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非得有一技之长人生才会有光明,蛮力往往都能给你带来命运的改变;不一定非得做轻松而体面的工作人生才有前途,脚踏实地做事就会给你带来成功。苦想没盼头, 苦干有奔头。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成败,就是看他是不是有苦干精神。
现在多吃苦,是为了以后少吃苦
吃苦是成长的阶梯,是成功的垫脚石。正如飞蛾由蛹变茧、破茧而出的过程:由蛹变茧时,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实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
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痛苦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
最后,他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了一个小洞,让蛾出来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那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
他等着蛾飞起来,但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去了。
蝴蝶为什么会死?原因是蝴蝶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茧而出,那些不经过痛苦挣扎而生的飞蛾势必夭折。人的成长也是如此,没有经过不幸、挫折、失败磨炼的人生也难以承担大任,即使让其承担大责任,也会因经受不住随之而来的艰辛、曲折、困难的考验而归于失败。
彭德怀少年时,家贫如洗,为了生存不得不为有钱人家放猪,可谓历经磨难,然而正是这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
举世闻名的大文豪高尔基,早年丧父,11岁时就给资本家当徒工,也正是这段苦难的童年使他懂得了人生,有了过人的深厚的生活阅历,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威廉?亨利布拉格,青年时在皇家学院求学。这里读书的人大多是富有人家的子弟,可亨利布拉格衣衫褴褛,拖着一双比他的脚大得多的破旧大皮鞋。富家子弟诬陷他这双破皮鞋是偷来的。有一天,老学监把他召到办公室,两眼死盯着他那双破皮鞋。亨利布拉格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拿出一张小纸条交给学监。这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有这样几句话:“儿呀,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破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嫌大。如果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就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正是穿着我的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老学监看完信之后,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能吃苦的人才能享受到“苦尽甘来”的幸福。相反的,没吃过苦,不具备吃苦耐劳的品性的人,很难在布满荆棘的人生路上走出康庄大道来,即使你有优越的条件也不例外。试想,古今中外历史上又有几个纨绔子弟成就大业或有所成就呢?
就拿杜邦家族来说,这个家族是美国的亿万富翁。豪华的别墅、专用飞机、游艇和高级小轿车,家里应有尽有。然而,这个家族的后代却大都是平庸之辈。他们的精神世界苍白空虚,有时竟无聊到专门搞恶作剧,用绒布作食品馅招待贵客,或以数吨水泥散堆于邻居门前。他们躺在先人的财富上寻欢作乐,意志必然会颓废堕落。
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凡成功者,大多数是先吃“苦”,然后才会获得“甜”的!所以,能吃苦就是一种资本,一种保证今后能够得到甜的资本。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由于读的大学并不出名,专业也不热门,因此考官不打算录用他。但在面试结束时,他向考官真诚地说了一句:“我能吃苦!”这句话改变了考官的主意,就让大学生回去等消息。
第二天,考官专门去学校调查了该大学生,得知他的家境很贫寒,在学校期间一直吃苦耐劳。于是考官就决定录用他,因为这种能吃苦的人才是任何公司都欢迎的。
这个大学生求职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能吃苦,吃过苦,这就是资本!
哲人说:“老年遭受艰难困苦是不幸的,这个道理人们普遍知晓。少年未经艰难困苦也是不幸的,这个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享乐在先,或许令人羡慕,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乐下去,走到终点便是苦。吃苦在先,同样也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苦下去,走到终点便是甜。
品悟成功
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凡成功者,大多数是先吃“苦”,然后才会获得“甜”的!所以,能吃苦就是一种资本,一种保证今后能够得到甜的资本。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中国有句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工作中,面对的每一次困难与挫折都附带着等值好处的种子。困难与结果是一对永远对立的矛盾统一体。
在你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你增长见识、增加能力、增长成功几率的良好时机。因为这种困难是达到结果的必经程序,没有这样的困难你就永远不能富有。在某种意义上说,困难往往与机会同在,它会为你带来财富的结果。
正如温斯顿·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苦难就是机遇。”
塞万提斯写他的《唐?吉诃德》,是在他被困在马瑞德狱中的时候。那时他贫困不堪,甚至无钱买纸,在将完稿时,把皮革当作纸张。有人劝一位西班牙巨商去接济他,那位巨商回答说:“上天不允许我去接济他,因为唯有他的贫困,才能使得世界丰富!”
牢狱往往能唤起高贵的人心中已经熄灭的火焰。《鲁滨逊漂流记》是在狱中写成的,《天路历程》是在彼特福特牢狱中写成的。拉莱在他13年的幽囚生活中,写成了他的《世界历史》。大诗人但丁被判死刑,过着流亡的生活达20年,而他的作品就是在这段时期中完成的。
犹太人自有史以来备受欺凌,甚至惨遭杀戮,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然而犹太人却仿佛总是同巨额财富携手而来。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金融领域,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失恋甚至耳聋,几乎毁掉了他的事业。贝多芬并未一蹶不振,而向“命运”挑战!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痛的时候,写出了他的最伟大的乐章。
正如他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成为贝多芬,则是靠我自己。”
许多财富的人,在困难面前总是愈挫愈勇,不战栗,不退缩,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蔑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逆境;因为忧患、困苦不足以损他毫厘,反而会加强他的意志、力量与品格,促使他坚定地向自己的目标结果进发。
