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韩非与法家思想
3131600000007

第7章 《韩非子》中的寓言

韩非所著的《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书中记载着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公木在其著作《先秦寓言概论》中说《韩非子》中有寓言340则,位居诸子寓言之首,又据陈蒲清先生统计,《韩非子》有寓言约300-400则。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韩非巧妙地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以及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韩非子寓言节选

《韩非子》当中类似的寓言很多,在这里我们选取了以下十余则广为人知的寓言与大家共飨。

1.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寓意: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道理。

2.狗恶酒酸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

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寓意:本文以恶狗看门从而使好酒难以出售的故事,讲了一个治国道理,即如果恶人当道,好的主张必定难以实行,贤人难受重用。

3.郑人置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寓意: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4.讳疾忌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

寓意: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若一意孤行,后果则不堪设想。

5.杀猪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寓意: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6.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寓意: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遍,不加辨识,轻信谎言,就会让人犯错误。

7.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待兔之类也。

寓意:那些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帝王的法令制度而一成不变的人,会和那个宋国人一样成为后人永远的笑柄。

8.和氏玉

楚人卞和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寓意:这个寓言故事中,以和氏喻法术之士,以玉璞喻法术,以玉人喻群臣士民,以刖足喻法术之士的不幸遭遇,从中可知韩非的原意是以和氏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为他的国君所采纳,反而受到排斥,对此,他是很痛惜的。但是,从这故事中,也还可以领悟到更深一层的寓意,那就是:身为玉匠应识玉,国君要知人,献宝者则要准备为宝而作出牺牲。

9.击鼓戏民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

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寓意: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等原则性的问题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给国家带来祸害。

10.鲁人搬迁

鲁人身善织缟,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寓意: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

11.心不在马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12.三虱相讼

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躁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彘月瞿,人乃弗杀。

寓意:不要因为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

13.宋人偏见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二)《韩非子》寓言摭说

《韩非子》寓言在先秦寓言中是光辉夺目的一部分。《韩非子》全书五十五篇,除少数篇章是伪作以外,大部分是韩非本人的作品。其中十八篇内载有寓言。《和氏》通篇以寓言“和氏璧”说理,《韩非子·说林》上、下,《韩非子·内储说》上、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篇有如寓言集锦。全书载有寓言二百几十则,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形象之众多,思想意义之深远,文学手法之多样,文学语言之繁富,在先秦寓言中,只有庄子可与之媲美。

韩非是先秦时期新兴势力的代言人。他在《韩非子》一书中,从理论上总结了春秋以来几百年间新兴阶层的斗争经验,并批判地接受了前期法家以及儒、墨、道各学派的思想成果,建立了以法为核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制学说。他的学说,总其要就是明法、乘势、任术。依靠一套完整、严密的政治制度、法律措施以及驾驭群臣百姓的政治手段,推行君主独裁的中央集权制。这在当时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但在后来,可以说他的这套理论构成了我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坚如磐石般的基础。在哲学上,韩非继承、发展了老子和荀子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将他们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膨胀了他们的弱点,将形而上学演化为诡辩术。

《韩非子》寓言都是用来阐发上述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的。韩非有意识地把寓言当做武器,猛烈地向各式各样的以各种方式反对“法制”、推行“邪说”的“文学之士”开火,这是第一义的。然而寓言本身是一种文学,从他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种种社会现象,从它蕴涵的多方面的寓意,概括起来更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风貌,触摸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从文学角度说,韩非寓言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学意义。

韩非寓言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题材的广泛性。韩非开拓了先秦寓言的题材,扩展了先秦寓言的视野,将寓言文学的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外交往来、文化科学、法律、哲学、历史,以及世态人情、伦理道德,在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现实。韩非寓言为数众多的是那些立足于现实,放眼于历史,从清醒的政治家、哲学家的眼光取材于历史故事和传说的作品。这类寓言,寓意较深,内容广泛,天地宇宙、上下古今都有涉及。从社会生活方面说,上自尧舜禹汤下至当今名主圣王,尊起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后妃、佞嬖、左右近臣,卑至倡优侏儒、匠舆胥靡、鸡鸣狗盗、引车买浆者流,旁及文臣武将、忠臣贰子、学者隐夫、方家术士,都进入了韩非寓言,他们的活动交往及错综复杂的斗争,构成了一幅幅惊心动魄、具体生活画面,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再现了急剧变化的时代。

