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309700000010

第10章 管理时间的能力—充实人生的关键(1)

管理时间就是管理生命

择时善用,人生不留白

在整个宇宙,有个东西,它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无处不在,又与一切息息相关。它就是——时间。

时间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能由人去找时间,不能让时间来等人。时间不能“增产”,却可以“节约”;它不因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拉长,却可以因浪费而缩短。时间犹如一位公正的匠人,对于珍惜它的人,它会在你生命的碑石上镂刻下辉煌业绩;而对于那些胸无大志的懦夫懒汉,时间却像一个可憎的魔鬼,难以摆脱。尽管所有的老年人都是一头白发,然而珍惜年华者和虚掷光阴者得到的赐予却有天壤之别。总之,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便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珍惜时间,要从今天做起。因为昨天已经过去,惋惜也无法追回;明天尚未到来,与其坐待,不如奋起;而今天就在眼前,抓住了今天,既可以弥补昨天的不足,又可以提前迎接明天的朝阳。如果用一条链环把昨天、今天、明天连接起来,那么,今天就是其中心环节。我们要珍惜每一个“今天”,尽量压缩生活中每一分的“时间开支”,每当翻开日历的时候,要意识到不能让崭新的这一页成为空白。这样下去,相信功到自然成。

巴尔扎克说:“时间是人的财富,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

巴尔扎克是怎样择时善用的呢?让我们看看巴尔扎克普通一天的生活吧:

午夜,墙上的挂钟敲了十二响,巴尔扎克准时从睡梦中醒来,他点起蜡烛,洗一把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最安静的时刻,既不会有人来打扰,也不会有人来算账,正是他写作的黄金时间。

准备工作开始了,他把纸、笔、墨水都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这是为了不要在写作时有什么事情打断自己的思路。他又把一个小记事本放到写字台的左上角,上面记着章节的结构提纲。他再把为数极少的几本书整理一下,因为大多数书籍资料都早已装在他脑子里了。

巴尔扎克开始写作了。房间里只听见奋笔疾书的声音。他很少停笔,有时累得手指麻木,太阳穴激烈地跳动,他也不肯休息,喝上一杯浓咖啡,振作一下精神,又继续写下去。

早晨8点钟了,巴尔扎克草草吃完早饭,洗个澡,紧接着就处理日常事务。印刷所的人来取墨迹未干的稿子,同时送来几天前的清样,巴尔扎克赶紧修改稿样。

修改稿样的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12点。整个下午的时间,他用来摘记备忘录和写信,在信上和朋友们探讨艺术上的问题。

吃过晚饭,他要对晚饭以前的一切略作总结,更重要的是,对明天要写的章节进行细致缜密的推敲,这是他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晚上8点,他放下了一切工作,按时睡下了。

这普通的一天,只是巴尔扎克几十年间写作生活的一个缩影。

巴尔扎克曾经这样说过:“我发誓要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一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干到底。”巴尔扎克珍惜人生的每一分钟,在他的人生记录中没有一页空白,他用自己的努力进取让人生充实了起来,最终他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文学家。

所以,珍惜并坚持下去,你的人生就不会留下遗憾。因为时间是最公正无私的,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每天都有24小时,绝不会因为喜爱谁而延长,讨厌谁而缩短。

从现在开始,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择时善用,长此以往,你也会有辉煌的人生。

管理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要想有效地管理时间,就必须在善用时间的过程中,争得主动权。如果你想要有效地管理时间,首先就要有效地掌控时间;而要有效地掌控时间,就要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人掌控时间就像掌控自己的肢体一样,能了如指掌、控制自如,而且对时间的分配有绝对的主动权。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有效”,而不是要求“效率”。因为有这么三种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一是过度重视计划表的人;二是工作过度的人;还有,就是被时间捉弄的人。

过于重视计划表的人,往往不根据实际情况,只忙于制订工作计划表。有时候为完成一项工作,做计划的时间甚至比工作的时间还要长。例如委托他们完成一项工作,他们都要反复斟酌事情的可行性,仔细地研究每个细节,并制订出非常详细的计划表。在工作之前,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制订计划表上,而不管工作的实际进展如何。所以,当事情有了变化时,他们往往还沉浸于美妙的计划梦境中。

工作过度的人,每天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却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忙什么,完成了什么。有时他们会以工作忙碌为由,而任意指派别人。当你为他们提供一些节省时间的方法时,他们也会推脱太忙,没时间听。这类人工作往往没有方向,只是一个劲儿地蛮干,没有片刻的休息。他们的行为不但不利于自己,还很容易惹人嫌恶。

被时间捉弄的人是最可悲的,他们往往十分守时,为了争取时间,凡事都急急忙忙,也不允许别人有片刻的休息。他们可能为了节省时间而改吃速食,也可能因为浪费了一分钟时间而大发雷霆。这类人常常是不容易相处的人。

我们都知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称为劳动。既然是劳动,就必须强调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俗话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弓拉得过满,弦必断。人的身体,长期处于过分紧张的状态,必然有害于健康,严重者还会导致英年早逝。