日常工作中,也必然会出现一些困难。例如,忽然有一天,老板将一份非常棘手的工作交给你,你会有怎样的感想?你可能会想:“老板真是不公平,把这么麻烦的事情交给我,而同事博特却每天清闲自得,他比我拿的薪水还多呢!”也许这样想有你的道理,但是,你不如说服自己说,“在老板的心目中,我比博特优秀。即使是老板有意优待博特,那么如果我把问题解决了,老板也会心知肚明的。”如此,你的心态就会非常开阔,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就像当年安德鲁?罗文那样,勇于承担任务,战胜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困难承载的机会就是他借此获得的一切,包括财富、荣誉、职位等等。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困难。失败能提供给你以更聪明的方式获取再次出发的机会。”遇到挫折时,记住,只要你积极面对,那只是黎明前的黑夜。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充分地说明了在追求财富结果的路上,失败几乎是在所难免的。有一位社会学者说:“我对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做了充分的探讨,任何一项科研项目的成功都不是一次实验就成功,其间都经历了曲折与坎坷。”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依然不放弃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想必对失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心理学家在谈及科学家的失败时说:“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就是成功的先期经历,这是每一项科学研究必须经历的。”
日本本田公司在全世界都有口皆碑,但是,人们对其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了解也许不是很多。本田宗一郎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这个穷学生从来就不喜欢学校的正规教育,反而对机械研究情有独钟。可是,一个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想要制造摩托车、汽车,又谈何容易呢?在本田的一生中,曾经失败过多少次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但是本田能够记得清楚的是,他每次总是要仔细地探讨失败。
本田说:“每次失败后,我都要灰心丧气地消沉几天,但是几天过后,我又变得精神抖擞起来。我开始对前几天的失败进行思考,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然后再提醒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入手,避免失败。”
本田的技术一天天地突破,后来他的公司也在一天天壮大,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成功打败了几百个竞争对手,立足于摩托车和汽车行业,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田在回忆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出了令很多人惊讶的话,他说:“感谢失败!我成功的经验完全来自失败。”本田大胆地承认,自己的成功秘诀全来自于自己对挫折失败的反省。
在本田公司,如果有失败产生,一定会将这次失败作为公司的重点探讨专案。公司董事会要针对这次失败仔细探讨,然后将探讨结果向整个公司的每个成员发布。这样的管理方式与模式,在全世界的知名企业里也是很独特的。
由此可见,本田宗一郎今天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
打倒失败,获得结果,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主动面对失败,积极探讨失败,并找到真正的失败原因,并及时改正,就一定会达到结果。
事实上,大大小小的困难构成事业的全部,但它同时会给你带来宝贵的阅历。在每次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会使你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困难中得到历练,业务得以精湛,从而在人生中游刃有余。
品悟成功
有句话说得好:“苦藤结瓜瓜儿甜。”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难免会失败受挫。但一定要做到不怕苦、不畏难,迎难而上,勇敢地接受挑战,克服困难,达到结果,我们应该相信风雨过后,就是美丽的彩虹。
吃苦是建立伟业的基础
没有智慧的知识是没有用处的,但拥有知识和智慧而没有苦干的精神,也同样没有用处。
人大都很懒,很多人知道每一样东西只有使用才能更好地起作用,过多的准备将成为无限期延缓行动的一个借口。因此,你必须避免陷入对计划与战略设计的迷恋中。
我们这个世界缺少苦干家,而从来不缺少空想家。那些爱空想的人,总是有满腹经纶,他们是思想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这样的人,只会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混乱,而不会创造任何的价值。
几年前,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轶事。这个选题既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吸引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替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一年过后有人无意中提到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谁知道,老天爷,他根本就没有写!他犹豫了一会儿,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最后终于说太忙了,还有许多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就没有时间写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与这位教授十分相似,他们有很好的想法与规划,有十分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可是没有用苦干来实现它。即使是再美好、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胎死腹中,令人惋惜。
当你下决心做事时,一定要立即行动,上天不会因为你美好的想象而送你一张馅饼。
数年前三月的一个晚上,成功学大师克里曼?斯通在墨西哥城访问弗兰克和克劳迪娅夫妇。
克劳迪娅谈到:“我盼望我们在加丁区(加丁区是墨西哥城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能够有一所房子。”
斯通问:“你们为什么还没有呢?”
弗兰克哭了,答道:“我们没有这笔钱。”
斯通说:“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穷有什么关系呢?”
弗兰克没有回答。
斯通又提出一个问题:“顺便说一下,你是否读过一本激励人的励志书,例如《思考致富》、《积极思考的力量》、《你的潜能》、《信心的魔力》等?”
他们回答:“没有。”
于是,斯通就告诉他们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这些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读了一些励志书,听从书中的意见,然后就行动。迈出第一步后,他们继续坚持努力,最终获得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斯通还告诉弗兰克夫妇几年前他自己的条件:用首次付款为1500美元的分期付款,购买了一所价值120万美元的新房子以及如何按期付清了房款。斯通送给了他们一本他所推荐的书。弗兰克和克劳迪娅下定了决心。
当年的12月,当斯通正在家中休息时,接到了克劳迪娅打来的电话。她说:“我们刚从墨西哥城来到美国,弗兰克和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谢你。”
斯通感到诧异:“感谢我,为什么?”
“我们感谢你,因为我们在加丁区买了一所新房子。”
几天后,在请斯通吃饭时,克劳迪娅解释说:“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弗兰克和我正在家里休息,有几位从美国来的朋友打电话来,要我们用汽车把他们送到加区去。恰好那个时候我们都相当疲乏了,弗兰克正准备拒绝时,书上的一句话闪现于他心中:‘迈出第一步。’于是我们决定用汽车送他们到那里。当我们用汽车送他们通过这人造的天堂时,我们看见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甚至还有我们所渴望的游泳池。我们买了它。”
弗兰克说:“你可能很想知道,虽然这个房产的价值超过50万比索,而我们的存款只有5000比索,但我们住在加丁区新居的费用比住在旧居的费用还要少些。”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买了两套房间,它们在财产上相当于一听房子。我们将其中的一套租了出去,那套房间的租金足以偿付整个房产的分期付款。”
