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3105300000002

第2章 对联基础(2)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五律、七律)的中心部分,无论五律、七律,全诗共八句,中间四句(三、四句和五、六句),是两副规范的对偶句(或称对仗句、对联句),而且对得工整、恰当。

对偶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曾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力用,事不孤立。”这就指出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正因如此,在文学上也必然得到相应的反映。所以《史通·叙事篇》明确地指出:“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凡律诗中的对偶和对联中的对仗,又不同于一般事物那样刻板、机械地相对,而是表现得更为灵活、形象、多样化。律诗中的对偶句,表现形式有二:

一为并列对,并列对是指上下句的关系是并列、平等的;一为流水对,流水对是指上下句的关系是进程、递进的。这两种形式的对偶句,作者都力求作得工整、恰当;它是全诗的艺术精华所在,所以令人深思、回味和赞赏。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句(或称上下两联)。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平仄协调,左右对称,而意义相似、相连或相反。对联右边的(人进门靠右手)称上联,左边的(人进门靠左手)称下联。上联和下联合成一个整体,就称为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联而又不致重复,凡对仗虽工整而含意重复的,称为“合掌”。合掌是指对偶句词意重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这样两句:“时为九月,序属三秋。”这样的上下对仗,含意完全重复,这在作对联时是要避免的。

作者创作对联,必须注意对联的特点和要求,不能随意为之。否则,就创作不出好联,或者根本不算对联。创作对联,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作对联要注意形式美观。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并作到形、声、义左右相对,这样才会使对联整齐、协调、优美。

二是按汉字平仄声来创作(汉字分为四声:即平、上、去、入。除平声为平声外,而上、去、入皆为仄声)。上下联的字词,要求平仄相对。只有平仄交替使用,读起来才铿锵有致。

五、七言对联的平仄,同七言律诗中的对偶句一样,可以“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这里说的“不论”,即指平仄从宽;这里说的“分明”,即指平仄从严。有时在不“因词害意”、“因韵害义”的情况下,对“二、四、六”(字)的个别平仄,还可以放宽一点。

三是除左右联平仄相对外,还要注意词性相对。即在实词中应该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在虚词中应该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叹词对叹词。

四是句子结构和句型,上下联应互为相对,长短联都应这样。上下联的词句,不论多少,都要字数、句数相等,左右相对。

五是无论短联长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如“龙跃九霄,云腾至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至于更长的对联,上下联各分三段以上,它仍是律诗中的两副对偶句的演变,仍要注意平仄和词性相对。不过,如果绝大部分平仄和词性相对,个别平仄和词性可以放宽些。即在七言对联平仄放宽(“一、三、五”〔字〕不论)的基础上,个别地方还可以放宽一些;词性也是这样,但不宜太宽。

六是对联用字造句,要求鲜明恰当,文雅清新,精练蕴藉;造句修辞,尽量运用文言,联语对人、对事、对意,针对性要强。

七是对联是挂在墙壁和粘贴在楹柱(或门框两侧)上的,所以写、读、贴,都要用直行,都要自右至左。挂联和贴联时,千万不要把上下联的次序搞颠倒了。

八是对联除上下联外,有时还有横批(又称“横幅”、“横额”)。横批由四个字组成(一般用“成语”或“炼语”)。这更要高度艺术概括,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平仄一般没有严格要求。但要切人、切事、切物、切意,并要求与所书写的对联内容相吻合。

初试创作对联者往往不得要领,结果创作出的对联,就会出现各种毛病。或平仄使用错误,或词性相对不妥。这里,就对联字词词性相对和平仄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狭义相对

各物内部相对

花木类:梅对菊,李对桃,奇花对异草……

飞禽类:鸡对鸭,鹊对鹅,鸬鹚对燕雀……

走兽类:龙对虎,鹿对獐,虎豹对豺狼……

天文类:天对地,雨对风,晚霞对长虹……

地理类:山对水,石对泥,河岸对江堤……

数字相对

各类对联,使用数字的地方很多。有一至十相对,或百千万亿相对。这些数字,是平声的只有“三、千”二字,其余的都是仄声。所以创作对联时,这些仄声字,大都放在“一、三、五”字的位置上(因七律对偶句中的平仄,可以“一、三、五”〔字〕不论)。联例:

