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堂】
“公地悲剧”最初由英国人哈定于1968年提出,又称哈定悲剧。哈定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他提出了一个“公地悲剧”的模型。
例如,一群牧民在共同的一块公共草场上放牧。其中,有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是有利润的。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牛的数量已经太多,再增加牛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对他自己而言,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可以由大家承担,于是他增加了一头牛。当然,聪明人并不止这一个牧民,其他的牧民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增加了一头牛。每个牧民都增加了一头牛,整个牧场多了很多头牛,结果草地被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牧场再也承受不了牛群,于是,牛群数目开始大量减少。所有牧民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大家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这一悲剧的产生在于每个人都陷入了一个体系而不能自拔,这个体系迫使他们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无限地使用资源,集体毁灭成为大家不能逃脱的命运。
对“公地悲剧”有许多解决办法,哈定说,我们可以将之卖掉,使之成为私有财产;也可以作为公共财产进行保留,但准许进入,这种准许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哈定说,这些意见均合理,也均有可反驳的地方,“但是我们必须选择,否则我们就等于认同了公地的毁灭,我们只能在国家公园里回忆它们”。
哈定说,像公共草地、人口过度增长这样的困境,没有技术的解决途径,所谓技术解决途径,是指“仅在自然科学中的技术的变化,而很少要求或不要求人类价值或道德观念的转变”。总的来说,防止公地悲剧有两种办法:一是制度上的,即建立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无论这种权力机构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私人对公共地的拥有即处置便是在使用权力;二是道德约束,道德约束与非中心化的奖惩联系在一起,在实际中也许可以避免这种悲剧。在悲剧未发生前,如果建立起一套价值观或者一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这种权力机构可以通过提高成本或采取其他办法控制数量。
【经济学茶座】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有句俗话:“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不拿白不拿,白拿谁不拿。”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公地悲剧”最好的例子。
英国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是“圈地运动”。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圈地运动”。由于土地产权的私有化,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
如今,我们当然不能再采用 “圈地运动”来解决公地悲剧,但我们可以将“公地”作为公共财产保留,准许进入,这种准许可以以多种方式来进行。比如有两家石油或天然气生产商的油井钻到了同一片地下油田,两家都有提高自己的开采速度、抢先夺取更大份额的激励。如果两家都这么做,过度开采实际上可能减少它们可以从这片油田收获的数量。在实践中,两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达成分享产量的协议,使从一片油田的所有油井开采出来的总数量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这样也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有人认为,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必须不断减少公地,但是,让公地完全消失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政府制定严格的制度约束,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样,在公地的人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才会在政府干预下合理“放牧”。
黑勒于1998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中正式提出“反公地悲剧”概念:“反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权力去阻止其他人使用稀缺资源,最终没有人拥有有效的、实质性的使用权。“反公地”的产权特性不是虚置、不明晰的产权,而是支离破碎的产权,最终可能导致资源的闲置或使用不足。
乘数效应——砸玻璃会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学故事】
一日,某经济学家坐在桌前看书,妻子在擦窗户。小儿子非常顽皮,在街上玩的时候用石头扔妈妈,没想到一不小心,将妈妈刚擦好的玻璃打碎了。妻子非常生气,抓起孩子就要打。这时,经济学家突然说:“为什么要打孩子?他打碎一块玻璃,却能让装玻璃的工人有活干,能让玻璃厂多生产一块玻璃,可以增加国家的GDP啊。”妻子听了非常生气:“那我呢,我辛辛苦苦擦的玻璃就这样被打碎了,我岂不是白忙了?”经济学家答道:“本来你擦玻璃对GDP就没多大贡献,也没什么好难过的。”妻子听后,对经济学家恨得咬牙切齿。
孩子打碎玻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妻子擦玻璃却对经济没有任何贡献,这道理从何说起?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家里的门窗玻璃被打破,的确是一种财产损失,但因过后要修理,于是家里就会增加开支,对社会经济构成需求,从而创造了新的GDP,刺激了经济,这就是“乘数效应”。而妻子的家务活动,因为没有影响收支,因此对GDP没有贡献。
【经济学课堂】
“乘数效应”也叫“凯恩斯乘数”是指通过某项投资或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乘数效应是指在公共工程项目之后带来的消费水平和私人投资水平的上升。政府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扩张财政支出,投资公共工程,可以发挥财政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增加就业,提高社会的消费需求。
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里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例如,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若这个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3,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4。
为什么乘数效应带来的乘数会大于1呢?比如某政府增加100亿元用来购买投资品,那么这100亿元就会以工资、利润、利息等形式流入此投资品的生产者手中,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亿元,而这100亿元就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随后,得到这些资本的人将开始第二轮投资、第三轮投资,经济的增长就会以大于1的乘数增长。
【经济学茶座】
如今,乘数效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国的经济政策中。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奥运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是不可忽视的。与奥运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有50多项,包括建筑、建材、信息产业、现代制造、服务业等。奥运因素的注入拉动间接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第一轮拉动;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需要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支持,因而产生新一轮的经济拉动。如此循环,奥运投资的乘数效应拉动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奥运投资所引发的拉动效应所带动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就是通常所说的“奥运蛋糕”,如果按照“大投资”额来计算,以1.9为乘数,据此算下来的“奥运蛋糕”将近6000亿元。
乘数效应在管理中也有应用,管理者自然希望每一个决策都能实现乘数效应,即一种措施产生多重效果,但乘数效应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包括一系列的措施在内,只有这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发挥了功效,乘数效应才可能产生。所谓的配套措施,是使当初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发挥的配套措施,比如管理中的激励措施,单纯的激励不可能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相应的比如企业文化等配套才可以。只有做好这些相应的措施,乘数效应才可能产生。
宏观调控——政府“有形的手”伸向何方
【经济学故事】
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人在2010年最大的印象恐怕是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2010年,我国房地产调控呈现“三波”推进形态。第一波为以“国十一条”为代表的紧缩型调控,第二波为以“国十条”为代表的打压型调控,第三波为以“9·29”新政为代表的管制型调控。三波政策的程度不断升级,共同组成了这轮堪称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
从政策出台的机制分析,“国十一条”明显强调“压”,成为我国新一轮房地产紧缩政策的起点。“国十条”提出“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政策严厉程度再次升级。2010年9月29日,多部委新政出台,以巩固楼市调控成果为目的,“国十条”中“30%首付款”、“停发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停发无证明非本地居民住房贷款”等政策被进一步强化,并推广至全国。同时新政还要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掀起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又一高潮。在接连三波的调控下,我国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一定的抑制。
【经济学课堂】
宏观调控就是国家运用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学认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作用是通过制订计划(经济手段),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通过制定法规(法律手段),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通过采取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行政手段),直接、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补救“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失效。在风调控时,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