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狼道的秘密
3199400000007

第7章 忧患常存,狼族长盛不衰之道

狼永远会饥饿,停止奔跑就意味着死亡

狼的一生都保持高度警惕,一刻不敢懈怠,因为一旦松懈,就会给猎人和其他大型食肉动物以可乘之机。据一些牧民介绍,他们为了捕杀狼,经常在动物尸体四周设下带有狼夹的陷阱,或在动物尸体上下毒,狼一旦掉进陷阱或者吃掉动物尸体,便不再有逃生的可能。渐渐地,狼也知道了这些,每次在靠近食物之前,都会格外小心,用嘴叼一些物体扔到动物尸体周围,以检验是否有陷阱存在。待探明没有危险之后它们才放心地走过去,但不会立刻去撕咬食物,而是用灵敏的嗅觉去闻闻尸体是否有毒药的异样味道。

在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中,狼正是凭借着强烈的危机意识,用敏锐的嗅觉、视觉、听觉和快捷的反应速度逃过了生命中的重重危机,最终成为草原强者。

在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当更多的危险来临时,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跑鞋呢?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具有危机意识才行,只有在心理上以及行动上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才能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保持冷静,并游刃有余地化解危机。

虽然动物们所谓的“危机意识”是出于防身的本能所为,但“危机意识”无论对于动物还是人类的日常生活都很重要。那么,个人应如何把“危机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呢?

一只豹子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一匹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

那匹狼说:“听说狮子来了。”

“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躺着的豹子说道。

“听说狮子跑得很快!”

“跑得快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追一只羚羊用不了多大力气!”那匹狼还要说什么,它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行了行了,你去跑你的,我要睡觉了。”

那匹狼摇了摇头就走了,它却继续睡它的大觉。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虽然只来了一只,但是由于狮子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豹子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死时它不住地抱怨,是狮子破坏了它宁静的生活。

“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是多么脆弱啊”;“我想把三株的体会、经验和教训告诉大家,希望引起大家对危机管理的重视。”这三句话则是三株总裁吴炳新经历了三株生死劫难后最想说的三句话。

三株公司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可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30万元起家,在短短的4年内净资产就达到了48亿元,4年间整整增长了16000倍,资产负债率为零,并且建成了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三株营销网络,创造出中国保健品发展史上的“三株神话”。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1996年,常德老汉陈伯顺服用三株后去世,随后,当地法院判决三株一审败诉。自此,三株的全国销售额急剧下滑,月销售额从数亿元跌落到不足1000万元。虽然1999年4月三株公司在二审中终于以胜诉的结局胜出,但这却是一个迟到的“胜出”,这个时候的三株公司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个企图建成“日不落帝国”的生物工程王国,这么一个欲与可口可乐比高低的神话品牌,却因为一场“人命官司”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年销售额从80亿元狂跌至只有20亿元,最后几乎从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上销声匿迹。

也许我们要问三株神话的破灭难道仅仅就因为一个“常德事件”没处理好吗?当然不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往深处追究,三株日常对风险管理的忽视,缺乏危机意识是其衰败的根本原因。如果三株在日常能加强企业的危机意识,在企业整体管理、质量维护以及市场规范上把好关,提高企业整体对风险的驾驭能力,那么三株绝不会因为一个“常德事件”而灭亡。

中国企业家的典范任正非现已花甲之年,但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他依旧保持着危机意识,并且始终将他的危机意识传递到公司上上下下。

任正非曾说:“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长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灾难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他在时刻提醒华为员工,“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

除此之外,任正非在媒体前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无论企业取得多么辉煌的业绩,他的眉头一直紧锁,始终没有舒展开。他仿佛与生俱来有一种忧患意识,而且时时处处都存在。可以说,华为之所以能一路绝尘,与华为人的危机意识密不可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元化社会,任何企业都处于风云莫测的环境中,有可能你今天还繁荣昌盛,明天就失业倒闭。企业无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无论是享誉世界、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还是那些默默无闻、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都难逃危机的侵袭。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狼的世界是动荡不安的,危机四伏。尽管如此,狼时刻保有危机意识,时刻警惕着、准备着,因而最终一代又一代地顽强生存下来。试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那么时刻都将面临着生存的危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常存危机意识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

