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Site of Carthage
所属地:突尼斯
年代: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重建
相传,公元前814年,腓尼基蒂尔王国公主爱丽莎之兄庇格玛隆在国王穆托死后排斥她,独揽大权。为免遭迫害,爱丽莎挟财宝与仆人漂洋过海,在突尼斯登陆,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她向部落首领马西塔尼求借一张牛皮之地栖身,得到应允。于是她便把一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丝,然后把丝连在一起,在紧靠海的山丘上围起一块315公顷的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
现在,在迦太基山坡上的蒂东皇后旅馆,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公主而建的。迦太基古城遗址是突尼斯最为著名的古迹,它位于突尼斯城以北17公里处。它曾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都城,也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贸易和商业的中心。
古代迦太基人城邦遗址坐落在北非突尼斯北部丘陵起伏的三角半岛上,距首都突尼斯城约18公里,濒临地中海,扼守突尼斯海峡,据东西地中海要害,是世界上著名的古城之一。往日,迦太基帝国曾势力强大、疆土辽阔,囊括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巴利阿里群岛、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首都迦太基富极一时。
公元前654年,迦太基人征服了伊维萨岛、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前535年夺取科西嘉岛。公元前264-前146年,迦太基同罗马帝国进行了三次战争,第三次战争以迦太基失败而告终,迦太基被夷为平地,成为罗马治下的阿非利加省。公元前122年,罗马人重建该城,同时修建了一座圆形竞技场和一座圆形剧场。罗马人还修筑了巨大的马加尔蓄水池和著名的安东尼浴室,工程从哈德良执政时期开始,到公元2世纪中期安东尼·皮厄斯当政时竣工。公元439年,迦太基遭到汪达尔人的洗劫,一个世纪后,又沦为拜占庭的属地。在这里产生了第一所基督教拉丁文学院,许多著名的基督教卫道士如德尔图良、西普里安以及名重一时的圣·奥古斯汀都曾在此生活、写作过。公元698年,阿拉伯人哈桑·伊本·诺曼率部侵入该城,迦太基又被夷为平地,成为阿巴西特的政府所在地。
今天看到的迦太基残存的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占领时重建的。该城曾发展为当时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从残存的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美。当时主要建筑有长34公里、高13米、厚8米的城墙以及宫殿、神庙、别墅、住房、公共浴室、竞技场、跑马场、剧场、基地和港口等。
安东尼浴室紧靠海边,规模巨大,面积达35公顷,在古罗马的浴池中名列第四。沐浴在古罗马时代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往往把浴室看做是社交活动的场所,在那里会见亲朋,纵论国家大事。由于年代久远,浴室上部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虽临近大海,浴池用水却是从60公里以外的扎古旺通过渡槽引来的。可蓄水3万立方米的马加尔蓄水池,至今仍在使用。
古城内发掘的腓尼基时代的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墓葬品等。有几具公元前400年的石棺,棺盖上有死者的雕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陈列出来的墓葬品有水壶、陪葬者石雕像和装饰品等。
罗马剧场矗立在一座公园的小山之上。这个露天剧场共有21级,分3个部分,各用栅栏隔开,乐队席后有5个大台阶,舞台前都有几个壁龛。后墙有3个门,舞台两侧的门直通剧场外面的柱廊,舞台对面是半圆形的观众席,全部用石头制作,一层一层上去,把整个舞台围住。
此外,还有古老的迦太基神庙等遗迹。迦太基神庙高大宏伟,气势庄严,富有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色。在神庙里可以看到发掘起来的一层层堆积着的石碑和盛放祭神后的儿童尸骨的容器。
为保存古城残留下的遗物,突尼斯政府在这里新建了一座博物馆。馆内保存并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人们可从中了解古代突尼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迦太基汇集了地中海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地中海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对北非马格里布具有重要影响。但作为突尼斯市的一个住宅区,古城遗址的完整性正受到城市高速发展的威胁。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一项拯救遗址的活动,迦太基被列入其内。1979年迦太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突尼斯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于1985年宣布迦太基和西迪塞伊德村方圆600公顷土地为保护区,禁止新的建筑工程。政府筹划把整个迦太基古城建成一个“国家考古公园”,对这一伟大的古迹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