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十八学士
3189400000004

第4章 陪太子读书的于志宁

于志宁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他一生都沿着儒家的标准线路走,正心、修身、齐家,忠于王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生没犯过什么错误。在风云变幻的贞观十七年,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之争导致了满朝文武人人自危,而身为太子的师傅、处在波谷浪心的于志宁却安然无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于志宁的性格和命运早已由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是雍州高陵县人,是关中的白菜心地带,又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富足和安定是有保障的;于志宁的曾祖父曾作过北周的太师,他的父亲于宣道是隋朝的内史舍人,官阶也不低,社会地位比较优越;于志宁生于开皇八年前后,正是隋初升平之年。在诸多的有利条件下,于志宁的早年生活应是十分优裕的,每日里无忧无虑地读圣贤书、交接宾朋,顺便也学一学官场上用得着的知识和人情世故。隋炀帝大业末年,于志宁出任冠氏县县长,有机会实习一下在家里学的那些统治之术,包括文书、律令之类的。很可惜这个实习期并不长。农民起义爆发了。怎样治顺民,先辈圣贤有语录,放之四海而皆准,大可以照方抓药;怎样治叛民,圣贤没教过,于志宁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奈之下,扔了乌纱,卷起铺盖回老家。

李渊在太原起兵,挥师进入关中,于志宁率领众人在长春宫搞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让李渊喜出望外,“甚加礼遇,授银青光禄大夫。”实际上这光禄大夫那光禄大夫的,都是虚衔,没多大用处。当时李渊见人就封官,口里问着,手里写道,笔不停挥,一天就封了1000多人,所以虚衔也泛滥,荣誉称号也贬值。倒是李世民给了于志宁一个实官,让他作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赞军谋。从此,于志宁跟着李世民打江山,每有征伐都跟随着,还兼任了文学馆学士。

在李唐王朝的统治制度创建之初,于志宁是作为一名律令专家在发挥作用。由于隋末农民起义时间较长,隋朝的统治制度破坏殆尽,要恢复起来很不容易。于志宁“前后预撰格式律令、五经义疏及修礼、修史等功,赏赐不可胜计”。看来,于志宁早年学的统治之术和公文规范、法律条例派上了用场。贞观三年,于志宁任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二把手。这时候,一件极小的事情改变了他的命运。有一天,唐太宗一高兴,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到皇宫吃饭。饮酒饮得正欢,忽然想起于志宁咋没来,就问旁边人。有人报告说:“您请的是三品以上,于志宁还不到三品,所以就没来。”唐太宗便派人叫于志宁来赴宴,给他加了一个官散骑常侍,又让他作太子左庶子。这一任命把于志宁的大半辈子套牢在陪太子读书的位子上,出力而不讨好,实在是有苦说不出,有泪往肚里流。

唐太宗对于志宁说:“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幼小,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皇太子既幼少,卿当辅之以正道,无使邪僻开其心。于志宁教导太子勉之无怠,当称所委,官赏可不次而得也。”

唐太宗为了让李唐王朝长治久安,对继承人的教育十分重视,他选用于志宁这样模范遵儒家道德规范的人来辅导太子,作太子的表率,可以说是深谋远虑。甚而至于在委以重任之时,还对于志宁许诺官赏,真正是用心良苦。

于是,于志宁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太子读书,教太子理政,教太子做人。其他的事情也参与着,对太宗也时有劝谏。不过,他的劝谏多是一些细枝末节,仪式、礼数之类,裨补不大。只有一件事情还可以说一说,那就是功臣袭封刺史之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有一个天真幼稚的想法:想让宗亲和功臣的子孙们世袭刺史之位,让功臣的子孙们永远辅佐自己的子孙,“共保富贵。”他的这道命令刚下达,于志宁就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不是久安之道,上疏谏争。大臣马周也上疏说:“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傥有孩童嗣职,万一骄愚,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再加上长孙无忌等人不愿离开京城到封地去,唐太宗最后只好下令停止世封刺史。

于志宁是最理想的老师,可是太子李承乾却不是个省事的学生。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太宗即位时就立承乾为太子,早早确定了接班人地位,当时承乾才8岁。承乾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唐太宗很喜欢,有时让太子听断政事,颇识大体。太宗有时外出,就让太子承乾留守京城。又给太子配备了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这样正直又博学的老师,希望把承乾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好放心地把江山交给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承乾开始染上一些坏毛病。他喜欢声色犬马,游戏毫无节制,只是害怕唐太宗知道,所以不敢太明显。每次上朝办事,都要讲一番忠孝之道,下朝后却和一帮小人玩得邪乎。有时发现某一位宫臣要进谏,赶快正襟危坐,作一番很严肃的自我批评。谁还能再说什么呢?史书上说:“枢机辩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以为明而莫之察也。”

李承乾的两面派手法玩得高明,瞒过了群臣,却瞒不过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于志宁看到李承乾“数亏礼度,志在匡救,撰《谏苑》二十卷讽之,太宗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

