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3114300000009

第9章 女职工的健康心理培养(1)

1.女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环境能充分适应

要想生活的愉快,心理就得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要尽快适应环境。

能正确了解自己

女性立身现代社会,不仅要正确认识社会,而且也要正确了解自己;只有正确了解自己,才能在需要适应的地方调整自己、调控自己和完善自己。这是女性健康心理的标志之一。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心理健康的女性能正确衡量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生活的目标。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女性,应能保持行为动机与所达到的目的具有一致性,精神状态或情绪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

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作为心理健康的女性,应善于虚心学习、积极求教、勤于思考。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为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所以当代女性应掌握好人际关系的处理艺术,以增进心理健康。

能文明发泄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的女性会采用文明的办法来消除心中的不满,带来心理重点的转移,于是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又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人生。

能维护集体,发挥个性

心理健康、品质高尚的女性,总是要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来维护集体利益、爱护集体声誉,把自己和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能遵守社会规范,基本需求适当

遵守社会规范,是任何女性的行为准则。一个心理健康的女性,她的行为是不会超越社会道德规范的。

2.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最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种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的协调平衡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标准。

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情绪稳定

心理健康首先得保持情绪上的稳定,要能抗拒一定的精神压力,要学会自我宣泄法。当你正满腹悲哀,或者是一腔怒火时,你又不得不去参加一个宴会或者是一个舞会,那么你千万要注意,不要将内心的苦闷、悲哀、愤怒流露在自己的脸上。

女性的性情往往较男性脆弱而易激动,因此,必须平时习惯地加以训练、控制自己,以免偶然遇到意外的惊喜或慌张而让人贻笑大方。

正确认识自己

许多人都认为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本人了,这其实是错误的,好高骛远或自暴自弃、灰心丧气,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缺点、能力大小的表现。

正视现实

顺境和逆境乃人生旅途中的常事,能正确认识形势,勇敢面对胜利或失败,不逃避、不迷恋、不超越。

具有接受能力

具有接受他人和被他人接受的能力。

具有社交能力

在当今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做到不欺诈他人、尊己尊人、不卑不亢。

具有独立性

遇事自己动脑筋,办事凭理智,既有独立见解,又能倾听别人意见,敢作敢当,不畏不惧。

具有远见性

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而放弃一些有长远意义的目标。

具有自控能力

使自己的意志努力服从理智,自觉支配自己的欲望,这是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志。

来自内在的健康心理,可以使我们达到健康、活泼和乐观的境界,体现出美好的气质。

3.怎样讲究心理卫生

人体的健康不仅是指躯体生理上的正常,而且还应当有正常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我国的传统教育自古以来都倡导培养“体魄健全”的人,这里说“体”,就是指人的躯体或体格,“魄”就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或人格。一个人有健康的身体或强壮的体格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康的心理或健全的人格同样也是重要的。总之,只有体魄健全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一个人要达到“健康”的要求,单纯讲求生理卫生是不行的,还要讲求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应该注意以下卫生。

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在社会实践中取得正确的认识,以便作正常的有效的反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退缩、不幻想、不逃避,面对现实,以切实积极的方法给以处理,在一定情况下采取心理防卫措施以缓冲矛盾,取得转机。

自知、自爱

自知即是自己了解自己,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既不妄自菲薄、自我轻视,在社会生活和学习中退缩、畏惧,又不自命不凡。悦纳自己、爱惜保护自己,重视身心健康,珍惜自己的信誉和形象。自爱包括自尊、自信、自制。

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常的心理卫生应该有朋友来往,乐于助人,也能接受别人的情感和帮助,在和别人相处时持善意、热情、诚恳、宽容的态度。因此,能够与他人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劳动

人的大脑和各器官是在劳动中发展的,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充分地发展也必须通过劳动实践。感知觉受剥夺、智能及肢体器官不被利用,人的整个心理能力都会明显降低。只有在劳动中通过才能的运用才使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使人增强自信心和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劳动不但可以加强个体与现实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使人摆脱过分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消除不必要的忧虑。

4.成熟的心理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有赖于心理的成熟,要达到心理成熟的高度,就需要全面提升心理素质的水平。

不成熟的心理表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几种心态的人活得累:

(1)以抱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情,怨天尤人,很少获得满足感。

(2)经常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包藏不良动机,他们心胸狭隘,难以与人沟通思想感情,人际关系紧张。

(3)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拒绝尝试新的事物,或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生活,经常躲在生活的角落里。

(4)企图取悦所有的人,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本想八面讨好,结果却处处不落好。

(5)生活目标过高,脱离实际,久经拼搏也无法实现,挫折感由此而生,最终意志消沉。

(6)没有做人的原则,凡事都听命于人,无主见。

(7)希望别人能围着自己转,以我为中心,听不进不同意见,爱发号施令,知错不改,甚至成了“孤家寡人”。

(8)依赖性过强。无病呻吟,小病大养,时时处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

抱有上述心态的人,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典型代表,也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

心理素质的内涵

一般来说,心理素质由一个中心、一个条件、一个内在体验、一个外在表现所构成。

(1)一个中心就是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信念理想、气质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良好的动机、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的人生观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是人们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把某事视为乐趣和需要时,他便具有了内部动机。而成就动机是一种重要的内部动机,从长远目光看,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追求使之变为现实所需要的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生命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2)一个条件是指人的智力与能力因素。这种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其中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品质,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它体现了一个人健康心理素质的导向。