相反,安逸的生活就像裹了糖衣的慢性毒药,一点点蚕食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直至变得平庸无能的我们在安逸中慢慢死去。安逸的环境将使我们难以发现潜在的危机,难以开发自身的潜力,从而无法完成伟大的理想,无法成就更大的事业。

刘禅便是一个例子。他继承父位成为皇帝以后并没有像刘备那样勤政用贤,而是过起了安逸的帝王生活。他对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毫不关心,最后导致宦官专权,国家灭亡。正是安逸享乐的生活磨灭了他上进拼搏的意志,正是帝王之位的高贵打消了他更上一层楼的愿望。

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沉迷美色,亲近小人,怒杀直言进谏的忠臣。在安逸享乐的生活中,他忘记了一个优秀的帝王应该具有的品质,易怒和暴虐的性格使忠良的臣子和百姓疏远了他,但他却对此还无知觉,继续我行我素,沉浸在美好安逸的生活之中,失去了坚韧意志和美好理想,从未经历过磨难和挫折的他,最终无法逃脱一败涂地的命运。

安逸的生活给予你的虚假的美好看起来固然让人喜欢,但只有磨难和挫折才能让你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创造出真正绚烂的美好人生。

请记住:人不能让自己舒舒服服地生活,要有狼的精神,始终保持一种“饥饿感”,绝不让自己被别人取代。

狼性务实,从无抱怨之心

一头山羊到了天堂对圣徒彼得说:“我的头上有一对角,是攻击敌人和保护自己的利器,但为什么还是被手无寸铁的狼吃掉呢?”

彼得说:“虽然你和狼都是哺乳动物,但你是以草叶为生,狼以肉类为生,狼吃羊是天性决定的;除此之外,就要责怪你们自己了。”

“怪我们自己?”山羊满腹狐疑。

“是的!羊太安于现状了。羊个性柔弱,毫无自我保护意识,虽有羊群,却无群体合力。而狼则不同,它们有敏锐的嗅觉,发起攻击时勇往直前,遭遇失败时不屈不挠,协同对敌,这些都是它们成为强者的最有力的武器。”圣彼得解释道。

“这种情况能改变吗?”山羊乞求道。

“羊性是无法改变的,狼性自然也无法改变。这是上苍的安排,也是自然进化的法则。”

狼从其祖先开始食肉的那一刻开始,就决定了狼的捕食者地位。为了生存,狼进化出了越来越锋利的牙齿,代代遗传下来更强健的身体。

山羊之所以成为山羊,也是从其祖先开始食草的那一刻决定的。草是如此容易获得,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只要低下头来,随时可以填饱肚子。于是它们安于现状,危险来临时,所能做的不过是拼命地奔跑。羊的进化方向是:比自己祖先跑得更快些而已,这注定了它们只是充当被追逐者的角色——成为狼捕猎的食物。

狼与羊的这种角色是无法改变的,犹如一个人的出身一样。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自己不是出生在一个亿万富翁的家庭,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是位高权重的要人……这些抱怨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倾诉。

上苍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偏袒。羊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人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与其像羊一样抱怨,不如向狼学习。我们应少些抱怨,多些务实。

奎尔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修理这活太脏了,没本事的人才干这样的活,一天到晚累个半死,浑身上下没一处干净地方,真是丢死人了。

如此,奎尔每天都在这种抱怨和不满的心情中度过。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份很低等的工作,只是日复一日地在为一点可怜的工资出卖苦力。因此,他便慢慢地开始消极怠工,当同他一起进厂的同事将眼光盯着师傅手上的“活”时,他却窥视着师傅的眼神和举动,稍有空隙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几年过去了,当时同他一起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自己的手艺和工作的劲头,或升职做了他的上司,或另谋高就有了自己的事业,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只有他,仍旧在抱怨声中,做着他自己蔑视的修理工。