这个故事并不十分惊人,一个家庭买了两套房间,自住另一套房间,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使人感到吃惊的是:一个没有经验、没有背景,甚至没有资金当本钱的,只要听从大师的一些建议,然后付诸行动居然能轻易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伟业,在确立你远大的目标之后,就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做你该做的事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不要梦想—步登天,如果基础不扎实,那么,你的奋斗目标则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真正聪明的人,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用苦干构筑成功的基石。
品悟成功
“纸上谈兵”的人表面看起来夸夸其谈,其实最终只能落个笑柄。我们要牢记:没有智慧的知识是没有用的,而没有行动的智慧也是毫无价值的。活着,不仅是要思考,更多的是要苦干。
成功在于先吃苦
一个人能否成功,苦干是第一位的。要想成功,现在就要苦干;发现机会,现在就要苦干。总之,一切的一切,苦干才是最重要的。
许多人总是长吁短叹,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富起来,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发财的机遇。其实,我们不妨对比一下那些致富者,你就可以发现,机遇在大多数时候是同时降临在许多人身上的,只有人懂得苦干了而已。
在娱乐圈,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了解张艺谋;在08奥运,没有一个人外国人不知道张艺谋。如今的张艺谋事业正如日中天,他现已是享誉中外的名人。一部部经典的影片,一座座奖杯的背后,很难想象当年一个落魄的青年是怎么熬出今天的名导。
1951年11月14日,张艺谋出生在陕西西安。张艺谋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成份”不好,他的父亲在“文革”中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这样,父亲没有收入,做医生的母亲收入微薄,家里的生活很清苦。在那个“成份论”的年代,对于年幼的张艺谋来说,当时压在他身上的有“三座大山”:贫寒的家境、社会的歧视、精神的压抑,这使得儿时的张艺谋很少有一般儿童的天真活泼。
张艺谋中学毕业,被安排到咸阳地区的偏僻山区插队下乡,于是张艺谋和几个好友一道,来到了咸阳地区乾县一个贫穷村庄。
张艺谋成了一个下放知青,从此,他每天像一个农民一样拉车、起粪、种地……整天不是一身泥就是一身汗。繁重的田间劳动,令张艺谋及他的几个好友整天是腰酸背痛,那时,他们最大的享受就是晚上能早早地躺倒在床上。
可是,张艺谋尽管白天累得够呛,但晚上他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悠闲地躺在床上一起海阔天空地闲聊,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知青,不能让农村的田间地头把他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农民。于是,他利用既有的条件来给自己“充电”。在那个时候,张艺谋有两大必做的功课:一是练字:楷书、草书、魏体……他一有空就练;二是画画,他画了一幅一人多高的毛主席像,农民们感叹“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主席像”。在这里,他虽然过着连肚皮也填不饱的日子,但张艺谋却没有白过。他游览了陕西咸阳地区的很多古迹,西部文化的熏陶,为他后来从事电影事业埋下了很好的文化底蕴。
在1971年,知识青年纷纷返城,很多人由知青一下子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工人。可是,张艺谋没有成为这其中的幸运儿,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使得他再无法回到生他养他的都市,在他下放的地方,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呆在那里。而张艺谋没有怨天尤人,他开始想着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他要改变自己是一个下乡知青的角色,自己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他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当时各个工厂招工的时候,都愿意要有特长的人。不久,咸阳国棉八厂又在招工,他不知从那里得知,咸阳国棉厂对打篮球的工人可以放宽政审条件。张艺谋太想从知青“转演”工人了,于是他就苦练篮球技术,掌握了比他人更好的篮球技术,不久就被咸阳国棉厂录用了。
虽然张艺谋由农民转成工人,但生活的压力并没有得到怎样的改善。在工作上,他每天要不停地把百多斤重的原料袋扛进车间,这样的劳动量不比当农民时轻;在精神上,他仍然受到歧视。但是,生活双重的压力并没有让他放弃对生活的进取,他常拖着疲惫的身躯为车间墙报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不久,厂领导发现了他的才能,于是他被提拔到工艺室从事设计工作。
为了把工作做好,他需要一架照像机,那时,最普通的照相机也要好几百元人民币一台,这对于每月只有30元工资的张艺谋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没办法,他只得一分一分地攒。他把自己的生活费降到了最低标准,每天啃干馍、咸菜,节衣缩食,最后,还卖了血,终于买回了一台照相机。从此以后,八百里秦川的山山水水都摄进自己的镜头之中……当时,在晚上张艺谋值夜班,在白天他到大自然里去享受欢乐和自由。他为此还买了一套洗相设备,在拥挤杂乱的集体宿舍里精心设计了他的暗室。在工友们的眼里,这位平常不太言语的张艺谋,他的作品却在全国摄影作品大赛中获了一等奖。
恢复高考制度后,张艺谋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这是北影第一次招生,张艺谋虽然成绩不错,可是,他的年龄及政审都不合学校的要求,张艺谋多方奔走没有结果,但他没有放弃,他了解到:国家当时正在宣传“伯乐精神”,于是,就给素昧平生的文化部长写了一封自荐信,并且附上了他自己最优秀的摄影作品。部长看信以后,认为这是个人才,就派了人去过问,终于使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了张艺谋。
在张艺谋的身上,有那么一股子劲。正是这股子劲,引导他百折不挠,一步步走向辉煌。
张艺谋从影以后,敢于突破禁区,张扬个性,推出了一部又一部轰动中外的电影作品,实现了他成功的人生。他从影的经历构成了一部足以让人们惊叹的当代传奇:他是亚洲获奖最多的电影艺术家,所获奖项不下百种。1993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他“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5年,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为“全世界十大杰出导演”之一。1996年,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十大最具成就导演”之一。如今,张艺谋成为了影坛的风云人物,更让人期待的是,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他一定会用他的智慧,向全世界展示他人生更多的精彩。
成功后的张艺谋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正是他在困苦中坚持自己,才使得他走向成功。
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他们更多地是在体味人生的悲苦,如失败的阵痛、悲欢离合的苦楚、世俗的鄙视眼光、成功者的欺凌、在世间处处陪着的小心……世上的人都被自己的苦煎熬着,为自己的苦难悲伤着,被无名的忧愁烦恼着,为别人的伤痛而叹息着,每一颗心都在烈火中煎熬。有人挺过来了,但有人屈服了、倒下了。只有今天苦过来,才会拥有明天的成功。
品悟成功
一个人能否成功,苦干是第一位的。要想成功,现在就要苦干;发现机会,现在就要苦干。总之,一切的一切,苦干才是最重要的。
苦干有作为,人生才能有地位
每个人都希望在属于自己的圈子里有一定的地位,成为核心人物,可是,有很多刚刚踏上社会的人只知道追求地位,而不注重自己的责任。须知,不作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核心人物的,相反,即使已是核心人物,要是缺乏责任心,一定会丧失在人际中的核心地位。
吴杰是某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在办事处他是个核心人物,只有他说了算。有一次,吴杰得到一个小道消息:公司决定安排他到外地去处理一项难缠的业务事件。吴杰早就听说这项事务非常棘手,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当机立断提前一天告假。
