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代表人物:彼得)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
【精彩导读】
彼得小传
彼得,出生于美国,少年时,父母离异。1959年,韩国前总理张泽相的女儿张炳慧博士成为他的继母。彼得与姐姐爱丽丝、妹妹南希因分别被托付给别人代养而都缺乏家庭观念。他们没有安全感,对张炳慧戒备、不信任;他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没有家庭归宿感,缺乏兄弟姊妹间的谦让、友爱和互助;他们的智力发展不均衡。彼得被医生诊断为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智力发展障碍,中学之前成绩一直很差……
但是,张炳慧受父亲教育子女方法的启发,成了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她的教育下,彼得考入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哈佛大学进修经济管理学,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并成为纽约曼哈顿卓越的商业人士;姐姐爱丽丝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名国际律师:妹妹南希1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她是同年进入耶鲁大学的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最后也成了一名国际律师。
【人物故事】
因材施教的奇迹
彼得与姐姐、妹妹小时候很普通,但性格却迥然不同.爱丽丝性格活泼,具有领导能力,但缺乏艺术细胞;彼得性格内向,却关于操纵机器,在科学领域很有天分;南希有出众的艺术感觉,书法和逻辑思维与众不同。
母亲张炳慧在教育他们时非常注重因材施教。
彼得是一个早产儿,比别的孩子反应要慢。刚上小学时,他做起事来比姐姐和妹妹还小心,无论做什么都不是很积极。
检查过他的医生表示,彼得小时候心理受过打击,导致精神上受到了创伤。
在长时间的苦闷之后,母亲张炳慧开始不断地对彼得进行观察。
一天,张炳慧看到孩子们在房间的地板上聚精会神地玩着什么游戏,她问他们在干什么时,他们回答说在玩一个彼得发明的游戏。原来,彼得喜欢看科幻小说,他是从一本科幻小说中得到启发,于是发明了这个游戏。
彼得的父亲经常为彼得沉浸于空想的科幻小说而感到担忧,但张炳慧却从中发现了彼得与众不同的一面。
从此,只要是他按照自己想法所做的事,张炳慧都会给予表扬。另一方面,张炳慧也不再一味地将他锁在家里,只要有时间就会带他出去,让他直接去听、去看、去做。
张炳慧很少干涉孩子们。不只是彼得,爱丽丝和南希在做完功课后,我也让她们回到自己的房间做自己的事情。彼得经常发一会儿呆后,就开始捣鼓一些组装品,还会掏出书来,在纸上画着什么。爱丽丝和南希则喜欢编织一些东西,有时画画玩。
他们有的时候就是呆呆地坐着。但是,不管孩子们做什么张炳慧都不会去干涉,只是偶尔会引导他们做一些事情。由于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可以自由地思考,这培养了孩子们的性格和特长。
白天孩子们一起听的音乐,他们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会自觉地再听一遍,这样他们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画画时,他们会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未来。通过涂鸦似的乱画、编织东西,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象有了更新的知识。
渐渐地,孩子们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时间也越来越紧张。但是,张炳慧给孩子们自由的时间就越多。因为孩子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在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方面的天分越发明显。上高中时,他曾作为学校的代表在全美科学大会上获得发明奖。
彼得自幼身体虚弱。一天,他跟妈妈提出要去送报纸。张炳慧认真思考后,答应了。在妈妈的鼓励下,彼得从未放弃送报,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一直到中学毕业,他足足坚持了三年。他的成绩没有一点退步,身体却越来越强壮,而且由于守信用,还被评为“最优秀配送员”。
后来,张炳慧因病需要住院。收拾东西时,彼得给妈妈递过去一沓钱,这是他三年送报纸挣来的钱。并告诉妈妈,一定要用这个钱,否则,那钱就没有意义了。张炳慧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正如张炳慧所说,这种经历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彼得之所以能在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又在哈佛大学商业培训班以第一名的成绩结束学业,跟他坚持送报这件事不无关系。
【哈佛观点】
相信孩子行,他将以优秀证明
不少父母,面对有缺点、进步较慢的孩子,往往多的是责备,少的是赞赏;多的是失望,少的是希望。你看看人家有多棒?你怎么连这些都不会?你真没出息?……面对孩子暂时表现出来的一些欠缺、不如意,我们更多的是训斥,是绝望,这结果呢?当然也是可想而知。
拿破仑·希尔小时候被认为是坏孩子。无论出了什么事,比如母牛从牧场上放跑了,或堤坝破裂了,或者一棵小树断了,人人都会怀疑:这是小拿破仑希尔干的。因为母亲死的早。人们都认为他是恶劣的,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
9岁时,他有了一位继母。
小希尔的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一边说:“我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镇最坏的男孩,他可能在明天早晨就会向你投石头。”
继母走到小希尔面前,并托起他的头看着,接着她认真地对丈夫说:“你错了,这不是全镇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男孩。”
小希尔听后大受感动,就凭着这一段话而开始与她建立友谊。在她来之前没有人称赞过他聪明,但是继母就只说了那一句话,便改变了一切。
