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狼族精神
320900000021

第21章 善于变通:狼族行走天下的智慧之源 (1)

狼是高智商的动物,大自然的进化让它变得睿智无比。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狼懂得谋略变通的重要性:以智才能赢得生存的权利,以谋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狼掌握了以柔克刚、不通则变、欲擒故纵等克敌制胜的方法。狼为达到目标所使用的策略是变化万千的,它绝对不会一成不变地看待问题。职场员工在这方面要向狼学习,因为只有对“变与不变”进行认真思考,你才能成为掌控生存环境的智者和谋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著名的狼学专家博比·卡耐特博士在他的专著《动物之王》中说:“有时候,我会深深地感叹,狼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智慧,是人都不能与之相比的……狼群有自己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组织纪律,狼群有自己的信仰,狼群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和生活目标。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生活准则和生活目标,它们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有时候,它们却会毫不犹豫地改变平时遵循的一些原则。对变与不变的把握,充分体现了狼族的生存智慧。要知道:这些智慧即使是人也很少能够完全掌握。”

狼凭借嗅觉和视觉,并依循足迹等线索寻找猎物,然后尽可能悄悄地接近猎物。狼若发觉对方所处的形势较有利,便会立刻放弃跟前的猎物,转而寻找其他目标。当狼相中的猎物逃跑时,狼会随后紧追,若无法立刻追获,便会很快打消念头。

应该说,狼比人类更深切地知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的道理。懦弱者为此惶恐,善变者为此欢欣——因为就在这变的瞬间,世界已然是它们的了。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说过这样一句话: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变通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柔弱的东西会变通,它善于改变自己。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可以说是古今兵家敌变我变,克敌制胜最成功的范例。

一擒孟获,诸葛亮本是乘胜之师,但他却让王平打前站,故意装作不是对手,引孟获进入伏击圈,然后大军裹挟。最后又用大将赵云与魏延在峡谷中前后堵截,使孟获插翅难逃,束手就擒。

二擒孟获采用的则是套用反间计的借刀杀人之计。孟获被捉一次,变得谨慎,退到泸水以南,以泸水为屏障,准备持久坚守。诸葛亮派马岱出战,激发对方上次被俘放归将领的感恩之心,使得孟获与他们发生冲突。堡垒从内部攻破,孟获手下的将领毫不客气地将孟获绑赴蜀营。

二次被擒,仍被放回。这一回诸葛亮故意让孟获了解蜀军的粮草、军情。孟获回去之后气急败坏,急于报仇雪恨,又自以为对蜀军情况成竹在胸,便以送礼谢恩名义前来劫营,可诸葛亮早已摸透孟获的心思。孟获又一次自投罗网——三次被擒。

第四次是把好斗的孟获引入陷阱。

第五次,诸葛亮采取统战之计,让孟获原来的盟友擒住孟获。

孟获被释放以后,逃回自己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但是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又被活捉了。像这样又放又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最后终于降服了孟获。

七擒孟获,每次用的方法与计谋都不相同,这才是“敌变我变”的高超境界。针对孟获心理与战术的变化,诸葛亮对症下药,使孟获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人们常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确如此,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社会在不停地变化,我们自己也在不停地变化。“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天我们每个人只要回想一下10年前的自己,就不由得会感慨万千。面对世界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计划能赶得上吗?难道我们真的可以像能掐会算的诸葛亮一样,把一切变化都计划在内吗?不,绝对不可能。

有一则幽默故事,一位老兄,昏睡多年,一觉醒来已是10年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他的股票经纪人。经纪人告诉他:“老弟,你的A股票已涨到500万美元,B股票涨到1000万美元。”

“我发财了!”这位老兄欢呼起来。

这时,电话接线员插话说:“先生,3分钟已到,请付电话费100万美元。”

这个故事说明,一切都在变化,有时情况变化得令人不可思议,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那么,我们怎样来应对周围发生的这一切变化呢?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变通。

在现代生活中,形势的变化相当复杂。想要做到积极应变,除了顺应时代的潮流之外,还应当根据对手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敌变我变”。

“敌变我变”是我们适应形势发展,不断调整自己思想与行为的基本策略。所谓“敌”不一定就是敌人,而是泛指对手、环境等,比如对于个人生存的环境,对于生意人的行情,对于企业、厂家的同行,等等。因为大家都在求生存、求发展,都在想新招、出新点子。因此,时移则势易,势易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顺理成章。

“忍痛割爱”的背后:以自己的变化应对出现的困难

由于某些不确定的因素,自然界的某一物种会突然减少,这些因素包括过度捕杀。驯鹿是狼群非常喜欢的食物,捕猎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驯鹿经常是狼的“盘中餐”。但问题出现了,由于狼的过度捕杀,驯鹿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少。如何解决问题?聪明的狼在长期的生存环境中总结出经验:当驯鹿的数量减少时,就转移捕杀目标或领域,尽量减少对驯鹿的捕杀。因为它们知道,在驯鹿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继续捕杀驯鹿,就很容易造成驯鹿的灭绝,以后它们就再也不能捕食到驯鹿了。

狼群对捕食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它们灵活变化的智慧,狼的生存谋略告诉我们,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总会涌现大量的问题,而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在变化中粉碎困难。

提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就是奔驰轿车的豪华与舒适和克莱斯勒的强大。然而,李·艾科卡1979年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任CEO时,接手的却是一个债台高筑的烂摊子。万般无奈之下,艾科卡只好求助于政府,希望能够得到美国政府的担保,以便从银行获得10亿美元贷款,用于克莱斯勒公司发展新型轿车。

这一消息传出后,在整个美国击起了轩然大波,惹出了一片斥责之声。

原来,在美国企业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依靠外部力量,尤其是依靠政府的帮助来发展经济的做法,是不合乎自由竞争原则的。

面对企业界、美国政府、国会和舆论界的一片斥责反对声,艾科卡并没有气馁,他坚信规则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没有什么规则是不能打破的。他不急不躁,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了“分兵合进、各个击破”的战术,耐心扫除公共关系上的重重障碍。

首先,他援引了美国人所共知的史实,有根有据地向企业界说明:过去,洛克菲勒公司、全美五大钢铁公司和华盛顿地铁公司都曾先后取得过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总额高达4097亿美元。而克莱斯勒公司请政府出面担保仅10亿美元贷款的申请,却遭到非议,道理何在?