第二天,总公司把事物安排下来,吴杰让助手顶替自己去处理这项事务。吴杰的想法是:难办的事,就让助手顶着,办不好,自己可以推脱责任。
半个月后,事情没有办好,公司高层追究责任,吴杰便以自己告假为由,言称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一切都是助手自作主张,带领一帮人去处理的。
当高层进行一番深入调查,听了吴杰助手的具体阐述后,对吴杰责任心产生了怀疑,害怕他把这种手段当作惯伎,影响了整个组织的团结和工作效率,所以,不久就降了吴杰的职。
海尔的一名高级主管这样说过:“同事和上司们推选我来做质保部主管,是因为我会随时随地把我听到的、看到的关于海尔的意见记下来,无论是我在朋友的聚会中,还是走在街上听陌生人所说的话。因为作为一名员工,我有责任让我们的产品更好,正是我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赢得了公司上下对我的信任。”
在现实中,有许多人本来具有出色的能力,却因为负责心不强,在工作中得过且过,自然就业绩平平,无所建树,甚至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疏漏,结果,让自己逐渐平庸下去,就无作为,自然无地位可言。相反,另外有一些人,他们勇挑重担,全身心地、尽职尽责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个人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往往会成为圈里的核心。
老张退休后被一家私企聘做仓库保管员,工作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按时关灯,关好门窗,注意防火防盗等等。当然,但老吴却做得超乎常人的认真。他不仅做好来往的工作人员提货的纪录,将货物有条不紊地码放整齐,还从不间断地对仓库的各个角落进行打扫清理。这些繁琐的工作,老张从不觉得枯燥,相反,他做得井井有条。一年下来,仓库在他的保管下,居然没有发生一起失盗案件,工作人员每次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所提的货物。
那是十月黄金周的一天,突然而来的强对流天气使得狂风骤起,乒乓球大的冰雹从天而降,冰雹砸坏了许多窗户的玻璃,冰雹过后,倾盆大雨又从天倾斜而下。这时,在家里休假的厂长感到十分不安,因为在仓库里还堆放着刚买来的一些生产原料,如果仓库的窗玻璃被冰雹打坏,原料就会被雨湿透,这会给公司造成不小损失。于是,厂长马上通知安全科长,要他带几个人和自己一起赶到厂里抢险。
可当他们赶到仓库的时候,看见仓库窗户的玻璃虽然已经被冰雹砸碎,雨水随风从窗户飘进来,可原料已经被帆布盖好。更让他感到诧异的是,浑身湿透的老张正迎着随风而进的大雨逐个修补着仓库的窗户——厂长高悬在半空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他和安全科长带来的人一起也投入到了老张的战斗中。
事后,厂长握着老张的手说着感谢的话,而老张却只淡淡地说:“这就是我的事。”
鉴于老张的这种负责人的精神,不久,厂长破例提拔这个临时工人做仓库主管。这时,好多正式的老职工不理解,老张才来厂里才一年,贡献不大,凭什么当上领导?厂长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说道:“作为一名临时的仓库保管员,老张能对自己的岗位忠于职守。上次,你们谁不知道仓库的原料将有被雨水淋湿的危险,可你们又有谁能来仓库照看一下呢?你们觉得,那不是你的责任。老张只是一个临时工,可他真正做到了工作有颗责任心,我觉得他是最称职的仓库主管!”
作为决定地位。有多高的地位,就必须承担多大的责任。不作为的人,很难成为团队的核心;不作为的领导者,会丧失既得地位。聪明的人都是先挑担子,先求作为,后求地位。勇于负责的人,面对困难和危机,不会退缩,不会贪轻怕重,不会逃避,他们一马当先,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地创造卓越的作为,用作为证明自己的价值,用作为博得上司的器重,用作为为自己赢得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品悟成功
须知,不作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核心人物的,相反,即使已是核心人物,要是缺乏责任心,一定会丧失在人际中的核心地位。
嚼得菜根才能做得大事
生活是一杯苦咖啡,香醇中掺杂苦涩。人活着就要接受许多挑战,要面对许多难题,所以生活的本质是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苦是一种警讯,它告诉自己有了难题,有了危险和困境。如果不愿意正视它,不设法及时解决眼前的难题,那些难题就会累积重叠,构成更严重的困境,集合成更巨大的痛苦,导致溃败。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设法消除困境,解决问题,才能够泯灭痛苦。
我国南方一所大学的校训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菜根,代表了生活的清苦和艰辛。一个人如果想事业有成,则他必须经受得住日常工作、形形色色的诱惑以及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在这些考验中,他应该能行得正、走得稳。而且,他也应该经受得住实际生活的痛苦和考验。
史蒂芬逊是大家熟悉的火车发明家。1781年,史蒂芬逊出生于英国,双亲都是矿工,家境清苦,他十多岁便在矿场上班,18岁时,才有机会上学。毕业后,又到矿场当技工。由于从小目睹矿工工作的艰辛与危险,史蒂芬逊决定为矿工解决这些遇到的工作的难题。首先他发明了巧妙的矿坑安全灯,解决了采矿的照明问题,减少意外的灾难发生。其后,他看到矿井底下运煤困难,又致力于火车的研究,希望能减少矿井工人运煤的辛劳。在当时想研究火车,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史蒂芬逊虽然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但追求成功的意志鼓舞着他克服种种困难,终获成功。
身价54亿美元的台湾首富王永庆说:“由于生活中受到的煎熬,才产生了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
没有吃不了的苦,却有享不了的福。人们忍受苦难的能力,是非常大的。不论有多么大的困苦,都可以千方百计去克服。
尽管人们极力追求成功,追求幸福,同时人们极力躲避痛苦,但是成功少不了痛苦,它是无论如何也躲避不了的事。人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如何缩短痛苦,减少、避免那些由于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痛苦。而在遇到痛苦之后,则力求化解痛苦,争取成功。
肉体上的痛苦,或者使人疼痛难忍,或者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有一些肉体上的痛苦,还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灵魂中的痛苦,较之肉体上的痛苦,对人来说,是更加难以忍受的。它或者是自我的谴责,无尽的悔恨,痛不欲生;或者是感到成功的艰难,怀疑成功的意义和价值;或者是处于一种难堪的境地,进退不得,左右不得;或者是受到外来的压力,使人感到没有任何前途;或者是心中不平,使人倍感不公。诸如此类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极力想要避免的。
从理性上看,痛苦并不尽是成功的仇敌,不要把它视为绝对的恶。应该看到,那些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痛苦,是有双重性的,它既是获取成功时难以完全避免的,也是人在争取幸福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
一个人要活得健康、幸福,就要吃苦耐劳。对功成名就的人,一般人只知道羡慕其成功,却很少去理会他成功以前,究竟尽了多大的努力以及吃了多少难以言状的苦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接受当时国王的邀请,为国民讲解几何学。国王见几何学内容庞大、深奥,顿觉厌烦,于是问道,学习几何学,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欧几里德是这样回答的:“在几何里,是没有捷径的。”
品悟成功
人生也是如此,要想获得成功,绝没有太轻松的捷径可言。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天才就是努力之意。”努力和坚持是走向成功的永恒的法宝。
成功者必会经历磨难
