一反常态,带头吃喝玩乐起来。这和战后的气氛格格不入,而和他有德高僧的身份也极不相符。

但是,当时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川端康成和日本其他的一些文化名流却对这位老僧的所作所为十分推崇。因为当时日本的很多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老僧所做的事情就是鼓舞人们去享受人生,积极消费,这样才能重建家园。后来日本的经济发展证实了这一点。

【经济学课堂】

在经济萧条时,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也就是社会的需求远远小于社会的供给时,必须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复苏经济。老僧带头吃喝玩乐就是为了刺激大家的消费欲望,增加消费,让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趋向平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净出口)构成,其中国外需求由国际经济环境决定,而政府需求主要是一个政策变量,因此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决定总需求的基本因素。

一般来说,总需求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消费需求:居民的日常消费。

2.投资需求:企业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形成的商品和劳务需求。

3.政府支出: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4.净出口: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长期来看,总供给量并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而取决于经济体的资本、劳动以及用来把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短期内,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的预期时,由于错觉、黏性工资或黏性价格的作用,供给量就背离了由各类生产要素所决定的自然水平。当物价高于预期时,供给量就高于其自然水平,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低于其自然水平。

当总需求的非价格决定因素发生变化时,总需求曲线就会发生位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造成总需求曲线位移的主要因素有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净出口。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意味着市场处于供求的紧张状态,会出现物价上涨和社会不稳定;如果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意味着市场处于疲软状态,会引起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萧条。一般政府会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使社会总供求保持基本均衡。

【经济学茶座】

2007年,中国物价水平开始走高时,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做了一项研究,指出了总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微妙关系。

从2007年10月已公布的数据推测,剔除肉类价格猛烈上升这个特殊因素后,经过调整后的总需求环比增长率在三季度下降到比较合适的水平。

2007年7~8月的工业生产水平相当低,剔除肉价后,主要价格指数的环比增长率都有所趋缓,9月维持这样的情况。从环比增长的意义上说,二季度的总需求在“发高烧”,三季度已经显著“降温”。除了肉类价格大幅度上升引起消费支出被动增长外,总需求增长率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货物贸易顺差的波动。

这表明了两个道理:首先,总需求旺盛是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其次,总需求受到进出口因素的影响。

过高的社会总需求往往是导致经济过热的原因。如果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则对商品的需求往往通过资源的过度消耗来得到满足,比如通过就业职工额外轮班或超出推荐工作时间使用机器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类型的生产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过度的消耗不能长期持续。

当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或者接近均衡时,经济运行状况往往趋向安全和平稳。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均衡点处,决定总需求的产品市场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决定总供给的劳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此时,由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实现平衡。

如果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市场价格就会脱离市场价值而偏向某一个方面,这就不能反映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经济难以正常运行。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中,应该把调控总需求作为重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由超国民收入分配造成的,即国民收入在货币价值形态上的分配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实际生产额,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为通货膨胀。因此,控制超国民收入分配,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

节俭悖论——越节俭反而越萧条

【经济学故事】

18世纪初,一个名叫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蜜蜂的寓言》,讲述了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史。

最初,一群蜜蜂为了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后来它们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最终被对手打败而逃散。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意思是浪费是“私人的罪过”,但可以刺激经济,成为“公众的利益”。这部作品在当时被法庭判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200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节俭悖论”。

【经济学课堂】

在西方经济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倍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看到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节俭是一种美德,但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个悖论呢?从理论上讲,节俭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以个体而言,如果某人勤俭持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凯恩斯却认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多大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节俭,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

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呈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

储蓄可以为个人致富铺平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凯恩斯曾形象地说,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按照他的观点,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每个人都尽可能多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繁荣的阶段。 凯恩斯的解释后来发展成为凯恩斯定理,即需求会创造自己的供给,某个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拉动总需求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收入的目的。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凯恩斯针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他认为,只有增加有效需求,即居民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才能使国民经济恢复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节俭悖论还是有道理的。

【经济学茶座】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因此,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从而造成大量商品过剩,企业盈利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受到影响。

明白节俭悖论的内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节俭悖论并不是要求我们选择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非常紧缺,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有选择地消费”,而不是一味、不分场合地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节俭悖论倡导的消费是一种积极理性的消费,而不是盲目、无限制的消费。2007年夏,起源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人性的贪婪和过度非理性消费引发的。

“这是你的错,至少一部分是。作为一个美国消费者,你花了太多钱。你买了太多或太大的房子,背了太多债务,没有量入为出。你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现在,你必须为结束这场危机尽自己的一份力。如何做到呢?通过消费。你们中的很多人突然间开始节俭起来,还是趁早歇歇吧。国会和奥巴马总统即将给你寄一张退税支票,鼓励你去刺激经济。所以,出去花钱吧,国家的未来全指望你的消费了。”

这段看似自相矛盾的话,正好是节俭悖论的最好解读。过度的消费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适度的消费可以促使经济回暖,因为过度的节俭和盲目的消费都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