于志宁辛辛苦苦地写书劝谏,虽然得到了唐太宗的嘉奖,在太子承乾那儿却没起什么作用。贞观十四年,于志宁兼太子詹事。次年因母亲去世解职丁忧。还没容他丁忧期满,唐太宗又起用他为太子詹事。于志宁上表请求唐太宗再给一段时间,让他守孝期满,唐太宗让大臣岑文本到他家传话:“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不可循以私情。”皇上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于志宁只好赶快就职。

太子李承乾在农忙之时大兴土木,营造曲室,奢侈过度;又耽迷于靡靡之音中不能自拔,于志宁多次上书进谏,“承乾不纳。”承乾又招揽了许多宦官,于志宁再一次进谏:“伏望狎近君子,屏黜小人,上副圣心,下允众望。”承乾不但不采纳,而且“览书甚不悦”,怒形于色。

这时候的李承乾自我意识过度膨胀,任性而狂妄,对一切的正确意见都听不进去。太子右庶子张玄素因为承乾游猎废学,两次进谏。第一次上谏书,承乾不纳;第二次再谏,“承乾览书愈怒,谓玄素曰:‘庶子患疯狂耶?’”又有一次,承乾在宫内敲鼓,声闻于外,张玄素叩门请见,极力劝谏,承乾气哼哼地拿出宫内的鼓,摔坏在张玄素面前。他又派手下人在张玄素早朝时,用马棒袭击张玄素,差一点打出人命来。

与张玄素同为难兄难弟的于志宁,虽然没有挨马棒,但有一次比挨马棒还危险。有一次李承乾私引突厥人入宫,于志宁又一次上书进谏,承乾大怒,派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刺杀于志宁。两人深夜潜入于志宁家,见于志宁还住在苫庐中为母守孝,受到了感动,不忍心杀了这位孝子,于志宁因此免于杀身之祸。

太子承乾似乎是走火入魔了,处处和别人打别扭,让做的事偏偏不做,不让做的事执意要试一试。他让人做了一个八尺铜炉,六隔大鼎,招募亡奴偷盗民间的牛马,亲自烹煮,和亲近的小厮们一块儿吃。喜欢学突厥话,穿着突厥衣服,让左右的人也扮成突厥人,模仿突厥生活。有一次还心血来潮学起突厥的葬仪,躺在地上装死。还说:“一朝有天下,当帅数万骑猎于金城西,然后解发为突厥,委身思摩,若当一设,不居人后矣。”

太子承乾私幸乐童称心,唐太宗闻知大怒,杀了称心等人,严厉谴责承乾。但承乾不思悔改,痛惜称心,在宫中专门盖了一座房子,挂起称心的画像,让宫人早晚奠祭。又在宫内埋葬了称心,立了墓碑,常常数月称病不朝。

太子承乾之所以有这么严重的异常表现,部分原因是过度放纵自己,更重要的原因是魏王李泰对嗣位的威胁。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好学、多才多艺,为李世民所宠爱。“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

唐太宗对李泰的特殊政策。李泰当然要用足用活。特别是开文学馆,和李世民为秦王时开文学馆何其相似乃尔!父亲的榜样在前头,李泰照葫芦画瓢没什么难的。所以,李泰“潜怀夺嫡之计”,笼络朝臣,邀取时誉,准备取代承乾。贞观十二年,魏王府司马苏“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美,劝泰奏请撰《括地志》”。李泰立即采纳,奏请多位名臣共撰此书。贞观十五年书成,唐太宗大加赏赐,每月供给魏王李泰的财物远远超过了太子承乾。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反对,唐太宗虽然采纳,但对李泰的过度宠爱并没有改变。他又让李泰搬到武德殿去住。魏徵认为唐太宗不应让李泰处在嫌疑之地,上书苦谏,此事才作罢了。

李泰因为得到唐太宗的偏袒,更加无所顾忌,加快了结党夺嫡的步伐。他网罗朝臣韦挺、杜楚客等人,又联合20多名驸马和功臣子弟,结为朋党,一支可以和太子承乾相抗衡的力量已经形成。而承乾渐受冷落,内心郁闷,干脆破罐子破摔,更加放纵胡闹。

唐太宗在太子与魏王之争中一直迟疑不定,首鼠两端。一方面,他怕废承乾立李泰会破坏长子继承制的秩序,为后世子孙夺嗣开个不好的先例,加上玄武门兄弟相残的事件在他内心仍在隐隐作痛,他不愿同样的悲剧在儿子们身上重演;但另一方面,他又对承乾很不满而属意于李泰。承乾腿脚有些毛病,唐太宗再三给人说:我儿子脚病倒不要紧……实际上内心很在乎,要不然也不会再三再四地说。更重要的是,承乾后来的表现太差,唐太宗把江山交给他不放心。