奎尔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难道是一种偶然吗?相反,这是一种必然。作为员工,你幼稚地认为你对工作的轻视目光,会瞒得过老板的视线。老板们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具体表现,熟知每一项工作的细节,但他能成为你的老板,一定有他超出一般的能力和见识,或者因为经验,或者因为曾经在某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你轻视他给你的工作,他自然也会根据你对工作的态度来设定你在公司的未来。这一点天经地义。

在我们身边,奎尔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是抱怨这儿不好,就是抱怨那儿不行的。对他们来说,只有体面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只有从事高薪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致富。岂不知任何伟大的工程都始于一砖一瓦的堆积,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是从一点一滴中开始的。这一砖一瓦、一点一滴的累积,都需要他们在工作中以尽职尽责的精神去完成。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所作为。

狼应该是最有耐心,最认真的动物了。它们在捕食猎物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对自己的任务感到厌倦、心烦,它们会持续长达好几天的时间,用以观察并监控被它们盯上的猎物。它们也从不毫无目的地追逐或骚扰猎物,看上去它们好像只满足于做观察者,实际上却是在对猎物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加以综合分析。

狼这种踏实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对待任务的认真态度还不足狼的万分之一。在工作中,他们总是十分浮躁,总觉得自己做的是小事,其实这个世界上小事做不好的人绝对不可能做出大事来,能否认真地把一件事情做完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一个不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工作中任何一件琐碎和不起眼的小事都会成为他成长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一个尊重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人,根本无须为他的未来担心。

世界上的事情经常很容易开始,但很难有圆满的结局。因为圆满意味着必须走完全程,意味着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意味着遍体鳞伤也绝不放弃,意味着受尽伤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着在最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继续迈着疲劳的双腿向前奔跑,直到最后肉体和精神为了同一个目标合而为一。

把踏实认真不浮躁的精神融入每一项工作、生活、事业中,它是你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把它当做你特殊的使命,把这种狼的信念深深植根于你的头脑之中!相信,这会令你一生受益的。

狼性好奇,从不惧怕新挑战

狼是一种天生十分好奇的动物,它们对所看到的任何物品都非常的好奇。也许是一根驯鹿的骨头,或许是一只鹿角、一块野牛皮、一颗小松果,甚或露营者遗留的登山背包,以及里头所包含的各种物品。对于狼来说,整个世界无处不令它感到惊异与神奇。

一位曾经多年在阿拉斯加进行研究工作的人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在寒冷的野外,到每个观测点进行资料搜集的工作。当他从雪车下来,准备开始搜集资料时,一阵强烈的被“跟踪”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当他缓缓地转过身之后,他发现身后的一小片树林中,有五六只野狼正在凝视着他。恐惧感从头顶直窜脚底,吓得他浑身发颤,直冒冷汗。最后,当他缓慢地跨上雪车驶离现场,回头张望狼群时,发现它们仍旧站立原处,凝视着他的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飞驰过好几英里的路途之后,他停在另一个观测站前,开始进行该处的资料搜集工作。就在此时,他又一次感受到同样的感觉——震惊得动弹不得。当他转过头往后看时,清楚地看到它们如同一群灰色的“鬼魂”,正以凝望的眼神勾引着他的心神。

当天,同样的情景不断地重复出现,直到他结束工作,返回基地帐篷为止。在那一整天里,狼群的表现充分显露出它们对他以及他的“雪车”的好奇心。它们并没有进行任何威胁性或攻击性的行为。只有当他滞留某处工作时,它们才会远远地眺望着他,而他从来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如何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

我们人类也应该像狼学习,好奇是成功的动力。曾经有一名学生问老师:什么是成功的秘诀?大学教授说,创新可以使人成功;中学教师说,成功=99%的勤奋+1%的天分;小学老师说,好奇心才是成功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好奇心呢?

