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当外部环境好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当外部环境恶劣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生活得相对困难和痛苦。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不一样。有些人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再加上自己的主观努力,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有些人则缺乏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生活完全交给了外部环境,或者是他的努力不足以改变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如何是在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个人改造而得来的。
在西汉时,有个叫匡衡的小孩,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那个年代里,农民家庭的孩子是读不起书的,匡衡也不能例外,他也没有钱读书。但是他有个亲戚是识字的,于是,匡衡就跟着他学,终于有了自己看书的能力。
但是因为家里穷,匡衡买不起书,只能借书看。那个时候的书籍是很贵重的东西,没有人愿意外借。匡衡只能在农忙的时候,在有钱人家打工,不要工钱,而只求有钱人能把书借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空闲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儿书,所以,一卷书通常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于是,匡衡就想晚上看书,但是那个时候家里很穷,根本点不起油灯,该怎么办呢?
这天晚上,匡衡正躺在床上回忆白天看过的书,突然,他发现从东边的墙壁上,隐隐约约地传来一束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是从壁缝里透过来的邻居家的灯光。于是灵光一闪,匡衡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就这样,匡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不懈地努力着,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问家,后来官至丞相。
“适应”生活,正是要求我们对外部环境的服从。现实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必须适应,才能够拥有生活。然而,如果我们一味地“适应”,这就不再是“适应”,而变成了“迁就”。一旦我们“迁就”生活,那么必然会被不利的社会环境所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只有在“适应”的基础上努力去改变,我们才能够摆脱现有的不利的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有所作为。
比如说,当我们还是顽童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让我们去读书,那种感觉必然是不舒服的,但这对我们却是有好处的,那我们就必须学会适应学习的环境。当国家取消大学生的计划分配制度,而将大学生推入就业市场的时候,也使得“天之骄子”颇不习惯,但是这确实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摆脱了对计划分配的依赖,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了自己辉煌的事业。再比如说,电脑的出现曾经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一些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习惯的人对于这种新生的事物没有多少好感,但我们不得不说,电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就必须去适应有电脑的生活,学习电脑的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生活所淘汰。
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适应,那么我们就无法很好地融入生活。长久下去,我们就会故步自封,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而下降。所以,“适应”生活是享受生活的第一步,只要“成功”了,我们的生活就有了进步。但是在这些变化中,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要适应,那些落后的低俗的有违道德准则的变化则是我们要坚决抵制的。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的变化,正是我们不能“迁就”生活的原因。如果我们“迁就”那些变化,那么既使我们能够取得成功,那也是不正当的。
总而言之,现实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我们的生活则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我们不应该“迁就”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沉沦,而应该坚持原则,有选择性地“适应”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现今社会,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不堪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些人为了金钱不惜出卖自己的良知。这些也是社会的变化,但是对于这些变化,我们就不能“迁就”,而应该坚决抵制。如果我们迁就这样的生活现状,我们的生活也将因此而蒙上灰尘。
笑看人生,轻松上阵
同样是花草,有的花草几日无人照料便会枯萎,可仙人掌却不是这样,即便无人照顾,它也能顽强地生存。有人说仙人掌生命力顽强,我倒觉得与其说是生命力顽强,倒不如说是所求不多。人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像仙人掌那样所求不多,何愁不能活得天高海阔、大道坦然呢?可是现代人更多的还是不知满足,过分贪婪。
汤玛斯·富勒说:“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而在于减少火苗;不在于积累财富,而在于减少欲念。”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蜈蚣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蜈蚣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迈开步子要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完全没办法控制这些脚。只要它一动,这些脚就会劈里啪啦地向四周走,只有全神贯注地小心挪动,才能使这些脚不会相互绊倒且顺利地往前移动。
这样一来,蜈蚣走得比以前慢多了。然而,等它后悔想要拿掉这些脚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晚了。于是它只能花费更多的心神,用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去走和以前一样的路。
贪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一个贪求厚利、毫不知足的人,等于是在愚弄自己,希望什么都能够得到,岂料到头来却失去一切。
生活贵在平衡,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不能稍有偏废。如果过分贪婪,把握不住必要的尺度,就很容易受到伤害。有一则寓言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同样的道理:
从前有个特别爱财的国王,一天,他跟神说:“请教给我点金术,让我伸手所能摸到的都变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宫到处都变得金碧辉煌。”
神答应了他的要求,赐给了他点金之术。
于是,第二天,国王刚一起床,衣服就在他的触摸下变成了金子,他高兴得不得了,然后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也变成了金子,摸到的面包也变成了金子,他这时觉得有点不舒服了,因为他吃不成早餐,得饿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宫里的大花园散步,当他走进花园时,他看到一朵红玫瑰开得非常娇艳,情不自禁地上前抚摸了一下,玫瑰立刻也变成了金子,他感到有点遗憾。在这一天里,他只要一伸手,所触摸的任何物品全部变成金子,后来,他越来越恐惧,吓得不敢伸手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欢的小女儿来拜见他,他拼命地喊着不让女儿过来,可是天真活泼的女儿仍然像往常一样直接跑到国王身边并伸手抱住他,结果变成了一尊金像。
这时国王大哭起来,他再也不想要这个点金术了,于是跑到神那里祈求道:“神啊,请宽恕我吧,我再也不对金子有贪恋之心了,请把我心爱的女儿还给我吧!”
神说:“那好吧,你去河里把你的手洗干净。”
国王马上到河边拼命地搓洗双手,然后赶快跑回去拥抱女儿,女儿就又变回了天真活泼的可爱模样。
人要生存,必须有物质作为基础,但物质的索取必须有一个度。物质可以无限制地增加,但是你却未必都能享受,家有万贯,别人每餐吃一碗,你未必能吃十碗,别人晚上躺一张床,你未必能躺十张床。
为什么不换一种活法呢?抛弃欲望的重负,轻松愉悦地享受人生那该多好啊。当生命走到尽头时,回首往昔,如果头脑中只剩下金光银影,却没有美好欢愉,生命岂不是毫无色彩可言。
所以,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吧,“清心寡欲,无所需求”,你的人生便不再“累”了。
追求可以成为一种快乐,欲望却永远都只是生命沉重的负荷。我们常常感到活得很累,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所求的太多。我们总希望拥有得越多越好,爬得越高越好,不断地索取,心灵自然无法得到休息。让自己活得轻松些吧,少些欲望,远离诱惑,让生命变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