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曾文正公嘉言钞
3132800000010

第10章 家书(1)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②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③玩索④已耳。如未沸之汤,遽⑤用慢火,将愈煮愈不熟矣。

① 朱子: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是北宋以来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尊为理学正宗。

② 悟境:体悟。

③ 优游:悠闲自得。

④ 玩索:体味探求。

⑤ 遽[jù]:贸然。

朱子说做学问就像炖肉,刚开始的时候必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煨。我生平做学问,从没有用猛火煮过。虽然略有些见识,也是从领悟中得来的,偶尔用用功,也不过是悠闲之中的玩味而已。像没有煮沸过的汤,如果贸然用慢火煮,只能是越煮越不熟。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在学问上用功,就像挖井一样,多挖几口井而见不到泉水,怎么能比得上死守着一口井一直挖下去,直到挖到泉水而用之不竭呢?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凡是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心得,也一定有解不开的疑问。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①,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骤几②,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① 下流:下品,劣等。

读书人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就不甘心做下等人,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因为得到一点收获而止步不前,有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想成就一番事业,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诸位弟弟要知道,目前只有见识不能在短期内获得,而有志向与有恒心,通过努力则是可以做到的。

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①,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②彼夺,则大不可。

① 宗:取法。

② 眩[xuàn]:迷惑。

做事贵在专心。心中有专注的目标,再广泛地了解一些其他方面的事物,以此扩充见识,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心中没有专注的目标,而见异思迁,摇摆不定,则是万万不可的。

君子之处顺境,兢兢①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②,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①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② 啬境:穷困之境。

君子处于顺境的时候,也能保持谦虚谨慎,认为上天对自己太优厚了,应当把多余的部分拿来救助别人。君子处于困境的时候,依旧保持谦虚谨慎,认为上天对自己优厚,并非是真的优厚,只是与那些更困难的人比较得来的,然而对我确实是很优厚的。古人说对于自己的处境,要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相比,就是这个意思。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一旦动了仁慈之心,就必须一鼓作气,竭尽全力做到底。稍有迟疑,便会产生疑心,而私心也随之产生。

荷道以躬①,舆②之以言。

① 躬:亲身。

② 舆: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此处指承载。

以身体力行来诠释大道,以文章著述传承大道。

谁人可慢①?何事可弛②?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

① 慢:怠慢。

② 弛:懈怠。

哪个人可以被怠慢?哪件事可以玩忽懈怠?做事玩忽懈怠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怠慢别人的人也会被别人所怠慢。

德业之不常①,日为物牵②。尔③之再食④,曾未闻或愆⑤。

① 常:持之以恒。

② 物牵:为外物所牵累。

③ 尔:通“迩”,近。这里指短期内。

④ 食:食言。

⑤ 愆[qiān]:罪过,过失。

德行功业不能持之以恒,经常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动摇。一再违背自己的誓愿,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批评的声音了。

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

心要安定,气要均匀,神要平静,体要安稳。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①。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②,则人必不服;感应③之理然也。

① 抑塞:压抑,阻塞。

② 尤人:埋怨别人。

③ 感应:受影响而引起反应。

牢骚太多的人,以后必定要遭到很多压抑阻塞。因为无缘无故地埋怨上天,上天必定不允许;无缘无故地埋怨别人,别人必定不会服气。感应的道理就是这样。

功名之地,自古难居。人之好名,谁不如我? 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

所谓的功名之地,自古以来就很难安处。人对于名声的追逐,谁会比谁少呢?我拥有美好的名声,必定有人获得不好的名声。相互比较的时候,人情上便难以和谐。

未习劳苦者,由渐而习,则日变月化,而迁善①不知;若改之太骤,恐难期有恒。

① 迁善:改过向善。

不适应艰难困苦的人,要让他慢慢去适应,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习惯,日积月累,收获会很大,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如果改变太急促,恐怕会难以坚持。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①密微②,二者缺一不可。

① 综理:总揽。

② 密微:邃密微妙。

自古以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谋划布局上的宏伟远大与处理具体事物上的细致缜密都是并重的。

接人①总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②以相迎距。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