好山一窗足千峰凭栏立

佳景四时宜九曲抱城来

还家万里梦鹤舞千年树

为客五更秋虹飞百尺桥

秋水才深四五尺四面八方传捷报

野航恰受二三人千家万户浴春晖

颜色相对

为表现事物的颜色,对联往往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来增强它的色彩和画面感染力,特别在名胜联和春联中,颜色相对,更为常见。联例:

一径飞红雨青山横北郭

千秋散绿阴白水绕东城

碧通一径晴烟润两个黄鹂鸣翠柳

翠涌千峰宿雨收一行白鹭上青天

广义相对

这类对联,不但相对的事物范围广泛,而且对时不拘泥于狭义。如:天对地,古对今,湖泊对海滨;山对水,鹤对人,日月对乾坤。联例:

乱石吞落日鸡鸣茅店月

平畴交运风人迹板桥霜

五更鼓角声悲壮开卷古今千万事

三峡星河勤动摇杜门清浊两三杯

这种对法,更多的出现在长短的流水对中。

词类相对

对联的上下联除注意字数相对、平仄协调外,还要注意词性相对,这才更显得对联工整、协调,画面鲜明,意蕴盎然。名词、数字相对,在有关狭义相对中涉及过,这里只谈谈其他词类相对。

动词对动词有对无,鸣对噪,动乱对扶摇;吟对诵,观对瞧,哭泣对呼嚎……

形容词对形容词好对差,肥对瘦,新鲜对腐臭;繁对简,淡对浓,灼灼对茸茸……

副词对副词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如对恰,就对当,恰巧对方刚……

介词对介词由对到,为对给,将就对由来;于对向,从对在,关于对期待……

连词对连词同对及,而对也,不但对而且;若对为,和对与,好像对犹如……

助词对助词呢对哩,啦对吗,罢了对去吧;嗨对口罗,呗对哇,完了对是吗……

叹词对叹词咦对唉,呀对哦,哼呀对嗳哟;嗟对叹,喂对鸣,噜噜对呼呼……

正反相对

正对,一般是以并列的事物相对;反对,一般是以相反的事物互对。正对联例特多,反对联例较少。正对、反对孰优孰劣,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篇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拟联造句时,有时爱用意义相反的字词相对,这样相对,形象更为鲜明,阐明事物意义也更为深刻。

正对如:鱼对虾,鹊对鸠,七贤对三友;功对业,性对情,月上对云行……联例:

大烹以养红梅传喜讯

小住为佳绿柳舞东风

万里河山披锦绣七宝栏杆千岁石

千秋功业耀光华九州烟景四时花

反对如:长对短,有对无,善良对恶丑;甜对苦,活对亡,黑白对橙黄……联例:

生为人杰有山皆图画

死作鬼雄无水不文章

新松恨不高千尺青山有幸埋忠骨

恶竹应须斩万竿白铁无辜铸佞臣

并列对和流水对

凡对联都有内在联系,如相似、相连或相反。在上联和下联相对时,有时出现的是并列对,有时出现的是流水对。并列对,左右对句的关系是并列、平等的;流水对,左右对句的关系是进程、递进的。后者创作比前者难度大,对联数量也比前者少得多,联例:

并列对平声起头式: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并列对仄声起头式:

浓翠万重当栏出清光一片抱城来

流水对平声起头式:

凭将梅柳无双管吹向江山第一楼

流水对仄声起头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虚实相对

有些对联,是虚实相对的。这就是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主要指意)相对。这种对联,难度较大,对得好,意韵浓厚。初学对联者,不必勉强追求。联例:

江流石不转(实)云在意俱迟(虚)

四面湖山来眼底(实)万家忧乐到心头(虚)

平仄相对

五、七言对联,前面谈到,它们都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中心部分。即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的两副对偶句(或称两副对联)。字数、平仄、词性左右相对,完全与它们相同。

五字联的平仄格式平声起头式:

