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多磨难,有谁相安过百年。”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平坦无阻的。生活中的艰难曲折、事业上的成败得失、人际交往中的蛆龄与纠葛、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等构成了整个人生。生活本来就是苦甜酸辣、五味俱全,这才叫真实的人生。因此,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从来都不是永远风和日丽、充满阳光的,而是人人都有难唱的曲。人要学会从战胜困难和挫折中获得快乐。
1.苦难过后便是丰厚的资产
真正的伟人从不抱怨自己面临的苦难或曾经的失意,而且总是微笑着面对人生。因为,他们知道,苦难过后便是丰厚的资产,会让他们更加伟岸、富有、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没有经历苦难的磨炼,因而激发不出他们体内潜伏着的力量,所以他们的才能永远得不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只有努力奋进拥有不屈的斗志,才能帮助人们摆脱危机和困扰达到成功的境地。
其实,障碍与苦难并不是我们的仇人,而是我们的恩人。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一种逆反的心理,这种逆反的心理在人体里发展成了反抗的力量。正是苦难与障碍的出现,使得我们体内克服障碍、抵制苦难的力量得以发展。
这就好像山上的橡树,经过千百次暴风雨的摧残,非但不会折断,反而愈见挺拔。正像暴风雨吹打橡树一般,人们所承受的种种痛苦、磨难,也在启发人们的才能,锻造人们不屈的斗志。
其实,社会上的各种职业、技艺与事业,莫不如此,都是困难吓退了一些庸碌的竞争者,而显露出非凡者。斯潘琴说:“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就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冶炼的,从顽石上磨炼出来的。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成了著名的《堂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甚至连稿纸也无力购买,把小块的皮革当作纸写。
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来资助他,可是那位富翁答道:“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唯因他的贫穷才使世界富有。”
在那个时代,监狱往往能唤起许多高贵人士心中沉睡着的火焰。《鲁宾逊漂流记》一书也是写在牢狱中的,一部《圣游记》也诞生在贝德福德的监狱中。瓦尔德·罗利爵士那著名的《世界历史》,也是在他被困监狱的13年当中写成的。
马丁·路德被监禁在华脱堡堡垒的时候,把圣经译成了德文。但丁被宣判死刑,在他被放逐的20年中,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在那里工作。约瑟尝尽了地坑和暗牢的痛苦,终于当上了埃及的宰相。
班扬甚至说:“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祈祷更多的苦难降临到我的身上。”
一个真正勇敢的人,愈为环境所迫,反而愈加奋勇,不战栗不退缩,昂首挺胸,意志坚定;他敢于对付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障碍,因为贫穷困苦不足以损他毫发,反而增强了他的意志、品格、力量与决心,这使他成为所有人中最卓越的人。
经历过苦难磨炼的人,终将会取得人生的辉煌。也只有经历了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成功的“真经”。
2.在绝境中获得重生
命运如沉浮的波涛,人生则如一叶扁舟,随着波涛的汹涌与平静起伏不平。《百家讲坛》两位名嘴于丹和康震说过这样一句话:“苦难是滚水,但我们可以将它煮成一杯香茶。”这个比喻跟现实很贴切,它道出了苦难对于我们的意义:苦难是放在手中的一杯滚水,它能否成为一杯香茶,关键在于你往里面添加什么佐料。
美国有一名最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1883年,雄心勃勃的他准备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不幸的是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这场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活跃,他决心要把他们父子俩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
一天,华盛顿·罗布林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仅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不但要勇于承受苦难,而且要善于总结苦难。碰到苦难不仅仅需要勇于承受,更重要的是需要记住。
苦难这个难题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就为你介绍两种可用的方法:
一是靠心态,心态是解决苦难的主观原因。心态是苦难道路上的一丝光。尽管这丝光很黯淡,但它可以使人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因为追求光明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的嗜好。
二是靠知识,知识则是解决苦难的客观原因。知识是理性精神的核心,它的作用是有助人类对真的认识和追求。只有通过对真的认识和了解后,我们才不会走冤枉路。
3.把危机当作契机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危机潜伏在我们的身边。面对危机,不管你怕也好,不怕也好,它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悄悄降临。其实,外界的危机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对这种危机的麻木不仁和茫然无知。这使得我们会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还陶醉于以往的一点点成绩,当危机临头时已丧失了对抗风险的能力。
古时候,有一位年轻人想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求教成功之道。苏格拉底听后,一言不发,带着他走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按在水底。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爬到岸上。
年轻人不解地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只想告诉你,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各种各样的危机遍布在我们的身边。当你面对危机和险境时,不要把它想像成不可克服的障碍,也不要被危机吓倒。因为,危机和困难也许只是一时的,只要你勇于面对,敢于突破,危机也就迎刃而解。
有人曾经问一个在大海中与风浪搏击了一辈子的老船长:“如果你的船行驶在海面上,通过气象报告,预知前方海面有一个巨大的暴风圈,正迎着你的船而来。请问,以你的经验,你将会如何做呢?”
老船长微笑着说:“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做呢?”
那个人想了想,回答道:“返航,将船头掉转180°,远离暴风圈。这样应该是最安全的方法吧?”
老船长摇了摇头道:“不行,当你掉头返航,暴风圈还是迎向你的船。你这么做,反而将你的船跟暴风圈接触的时间延长了许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一人接着道:“那如果将船头向左或向右转90°,试着脱离暴风圈的威胁呢?”