许多人一经历挫折,就悲观失望,并马上把失败联系在一起。其实挫折并不等于失败,有时侯,人生必须经历一些风雨和磨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过去上帝还住在地球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农夫找到上帝,对他说:“我的神啊,也许是你创造了世界,但是你毕竟不是农夫,我得教你点东西。”
上帝借着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对他说:“那你就告诉我吧。”
“给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我会让你看见,世界上再不会有贫穷和饥饿。”
在这一年里,上帝满足了农夫所有的要求。没有狂风暴雨,没有电闪雷鸣,没有任何对庄稼有危险的自然灾害发生。
当农夫觉得该出太阳了,就会阳光普照;要是觉得该下点雨了,就会有雨滴落下,而且想让雨停雨就停。
环境真是太好了,小麦的长势特别喜人。
一年的时间到了,农夫看到麦子长得那么好,就又到上帝那儿去了,对上帝说:“你瞧,要是再这么过十年,就会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所有的人。人们就算不干活也不会饿死了。”
然而,等人们收割的时候,却发现麦穗里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这些长得那么好的麦子,竟然什么都没结出来。
农夫惊讶极了,又跑到上帝那儿去了:“上帝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那是因为小麦都过得太舒服了,没有任何打击是不行的。
“这一年里,它们没经过风吹雨打,也没受到过烈日煎熬。你帮它们避免了一切可能伤害它们的东西。没错,它们长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见了,麦穗里什么都结不出来。还是时不时需要些挫折的,我的孩子。”
就像白昼之间总有黑夜,风雨雷电都是必需的,正是这些锻炼了小麦。人生也是如此,不经风雨就见不到彩虹,不经历失败就看不到成功。
司马迁自幼受其父影响,诵读古文,熟读经书,20岁就周游全国,考察名胜古迹,山川物产,风土人情,访求前人轶事掌故。后又继任太史令,得以博览朝廷藏书,档案典籍。太初元年根据父亲遗志着手编撰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
正当司马迁努力写作之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天汉二年,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5000士兵出击匈奴,开始捷报频传,满朝文武都向武帝祝贺。但几天以后,李陵被匈奴围困,寡不敌众,在士卒伤亡殆尽的情况下,被匈奴俘虏。前几天称颂李陵的文武大臣反过来怪罪李陵。司马迁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打入天牢。按照西汉的法律,大夫犯罪,可以用钱赎身,但司马迁家里贫穷,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赎金;往日亲近的人,谁也不敢替他说情或帮忙,最后司马迁受到了宫刑。
出狱之后,司马迁担任中书令,这种职务历来都是由宦官担任的,对士大夫来说是一种耻辱。司马迁的朋友任安在狱中给他写信,表示对他的行为深感不解。司马迁回信说:“我并不怕死,每个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我现在死了,无异于死了一只蝼蚁。我之所以忍辱苟活,是因为撰写史书的夙愿还没有实现啊。从前,周文王被困于羑里才推演出《周易》,孔子被困于陈蔡才作出《春秋》,屈原被放逐于江南才写下《离骚》,左丘明失明之后才完成《左传》,孙膑被削掉膝盖骨才编著《兵法》、吕不韦被贬于蜀地才作出《吕氏春秋》,韩非被拘禁于秦才写出《说难》、《孤愤》啊!我要效法这些仁人志士,完成我的书啊!到那时,就可以抵偿我的屈辱,即使碎尸万段我也没有什么悔恨啊!”经过二十年的磨砺,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史记》。
如果司马迁一气之下,愤而自杀,我们今人又如何看得到《史记》。从古到今,凡成事者,成大事者,莫不受尽磨难,在磨难中完成自我教育,如此也水到渠成地成就了事业。
如果你的工作值得你付出代价,你就要斗志激昂地去做。面对挫折与磨难要能把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
品悟成功
人生中的挫折、失败以及磨难,只能说是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情况,许多失败和磨难可能连着成功。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和磨难,实际上你也拒绝了成功。
多吃点苦是好事
苦的滋味是什么?没吃过黄连的人应该不知道什么叫苦,可是,很多人没有吃过黄连,却也觉得苦,那是一种心灵上的苦,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苦。而这苦让人感到生活的艰难,让人更加珍惜幸福的日子,以此祭奠曾经苦如黄连的岁月。
新华联集团的老总傅军,就是吃过很多苦的人,他认为吃苦精神是他成功的核心素质之一,他总是说:“要是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这种付出,你不可能成功。成功与不成功之间就隔了一层薄纸,成功者是遇到困难能继续想办法解决,不成功着者是遇到困难就退缩了。”
傅军从小吃了很多苦,在17岁时他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当时身体也不太好。而姐姐在很远的一个地方上班,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两个更小的弟弟要照顾。可以说,家里的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傅军一个人身上。
艰苦的岁月使得傅军突然坚强了许多,他一边参加工作,一边维持家用。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幸和灾难接踵而至,先是一个弟弟去世了,而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家里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也轰然倒塌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傅军的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他一下子感到生活从未有过的艰辛,而这一切尽管再难,也要勇敢承担。
那时傅军当公安特派员,每个月的工资是31块,至少有20块要给家里用。“那时在公社吃饭,人家一顿吃两毛三毛,我只吃一毛钱。家里冬天烧煤要我自己拉回去,吃的粮也要我供应。我的一件草绿色的衣服,一件破棉袄,大概穿了6年时间,那是我父亲留下来的。一直到我当茶山岭党委书记的时候还穿着。”
从小磨练出的坚强和吃苦的精神成了日后傅军创业的财富,至到现在傅军还承认吃苦才能享福的真理:“普遍的情况是,只有吃过苦经过磨难的人才能成功。”
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董事局主席、中国财富百强榜富豪曹德旺,从一无所有到成功辉煌也是经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才得来的。
少年时代的曹德旺当过放牛娃,卖过烟丝,做过水果生意,修过自行车,经历了许多一天只吃两餐的日子,遭受过许多歧视者的白眼。这一切伴随了多少艰辛和血泪?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人是不会知道那种切身的疼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苦有多痛。
年轻的曹德旺当过知青,经受了在特殊年代里所经受的蹉跎岁月,那不仅有身体所受的苦,还有许多精神上的迷惘。可他早期在苦难中磨砺出的坚毅个性和志存高远的性格使他走出了困惑,他属于其中一小部分较为从容和清醒的人。
在日后创业阶段,肯出苦的曹德旺依然保持了这种宝贵的精神。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曹德旺天天泡在一线,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几经试验,他们终于做成了一种汽车玻璃万能模具。其时,敢想敢干的曹德旺通过购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旧设备图纸,成功完成了设备安装并投产,很快在当年实现盈利70多万元。
但如今在他看来,那是一段磨砺其品质并缔造其价值观的人生苦旅。生活上的困苦和精神上的挣扎,让年少的曹德旺过早品尝到了肉体与精神上的两种痛苦,也打磨出了他善良、坚毅的个性。
他说生活的苦难是试金石,会显示出一个人最丑恶的一面,也会显示出一个人最善良的一面。苦难的生活让他懂得了善良和坚强的重要。
