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上他也反对六朝骈俪的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他的政治主张虽然受到一些人拥护,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在文体改革上,却得到和他政治见解颇不相同的柳宗元等人的支持,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文运动。韩、柳二人除写了许多政论外,还写了不少传记、杂文、寓言、游记之类的文学散文,以深厚的功力,独特的风格,锤炼精粹的语言,显示了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优越性,终于使骈文在文坛上失去了统治的地位。
晚唐骈文虽然继续流行,但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继承韩、柳散文的传统写出了许多富有战斗锋芒的讽刺小品,也显示了散文的艺术力量。
唐代传奇小说,其源出于六朝志怪。初盛唐时期的传奇,作品不多,并且还有六朝志怪的浓厚影响。到了中唐时期,作者增多,创作达到了极盛阶段。由于城市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复杂,作品也更多地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志怪的色彩渐渐淡薄。文人对功名富贵的梦想,文人和妓女的爱情,成为新的题材,有的作品还流露浓厚的市民生活情调。情节的委曲细腻,人物的生动鲜明,也大大超过了初盛唐时期。这是我国短篇小说达到成熟的标志。
由于唐代帝王提倡佛教,当时寺庙中讲唱佛经故事之风相当盛行,于是产生了变文。后来更产生了讲唱历史故事和时事的变文。这种讲唱文学,初盛唐已经存在,中晚唐更为盛行。除讲唱结合的变文外,还有只唱不讲的词文,以及只讲不唱的话本。这些通俗讲唱的文学,故事情节多想象夸张,语言多铺排渲染,艺术比较粗糙。但对后来的白话小说、讲唱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唐代民歌流传下来的虽然不多,但形式短小,现实性很强,值得我们重视。
在唐代城市繁荣,音乐发达,歌楼妓馆大量出现的情况下,出现了配合“胡夷里巷”歌曲的曲子词。现存敦煌曲子词,多数是中晚唐时代歌妓们传唱的民间词。内容相当广泛,有歌楼妓女的辛酸,也有征夫思妇的痛苦。中唐时代开始有文人词出现。到晚唐时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文人词,内容偏于艳情,成就不大,但艺术上有独创性,影响较深远。
唐亡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下来,成为五代十国分裂混战的局面。当时北方战争频繁,文学毫无成就。南方十国之间,虽然也有战争,局势仍相当稳定。南唐、后蜀两国国势较强,历史较久,经济、文化都有所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词的创作成就有新的发展。后蜀在温庭筠直接影响下,出现了花间派词人。他们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绮罗香泽之词,但有少数词人风格颇有变化。韦庄词有较多个人抒情意味,风格清丽疏雅,有一定意义。南唐词人有冯延己和李璟、李煜他们的词内容仍然很狭窄,感情也不够健康,但较少浓艳的脂粉气。李煜在亡国以后写的一些词,能直抒胸臆,写个人国破家亡的感受,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艺术上也有独特的成就,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宋代文学概述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在开封东北40里)组织兵变,代周自立,建立了北宋王朝。此后将近20年间,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又先后用武力和外交的手段吞并了南方的几个独立王国和建都在太原的北汉。中国人民经过唐末五代长期分裂的局面,到这时才在大部分地区取得了统一。北宋初期各种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为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但客观上也使当时人民有比较安定的环境来从事农业、手工业的生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并有利于封建文化的继续发展。
为了防止中晚唐以来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政治局面的重演,宋太祖在夺取后周政权后的第二年就采用赵普的建议,解除了禁兵统帅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此后北宋王朝除集中全国精兵于京师外,又立“更戍法”,把京师的驻兵轮番派遣到各地戍守,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防止士兵和将帅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又把京师的禁兵分给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统领,使禁军将官的权力因而削弱。同时设置枢密使,掌调发国内军队之权。这样,“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见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北宋王朝这些措施在防范武人跋扈方面收到了成效,然而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加以北宋历朝皇帝对武将的猜忌,在边疆有事时每派宦者监军,多方牵制;或自画阵图,遥授军机,使将帅不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因此从宋太宗太平兴国4年(979)对辽的高梁河之役开始,直到北宋王朝的覆灭,在对辽、西夏和女真的历次战役中,几乎没有一次不是以丧师失地结束的。这就使北宋比之我国历史上的其他统一王朝表现得特别软弱。在辽、西夏和女真的军事威胁之下,北宋王朝就只有求和、送礼,甚至撤防、割地,一直挺不起腰杆来。北宋文学就是在人才最盛的从庆历到元丰(1041~1085)期间,也没有象西汉赋家或盛唐诗人所表现的开阔恢弘的气象,归根到底是这种政治形势所决定的。