老船长仍是摇摇头,微笑道:“还是不行,如果这样做,将会使船身整个侧面,暴露在暴风雨的肆虐之下,增加与暴风圈接触的面积,结果也会更加危险。”
众人不解,问道:“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那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老船长点头肯定地道:“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抓稳你的舵轮,让你的船头不偏不倚地迎向暴风圈。唯有这样做,才既可以将与暴风圈接触的面积化为最小,同时,因为你的船与暴风圈彼此的相对速度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减少与暴风圈接触的时间。你将会发现,很快地,你已经安然冲过暴风圈,迎接另一片充满阳光的蔚蓝晴空。”
众人听到这里,一阵沉寂之后,不禁为老船长在面对危机时敢于突破,勇于冲刺的精神深深折服,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由此可见,最危险的做法也许是最安全的做法。这好比一个人陷入绝境的时候,一定不能绝望。古往今来,那些在各个领域取得非常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在最无助、最倒霉的时候,四处开辟新的途径,寻找新的机会,最终取得了成功。因为,人的潜能只有在最危难、最艰辛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美国康乃尔大学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青蛙试验”。试验人员把一只健壮的青蛙投入热水锅中,青蛙马上就感到了危险,拼命一纵便跳出了锅。试验人员又把该青蛙投入到冷水锅中,然后开始慢慢加热。开始时,青蛙自然优哉游哉,毫无戒备。一段时间以后,锅里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而青蛙在缓慢的变化中却没有感受到危险。最后,这只活蹦乱跳的青蛙竟活活地给煮死了。
青蛙没有死于沸水而死于温水的试验,说明了在一种渐变的环境中,即使你已经很成功,已经很强大,但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感知力且对新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而是贪图享受,安逸于成功的现状,那么当你感觉到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得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动时,你也许会发现,行动的最佳时机早已错过了,等待你的只是悲哀、遗憾和无法估计的损失。
4.让毅力伴随一生
毅力是一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做事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不会动摇,是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必备的品质。顽强的毅力无往而不胜,任何一个有着坚强毅力的人,都不会光想而不做,不会被困难和挫折吓倒。
《愚公移山》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如果我们都想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就应像愚公那样充满信心,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他的家门正好面对着两座大山。这样,使得他们外出时要绕很远的路,极为不便。为此,他将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愚公提议:“我们全家人齐心合力,共同来搬掉屋门前的这两座大山,你们说好吗?”他的家人都表示赞同这一主张。
这时,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担心,她瞧着丈夫说:“靠您的这把老骨头,恐怕连小山丘都削不平,又怎么对付得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再说啦,您每天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又往哪儿搁呢?”儿孙们听后,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将那些泥土、石块都扔到渤海湾和隐士的北边去不就行了?”
决心既下,愚公即刻率领子孙三人挑上担子,扛起锄头,干了起来。他们砸石块,挖泥土,用藤筐将其运往渤海湾。任凭寒来暑往,愚公全家都很少回家休息。
有个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子孙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感到十分可笑。他劝阻愚公说:“你也真是傻帽到家了!凭着你这一大把年纪,恐怕连山上的一棵树也撼不动,你又怎么能搬走这两座山呢?”
愚公听后,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对智叟说:“我是活不了几天了。可是,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生息繁衍下去,是没有穷尽的。而眼前这两座山却不会长高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会挖不平吗?”面对愚公如此坚定的信念,智叟无言以对。
山神得知这件事后,便禀告了上帝。上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派两个大力士神将这两座山给背走了。
放眼看古今,每一个成功者身上都闪耀着“毅力”的光辉。范仲淹从小丧父,尽管这样,他仍旧艰苦读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最终成为中国有名的文学家。有人说过:“毅力可以攻克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而张海迪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她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和张海迪类似的还有贝多芬,他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富兰克林在如此众多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们的敬仰。他在79岁高龄时,想起自己一生取得的成就,就用了整整15页纸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曾进行过的特殊修炼,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受益于此。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也并不十分成功,但却渴望成功。经过研究,他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完善的人格。经过精心总结,他认为这完善的人格应包括以下13个原则: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但进一步研究他发现,如果仅仅知道这13项原则并不能使自己成功。只有经过刻苦的修炼,把这13项原则变成自己的13种习惯,这才属于自己。否则,那还是别人的,是书本上的。
知道了这一点,他认真地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每一页打了许多格子。他当时非常清楚,一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修炼,才是最有效的。否则,会适得其反。于是他头一个星期只专注于“节制”,每天检查自己为人处世是否“节制”,并在本子上做上记号。
一个星期后,由于天天盯住自己是否“节制”,并坚持每天监督,他惊喜地发现,这“节制”慢慢在他身上生根了。
尝到了甜头,第二个星期他每天盯住第二项——“寡言”,并对第一项“节制”复习巩固;第三个星期盯住第三项——“秩序”,再对第一项、第二项复习进行巩固。没想到13个星期后,他发现自己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年轻、认真、又有毅力的富兰克林生怕这13个星期还不足以使那13项原则完全成为自己的习惯,在一年内他又进行了三次13个星期的轮回修炼。到一年以后,富兰克林完全变了,这种变化已融入了他的血液,渗入了他的灵魂,浸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因此,他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
顽强的毅力无往而不胜。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必须增强你的毅力。没有毅力,理想就无法实现。没有理想,毅力就无从产生,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在所有的成功者中,有没有毅力,毅力坚强不坚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失败者来说,缺乏毅力几乎是他们共同的弱点。
5.在逆境中歌唱
逆境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灾难、考验、经历。人生是不停行走的过程,在逆境中我们可以挖掘出难以置信的潜力,激发自己的斗志,而且在逆境中我们可以发挥得更出色。人活一世,确实不易,我们需要前进,需要无畏的精神,需要奋斗。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困难面前,你可以选择退缩,也可以选择奋力前行,但是不同的选择会带给你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