好奇心就是对一些不认识、不了解的事有兴趣,渴望知道更多、更清楚。19世纪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能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我们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人类的好奇心。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是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成为一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牛顿在苹果树下睡觉,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了个正着。好奇的他并没有呼痛,也没埋怨,而是思考这个问题: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而不是飞到天上呢?就这样,万有引力这一定律被一个小小的好奇心发现了,牛顿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无独有偶,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就对身边的各种事物都感到好奇,就连石头也不放过。一次,李四光与伙伴玩捉迷藏,轮到他捉了,他走到河边,被一块小石头所吸引,他马上仔细地观察起来,忘记了游戏,对石头的形状、颜色、纹理,他都没放过,再次回过神来,天已经黑了。最终,李四光成为了一名地质学家,他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好奇是成功的第一步,你要想成功,就不能没有好奇心。只有对事物充满好奇,不断地问问题,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小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看法,知识也增长了。这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会了,对周围的环境太熟悉,太了解了,我们的好奇心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可能我们会这样想,这个世界也不过如此。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只要我们去深入地思考、考察,带着好奇心去看世界上的每个东西,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你是永远无法完全了解的,你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试想,如果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不再深入思考,也许牛顿就不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好奇,是人们认识和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也是人们对自己不了解、觉得新奇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一种探索方式。无论成才也好,还是成功也好,没有好奇心是不行的。好奇心犹如一粒种子,没有种子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因此,好奇能使人成功,保持这种心态,成功就属于你!

狼有着灵敏的嗅觉和宽阔的视觉,因此它们对这个世界持有较高的好奇心,也正是因为好奇心,它们才能静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时刻敏锐地搜寻着周围的猎物,不让任何一次机会从眼前跑掉。这也给我们深深的启示: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好奇心是其一项最宝贵的财富。

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在狼捕食的过程中,挫折、失误都是难免的。但是它们绝不纠缠于曾经犯的错误,而是迅速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其作为下一次捕食成功的开始。

生活中,令人后悔的事情太多了。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了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不说也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情绪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正像苦难伴随生命的始终一样,遗憾与悔恨也与生命同在。

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沾染一些尘土和霉气,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被抹掉的。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有后悔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但是,如果你纠缠住后悔不放或羞愧万分、一蹶不振,或自惭形秽、自暴自弃,那么这种做法就真正是蠢人之举了。

在狼的意识里,过去就是过去了,不抱怨、不后悔。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狼也就迎来了崭新的一天。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敢于追求,那我们就能找到自己可以享受到的东西。如果我们能不拘泥于已有的东西和别人所给予的东西,而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我们就能放下心中的枷锁,轻快上路。

柏拉图放弃了对导师苏格拉底的信仰,才创立了自己的理念论。爱因斯坦放弃了牛顿的力学论,才提出了自己的相对论。比尔·盖茨放弃了别人头脑中对哈佛大学的观念,才建立了微软公司。达尔文放弃了神学院的学习,跟贝格尔号舰作环球旅行,开始他对物种的新探索,最后提出了进化论。

他们都作出了放弃的选择,结果换来了成功。并不是每次放弃都能成功,但是如果没有放弃也绝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成功。一个人要想真正地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冲破外界因素的控制,就必须破除左右你的思想。一个人如果不想糊涂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就不能重复别人制定的程序,就不能让别人的想法成为你行动的按钮。如果你过度地认可他人,那无疑是在贬低自己的智商,把自己的生活依附在他人身上。

你可以吸取他人优秀的思想,可以羡慕他人取得的成就,但却不能膜拜他,不能信仰他的理论。如果你要用他人的标准来解释自己的思想,来衡量自己的行为,那就会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不能勇于为自己的事情担负责任。

如果放弃别人的想法,我们还可以做到。那么,要让我们放弃已取得的成功,再尝试从零开始,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气。由自己一手创建的事业,凝聚着自己的心血,每踏出一步,无不付出艰辛的代价,其中的奋斗过程只有自己明白。如果放弃这些,意味着以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有可能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会输得一败涂地,再也无法翻身。可是,如果你已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而已取得的成就已经不能再适应你的发展,不妨试着放弃它,选择另一条发展之路,也许你将发现,现在所走的路才是自己应当走的路,才是自己生命的开始。

这就是生命的乐趣,生命是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不管是荆棘小路,还是光明大道,只有在探索中才能知道,才能体会出苦与甜的滋味。如果生命之路没有风险,那怎能品味人生?学会放弃,或许明天的天空会更宽阔。