杜勃罗留波夫是俄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是一位才华横溢而且又十分勤奋的青年学者。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暗下决心,立志成才。他的少年时代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够读遍天下所有的书籍。他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么写道:啊!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在一天之中把这个图书馆的书都读完。啊!我是多么希望具有非凡的记忆力,使一切我所读过的东西,终生都不遗忘。啊!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财富,能够替自己买下世界所有的书籍。啊!我是多么希望赋有这样巨大的智慧,能把书本中所写的一切东西都传给别人。啊!我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变成这样聪明,使我也能写出同样的作品……

确实,杜勃罗留波夫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他不只是这样想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读书真是到了分秒必争的忘我境地。同样是13岁,也许别人正蹲在地下玩五子棋,可是杜勃罗留波夫却在一年里就读了410种书。他从20岁到25岁一共写了100多篇内容丰富而且深刻,战斗性、艺术性都很强的论文。

遗憾的是,由于长期过分紧张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年轻的杜勃罗留波夫,还没来得及实现更大的愿望,在仅仅25岁时就英年早逝了。

试想,如果杜勃罗留波夫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在学习、写作和生活中只要稍稍注意劳逸结合,在勤奋学习、写作的同时,注意必要的休息和坚持适当锻炼,那么,他的生命辉煌篇章就不会很快画上句号,他对人类的贡献也一定会超越现在。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学习和工作。为了避免沦为时间的奴隶,为了使学习、工作能够在紧张而有节奏的氛围下顺利进行,为了避免或减少时间与精力方面的不必要的消耗,人们应该科学地支配自己的每一天时间,保证每天除学习或工作外,都有必要的睡眠、活动、休息的时间。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以上这三种人,无论哪一种,都很难办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及时改正,很可能一生都会暴露在危机之中。

试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工作任务会不断地改变,即使已经有了周密的时间计划,到了相当的年龄或事情有了变化时,过时的计划就必须有所改变。这时,与其花很多时间去修改计划,还不如把时间直接运用到工作上,反而更有效果。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时代,事态千变万化,死守着条条框框和计划表,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要想有效地管理时间,就必须先放松自己,不让自己被时间所约束,这样,才能使自己在运用时间的过程中,争得主动权,成为时间的主人。

管理时间能力测试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道题之后选择“是”、“否”或“说不清”。

1你养成了为第二天要做的事做出事先安排的习惯。

2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将全天工作排出一个顺序。

3你经常拒绝参加对你来说没有必要出席的会议。

4对不想接听的朋友电话,你不能耐着性子听他说下去。

5对于可能打乱你一天时间安排的人,你坚决说“不”。

6你做任何事情都习惯于为自己设定时间限制。

7你习惯于一次性地处理大部分的文书工作。

8你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也非常珍惜别人的时间。

9如果为自己制订了时间计划,你总是能坚持下去。

10你经常反思和调整自己管理时间的方法。

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或“说不清”得0分。

如果你得8分或以上,说明你的时间管理技巧的水平较高;如果你得6分或7分,说明你的时间管理技巧处于中等水平;如果你得5分或以下,说明你的时间管理技巧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有效管理时间的六种途径

运用时间的20/80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偶然注意到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于是潜心研究这一模式,并于后来提出了著名的20/80法则,即二八法则。

他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个简单而让人不可思议的结论:社会上20%的人占有社会80%的财富。并由此推测,10%的人占有了65%的财富,而5%的人则占有了社会50%的财富。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让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付出的80%的努力,也就是绝大部分的努力,都没有创造收益和效果,或者是没有直接创造收益和效果。而我们80%的收获却仅仅来源于20%的努力,其他80%的付出只带来20%的成果。

20/80法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就是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要目的上,这是提高一个人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关键。20/80法则对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理查德·科克在牛津大学读书时,学兄告诉他千万不要上课,“要尽可能做得快,没有必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全部读完,除非你是为了享受读书本身的乐趣。在你读书时,应该领悟这本书的精髓,这比读完整本书有价值得多。”这位学兄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一本书80%的价值,已经在20%的页数中就已经阐明了,所以只要看完整部书的20%就可以了。

理查德·科克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而且以后一直沿用它。牛津并没有一个连续的评分系统,课程结束时的期末考试就足以裁定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成绩。他发现,如果分析了过去的考试试题,把所学到知识的20%,甚至更少的与课程有关的知识准备充分,就有把握回答好试卷中80%的题目。这就是为什么专精于一小部分内容的学生,可以给主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些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没有一门精通的学生却不尽如考官之意。这项心得让他并没有披星戴月终日辛苦地学习,但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理查德·科克到壳牌石油公司工作后,在可怕的炼油厂内服务。他很快就意识到,像他这种既年轻又没有什么经验的人,最好的工作也许是咨询业。所以,他去了费城,并且比较轻松地获取了Wharton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随后加盟一家顶尖的美国咨询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领到的薪水是壳牌石油公司的4倍。

运用20/80法则,理查德·科克大大地提高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效率,20/80法则是一个时间管理上的利器。当我们把20/80法则应用到时间管理上时,就会得出以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