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3182100000002

第2章 为孩子“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中国有一句俗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个“不同”,说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儿童的发展是既有着年龄的阶段性特点,又有着不同个体先发展或后发展的差异以及发展方向的不同。因此,要求孩子都以一个模式加以统一,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

来自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方面的资料显示,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个性问题绝大多数是属于家庭性的,或者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密切联系。而优良的个性品质,如自主、创新、进取等无不与民主的教养方式和家长的个性息息相关,正所谓“以个性养成个性”,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价值观念、个性特征、人际关系、物质条件等等在个性化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据心理学家的观察表明,一个人的个性至少有50%打上了深深的家庭烙印。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主动性不强,于是把自己的社会经验强加给孩子,抑制了孩子原有的个性;有的父母觉得让孩子按照自己为他所作的规划发展才是最合理和最健康的;有的父母担心复杂的社会因素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于是采取强制式的教育方法,限制孩子的正常交往,限制孩子按自己的兴趣参加正常的交际活动……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事实上,个性有好有坏,只有正确对待和分析孩子的个性,总结出一套依照孩子个性而“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简单地说来,就是要根据孩子独有的个性因材施教。

作为最了解孩子、与孩子接触最多、以及孩子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父母具备了实施个性化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致力于在培养和引导孩子的个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破坏与创造,只是一线之隔

任嘉又开始进行他的“创作”了。不过他进行“创作”的地方通常不会在爸爸为他准备的画纸上,他喜欢拿着小刀在任何一个可以留下痕迹的地方搞“创作”。家里的写字台、椅子、地板,甚至墙壁上,到处都是他的“作品”。

爸爸很生气,甚至有一种夺下孩子手里的小刀重重扔在地上的冲动,但是看得出来,他正在努力压制自己的怒气。他走过去,看着趴在地板上正用心“创作”的儿子刀下的一幅“蓝天白云”,惊奇地发现事实上如果不是刻在了不恰当的地方,儿子的作品其实还是有几分观赏性的。爸爸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儿子,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当任嘉出现在少年宫版画教室门口的时候,他松开了一直牵着爸爸的手。看到教室里的孩子们手拿刻刀专心创作的样子,任嘉的眼睛里绽放出新奇与渴望的光芒。

一切都被爸爸看在眼里,他对儿子说:“想加入他们吗?”

“嗯!”任嘉用力点头。

爸爸笑了,因为他知道,最重要的,并不是儿子以后都不会在家里“搞破坏”,而是真正地开始创作了。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聪明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如果爸爸真的采用了“夺下刀重重扔在地上”的教导方式,只不过能抑制孩子一时的不当行为,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爸爸没有发怒,而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孩子的问题。他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而是试着从孩子的不当行为中寻找值得欣赏的地方,这是问题的突破口所在。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识别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但爸爸的这种处理方式就很好地遵循了塑造孩子良好个性的一条重要的准则,就是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促进孩子潜能的发挥。

2.“不合群”的孩子有天赋

茵茵的妈妈是第三次被幼儿园的老师找去谈话了,原因是茵茵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总爱在上课的时候“走神”,下课也不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喜欢自己躲在教室里做别的事情。老师说这个孩子“太不合群”,担心会影响她今后的发展,无法适应长大以后的团队生活。

妈妈也有些着急,她决定和茵茵好好谈谈。

“茵茵,今天老师找妈妈到幼儿园去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茵茵低下头:“我知道,是我又犯错误了。”

妈妈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不,不是茵茵犯错了。不过的确是有一点小小的问题,茵茵愿意和妈妈谈谈吗?”

“好。”茵茵有点高兴地抬起头,显然妈妈的语气和跟她说话的方式让她觉得很有安全感。

“那茵茵能不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下课的时候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呀?”

茵茵撇撇小嘴,很不以为然地说:“他们玩的游戏好幼稚的,我不喜欢和他们一起玩。”

“那茵茵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做什么呢?”

谈到这个问题,茵茵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我在看故事书呀。”

“原来茵茵喜欢看故事书啊,那么茵茵在上课的时候也是在想故事书里写的故事吗?”

“不是的,”茵茵摇摇头,“我是在想自己写的故事啊。”

妈妈明白了。她思索了一下,决定了要跟女儿说些什么。

“茵茵原来是一个会写故事的孩子啊。妈妈真高兴,我的女儿这么棒!”

茵茵很兴奋:“妈妈你想不想看我写的故事啊?”

“妈妈当然想看了。但是茵茵希望不希望自己写的故事今后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呢?”