所以吃苦精神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没有吃苦精神,在那一无所有的年代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何以能够成为现实?没有吃苦精神,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战胜敌人,缔造新中国?没有吃苦精神,袁隆平何以能够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研制出杂交水稻?没有吃苦精神,体育健儿何以能够在赛场上争得荣誉?没有吃苦精神,成功者何以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开创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个半世纪以前,很多人聚集在法国里昂的一个盛大宴会上,他们正在讨论一个画说明了什么意思。有人说它到表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些场景,有人说它描绘了古希腊真实的历史画面。看到来宾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气氛越来越紧张,主人灵机一动,转身请旁边的一个侍者来解释一下画面的意境。结果,这位侍者的解释令所有在座的客人都大为震惊,因为他对整个画面所表现的主题作了非常细致入微的描述,他的思路非常清晰,理解非常深刻,而且观点几乎无可辩驳。因而,这位侍者的解释立刻就解决了争端,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心悦诚服。
有些人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不以为然,他们轻蔑地问:“那么你是在哪所学校接受教育的,先生?”在座的一位客人带着极其尊敬的口吻询问这位侍者。“我在许多学校接受过教育,阁下,”年轻的侍者回答说,“但是,我在其中学习时间最长,并且学到东西最多的那所学校叫做‘苦难’。”这个侍者就是后来影响整个世界的一代哲学家——让?雅克?卢梭。
一个不肯吃苦的人是不会做出什么大事的,即使有幸成功,也不会体会到胜利后的甜蜜。苦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上天为了让我们懂得成功不易而故意加给我们的考验。事实证明了他的说法的正确性,譬如林肯、洛克菲勒、克鲁斯?菲尔德、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 他们有过不幸的童年,但他们后来都成功了。
品悟成功
那些成功的人似乎没有一个不是吃苦才有所成的,也许这些苦是上天故意给他们的财富。而一个懂得吃苦的人才能战胜种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走向成功之巅。
吃苦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
“幸运看来只会降临到每天工作14小时,每周工作7天的那个人头上。”这是哈默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哈默是这么说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在哈默90多岁时仍坚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的习惯。
哈默说过:“我成功的秘诀就是我比别人每天多工作几个小时。”对此沃伦?巴菲特也认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很关键的一环。一旦养成了一种不畏劳苦、敢于拼搏、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劳动品性,则无论我们干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古人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清末时梨园中有“三怪”,他们都是因勤学苦练成了才。
瞎子双阔亭,自小学戏,后来因疾失明,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苦练基本功,他在台下走路时需人搀扶,可是上台演出时寸步不乱,演技超群,终于成为功深艺湛的名角。
另一位是跛子孟鸿寿,幼年身患软骨病,身长腿短,头大脚小,走起路来很不稳当。于是,他暗下决心,勤学苦练,扬长避短,后来一举成为丑角大师。
还有一位哑巴王益芬,先天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默记在心,虽无人教授,但他每天起早贪黑练功,长年不懈。艺成后,一鸣惊人,成为戏园里有名的武花脸,被戏班子奉为导师。
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勤奋能塑造伟人,也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
以辩才出名的罗伯特?皮尔正是由于养成了反复训练、不断实践这种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品格,才成了英国参议院中杰出、辉煌的人物。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尽可能地背诵一些周日训诫。当然,起先并无多大进展,但天长日久,滴水穿石,最后他能逐字逐句地背诵全部训诫内容。后来在议会中,他以其无与伦比的演讲艺术驳倒他的论敌。但几乎没有人能猜测到,他在论辩中表现出来的惊人记忆力,正是他父亲以前严格训练他的结果。
我们常常说:“勤奋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人一旦有了抱负和信念,就会产生勤奋。”
马克思花了40年的心血,撰写了《资本论》。他从计划写作时起,为了避免计算上的错误,就利用“业余”、“养病”、“休息”等时间,刻苦钻研数学。为了详细占有材料,他仔细钻研和作过摘要的书达1500多种。写第一卷前两章,他从各种书籍中作摘要就达200多处。为了写好英国劳工法的20多页文字,他竟把英国图书馆里凡是载有英国和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都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在写作过程中,几乎每天都到图书馆去查阅大量资料,晚上在家里常常工作到深夜。他在出外散步时总要带上笔记本,并且不时地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和他认为有用的东西都记在上面。他还常常在室内踱来踱去,一边走,一边思考,长年累月竟把门窗之间的地毯踩成了一条浅沟,好似穿过草地的一条羊肠小道。他经过勤奋的学习和研究,终于在逝世前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三卷的初稿,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
查理?帕克尔,是一位爵士乐史上了不起的音乐家。他曾经在坎萨斯城被认为是最糟糕的萨克斯演奏者。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的境况糟透了。他甚至连一家愿为他试演的剧院都找不到。他在逆境中拼搏,通过每天11—15个小时的刻苦练习,三年后,他的独奏变得非常轻盈,又充满惊异和勃勃生机。炉火纯青的技巧终于使他开创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音乐风格。
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他们每一个人才学广博,勤于耕作,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凡是能创造最好自己的人,他们的努力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勤而不怠的努力却是相同的。
“懒惰”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怪物,人一生谁都会与这个怪物相遇,比如,早上躺在床上不想起来,起床后什么事也不想干,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自己不想懂,不会做的事自己不想做……“懒惰”是人类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俗话说:“勤奋是金。”一位杂技演员要练就一身绝技,不知道要流下多少汗水、饱尝多少苦头,一招一式都要经过难以想像的反复练习。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杂技方面的著名演员我不太熟悉,但著名的芭蕾舞演员泰祺妮的故事我却是有所闻知,泰祺妮在准备她的夜晚演出之前,往往得接受她父亲两个小时的严训。歇下来时真是筋疲力尽!她想躺下,但又不能脱下衣服,只能用海绵擦洗一下,借以恢复精力。舞台上那灵巧如燕的舞步,往往令人心旷神怡,但这又来得何其艰难!