由于军队的缺乏作战能力和对外战争的接连失败,北宋王朝每年要向辽和西夏交纳几十万两匹的银绢,使国内人民,主要是农民阶级,在徭役、赋税的沉重负担之下,还兼受辽、夏贵族的剥削。北宋王朝认为辽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因此它不仅没有积极加强防御力量,取消或减轻岁币来缓和它和人民的矛盾,反而企图以对外的一味妥协,集中力量,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北宋王朝在军事部署上一反历代统一王朝的做法,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在边境只驻有仅仅可资防守的部队,把大部分军队驻屯在国内重要地区,专力防范农民的反抗。为了防止农民的迫于饥寒,铤而走险,北宋王朝每当荒年还大量招募饥民来当兵,从而使军队的数额不断扩大,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加深了农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在北宋初期,王小波、李顺就在蜀中起义。到宋仁宗即位以后,先后爆发了王伦、王则等的起义,北宋对西夏的战争又接连失败,促使一部分正视现实的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厚农桑、减徭役、明黜陟、抑侥幸等改良政治的主张,企图以此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他们的政治主张遭到吕夷筒、夏竦等保守派的反对,形成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这就是庆历党争。到了宋神宗即位,又由于“冗兵”、“冗官”和“冗费”的巨大开支,农民负担过重,而品官形势户、大地主和大商人却乘机兼并,大发横财,阶级矛盾又趋激化,新党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就在这时产生。他的青苗、方田、均输、市易等措施,又遭到司马光、苏轼等旧党的反对,从而形成长期的新旧党争。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中展开的。
比之武人,北宋王朝对文人的待遇就优厚得多。宋朝文官有优厚的俸给,在离职时也还可以领宫观使的名义支取半俸,武官就不能这样。宋太祖曾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其实何止宰相,就是主兵的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下至州郡长官,也几乎都是文人担任。这对于提高当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效忠于北宋王朝,收到了效果。然而在北宋庞大官僚机构里的各种文官,他们的力量也往往互相抵消。北宋王朝为了防止宰相的专权,在宰相之下又设参知政事,并以枢密使、三司使分取宰相的军事大权和财政大权。在中书、枢密二府之外又有台谏,在州郡长官之外又设通判,使彼此互相牵制。这就使当时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难行,在遇到重大的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时彼此争论不休,却很难制定有效的对策。“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这是后人对于他们的尖锐讽刺。
北宋王朝在培养和选拔文士方面继承了前代学校、科举的制度,在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培养一般官僚的候补人才,此外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到宋仁宗时更明令全国州县都建立学校,设置学官教授,并有一连串考试提升的办法。由于官办学校还不能满足士子学习文化的要求,民间私立的书院逐渐增多。当时最有名的庐山白鹿洞书院、衡州石鼓书院、南京应天府书院、潭州岳麓书院,被称为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在宋太宗时学生达到数千人,应天府书院在宋真宗时修建了150间校舍,它们的规模比官办学校还要大。
北宋王朝为了要从地主阶级的各阶层选拔效忠于他们的官僚,还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唐代应举的进士往往向王公贵人投献诗文,希望他们替自己宣扬,有些士子由于有王公贵人推荐,往往不待阅卷就内定了,而真正有才学有品格的文人有时反没有被网罗。唐代最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就都不是进士出身的。宋代科举开始采取弥封、誊录等制度,主考和阅卷官都集中贡院评卷,不得和外人接触;一次录取的进士常达三四百人,比唐代超过10倍以上。这就使中小地主阶级的士子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政权。宋太祖曾说:“昔者科举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殿试,尽革其弊矣”(见《宋史·选举志一》)。这话虽不能尽信,但仍可以看出它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势家大族对中央政权的垄断。此外宋代对科举录取的进士,还由皇帝赐诗、赐袍笏、赐宴、赐驺从游街等来加以奖励。“每殿廷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尹洙曾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10万,恢复幽蓟,还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不可及也”(见《儒林公议》)。宋代的科举制度,以及配合这一制度的种种措施,有效地吸引当时士子走向读书应举的道路,巩固了北宋王朝的统治,也促进了当时封建文化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它也使更多士子“一经皓首,十上干名”,弊精神于无用之地;而少数贫寒的士子,“一举成名,六亲不认”,更成为宋元时期小说戏曲中鞭挞的对象。