① 接人:与人相处。

② 智术:权术。

与人交往应该以真心相待,不能总怀着机巧的心思。别人以诈伪来对待我,我仍然以真诚相待,久而久之,诈伪的人也会变得真诚。

来书谓“兴会①索然②”,此却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① 兴会:兴致。

② 索然:无兴味。

弟来信说“做事提不起兴趣”,这样做万万不可。人做一件事,必须全神贯注,从头到尾坚持不懈。不能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毅力,终究会一事无成。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①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① 将:又,且。

一个人的身体就算虚弱,也不能过于爱惜。人的精力是越用越充沛的,而阳气也会越提越旺盛。白天做的事情越多,夜晚睡觉就会越畅快。如果心中存着一个爱惜精神的念头,思前想后,犹豫不决,会让自己难以振作,最终难以成事。

不慌不忙,盈科后进①,向后必有一番回甘②滋味出来。

① 盈科后进:水流经坑洼时,要充满之后才能继续前行。指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② 回甘:回味甜美。谓滋味由涩变甜。

不慌不忙,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将来必定会有苦尽甘来的体会。

吾自信亦笃实①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②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近日忧居③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复我固有。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须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

① 笃实:忠厚老实。

② 机权:机诈权谋。

③ 忧居:丁忧家居,在家守丧。

我自认为也算个忠厚老实的人,只因为经历与见识过的世事变化太多,行事中不自觉地稍稍掺杂些机巧权变的手段,以致让自己学坏了。事实上,这些机巧权变的手段并没多少作用,只招来别人的嘲笑,引起别人的愤恨,哪里有什么益处呢?近些日子在家丁忧,突然醒悟,做人做事都应该一心一意地在平实处下功夫,恢复自己忠厚老实的本性。贤弟这时候在外面,也应当尽快恢复忠厚老实的本性,千万不要步入机巧的路数,以免让自己品德变得低劣了。

强毅①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②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③,曰强恕④,曰强为善⑤,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⑥;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⑦,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⑧胜人,是刚愎而已矣。 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⑨,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① 强毅:刚强坚定,有毅力。

② 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③ 强制:强迫。

④ 强恕:勉力于恕道。语出《孟子·尽心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⑤ 强为善:勉力为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 强为善而已矣。”

⑥ 坐尸立斋:坐如尸,立如斋。坐要像祭祀中装扮的受祭人那样端正,站就要像祭祀前斋戒时那样站得恭敬。

⑦ 贞恒: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⑧ 客气:言行虚骄。

⑨ 霄壤:天和地,比喻相去极远,差别很大。

一个人绝对不能没有强毅之气,但强毅与刚愎却有很大的区别。古语说:“战胜自己称之为强。”所谓的“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战胜自己的意思。如不习惯早起,就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床;不习惯庄严恭敬,就强迫自己行坐端正;不习惯劳苦,就强迫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强迫自己勤劳不倦;这就是强。不能持之以恒,就强迫自己坚持到底,不要动摇,这就是毅。舍弃这些而妄想以虚骄的言行压过别人,就是刚愎。这二者表面上很像,本质上却是截然相反的,对此不能不明察,不能不谨慎。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打仗的时候要不慌不忙,先求稳当,然后再考虑临机应变;做事要踏实低调,既要干练老道,又要干净利落。

弟此时以营务①为重,则不宜常看书。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②,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③,皆至言也。

① 营务:军务。

② 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语出《荀子·劝学》。意为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样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

③ 用志不纷,乃凝于神:语出《庄子·达生》。意为心志专一,精神才能高度集中,达到神妙的境界。

弟,你现在既然以军务为重,就不应当经常看书。一个人做事,只有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才能臻于完美,一旦三心二意,往往会失败。荀子说“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说“用志不纷,乃凝于神”,都是至理名言啊。

总须脚踏实地,克勤①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① 克勤:能勤劳。

做什么事都须脚踏实地,要勤勤恳恳从小事做起,才能做到每天都有进步。

凶德致败①,莫甚长傲。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中心②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以门地③言,我之物望④大减,方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炼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恃。只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笃敬,庶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否则,人皆厌薄⑤之矣。