大家都知道一些“勤能补拙”、“勤奋可以创造一切”这样的道理。可知道的人虽多,但我们当中究竟有多少人从中受到了启发呢?
真正做得到的人没有几个,大部分的人依旧在工作中偷懒,依旧好逸恶劳,甚至有人把工作当成是一种惩罚。这样的工作态度,可能有成就吗?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今这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依靠勤奋的美德,在工作当中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不断地进取。
我认识一位作家,她在著作里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有多种因素,环境、机遇、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自身的努力与勤奋。缺少勤奋这一重要的基础,哪怕是天异禀赋的鹰也只能栖于树上,望天兴叹。而有了勤奋和努力,即便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山顶,观千山暮雪,望万里层云。”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懒惰的人总是在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不愿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在他们的心里始终认为骗得过老板,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是在愚弄自己。
品悟成功
对于“勤奋真的很难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不”,勤奋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习惯。
先行动才会出现好的结果
这个世界上只有行动才会出现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也会变得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不犯错误,不一定就不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所以不要只想不行动,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即使行动的结果会不一样,但是总会总结出正确结果来。
如果决定了要做某事,那么一定要行动,在决定后,快速地出击,不能光想不行动,一个人要想能够获得成功,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而要做到知行合一,才会有结果。
心理学家一直说不清楚,灵感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在某个完全没有预兆的时候,突然那么一闪。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灵感是宝贵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灵感就是一个事业的基础,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要把这笔财富拿到手,最重要的就是行动。
美国有一家快乐公司是第一家专门为7到12岁女孩子们服务的一个公司,它不仅制造了让各种肤色儿童都喜欢的“衣服”和西班牙玩具娃娃,而且还通过捆绑销售与娃娃相关的系列丛书,使学与玩相结合,变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孩子的时髦。2001年,该快乐公司的年销售量达到3.5亿美元。
说来你可能不信,就是这样一个玩具业巨人,它的诞生完全凭着一个已经45岁的女人的一闪即失的灵感。
这个快乐公司是罗兰在45岁时创办的,她在创办这家公司之前,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电视台记者、教科书的撰稿人以及一本小杂志的出版商。在1984年,她和他的丈夫在参加殖民地威廉斯堡举行的一个传统活动里,在那里,她沉浸于当年的殖民地的氛围中。那时,他们坐在教堂里的高背长凳上面,回想着乔治?华盛顿曾经到过这里,派瑞克?亨利也在这里发表过一些演讲,那里的服装、家庭、每一天的生活,都给她带来了一种历史性的回味。
接下来的圣诞节,她想给自己两个8岁和10岁的侄女买个既漂亮又有内涵的玩具娃娃作为礼物,但是她没有找到,市场上的娃娃都不是她想要的那种。
也就在这突然之间,她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想要制造妹妹的念头。于是,她立刻给最亲密的朋友写了一张明信片??它至今仍保存在快乐公司的档案室??“你觉得怎么样,为9岁的女孩制作一套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书,同时配备穿着不同时代服装的娃娃,以及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演出的附属玩意儿?这并不是要做新的玩具,而是想把殖民地威廉斯堡的美好回忆微缩到孩子们一直很喜欢的书和娃娃的身上。”
罗兰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立刻用一周的时间开始了制作一份包括系列图书、娃娃服装样式、生产线等规划的内容详尽的商业计划书,并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实施。
在最初的时间里,罗兰也只能小打小闹,用最节约的办法来推销,凭借邮寄广告目录和相传,就这样慢慢地罗兰的产品已走过了4年,“美国女孩”的品牌价值也慢慢上升到了7700万美元。有了基础,罗兰开始扩大品牌,推出面向更年轻的女孩的婴儿娃娃和配套的《美国女孩杂志》等图书。在随后的5年里,“美国女孩”的营业额以每年5000万美元的速度增长,最终达到了3亿美元。
相信很多人在买不到合适的东西时,都有过罗兰同样的苦恼。买不到,就说明这个东西或是事物在市场上是个空白,就是商机所在。但遗憾的是,商机当前,却很少有人能抓住它。
有时是因为感觉迟钝,视而不见。有时是看见了,也想到了,却没有行动。
行动才有结果,这原本是简单的道理,但越简单越做不到。面对这些,很多人的理由就是等条件成熟。
一个项目,特别是大项目的实施,确实需要很多条件,做一个项目,不止是做这个项目本身,往往更多的是精力,是花费在实施项目的条件上。
于是,也就是这样,难坏了不少人,大部分人会让很多的灵感胎死腹中,让很多的项目不了了之。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意就是做出来的,如果要等到条件成熟时,那么也许永远都不会成熟。何况事情是变化的,夜长梦多,可能还没等到条件成熟,周边环境就已经变了,项目本身又面临新的问题,旧条件没有达到,新的要求又冒出来,好摊子也拖烂,烂摊子拖得更烂。
对于那些富有进取精神的一些人来说,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先干起来再说,边干边寻找机会,边干边创造条件,边干边修正,边干边完善,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也许最初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也就在做的其中发现了新机,也就会在最后取得好的结果。
毛主席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的,那就要亲口地去尝一尝。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不行动是永远都不会有结果的。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所以,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是光想想就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会出现结果。
品悟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灵感就是一个事业的基础,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要把这笔财富拿到手,最重要的就是行动。
拿第一份薪水,你不必计较有多苦