由于顾虑重重,加上大臣魏徵、褚遂良等的反对,唐太宗没有执行废立计划。贞观十七年初,唐太宗对群臣说:“闻外间士民以太子有足疾,魏王颖悟,多从游幸,遽生异议,侥幸之徒,已有附会者。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礼》,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这算是一个表态,但这个表态很勉强。唐太宗还派德高望重的魏徵去辅佐太子承乾,意在安定人心。但他对李泰却没有做相应的安排,李泰的势力依然在膨胀,对承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承乾依然焦躁不已,任性胡闹。他和汉王李元昌关系亲密,“朝夕同游戏,分左右为二队,太子与元昌各统其一,被毡甲,操竹,布阵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有不用命者,披树挝之,至有死者。且曰:‘使我今日为天子,明日于苑中置万人营,与汉王分将,观其战斗,岂不乐哉!’又曰:我为天子,极情纵欲,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汉王元昌还看上了唐太宗身边的一个侍女,他请求太子即位后把这个侍女赐给他,承乾也不加思索地答应了。

太子承乾一方面纵情游乐,另一方面也在阴谋着扳倒李泰。他先是派人告李泰的黑状,被唐太宗识破,没能得逞;后来又派刺客纥干承基等人刺杀李泰,也没有成功。最后,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军事实力上。开国功臣侯君集对唐太宗心怀不满,承乾便和他通谋,又网罗了一些人,准备杀入宫中,直夺帝位。

就在这个时候,唐太宗的另一个儿子李起兵造反,很快被李挫败,在齐王李起兵之后,承乾还洋洋得意地对纥干承基说:“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耳,与卿为大事,岂比齐王乎!”没想到,齐王兵败,还牵连到纥干承基,纥干承基在狱中坦白了太子承乾谋反的事,于是唐太宗废承乾为庶人,杀侯君集等。

承乾被废,魏王李泰以为时机已到,准备登上储位。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倾向于立晋王李治。魏王李泰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有一次扑到唐太宗怀里说:“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唐太宗信以为真,告诉了众臣。褚遂良立即指出这一席话的虚伪性,李泰过火的表演反而弄巧成拙。李泰又去威胁李治,又被唐太宗知道了,对李泰的影响也不小。还有李承乾的一句大实话也对唐太宗的决定大有影响。他说:“臣为太子,复何所求!但为泰所图,时与朝臣谋自安之术,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耳。今若立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唐太宗绝对不想让后人得到储位可以争取的印象,所以对李泰和承乾都不用,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在承乾李泰之争中,贞观群臣多受牵连,开国元勋房玄龄被疏远,魏徵虽死,但因为生前推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唐太宗怀疑魏徵结党,推翻了魏徵的墓碑,连公主嫁给魏徵儿子的婚约也取消了。倒是身在是非窝中的于志宁没什么事,主要原因恐怕是他不知道这么多事,知道了也不管,只是就事论事地劝善。

承乾事败后,唐太宗对于志宁说:“知公数有规谏,事无所隐。”所以还让他当太子左庶子,以辅佐新太子李治。

教软弱无能的李治用不着于志宁费什么劲,话说回来,于志宁再费劲也把李治变不成个有出息的男子汉。就这么凑合吧。李治即位以后,于志宁升官为侍中,为门下省的长官,是宰相一级的人物。虽然位高,但朝政大权基本掌握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手中,于志宁没多大作为,也不想揽那么多事。他进谏的事依然是鸡毛蒜皮类的小事。有人告长孙无忌,高宗李治让立斩告状之人,于志宁劝谏说得等到规定的时间再杀;衡山公主要出嫁,于志宁以为要按古礼守完三年服才能出嫁等等。

永徽二年,于志宁任尚书左仆射。第二年又兼任太子少师,又转回了老本行。

永徽五年冬,高宗雇用雍州四万余人修筑长安外城,有人上书说这不吉利,于志宁认为上书的人说话不吉利,应该杀头。高宗说:“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绝言路”于是不予追究。可怜的于志宁,想犯个错误居然未遂。

于志宁谦让的好品德依然在发扬光大,高宗赐给他田地,他奏请高宗分给别人;年龄大了,请求退休,高宗便免了他的尚书左仆射的职务,拜太子太师。

在唐高宗李治执政的最初几年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共掌朝政。后来,武则天逐渐得势,用各种阴谋和手段离间李治和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的关系,引勾结许敬宗、李等朝臣共同陷害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于志宁由于不管大事,没有成为首要目标。永徽六年,武昭仪羽翼既成,谋图废王皇后。昏庸无能的李治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于志宁四人商议。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拼命反对,老滑头李称病不入;于志宁慑于武昭仪的淫威不敢说话。

又一日,李单独见到李治,李治又问废王皇后立武昭仪的事。狡猾世故的李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须更问外人!”高宗李治从此拿定了主意,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贬斥褚遂良。

于志宁闭口不言,自以为可以全身远祸,却没料到许敬宗等人绝不允许任何一位直臣再居高位。武则天作了皇后,开始对当初反对立她的人士进行报复,指使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又把褚遂良、韩瑗等大臣牵扯在内,连中立的于志宁也没放过,说他“党附无忌”,免去职务。随后,于志宁又作过荣州刺史、华州刺史,年龄大了,请求退休,得到批准后就回了家。麟德二年,于志宁在家中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于志宁死后,得了好几个官号、什么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之类的,没什么用处,只表示皇上还记得这位老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