① 凶德:违背仁德的恶行。

② 中心:内心。

③ 门地:门第。

④ 物望:人望。

⑤ 厌薄:厌恶鄙视。

招致失败的凶德中,最厉害的莫过于傲慢。为人处事傲慢,不一定只表现在言语上盛气凌人,有的表现在神气上,有的表现在面色上。心里不应该有自负的想法,一旦有这个想法,就会表现在神色上。从门第上说,我现在的声望大为减弱,很担心会连累家族子弟;从才识上说,近年来军中锻炼出的人才很多,诸位弟弟也没有过人之处;都没有什么可以让人自负的。我们现在应该把自己放得低一些,说忠信之言,行笃敬之事,这样或许可以弥补过去的缺失,整顿出一片新的气象;否则,就会被别人厌恶鄙视。

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①不可以涉世②,亦非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① 不特:不但。

② 涉世:待人接物。

胸中一直愤懑不平,怨天尤人,不但不能很好地待人接物,也不能很好地涵养德性;不但不能很好地涵养德性,也不能很好地保全自己。

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者半九十。

好的名声,可以依恃又不可以依恃。拥有良好开端的不一定有好的结局,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才算完成一半。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①,遽尔摧沮②。

① 拂[fú]:不顺。

② 摧沮:沮丧。

人的精力会越用越充沛,不能因为身体虚弱就过于爱惜。越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中越容易激发智慧,不能因为境遇偶尔不顺就颓废不振。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

求别人帮助,首先自己要帮助自己,时刻都不能忘记这一点。

不轻进,不轻退。

不轻易行动,也不轻易后退。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

一旦焦躁,情绪就会不稳定,做事就不能妥善。

人生适意①之时不可多得。弟现在颇称适意,不可错过时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

① 适意:称心满意。

人生得意的时候不是很多。弟你现在可以称得上春风得意,所以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尽心竭力去开创一个好的局面来。

吾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

我本来性格倔强,后来差不多发展到刚愎自用的地步,在不知不觉中做了许多不能宽恕的事,说出了许多不能宽恕的话,现在想来依然羞愧不已。

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济①,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千万忍耐,忍耐千万。“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

① 济:成功。

要一天比一天谨慎,以求得事情顺利完成,一旦有了焦躁的念头,事情恐怕就难做好。千万忍耐,忍耐千万。相处时间长久而心怀敬重,对待朋友不但要固守这样的原则,对待其他事情也是一样。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求临死的时候,心中没有悔恨之事,这对我来说就是大幸了。

习劳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①,日久自有大效。

① 正人:正直的人。

习惯于劳苦是做事的根本。任用一批吃苦耐劳的正直之人,时间久了便会有大的收效。

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不轻易任用人,是今后不轻易黜退人的基础;不随意亲近人,是今后不随意疏远人的基础。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古往今来,所有的庸人都是因为一个“惰”字而失败;所有的能人,都是因为一个“傲”字而失败。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①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① 非笑:讥笑。

要想改掉傲慢的毛病,首先要做到不轻易讥笑他人;要想戒除惰性,首先要做到不赖床晚起。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①。吾辈但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②而无所容心③。

① 天事:天命。

② 彼苍:指上天。

③ 容心:在意。

要办成大事,一半靠人的努力,一半取决于天命。我们在做事时只需要竭尽全力,至于天命,就听从上天的安排吧,不必在此地费心。

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①者,其下必不服。

① 不担斤两:不承担分量。比喻不承担责任。

凡是说话不切中事理、不想承担一点责任的人,部下必定不服。

凡事后而悔己之隙①,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

① 隙:过失。

凡是事后为自己的过失而悔恨,以及事后议论别人过失的行为,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凡军事做一节说一节,若预说几层,到后来往往不符。

凡是用兵打仗上的事,应该做一件说一件,如果提前预设好几个环节,后来往往会与发生的事实不相符。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①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① 替手:继承者,帮手。

做大事的人,多选择帮手是最重要的。最满意的人选是很难找到的,可以先选择那些有潜力的,再慢慢教育,以培养成自己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