如果你认定的唯一一扇大门不再为你敞开,不必再在门前徘徊或撞个头破血流,终不醒悟。你要学会放弃,转身寻找一个为你开放的天窗,或许在那儿你同样能望见满天星斗。

不会放弃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怀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眺望。放弃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洒脱。放弃也是波峰之间的波谷,涨潮前的退潮。有波谷才有波峰,有低潮才有高潮。年轻的心容不下太多的等待和悲伤,何不潇

洒地让它付诸东流,重新开拓一方天地?只有进退从容,才能迎来光辉的未来。

想成为强者,就到实战中学习吧

幼狼成长为成年狼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学习的过程。它们起初在父母及叔伯狼的带领下学习捕食猎物,进而逐步地具备了独立的捕食能力。随后,它们离开父母,独自去捕食猎物。因为狼知道,如果不能成为一匹真正的狼,就只能当一只软弱的羊了。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喂饱他一天;教一个人钓鱼,你就能喂饱他一辈子。

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狼成功捕食的几率并不高,而且经常有失败白忙活的时候。但它们不会气馁,总结失败的教训。当它们成功捕食后,也不骄傲,而是总结经验。就这样,狼通过不断的实践,不停地获得知识。因为狼懂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是非常重视实践的。一天,他去修母亲的手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这天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上的全过程。当下,他在亨达利表店买到了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了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大功告成。他和学生们高兴得不亦乐乎。

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渐掌握,才能变成自己的能力。“纸上谈兵”便是个教训。

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境,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过《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就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把书本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人。

顾炎武在明亡后,大部分时间在北方活动,考察山川形势、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每次出行,他总是用二骡二马载书,经过边塞、关哨、山川,就向当地老乡询问、了解有关知识和情况,如果所听到的跟以前所学的不相合,就打开书籍对勘,加以观察思考。经过长期积累,他终于有很多发明发现,写出《日知录》等传世之作。

他的这种学以致用,一代实学的风气,这种把书本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对我们仍然有现实意义。

狼在捕食猎物的过程中,总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时,甚至是他人的教训也被自己吸取。狼的生存世界是很残酷的,一方面有猎人的攻击,另一方面是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的捕食。但是狼在与这些困境作斗争的过程中,总是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后才能一代又一代地生存下来。

经验教训是另一种学习。让自己能累积和记住每一次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作为下次作决策的参考。

1965年7月,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会见李宗仁、程思远等民主人士时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继续前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实话,毛泽东领导共产党能够打败蒋介石国民党,从他本人来说,一是靠学习,二是靠总结。

成功的经验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能够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失败的经验同样能让记住刻骨铭心的教训,有益于保持冷静和清醒。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可以使工作避免重犯老毛病。乐亦鉴之,哀亦鉴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养成总结经验教训的习惯,可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一个个成功,避免一个个错误。

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经历有限,而且失败总会造成代价,有的事情是不能失败的,或者事后难于弥补的,所以,还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人的经验教训。可以通过看书学习、网上阅览、阅读报纸、与人交谈等途径,了解社会动态、有关事件、他人情况,从中分析经验教训,使自己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犯他人的错误,做到未雨绸缪。

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狼都能很好地适应,它们的适应能力超强。这与它们不断思考、学习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虽然不懂什么是终身学习,但它们的一生都在实践着这样的理念。因为它们明白,不学习将被淘汰。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与科技文明的进步,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地步。任何一个人如果仅靠学校阶段的学习或年轻时候所学得的智能,来面对瞬息万变的竞争及个人生涯发展的需求,是注定要失败的。

因而,要使我们的思想适应新情况,就要学习,一旦学习停滞了,适应就停滞了。适应新时期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做到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才能不断获得高能力、高素质,才能够不停顿地走向成功。

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情的减退。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人犹如一件艺术品,需要自己精心雕刻,才能永远保值。

狼是动物界中一种勇于克服自身缺点、善于学习的物种,幼狼到成年狼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捕猎技能、增强生存能力的过程。正因为如此,狼才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惊人的生存能力,它们在一次次的捕猎战役中,变得更加机智、勇猛与强大。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才能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