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文化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因为能够把文化保存下来传给后代。要把文化传给后代,就需要记录,而纸张对于记录是必不可少的。
在发明纸张以前,人类是在平台或黏土板上;在金属器物或骨头上;后来在兽皮和木片上做记录的。这些东西分量重、体积大,要做很多记录不是可能的。所以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书写的材料。
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纸草”。所谓“纸草”,是把生长在尼罗河畔的一种植物的茎切成薄片,加水使植物纤维紧密连接,晒干后就成了薄纸状的东西,但是纸草并不是正式的纸。在纸草传入欧洲前,当时欧洲人用什么来记录呢?他们使用的是羊皮。这种羊皮纸价钱昂贵,一般人买不起,所以没能推广。
在我国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劳动人民也已经会用植物纤维造纸,如“灞桥纸”。后来又出现了“丝絮纸”。但是这些也算不上是正式的纸,它们只是纸的雏形。
在使用“丝絮纸”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发现它产量低、腐败快,不便保存,也较贵,因此许多人都在探索新的造纸方法。在这方面东汉时期的蔡伦贡献最大。
蔡伦很有才学。他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在漂麻造纸的基础上,又大胆地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及废鱼网造纸的方法,用石臼把这些原料捣碎,放在水中溶解;然后用抄具抄出薄薄的一层,使其干燥。这种方法,其基本作法与现代造纸方法相同。它在工艺技术上有了重大的改革,不仅扩大了原料的来路,降低了原料的成本,也使纸的质量提高了一大步。
公元105年,蔡伦把第一批制造出来的好纸首先献给了皇帝,并报告了造纸的经过,因而受到了赏赐。之后,皇帝下令推广蔡伦的造纸方法。
蔡伦造纸的新方法于8世纪传到了萨拉森帝国;于12世纪传到了西班牙,从此在欧洲广泛传开。
当然那时的造纸都是人工操作,一张一张地生产。使用机器自动生产,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直到1799年,法国抄纸工路易。洛伯才发明了机器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