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小草家时,小草一家早就在那等着了,实在是他们没有想到那黑黢黢的东西那么值钱。15两啊!可顶得上他们一家两年的开支了,花溪村的收入都普遍的低,一年到头能存下的银子都没有10两。所以说大家伙的生活水平才会那么低。
大伙儿到了后山,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阳光透过树叶,留下一个个的光点,微风拂过,仿佛还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苏菱教给他们如何辨别蘑菇和木耳什么样的才是能吃的后,就一个人钻进了树林,心想着,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花溪村依山傍水的,不应该那么贫困才是。只是这里的人都不懂得利用这里的资源。在苏菱看来,这山里可全都是宝啊!
不一会儿功夫,苏菱就在这发现了辣椒,要知道这辣椒可是调味的极品啊!想着前世吃的四川火锅,特别是辣味的,那可真是够味。
苏菱小心翼翼的将这几颗辣椒连根挖下,打算移栽回院子里。苏菱在这边发现了一大片竹林,想着现在是春季,刚好是竹笋生长的季节,要是能挖到竹笋卖出去,家里也会多一个进项,要知道香菇和木耳可采不了多久。
一周前下了一场雨,加上是春季,比较湿润,肯定会有竹笋的。苏菱跑到竹林,看到那冒尖的竹笋,哇,那简直就是一片白花花的银子啊!对于她来说。
动起手来挖竹笋,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篮子。苏菱叫上爹娘、李叔和李婶,挖了一大片的竹笋,大概有个五六百斤左右吧。
“菱儿,这懂又苦又涩的,你拿去卖有人要么?”苏母担心一天的劳作白费了。
“娘,您不用担心,你还不相信女儿得本事么?”
苏母想着女能将猪下水做的那么美味,蘑菇木耳也卖得那么高价,也就相信她了。
“那现在那么多竹笋怎么拿得回去啊!”李叔问道。
“我有办法,我们先将竹笋用麻袋装起来,在坎两棵小树做个简易的推车就可以了。”苏菱答道。
“那好,我回家去拿麻袋,你们再挖多点。”说着,苏父就下山去了。
半个多时辰,苏父拿了五六个大大的麻袋,几个麻袋都装得满满的。苏父和李叔一人拉一边,儿李家大哥、儿哥和苏东则在后面推。
到了村里,遇上刚劳作回来的人,就有人问到:“李大哥,苏二哥,你们这装的是什么啊!一大袋一大袋的。”
“哦,这是竹笋,孩子说想吃了,就挖多一点。”苏父回答道。
“这东西又苦又涩,还费油,有啥子好吃的。”很是不解的看着他们,“孩子玩闹,你们也跟着玩闹么?诶。”说完就走了。
苏父很是无奈的看着大家。
苏菱和家人将竹笋制成笋干、酸笋、辣笋等各种口味,又将其卖给了天悦酒楼,一样签订了合同。这次两家共同制作的笋干有200斤左右,酸笋和辣笋各二十坛。笋干的价格每斤是300文,毕竟这东西常见,只是这做法难点罢了,要将其苦味和涩味去掉。不过这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也就苏菱这个未来人知道罢了,所以钱掌柜还是得和她继续合作滴。酸笋和辣笋买600文一坛。出去弄酸笋和辣笋买的配料大概花了差不多一两的银子,这次两家赚了八十二两左右,每家共分得四十一两。
四十一两加上上次卖香菇木耳赚得还有剩三十九两,这次的香菇木耳也卖了二十两左右,加起来就有一百两了。苏母看着这白花花的一百两银子,心里是那个的感慨呀!上次苏菱昏睡是还借了他大伯的十两银子给苏菱看病买药呢!本来还想着不知道何时才能还清,但现在有钱了就能还了。
“菱儿,咱们家现在又一百两银子,你爹的意思去拿来买田。”庄稼人吗,只有觉得有田才有底气,其他的什么都是虚的。
“那就买田啊!不过这一百两能买多少田啊!”苏菱问道。
“我们还欠着你大伯十两银子,还了就还剩九十两,现在的良田要八两一亩,次一点的要六两银子一亩,荒地得四两银子一亩,我们原想买四亩良田,次一点的买五亩,养个两年也能成良田,你觉得咋样?”苏母对苏荷说。
“娘,买田这个你和爹决定就好了,我没买过,不懂。”苏菱笑嘻嘻的说。
“那就这样决定了,我让你爹去找村长,看看有谁家要卖田么,有合适的话就买下来,刚好还能种上这一季的小麦,到今年冬天我们就不用饿肚子了。”想想都觉得美好。“他爹,你把之前买的那挂肉提上,到村长家去问问看,我去还钱给他大伯家。”两人就出门去了。
“哥,等到学堂开学你就去上课吧!到时你学会了回来教我,我也想学呢!”苏菱笑着对苏东说。
“好,到时我一定努力,回来再教你和荷儿识字。”苏东憨憨的笑着,想到可以去读书就很兴奋,其实之前他一直都很羡慕可以去读书的人,但他清楚家里的条件,所以没敢提出要读书,现在终于能去上学了,他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他大伯娘,我来还钱了。上次多谢你能借钱给我,要不……要不我的菱儿可能就不在了。”苏母红着眼眶对苏菱的大伯娘林氏说到。
“说什么呢,菱儿这孩子从小就乖巧懂事,我瞧着都喜欢,你是个有福的,不像我。”林氏嫁给苏家老大,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很是不受苏奶奶的待见,苏菱的大伯1又是个软弱的主,林氏也是个不争不抢的性格,所以在老宅很受排挤。
“你还年轻,儿子总会有的,瞧瞧花儿三姐妹那么懂事,你也该放宽心来了。”苏母劝林氏。
“我也不奢望有儿子了,只要花儿她们几个能平平安安的长大,找个好婆家,过一辈子我就满足了。我也不想那么多了。”林氏拍着苏母的手。
苏父去了村长家,刚好得知村里有一户人家准备搬到镇上去,到吧家里的田地卖掉,其中就有三亩良田和六亩次田。苏父当即决定要买下,两家人已经立了契约,安了手印。苏父多给了村长三两银子,到衙门落户,换名时必须得打点一下,村长笑呵呵的应下,保证两天内帮他落实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