(3)一个内在体验是指个人的心理现状因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自立,如何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达到正确接纳自我,不断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维持持久的良好心理状态。

(4)一个外在表现是指社会适应因素。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双重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表现在学习心理、竞争心理、责任心理、角色心理、事业心理等方面都能按照社会规范自觉地约束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在生活上、事业上自然而然地树立敬业意识、合作意识、现代意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等适应意识。

了解了心理素质的内涵,并身体力行地努力去实践,就有可能尽快使自己达到心理成熟的高度。

心理成熟的10条标准

国内有调查显示:1/3的中国城市青年希望成为名人或做出成绩,但学习与工作劳动的积极性、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感、对学习工作中的挫折承受能力等一系列与成功密切相关的心理和精神素质水平却偏低。这是目前青年人心理的成熟与适应能力不能跟上生理发育水平的反映。

参照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列举的10项心理导向规则,可以归纳出作为青年人衡量自己心理成熟的标准,也可以作为教育或自我激励的行为目标。这些标准如下:

(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应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在内。

(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

(3)能够心悦诚服地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不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注意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4)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有个性、有思想,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

(5)有经济独立的信心和为达到目标的毅力。

(6)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工作,而且有坚强的意志肯努力奋发,并为取得这种职业做积极的准备而不见异思迁。

(7)能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与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8)在知识、观念等各方面,都能达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需要的标准,并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以使自己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

(9)乐于参与各种集体和社会活动,也能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10)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与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标准。

心理成熟的行为规范

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他的行为规范一般会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心理成熟的人,为了避免挫折感,往往会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并懂得欣赏自己已有的成就,时常使自己心情舒畅。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在学习或工作时要求十全十美,有时甚至对自己要求得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导致情绪极易波动。

(2)不对他人期望过高。心理成熟的人,一般都懂得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追求、爱好、优点和缺点,所以,他们不会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喜好来迎合自己的要求;而心理不成熟的人,往往会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感失望,从而导致心理的不平衡。

(3)善于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会做出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心理成熟的人大多懂得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的道理。因此,他们能够把愤怒转移至另一方面,如打球、运动和唱歌之上,等等。

(4)懂得偶然亦要屈服。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是从大处看,只有一些无见识的人才会向小处钻的。因此,心理成熟的人,往往是一些“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的人,他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是“不较劲”、不作过分坚持的,他们用这个法宝来减少自己的烦恼。

(5)善于暂时逃避。心理成熟的人,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受到挫折时,一般能够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和看书等,等到心境平衡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6)能够找人倾诉烦恼。把所有的抑郁埋藏在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心理成熟的人,能够寻找机会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自己的知心好友或师长,以求得尽快减压,使心情恢复舒畅。

(7)为别人着想。心理成熟的人,一般都把助人作为快乐之本。他们深深懂得:帮助别人不单会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

(8)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心理成熟的人都知道,构成人忧思、精神崩溃等情绪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面对很多急需处理的事情,导致精神压力太大。因此,要懂得不同时进行一件以上重要事情能够减少自己精神负担的道理,避免把自己弄得心力俱疲。

(9)正确对待竞争。心理成熟的人都知道,心理不平衡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太爱与人竞争,使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他们懂得,尽管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正常社会现象,但是,竞争的着眼点不应瞄准在人上,而应瞄准在事上。因为与事竞争,主要是同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较劲,是纵向的争,不是横向的比。这样就容易产生要高标准要求自己,竭精尽智,发愤图强,一定要使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而明天又要比今天做得更好的激情,从而不断前进,永不满足。这无疑是取得成绩和减少负面情绪的力量源泉。他们在与人的比较中,并不是要在竞争中把某个人比下去,而是要把某件事做得更好;不是在个人意气上争输赢,而是要在发展事业上争高低。这样,他们在与人竞争时,就避免了对高于自己的人易于产生的嫉妒、自卑、怯阵的心理,对不如自己的人易于滋生的傲慢、鄙视、麻痹的情感。

(10)对人表示善意。心理成熟的人,一般都有着浓郁的爱心,能够在一切需要的场合对周围的人表示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从而使自己的心境时常保持平静。

(11)及时娱乐。心理成熟的人都懂得忙里偷闲使自己投入到文化娱乐活动中去,因为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他们对采取的娱乐方式不太讲究,最重要的是要令自己的心境舒畅。

心理成熟需要精神“营养素”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事实上心理“营养”同样重要。若严重缺乏,会影响心理健康。

那么,人体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有哪些呢?

(1)最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童年时代是父母之爱;少年时代增加了伙伴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和夫妻之爱尤为重要;中年人社会责任大,同事、亲朋和子女之爱在他们生命之中占有重要地位。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情爱、关怀、安慰、鼓励、信任、帮助和支持等。

(2)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宣泄和疏导。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想对亲人和好友诉说,把心里的不快倒出来,这就是宣泄。与此同时,也希望有人帮助自己解开心里的疙瘩,或帮助出出好主意。宣泄和疏导都是维护心理平衡的有效办法。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

(3)善意的批评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它会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改正错误,进而不断完善自己。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批评,势必会滋生骄傲自满的毛病,固执、傲慢、自以为是,而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心理挫折的自我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