茵茵点点头。

“妈妈告诉茵茵,能写出好多好看的故事给别人看的人叫做作家。但是当一个作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一个好的作家要懂得很多方面的知识,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可以写出精彩的故事。所以,上课的时候听听老师讲的知识,下课的时候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玩一玩,茵茵才可以写出更好看的故事。”

茵茵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但还是对妈妈说:“可是我喜欢看故事怎么办呢?”

“不如妈妈和茵茵做一个约定好了,茵茵在幼儿园的时候专心听讲,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等茵茵下课了以后,妈妈带茵茵去少儿写作训练班,在那里有可以教人把故事写得更好的老师,还有很多和茵茵一样喜欢写故事的朋友哦。”

茵茵立刻高兴地回答:“好!”

案例分析:

在茵茵的事件中,妈妈选择了最好的处理方式——全面教养与特长培养相结合。妈妈并不急于纠正女儿的“错误”,而是通过和女儿的谈话了解原因,再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既让女儿在与朋友相处的健康环境中长大,又着重引导培养了女儿天赋的发展。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思维模式往往与别人不太相同。世界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在年少时都有或多或少的“怪癖”——就是行为与别人有所差异。有天赋的孩子通常会对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内容和重复的练习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很容易“分神”,进入自己的思维世界。但是据调查发现,有天赋的孩子在除了课堂以外的很多领域都比自己的同伴表现得更好,尤其是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才能。其实,与其让这样的孩子埋没在团体行动中,不如想办法培养孩子在团体生活中的独立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提出人的能力多元化的同时也指出,只要给儿童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每个孩子都可以在7种智能方面获得“合格”的发展,但最终只是在一方面或有限的几方面形成特长,而不是所有方面都可以达到特长标准。因此在家庭个性化教育中家长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让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3.好奇不会累

陶陶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有时他是个“问题”少年,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鱼为什么不眨眼睛?”“白天星星都跑到哪里去啦?”“为什么到了冬天我们的鼻子嘴巴里都会喷白雾?”这类的问题。有时他又变成个“破坏专家”,他拆开闹钟,想知道里面是谁在报时;他挖开花盆里的土,想看看里面的种子怎么生根发芽;他还把小猫从楼上扔下去,看它是不是真的有九条命?爸爸妈妈带他去逛商场的时候,他也总是充满了好奇,只顾着去看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甚至有一次还跟丢了,迷了路。

爸爸妈妈有一点苦恼,但是他们也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于是爸爸妈妈给陶陶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告诉他很多他好奇的问题在书里都有答案。有时爸爸妈妈反而喜欢问陶陶“为什么”,看着儿子自豪骄傲地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爸爸妈妈觉得很欣慰。爸爸妈妈还把陶陶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带他去看春天里的各种植物、池塘里的小蝌蚪、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还买回蚕宝宝让他喂养。

陶陶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又依靠自己已知的知识来探索未知的知识来解答心中的疑惑。

案例分析:

这对父母在陶陶的教育过程中扮演了优秀的引导者的角色。面对孩子对事物的新奇,他们没有强行地遏制或是表现出厌烦,反而用书籍和实践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探索,使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美的享受。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对新鲜的事物和现象,人都有着去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对于初涉入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学习的原动力。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4.是父母选择,还是孩子选择

可儿加入钢琴训练班已经三个多月了,但是依然没有什么进步。妈妈很着急,老师也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小女孩的智力和接受能力都没有什么问题,但不知为什么,她的进度就是赶不上班上的其他同学。

妈妈忍不住跟爸爸提到了这件事情,爸爸想了想,问:“当时带可儿去培训学校的时候,是她自己选的钢琴培训,还是你帮她选的呢?”

妈妈说:“当然是我选的了,现在谁家的孩子不学钢琴啊。想想我小时候,多盼望能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呀。”

爸爸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不如这样,让我去接可儿放学。”

爸爸接到可儿,路过小提琴班的教室的时候,发现可儿的脚步慢了下来,还不停地向里张望。爸爸不动声色,第二天就给可儿改报了小提琴训练班。可儿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样子却很高兴。

一个月过去了,可儿的小提琴演奏进步神速,老师夸她是班上最有天赋的学生,还让她代表学校参加市里举办的比赛。

案例分析:

在可儿的事件里,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妈妈以自己的选择作为女儿的选择,希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并没有考虑到女儿是否接受和感兴趣。而爸爸的方式更为恰当,他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后,观察孩子的举动,尊重孩子的兴趣为孩子做出了合适的选择。尊重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每一个个体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特征,是为孩子朝着适合自己所爱、所向、所能、所长的方向发展创造条件,走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独特之路。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尊重其个性、行为方式和兴趣爱好,不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不以自己的好恶规定孩子的发展方向,不强迫孩子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