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说就对了
309100000045

第45章 对同事该如何说话(1)

管住自己的嘴

在同事里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到处散布别人的流言飞语,每天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没完没了,让人厌烦。这类人也许只是没事练练舌头,或者增加一点儿饭后的谈资,但他们的言辞却对别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些人竟被流言飞语淹没,自身的才能被流言飞语渐渐吞噬。

什么叫流言飞语?有人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把一种信念具体化地提示、表达出来,从这个人嘴里传到另一个人嘴里,全无确实证据,却被四处散布。”

读起来非常拗口,简单明了一点,就是:毫无根据地传闲话。

许多人传播流言飞语并不认为自己在传闲话。而且流言飞语往往传得特别快。今天早上发生一件事,一经传播家们的渲染,绘声绘色的叙述,晚上准能传遍全城,而且面目全非。

每个团队中都有一些爱说三道四、传播闲言碎语的人。他们的双眼似乎时时盯着他人。他们的嘴里喜欢议论“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这类问题。

如果不能时刻觉察到自己有这个毛病,那么,请同事来提醒你,纠正它。加入流言飞语的行列实在是极愚蠢的,害人又害己。

试想一下,当你偶然发现某位跟你十分投契的同事,竟然在你背后四处散播谣言,数说你的不是和缺点,这时你才猛然觉醒,原来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对方的表面文章!

晴天霹雳之余,你会痛心地想,跟他一刀两断,从此势不两立。这样对你对他都很不利。所以你坚决不要加入谣言家的行列。

“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句,不如少一句,说话能够收敛一点,日后你有什么行差踏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经常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肯定不会是受欢迎的人。因为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这么想:这次你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下次你就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的印象中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端正自己的说话行事,抛弃那些流言飞语,给自己的嘴安一把锁,坚决不传别人的闲话。

不过,置身于一个办公室里,管住了自己,却未必管得住别人,当你不幸成为传闲话的对象时,你必须要尽快消除这一麻烦。

首先,尽力找出这些闲话后面隐藏的动机,然后鼓励那些散布闲话者更加直率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面对面地向你道出自己的不满。这样做,你有时可以打碎遮挡于你们之间的屏风,判断出问题的真正所在,然后澄清事实,及时将矛盾予以解决。

正面消除闲言碎语,这对你十分重要,如果任其滋生蔓延,越会对你不利。其他人也会觉得你无法处理这一问题,谣言传播得太久,也会被他人误以为是事实。因此,你可以与散布谣言者正面交锋面谈,与其单独谈谈这一问题。你可以问问他们:

“我所听到的话都是你真心想说的吗?”

“我猜测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对吗?”

“你能谈谈你的想法吗?”等等。

如果你表现得十分真诚而直率,并且那些谣言传播者本来并无恶意,而只是一种误解或者迷惑,他们很有可能会当场败下阵来,向你表示歉意,并制止和收回自己的谣言。

你可以把贬低诋毁你的人带出去吃一顿午饭,进行一次私下的交谈。你也可以请一个中间人,以缓和你们之间的气氛。如果事态确实严重,你们之间的私下交谈看似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你只好找到自己的老板清楚表明:“这是我觉察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我希望大家能见个面,坐下来很好地交谈一下。”你还可以直接找到制造谣言者,当面对他说道:“我知道你曾经说过……”如果那个人觉得心虚,不敢面对你,他可能会说:“哦,没有。”“谁,我?”或“这怎么可能呢?”这时,你可以趁机回答道:“好,我很高兴你没有说,我也不希望再听到这些谣言。”如果对方觉得理直气壮,他也许会说:“是的,怎么样?”这时,你可以问问他:“你能给我说说你具体的想法吗?”或者“我们能坐下来很好地交换一下各自的看法吗?”这样,你们之间的问题也许可以得到解决,或这样可缓解你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如果你听到某些闲言碎语,而且并不是针对你,但有可能让人怀疑你也是谣言散布者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即你根本不愿意介入说三道四者之列。同时,你的同事们也很想知道你在想什么或会说些什么。

对于谣言,千万不要重复它们。如果你可以做到,应该予以反驳,或让它们在办公室里就停止散布:“我已经听说了,但这只是谣言,我知道这不是真的。”

怎样应对傲慢无礼的同事

一般来说傲慢无礼的人谈话和行为方式都咄咄逼人。这类人基本上都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身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非常自信能够战胜你。他们通常对你的要害部位实施猛烈攻击,使你十分被动,而无招架之力。应对这类人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下面的方法可供你参考使用。