从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说,韩非寓言生动精彩地展现了奇妙深杳、广阔无边的客观世界,揭示它的某些规律,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韩非寓言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当时当地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韩非寓言另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强烈的讽喻性、战斗性。在先秦寓言艺苑中,韩非继承并发扬了孟子开创的讽喻文学传统,扩大了先秦寓言的讽喻作用,提高了先秦寓言的战斗性。从揭露现实的深度广度说,某些方面韩非超过了他以前的思想家、文学家。

韩非寓言的锋芒首先指向社会制度、最高统治者和上层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急剧转变的历史时期,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激烈。韩非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他清楚地看到这种斗争“无须臾之休”(《韩非子·备内》)。他在观察、探索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发现并首先提出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是利害买卖关系。他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难一》)这是当时已经确立的雇佣关系在政治上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私有制的本质:残酷的阶级对立、剥削、压迫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利害买卖关系。韩非子寓言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泛、深细。如“西门豹为邺令”(《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的锋芒直指那些贪财枉法、损公肥私、蒙君蔽上、苛剥百姓的奸佞之臣。“子之言白马”(《韩非子·内储说》上)鞭挞了一味逢迎、保官保禄、不顾事实、指无为有的国贼禄蠹之徒。“韩昭侯藏弊裤”(《韩非子·内储说》上)讥讽了统治者的悭吝和贪卑。身为一国之富的连一条旧裤子都不肯赏赐给臣下,还发表一通冠冕堂皇的妙论。“涸泽之蛇”(《韩非子·说林》),揭露了那个时代老实人受欺负而奸诈搞权术的人却走红的社会陋习。“儒者博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嘲笑了迂腐僵化、穿凿附会的儒家。韩非子寓言的笔触伸向许多为人所见、或是见而不肯说不敢说的角落。韩非充分发挥了寓言文学的讽刺、战斗作用。

韩非寓言再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深厚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这一特点从思想内容方面说,除了上一节说到的以外,另一重要内容是在阐述政治哲学主张的同时,客观上直接、间接地总结了生产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斗争的经验教训,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韩非探索社会、研究人生所得来的认识成果。“树杨”(《韩非子·说林》上)通过“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条经验:败事容易,成事难;要认真办好一件事情,单有勤俭耐劳的态度还不够,还必须寻找成功的好办法。“刻削之道”(《韩非子·说林》下)向读者说明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可绝对化;留有余地,方可迂回缓冲。在“夔一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作者批评了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草率作风,而提倡认真思考、调查研究。

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说,韩非寓言达到了时代的高度。如果说《庄子》寓言是闪耀着幻想光芒的烁烁明星,先秦浪漫主义文学的瑰宝,那么《韩非子》寓言则是横空出世的昆仑,是焕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的现实主义寓言文学的铮铮杰作。在先秦寓言领域中,它二者犹如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庄子以恢诡谲怪的想象

创造了众多奇幻瑰丽的寓言形象,寄寓了深厚而丰富的思想意义;而韩非则以洞幽烛微的观察力,力透纸背的写实手法,对最普通的常识、最常见的人和事进行深入开拓,从而塑造出众多放出奇异光彩的寓言形象,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可泯灭的足迹。“画鬼容易画犬马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则寓言正可移作韩非对现实主义学习创作的甘苦谈。“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对“旦暮罄于前”的事物开掘得深,概括得精,文笔简洁而传神,足见其文学功力之深。鸣必惊人的楚庄王(《韩非子·喻老》),好五音而亡国的晋平公(《韩非子·十过》),两刖足而宝玉方被认识的和氏,讳疾忌医的蔡桓公,身善织屦、妻善织缟的鲁人,从王子期学御的赵襄公主,悭吝诡诈的韩昭侯,释车下走的齐景公,不学无术的南郭,教女积私的卫人,守株待兔的宋人,自相矛盾的楚人等人物形象,以及买椟还珠、老马识途、刻削之道、郢书燕说、三人成市虎、远水不救近火等典故,都以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特殊寓意为文学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其中有很多至今尚存活在我们的语言里,流传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