宋初科举承唐五代余风,偏重诗赋,到仁宗以后,就更重策论。宋郊在庆历4年(1044年)上奏:“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政治矣。”就说明这样的考试内容可以选拔有政治头脑的人才。文人执掌政权是宋代政治的特色,这和当时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同时科举考试的偏重策论,更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文风。苏轼《拟进士廷试策表》说:“昔祖宗朝崇尚词律,则诗赋之士曲尽其巧;自嘉祐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诗赋几至乎熄。”宋文长于议论,就是诗歌也表现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又同这种考试内容密切相关。
我国在中晚唐时期已开始雕印佛经,唐末五代,民间已有雕板印书的,后唐长兴(930~933)年间还刻过九经;但一般学者读的书都还是手抄本。到北宋庆历以后,民间刻书业才更普遍,各种刻本书籍才更大量流行,而活字印刷术也同时发明了。由于印刷术的进步,书籍的大量印行,著作容易流通,也容易集中,这就大大扩大了学者文人的眼界,也提高了他们著书立说的兴趣。当时从中央的三馆、秘阁,以及州学、县学、民间书院,都藏有上千上万卷的书籍。私家藏书如宋敏求、叶梦得、晁公武等都达数万卷,而且喜欢借给人看。宋代学者所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一般比前代学者丰富,私家著述远远超过前代,而且有不少是几十卷、上百卷的大部头著作。这不仅决定于印刷事业的发达,同时是当时封建文化全面高涨的表现。
在军阀割据的五代时期,国内局部地区,如吴越及南唐,由于战争较少,人民徭役和赋税的负担较轻,农业生产仍有所发展。北宋王朝统一全国以后,农民得到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劳动,全国农业生产恢复较快;朝廷也采取一些轻徭薄赋的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北宋时期封建经济的特点是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建立在主户与客户的契约关系上。在契约规定的租额以外,客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实行均田制的唐代农民有所减弱。客户在购买到少量土地之后,也可以脱离地主,自立户名。这些改变多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兴趣。加以农具的有所改良,“不择地而生”的占城稻种的推广,不但使当时国内荒地大量开辟,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有所提高。“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王安石《后元丰行》),“春畴雨过罗纨腻,夏陇风来饼饵香”(苏轼《南园》),这些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大片耕地的垦辟和农民的精耕细作。
农村耕地的扩大和农作物单位产量的提高,使全国农村中可以有更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文化活动,这就为北宋封建文化的高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唐代开元年间,经过将近百年的休养生息,人才称盛,每年到京师应举的士子超过千人。宋代从开国到嘉祐(1056~1063年),也将近100年,待试京师的士子每年有六七千人(见《宋史·选举志一》),比唐代超过了好几倍。苏轼在应举时的《谢范舍人启》说,蜀中在宋初数十年间,人民救死扶伤不暇,学校衰息,到天圣(1023~1032年)以后,“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虽未免过夸,却多少说明了随着封建经济发展而来的封建文化的高涨。北宋文学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力量互相抵消,国家积弱不振,农民负担奇重,而封建文化却随着封建经济的繁荣而得到进一步高涨的时代背景里缓慢地发展的。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中就面告石守信等宿将功臣,要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后来对西蜀和南方诸国的降王降将也都赐第封官,赏赐优厚,同时集中诸国旧臣在馆阁里编书,厚其俸禄,使他们为王朝粉饰太平。当时宫廷里每有庆赏、宴会,皇帝常和侍从大臣唱和诗歌,而贵族官僚家里也常有文酒之会,佐以妓乐。正是在统治阶级这种风气之下,北宋初期的文学基本继承晚唐五代浮靡的作风,片面追求声律的谐协和词采的华美。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体诗文,晏殊、张先等的词,就是在这种文学风气之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