1反守为攻

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佳办法。在古代的哲学或兵法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种方法说白了就是先把拳头藏起来,等候时机,时机成熟了,看准了对方,再猛烈打过去。

反守为攻一般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进行反攻极为有效。

第一种情况是等到对方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这时你就应该反攻了。我们知道这类人在一开始会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绽。但是你应该抱着这么一个观念,他的铁甲再厚实坚硬,也总有可以“入枪”的地方。只要你注意观察瞅准时机,一旦其锋芒收敛,想作喘息、补充的时候,这就是个机会。

第二种是当对方已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时就是对方已经把要进攻的全部进攻完毕,把要打击你的部位打击完毕,而后发现,他连你的“伤口”部位还没找到。其锋芒所指,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或者其打击的部位亦不全面,从本质上动摇不了你,这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他技穷之时,也是你反守为攻之时。

2不要退让

不要退让即是以同样的火力向对方进攻。对方提什么问题,你就给予十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丝毫不退让,一点也不拖沓,也不拖泥带水,使对方无懈可击。

如果在你几乎无计可施的时候,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儿之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重大问题,你却无法一一回答,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迅速找到他的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可以把这一点无限扩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他的问题。

3巧设陷阱

假如对方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脱的,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时,你可以装作退却。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

4不必论理

这里说的不必论理是当你理亏时,被对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实在不想丢面子,就可以乱缠一番,把没有理的说成有理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说成是很有联系的事物;把不可能解决的、不好解决的问题与你的问题扯在一起,以应付对方的一连串进攻。

不必论理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正当的,但却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当对方欺人太甚、丝毫不留情面的时候。另外,用胡搅蛮缠的方法,可以先拖住对方,以便有时间考虑真正的对付方法。

5巧用反问

巧用反问是应对尖酸刻薄之人的一个很普遍、实用的技巧。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或发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差时,那就不要回答,你可以把问题再还给对方,巧用反问,将对方一军。

比如,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6巧用“擦边球”的技巧

打擦边球的技巧就是给予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时打出的擦边球,似乎球出台了,又略微擦一点边,让对方无可奈何,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对付对方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就还一个擦边球式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又确实与此有关,使对方不能对你再进行无理的指责。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是中国人的老话。如果遇上不尊重别人的人,你也不必对他太过客气,自己的尊严应该想办法维护。

同事的“短”揭不得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人既是最坚强的,也是最脆弱的。尤其是当一个人觉得他的自尊受到伤害,他将要颜面扫地时,他的潜能会爆发出来,他会死要面子,死“扛”到底。因此,在职场中必须注意不能一味地揭他人伤疤。

报上曾有过一则新闻:一个女同志,只因为有同事说了她一声“胖女人”,羞愧至极,绝食身亡。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很多人说话非常刻薄,伤人,甚至缺德。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仅仅是伤害了别人吗?要知道揭短是一把双刃剑,伤人的同时也伤己。爱揭短的人,时时处处注意他人的短处,拿来取笑,可也要小心自己有把柄被别人抓住,后患无穷。这种既伤别人,自己也不见得好过多少的话,还是少说为佳。

有些人是因为考虑不周,言辞无形中冒犯了他人。

“老王,你太辛苦了,白发如云!”

“老刘,你秃顶了!”

对年轻女同事说:“小李呀,你最近可发福了!”

这类话要时刻提醒自己少说为妙。

摩洛哥有句俗语:“言语给人的伤害往往胜于刀伤。”这真是实情。同事之间,为搞好关系起见,请不要揭人短处。

有的人直率惯了,喜欢“一吐为快”,无意间揭了别人短,刺伤了别人,也孤立了自己。

一天,在公司的集会中,张先生看到一位女同事穿了一件紧身的新装,与她的胖身材很不相称,张先生便直言直语道:“说实话,你的这件衣服虽然很漂亮,但穿在你身上就像给水桶包上了艳丽的布,因为你实在是太胖了!”

女同事瞪了张先生一眼,生气地走开了,从此再也没有理过他。

在办公室里,直言直语是一个人致命的弱点,因为喜欢直言直语的人常常只看到现象或问题,也只考虑到自己的“不吐不快”,而没有考虑别人的立场、观念、性格和感受。所以,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的,于是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阻碍,同事们宁可离你远远的,免得一不小心被你的直言直语灼伤,即使不能离你远远的,也要想办法把你赶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