在现代职场中,有些人最关心的往往不是工作能不能做好,而是薪酬多不多。在他们的眼中,薪酬是自己身价的标志,绝不能拿得少,也不能低于别人。一旦发现自己的薪酬低于最初的预想,他们在工作中就会敷衍了事,能偷懒就偷懒,能逃避就逃避,并且振振有词:“得少干少,得多干多,给我多少钱我干多少活,公平!”这些人只知道向老板索取高额薪酬,却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更不懂得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做事,用苦干来赢得报酬。
冯元进入一家做出口玩具生意的公司上班,工作环境和待遇都让她比较满意,她很快便投入工作中。
在几位老同事的指导下,冯元的工作做得很让老板满意。但一个月后,冯元发现公司里她学历最高,工资却是最低的,干的事也不少,她感觉很不平衡。
老板发现冯元工作有情绪,就找她谈话。得知原因后,老板告诉她只要她工作做得好,公司绝对不会亏待她。但冯元要求老板要么提高她的月薪,要么多拿提成。
老板解释说,冯元的薪酬是按照职位定的,这是公司的制度,不是随便更改,况且冯元是新人,刚进公司没有工作经验,还需要老员工带带,在冯元没给企业创造出效益之前,不能提高薪酬。
最终,老板没有做通冯元的工作。一个月后,老板没有给冯元加工资,也没有给她多拿提成。
冯元很气恼,决定吓唬吓唬老板,于是,她给老板递交了辞职信。冯元的本意是,自己的能力老板是认可的,况且公司很难找到像她这样专业对口的员工,便佯装辞职逼老板给自己加薪。
但让她意外的是,老板接受了他的辞呈。
老板的态度让冯元后悔莫急,为了继续能在公司上班,他找到老板,向老板道了歉,准备要回辞职信。老板对她说:“在我看来,能证明你身价的也不是薪水,而是你做事的态度和能力。这是你的第一份薪水,但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薪水,不管是多少,我希望你能无条件接受。”
宽厚的老板最终原谅了冯元。
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是不会狭隘地把薪水放在第一位的,而更愿意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的过程。他们更看重工作背后品格的塑造和能力的提高,所以能发掘出每一项工作中所包含的人生成长机会。
看待工作的眼光要放远一点,薪酬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努力,你会发现第6年的收入会是此前5年薪水的总和。如果这样去思考,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们攀比薪水便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无可厚非,我们第一份工作遇到的焦点问题无疑是薪水问题。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会有害职业前途。
安?莫尔从商学院毕业后曾经有许多选择,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其中待遇最低的时代集团。她说:“虽然有许多助学贷款要还,但我还是选择了这份工作,因为我喜欢杂志。当时我的同学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做,但25年后我们再次重聚的时候,他们彻底明白了。” 同学重聚的时候,安?莫尔已经是时代集团的主席兼CEO了,成为了“杂志女皇”。她还说:“你不能单凭赚钱多少来选择自己的职业。我当然希望能多赚钱,而且这份工作也的确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但如果只是按照赚钱数量来选择职业,我很可能会踏上一条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
一个人,如果选择自己心爱的工作,并想在这个行业有大的发展,不妨把薪水看淡些,因为现实中那么完美的事很难发生。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许多人甚至会在职业生涯刚开始时便拒绝许多高薪工作。这样的人最终会成为真正的赢家,无论是从心理满意度还是从物质待遇上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都会比较容易成功。
因此,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千万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有时一个职位可能没给你提供很高的薪水,特别是在毕业时找的第一份工作,但如果在这个职位上能够学到东西,从做人做事各方面能够给你补充“营养”,就不应放弃,哪怕是最基础的入门工作。
有人曾把职业生涯比做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第一份工作无疑属于初赛阶段。初赛时,大家都刚进入社会,大多数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苦干一点,很快就能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20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一些,30多岁成了经理,最终赢得了初赛。接下来是复赛,这时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还要学会苦干。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会骄傲自满起来,自认为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
所以,如果把第一份工作看成是初赛,多吃点苦算什么?所以我们就不应该计较自己的第一份薪水和吃苦不成比例。
1994年,唐骏卖掉自己的公司加入微软,成为一个打工者。当时,唐骏拥有的公司都在赚钱,他的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当时的情况是,小两口刚刚过上了好日子小生命在孕育,唐骏的父母也到了美国全家团圆----32岁的唐骏和30岁的孙春兰,终于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结果唐骏竟然要关掉公司搬到西雅图,去微软做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而年薪只有5万美元,只有他当老板时所赚的一个零头。
唐骏对妻子说:“我们的公司现在主要是以给日本的软件公司做外包为主,你在日本的时候也知道,日本人对微软有多么崇拜。前几天我跟客户无意中说起我要去微软总部面试,他们竟然都很崇拜我,觉得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高手才有机会去微软工作。而且他们说,我去了微软,可能会把单给我做,而且是比以前更大的单。所以,我去微软就是镀金去了。两年以后我再出来,那就是有金字招牌的软件工程师,到时候接单就更容易了……”
唐骏就这样把孙春兰给说服了。唐骏后来总结说,这是他生活中最得意的一次沟通。当然后来他进入微软,踏入职场生活,他的沟通谈判潜能完全施展开来,几乎是无往而不利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态度正确,从来都是和颜悦色,两个人坐下来把问题摊开来心平气和地说明白、讲清楚;第二是目的正确,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大家达成共识,把事情做好,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个人的个人利益。只要坚持这两点原则,那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随后,一家人都随他去了西雅图,唐骏也加入了微软公司做程序员。他们在西雅图买了他们的第一所房子。对于唐骏来说,加入微软就是他人生最重大的一个转折点。他走上职业经理人的道路——这也是一条指引他走向成功的道路。
从一个成功的老板到打工者,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个吃亏的买卖,但唐骏做了。如果唐骏太注重自己的收入多少,可能就不会有“打工皇帝”的传奇,更不会有“盛大”的辉煌。所以,要做大,就一定要敢于“做小”。成功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安逸的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们知道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得到更高的薪水,但在你获得高薪水之前,一定要做好选择,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千万不要让薪水和吃苦的比例问题绊住了前进的脚步。
品悟成功
不是看工作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