小希尔14岁时,继母送给他一部二手打字机作为生日礼物,并且鼓励他成为一位作家。一年以后,小希尔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少年写手。20岁时,他已经被人们称为作家了。
后来,他认识了世界成功学先驱卡耐基,拜他为老师。从此,拿破仑·希尔整整奋斗了20年,创造性地提出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拿破仑·希尔曾回忆说:“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继母,不是母亲,是她用爱和正确的方法改变了我的命运,给了我一切。”
可见,孩子的培育,离不开父母的自信的灌输。假如经常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时时为他喝彩,他会给父母一个又一个惊喜。
生活中,父母如何表达对孩子的信心呢?
1.尊重差异
俗话说:“十指有长短”,每个孩子在发展中必定是存在差异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我们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同时,必须承认在身心发展上孩子既有年龄而表现出的特殊规律,又有个性间的差异,切不可从主观意愿出发。
2.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
如果家长习惯训斥孩子,挫伤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无形中就给予孩子极大的压力,甚至怀疑自己很笨,而没有信心去学习。此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当好教师的助教,只有鼓励着孩子,坚持不懈,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到表现的机会,既锻炼了孩子上台表演的能力,又培养了自信心,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从小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轻松互动】
1.你经常对孩子说“你一定行”、“你是最棒的”等类似的话吗?
2.你从内心相信孩子一定会出众吗?如果你曾对他表示失望,现在,建议他说出当时真实的感受。
【亲子共品】
被誉为“韩国第一妈妈”的张炳慧,有许多优秀的教子观点。下面是她的几个观点,仅供参考:
(1)没有比父母更专业的专家。父母不要盲从于别人的经验,种植花草尚且需要根据每株植物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何况是育人。应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孩子身上,努力和谨慎地确立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主要来自母亲的本性和直觉,然后再博采众长。作为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育专家,那么也就不会发现孩子身上所蕴藏的无限才能。
(2)在开发孩子创造力之前,首先要给孩子打好基础。不要在努力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同时,却忽视了基础教育,保护创造力并不是放任自流。
(3)无论孩子年龄多小,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让孩子分清自由与自律的区别。
(4)不能只考虑孩子怎样才能成才,还应该考虑自己如何做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5)让孩子在生活中自己学习,厨房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场所,生活才是学习最好的舞台。
(6)不要把孩子当展示品,不要把孩子当借口。
(7)孩子需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8)教会孩子“我”和“我们”的区别,没有给予就不能生存。
(9)绝对不能让孩子看到父母争吵的样子。
(10)阻止孩子提问就是主动放弃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机会。
【哈佛观点】
因材施教是挖掘孩子优势的利器
每个孩子个性、能力各异。有的是早慧早熟,有的则是大器晚成。有些孩子可能对音乐敏感,而有些孩子对语言敏感;有些孩子的记忆能力比较好,而有些孩子的观察能力比较强。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试图把钱钟书培养成一个物理学家,或者把爱因斯坦培养成文学家,我们会发现这些努力最终是要失败的。因此,所谓的因材施教,也就是顺应个体的优势领域进行发展,同时尽可能提升孩子的劣势区域。
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包括他的优势领域与劣势领域。孩子的能力结构状态往往和我们的直觉判断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且某些关键能力,例如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平时我们难以察觉,因此往往容易发生误判。
生活中,许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人中各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忽视能力差异的存在。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度设计孩子的人生。这种过度的关注,造成孩子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而过高的期望,则使孩子很难获得成功的体验,过早失去自信心。此外,受一些功利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跟风”也愈演愈烈,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忽视他们在成长中的主动权,完全按照大人的意愿包办孩子的成长,严重影响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
因此,父母不但要努力发展孩子的优点,还要直面孩子的弱点。这样的早期教育,也许从表面看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却是最理性的选择。
生活中,父母如何有效地发挥孩子的优势呢?
