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3099700000004

第4章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没落贵族,是殷代贵族的后代,后来到了鲁国。

孔子只有3岁的时候,父亲孔仡便亡故了。据他自述,在15岁时就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

孔子在19岁时结了婚。后来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邻居常夸他多才多艺,但孔子很谦虚地认为自己只会赶车。

大概孔子在26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一回是当“委吏”,这是管理仓库的小吏,另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理牲畜的小吏。

在孔子30岁的时候,开始招收弟子讲学,这是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他的第一批弟子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等,以后还有有名的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还有子路、子贡、颜渊、冉有等等。

在洛邑孔子会见了大思想家老子,当时老子正担任“守藏室之史”,孔子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自己车上下来,手里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把它送给老子。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深深器重虚心求知的孔子。

孔子得到老子的教诲,非常感动,回到鲁国,跟弟子们这样赞美老子:“像龙一样。”

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来到鲁国,与孔子问对,很是赞赏孔子的话。当时鲁国发生了“三桓”叛乱,鲁定公被三桓驱逐出国,孔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决定离开鲁国。

公元前517年,孔子到了齐国,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

孔子先当了齐景公的亲信高昭子的家臣。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大道理,遭到老政治家晏婴的反对,孔子便干脆离开了齐国。回到鲁国,这一年孔子37岁。回国之后,孔子便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公元前501年,也就是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在鲁国当了中都宰。中都宰是中都的行政长官。孔子做了一年中都宰就很有成绩,当时各诸侯国都想学孔子的治理方法。于是,孔子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司空是掌管工程的长官,不久他又由司空而为司寇,司寇是掌管司法的长官。

这个时期,孔子虽然担任司寇,可是他是主张用道德来感化人民的。

鲁国在政治、外交上取得胜利,又削弱了贵族势力,因而国内的秩序暂时安定下来。这就更加重了齐国的忧虑。为此,齐国君臣经过商议,又想出一个对付鲁国的办法,即通过离间鲁国君臣关系,来逐步削弱鲁国的力量。孔子的处境显得越来越尴尬。于是孔子辞了职。

孔子辞职后,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去了卫国。

卫灵公听信谗言,便派公孙余假监视孔子的出入,孔子感到很别扭,就决定离开卫国。

公元年489年,吴国大举攻陈,陈国陷入混乱。孔子听说当时楚昭王非常开明,正好楚昭王也希望孔子能到楚国去,曾派人来接,于是孔子决定到楚国去。

孔子走到楚国边境上,楚昭王打消了用孔子的念头。

经过一番思考,孔子决定还是回卫国去。孔子再一次来到卫国,卫灵公也有意请孔子来担当重要职务。

过了两年,吴国进攻鲁国,曾为孔子弟子的冉有等七百名武士,英勇杀敌,坚决抵抗,吴国方才退兵。季康子感到鲁国情势这样危急,又见孔子的弟子们这样有才能,于是便派人到卫国来请冉有。孔子非常得意地说:“这回有回国的希望了。”

冉有回到鲁国,当了季氏的家臣总管,不久齐军入侵鲁国,冉有作为统帅打了胜仗,立了大功。季康子问孔子是何样人,冉有如实叙说了孔子的才能和抱负。

季康子遂派人带了重礼,迎接孔子回国。这是公元前484年。

孔子已经68岁了。他离开鲁国,在各地过了14年的漂泊生活。现在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鲁国。

经过14年的奔波,孔子对政治生活不那么热切了。他觉得他不朽的事业还是文化教育,于是他把他晚年的主要经历投在教育事业上。

西周以来的文化教育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教育叫“官学”。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打破“官学”限制,开创私人讲学的人。他主张“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周代贵族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孔子主张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士”、“君子”。“士”是周代统治阶级中的最下层,“君子”是在位者的统称。所谓“学而优则仕”,即是说学好了就能做官。

孔子很注意对学生性格的了解和培养。他针对弟子不同的性格施于相应的教导。

孔子注重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读书。他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

孔子对弟子使用的语言,往往是含蓄而形象,耐于咀嚼。他的循循善诱、触类旁通的启发教育在教育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

孔子在当时以博学多能著称。他的博学是由于“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得来的。他教育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最反对主观自是,他说要杜绝四种弊病:一是捕风捉影的猜想;二是把事情看得很死;三是固执自己片面的看法;四是把主观的“我”看得太大,处处放在第一位。他教育学生在知识上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常常以自己的不断求知、积极学习的态度来鼓舞弟子。他所谓的“学”主要是指人伦道德的修养和力行方面。他强调“行”的重要,但他也很重视读书。

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学行并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即学和思的关系是辩证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从《论语》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讲的“思”就是推理,有所发明。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周礼”即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制度几乎是最完美的制度。他说:“周兼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到了春秋末期就是“天下无道”了。所谓“无道”,就是天子诸侯、大夫、陪臣等级制度不能维持了。

孔子认为“礼”必须以“仁”为其先决条件。把“仁”应用到政治上,就是他的“爱众”的思想,这是孔子所讲“仁”的内容的另一方面。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一是忠恕违道不远;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但是孔子认为“仁”的世界观只有封建阶级的“君子”才能俱备,小人是无缘份的。这是孔子思想的局限。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这是孔子对传统有神论的一种修正。

但是孔子所了解的“天”似乎也有神秘的一面。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把“命”视为是一种与人对立的、异己的力量。

孔子虽然认为人的生死富贵以及成功失败,是由天命决定的,但是人还是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持比较明确的怀疑态度。孔子还经常把诗歌和音乐当作向弟子进行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他对音乐十分精通,且充分肯定诗歌的价值。

孔子晚年在鲁国集中力量把古代相传下来的文献加以整理,参考了大量各国的史书,着手编写了历史著作《春秋》。《春秋》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它具有鲜明的时间观念,记载历史事件,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年、月、日),都很准确。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神话色彩很淡,主要是写人的历史,这在2000多年前是难能可贵的。《春秋》中虽然有不少孔子的企图,但他是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来编写的。孔子在编写《春秋》上,删繁就简,千锤百炼,一丝不苟。他自己曾说:“后代人知道我孔丘的,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代人责骂我孔丘的,也将因为这部《春秋》。”他简直把《春秋》当成了他的第二生命。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春,孔子病倒在床,再也没有起来。7天过后,在弟子们的痛哭声中,离开了人世,终年73岁。遗体被安葬在“孔林”(今山东曲阜城北门外的泅水旁)。

总而言之,孔子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最著名的、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是享有盛名的人物。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最早的史学家,他的言论和成绩是无可比拟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这样评价:“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菜,设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崇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