平平平仄仄泉声咽危石仄仄仄平平月色冷青松

五字联的平仄格式仄声起头式:

仄仄平平仄有鹤松皆直

平平仄仄平无花地亦香

七字联的平仄格式平声起头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犹留正气参天地仄仄平平仄仄平永乘丹心照古今

七字联的平仄格式仄声起头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万顷湖平长似镜平平仄仄仄平平四时月好最宜秋

所谓“平声起头式”和“仄声起头式”,是以每副对联上联第二个字的平仄来判断的,看它是平起还是仄起。因为汉字一般以两个字为一个音节,而音节重点,一般会落到第二个字的上面。无论五言或七言对联,都各有一个平声起头式和仄声起头式,长联也是如此。

把握汉字平仄声

把握汉字平仄,必须了解汉字“四声”。自齐梁沈约提出“四声”(平、上、去、入)和“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之说后,就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同时也为后来的诗词和对联创作,奠定了音韵和声律的基础。

汉字四声(平、上、去、入),自古以中原地区的字音为准,即为音韵、声律的基调,并长期为南北作家创作诗词和对联通用的字音。这四声中,除平声字为平声外,其余“上、去、入”皆为仄声。可惜在北京语言中,慢慢地失去了“入声”字,把古代的“入声”字读为平声,归入平声字里,所以今天的平声字又分为阴平、阳平。这一来,掌握汉字古音平仄,就有一些困难,特别对现代青年来说,困难就更大一些。为了保持对联这种优良的艺术传统,创作时又不能不讲究汉字古音平仄;否则,就不成为对联,只能称为一种炼语。

对联的修辞手法

对联还有各种修辞手法,对联和诗词一样,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等。修辞手法如果运用得恰当,就会使对联形象生动,更富于意蕴。

春联的书写注意

每当辞旧岁、迎新春之际,我国城乡各地的千家万户都要书写、张贴春联。人们书写、张贴春联,表达了自己喜迎新岁、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和深厚希望。

用纸一定要采用大红纸或点金大红纸,这样可以表示喜庆、吉利,可以给节日增添更加浓郁的气氛。千万不要使用白纸或蓝纸,因为这两种颜色的纸是用于写挽联的。

用墨一般采用墨汁书写,最好是用“留香墨汁”,用时先将墨汁摇匀。

为了使书写的效果更佳,在墨汁内加少量带碱性的物质,如洗衣粉、肥皂水、茶叶和酒等,可使墨色渗入纸里。有条件的话,再加一些鱼、鸡、猪的胆汁,使墨迹更显出光泽。如果再讲究一点,用中药白芨煎火磨墨,书写可使墨迹永不褪色。现代也有不少人兴用金粉和铜粉书写春联,让人看上去更觉得光彩夺目、心旷神怡。金、铜粉可用天那水(或松节水)调开,再加些清喷漆(或光油)等胶水,这样促使金、铜粉紧粘在纸面,干后也永不脱落。但要注意,天那水和清喷漆的比例为4∶1或5∶1,调好后就要及时使用,不宜放久,放久了,就会失去光泽,变得暗淡。

裁纸对纸的裁折要根据门框的大小以及用联言数的多少而定。私人住宅的普通大门联,一张纸就直接裁成三幅;小门联就裁五幅,两幅联用四幅,剩下的一幅再裁成两段,用于写横额。

书写书写春联一般不用标点。一行可以写完的写在联纸的正中,自上而下,成一直线,大小一律,字与字之间距离相等,不要迫近纸边;初学者可以折格,联纸折格上端留五厘米的“天头”,下端留三厘米的“地脚”。格子折好后,最好再折出两条对角线。如果一行写不完的长联,可分两行或数行写,位置也要计算适中,其书写格式是:上联从右至左,下联从左而右,各行平头,即开头不用低两字。至于横批的书写,现在就不能像古代那样从右往左写了,应按现在横写的习惯由左向右写。还有书写的字体也得讲究。贴在门口的春联,因为是让路人和前来拜年走亲的人观看欣赏的,适用于用楷书、行书、隶书。不宜用篆书和草书,免得让人看了费解,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