1帮助孩子找到优势所在。
发挥孩子的优势必须先找到他的优势。孩子的优势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某一学科很感兴趣,或者在某一方面非常擅长,与众不同。比如孩子是不是喜欢提问、都对那些事情好奇、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课外书、他的有意注意的集中地等等,这些都会日常生活中有所显露,虽然可能是孩子不经意间地流露,但都显示出他的兴趣和爱好所在,父母要留心观察。
2要让孩子的优势得到持续发展。
优势只有得到发扬和发挥,并持续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对于有学科优势的孩子,除了鼓励他多学习相关的内容外,一定注意不要让孩子有偏科的现象,这个在小学阶段虽然不多,但也要防微杜渐。对于孩子在某一方面的优势,要着力培养。
3注意到孩子的个性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都是与众不同的。有些孩子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天资,天资好的人是能够成才的生物性自然基础,包括智力、体形、嗓音等其他天才素质等,只要潜心挖掘和训练,成才的比例很高。
【轻松互动】
1.你孩子的个性、特长是什么?这方面的知识你掌握多少?
2.你是否总让孩子走你自认为好的发展路线?与孩子谈谈,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亲子共品】
请认真观察一下孩子的特点,家长、老师若能掌握这一特点,就可因势利导。
视觉优势:这类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是用眼睛看,他们有很高的视觉记忆力和观察能力。看过的东西很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同样看一部电影或电视片,他们描述内容、情节要比其他孩子更完整、准确。在教育这一类孩子时,要尽量为他们提供用眼机会。如带孩子去公园、郊外,让孩子进行观察;教学时尽量配制直观教具、图片等,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听觉优势:这类孩子善于用听觉来获取知识,凡是听过的内容都能比较准确而又迅速地记住。这类儿童在听完讲解或故事后,常常会向老师或父母提出“再讲一遍”的要求。教育这类孩子时,应尽量多提供听觉刺激,如把书上的内容朗读出来,录入磁带,把掌握的知识编成儿歌、故事等,反复让孩子听,使孩子迅速、准确地掌握。
动手优势:这类孩子往往喜欢在动手的过程中接受、获取、理解新的知识。他们多好奇、好动,富有探索精神,有很强的运动记忆能力。总喜欢根据讲解或说明的内容,亲自动手做一做,只要一经动手,便会很快地掌握和理解。但由于这些孩子常常会弄坏物品,有手脚不停的现象,老师和家长注意不要粗暴地指责他们,甚至于认为他们患“多动症”,而应该为孩子提供实验物品、场所及动手机会,可能的话抽时间与孩子一起研究探索,鼓励这一良好优势。
书写优势:这类孩子的笔头很勤快,随身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对看到的或听到的内容,总喜欢随时随地记下来,经过一番书面整理后,就会牢牢记住。他们有较高的思维、概括与理解能力。对这类儿童,教育时,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学习资料,让孩子通过书面整理后获得更多的知识。
成对优势:这类孩子学习时喜欢两个人在一起,相互通过对话、问答,使所学的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他们既怕孤独,又怕热闹,而且他们所结交的伴,大多很稳定,性格上也比较接近。对这类孩子,老师要尽量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如把他们安排在同桌,分在一个小组。家长也要支持、鼓励孩子把同伴带到家中一起学习、讨论。
单一优势:这类孩子愿意独自一人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习、思考。不喜欢热闹的环境与气氛。这类孩子自觉性很高,并且能坚持长时间学习,甚至废寝忘食。对这类孩子,要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切忌随意打扰。
综合优势:这类孩子虽然没有某一方面明显的优势,但能调动各种感觉器官,采用各种方式去获取、理解、巩固新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他们不仅专心致志的听、看,而且常常记笔记,可能的话还要动手去做,亲手去做。这类孩子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一般都比较全面、深刻,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往往有过于自信、骄傲的不良倾向。因此,在教育时不要过分夸奖,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良倾向,并加以纠正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