对政府,艾科卡则不卑不亢,提出了言辞温和而骨子里却很强硬的警告。他先是替政府热心地算了一笔账:如果克莱斯勒公司现在破产,那么,将有60万工人失业。仅破产的第一年,政府就必须为此支付27亿美元的失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福利开销。然后,他彬彬有礼地向当时正为财政出现巨额赤字的美国政府发问:“您是愿意白白地支付27亿美元呢?还是愿意仅仅出面担个保,帮助克莱斯勒公司向银行借10亿美元的贷款呢?”

对国会议员们,艾科卡的工作更是做得滴水不漏。他为每个国会议员开出一张详细的清单,上面列有该议员所在选区内所有同克莱斯勒公司有经济往来的代销商、供应商的名字,并附有一份如果克莱斯勒公司倒闭将在其选区内产生什么经济后果的分析报告。这样做的实质,是在暗示这些国会议员们:如果是你投票反对政府为克莱斯勒公司担保贷款,那么,你所在选区内就将有若干与克莱斯勒公司有业务关系的选民因此而丢掉工作,而这些失业的选民对剥夺他们工作机会的国会议员必然反感。试问,你的议员席位还会稳固吗?

接着,艾科卡又向舆论界大声疾呼:挽救克莱斯勒公司,正是维护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保护市场竞争。北美只有三家大汽车公司,一旦克莱斯勒公司破产垮台,整个北美市场就将被通用和福特两家公司瓜分垄断。这样一来,美国引以为自豪的自由竞争精神岂不就荡然无存了吗?

艾科卡这种“分兵合进、各个击破”的变通战术,最终收到了奇效:企业界反对派偃旗息鼓;国会那些原先曾激烈反对政府担保的议员也销声匿迹;舆论界也开始转变态度,从反对变为了同情,进而声援支持克莱斯勒公司申请政府担保。艾科卡不动声色地化干戈为玉帛,争取到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对他的支持,终于将他所需要的10亿美元贷款顺利拿到手。

靠着这笔来之不易的贷款,克莱斯勒公司一举开发出了数款新型轿车。

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首先就不要用“心灵之套”把自己套住,只要有了“变”的理念,就一定能够找到“变”的方法。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换个思路,多尝试几种方法,具有变负为正的勇气与气魄,和改变“不可能”的智慧与方法,相信困难只能成为你的一块磨砺石,而绝非挡路石。

学会变通地去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在变化中粉碎困难,我们定能做到无往不利。

开拓蓝海思维,做一只逆风行走的狼

在草原上,狼虽然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天气的变化,但是,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狼也会遇到暴风雪。当狼群遇到暴风雪时,狼的选择可以说是出人意料,它们不会选择背风的地方,而是迎着风冲上去。虽然迎风冲上去寒冷异常,但这样就不会被雪埋葬。

狼知道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充满各种艰难险阻,要想生存,就要多用心思,多思考,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思路,这样才能够打开局面,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而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定式,下次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便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式的支配。

思维定式对我们平时思考问题显然有很多好处,它能使我们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思考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正是因为有了思维定式,大脑才能驾轻就熟,在谈笑间将它们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这样的思维定式往往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此,我们应当有敢于打破常规的想法,摆脱束缚思维的固有模式,做一只逆风行走的狼。

传媒行业的老大、分众传媒的领导人——江南春,就是一只敢于逆风行走的“狼”。

有一天,江南春外出办事等电梯的时候,听到有人抱怨电梯很慢,等电梯的时间很无聊。这一句话马上点醒了江南春:“如果有电视,人们在等电梯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无聊了,效果也会比招贴画好很多。”接下来他又想:“我在电视上播广告怎么样?如果有比看广告还无聊的时间,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关注广告的。”

发现了空白,就必须马上填补空白。江南春开始实施他的蓝海计划。2002年6月到12月,江南春说服了第一批40栋高档写字楼。2003年1月,江南春的300台液晶显示屏装进了上海50栋写字楼的电梯旁。2003年5月,江南春正式注册成立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此时的江南春决定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分众”之路,专攻楼宇液晶媒体。

短短19个月时间,江南春领导的分众传媒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所建造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就从上海发展至全国37个城市;网络覆盖面从最初的50多栋楼宇发展到6800多栋楼宇;液晶信息终端从300多个发展至12000多个;拥有7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2005年7月,分众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全线飘红。分众传媒市值高达8亿多美元,拥有30%多股权的江南春,身价暴涨到2.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多亿,一夜之间,江南春成了人们眼中的造富英雄。

随后,江南春得到软银等风险投资商的注资,他带领分众传媒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行动。2005年底收购框架媒介,2006年初合并聚众传媒,之后收购凯威点告,2007年3月收购好耶网络广告公司。仅仅用了4年时间,分众传媒就快速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导者。

从传统的广告代理到发现分众传媒的“大蛋糕”,江南春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敢于“逆风行走”的勇气,他坚信“发掘别人没发现的产业模式才能挣大钱”,“要有颠覆性的思考……打破原来的逻辑”。

在当今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江南春善于变通,勇于突破常规思路,发现市场空白,运用蓝海思维,发现蓝海商机,创造了一个新的广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