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游漫记
3211800000008

第8章 废墟上的新崛起(2)

歌德一生酷爱艺术,尤其酷爱藏画。一间一间展室走下去,已稍有倦意,然而导游告诉我们,楼上一个展室是歌德的藏画室。这时,我精神突然亢奋起来。因为我知道歌德一生爱画,对绘画艺术有着特殊的爱好。他辞去魏玛公职之后,到意大利两年间,接触了意大利的艺术,他与许多艺术家交往,并学习绘画,临摹“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品,他自己还收藏了许多名画,包括一些珍品。果然不出所料,我们走进这个展室,就像进入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廊,这里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许多名画,也有德国的古典绘画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从歌德纪念馆展室出来,我们参观歌德故居。其实是在一个庭院里故居最突出的景观是庭院里有一尊站立在水泥台基上的守护女神雕像。

歌德于83岁那年,即1832年离开人世,迄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但是歌德的作品,仍然留在世界各国人们的记忆中。我怀着一种满载而归的心情走出纪念馆。后来我们又去参观了法兰克福的教堂、街道和一些名胜风光,但留在我记忆里最深刻的,还是这座歌德纪念馆。

三、徜徉在“音乐之乡”

德国是一个“音乐之乡”。到德国访问的外国人,尽管他漫步过富丽繁华的柏林大街,游览过联络五洲的汉堡海港,观赏过泽冷特湖畔丰美的葡萄园……如果不去参观德国的音乐设施,欣赏一下德国的古典音乐,都会觉得遗憾,一种永远的遗憾。我到德国以后,非常关心德国的音乐,注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特别想欣赏德国的古典音乐。

德国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国度。近二三百年来,德国(包括奥地利)音乐家群星灿烂。从巴赫开始,陆续出现了亨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威柏、舒曼、瓦格纳、施特劳斯……这样一些蜚声世界的音乐大师。他们通过音乐表达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愿望、理想和追求,留下了具有辉煌意义的乐章。我这次到德国之前,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战后国家分裂状态造成的民族心理上的巨大创伤,以及西方现代派音乐潮流的冲击,德国的音乐传统是否还保留了下来呢?以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音乐传统和现代主义的音乐潮流是怎样相处的呢?我试图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感受,从文学的媒介中去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我在汉堡和西柏林,接触了一些在西德学习的留学生和一些德籍华人。我似乎得到了这样的信息:音乐,仍然是德国人民一种永恒的享受和追求。

由于西方现代派音乐潮流的冲击,联邦德国各大城市的娱乐场所、酒店、咖啡馆、迪斯科舞场,都流行着摇滚音乐、爵士音乐,那种刺耳的乱哄哄的场面简直要破坏你欣赏音乐的兴致。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在一些庄重的场合,或者在一些中、老人的欣赏范围里,除了教堂音乐保留着宗教的唱诗班以外,传统的古典音乐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德国朋友告诉我,经过多年的战乱和现代派思潮的冲击,德国长期形成的音乐传统仍然经久不衰。现在,联邦德国所属的巴伐利亚、下萨克森、巴登——符腾堡、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黑森、来因兰——法尔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萨尔、汉堡、不来梅、柏林(西区)等州,都有著名的歌剧院和很大数量的音乐厅、演唱团体。德国西南部的文化中心特罗辛根市,被称为“德国音乐城”。在这个不大的城市里,拥有四所国立或市立的音乐学院、音乐学校和一个器乐研究室。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这里经常上演著名的歌剧,在德国和西欧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西柏林,除了众多的剧场上演一些轻歌剧和音乐喜剧等节目外,柏林德国歌剧院享有盛名,它的歌剧团、乐团和合唱团一年演出三十八个歌剧之多。在八十多个合唱团中,以赫伯特·冯·卡拉扬领导的交响乐团影响最大,它常在西柏林音乐厅举行重要演出。我曾经到这个音乐厅去看过节目表演,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特色的建筑,观众席是圆形的多层次结构,由许多区门进入座位,当你按照自己的入场券进去对号入座时,仿佛进入了专门的包厢,给你一种独特的享受之感,观众之间也没有那种互相干扰的情况。

欣赏歌剧,是德国人感到很高尚的艺术享受,也是一个很庄重的事。关于这点,我在汉堡欣赏歌剧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在去欣赏歌剧那天,德国翻译施密特小姐特别提醒我们,到汉堡国家音乐厅去欣赏歌剧时要衣着整齐。在德国一直有这个传统,看歌剧是一个高雅庄重的活动,必须像节日一样穿上庄重的礼服。当我们驱车来到音乐厅时,门前已停放了许多小汽车。步入大厅,只见大厅里挤满了成双成对的男男女女。男人都是衣冠楚楚,女人雍容华贵,他们在交谈,在交际,就像我们电影上看到过的欧洲贵族们晚宴前的情景。有点特别的是,休息厅的一头有一排十几块大穿衣镜,许多妇女正对着穿衣镜梳理、描眉、擦口红。如果以为那是演员化妆,那就误会了。那是为那些来不及在家里梳妆打扮的妇女们准备的。德国朋友告诉我,即使在国民收入相当高的西德,要看一次歌剧也是不容易的,因为票价十分昂贵。随即,我看了一下手上入场券的票价:七十马克。我不由得啧啧吐舌。那天我正好在市场上用二十马克买了一块很不错的手表,和一马克一盒的录音磁带。看一场歌剧就要三块半手表或七十盒录音带的钱。从票价上就可以看出它的高贵程度了。

那天晚上演出的节目是著名的爱情悲剧《飞来的荷兰人》,由著名的西德歌剧演员主演。这是一出崇高的古典爱情悲剧,故事情节大致是:几百年以前,一艘荷兰商船在某个海域触礁搁浅了。船上的人都相继淹死在大海里。只有一个青年还活着,他拥有很多的钱和珠宝。当地一位大财主很想得到这个“飞来的荷兰人”的金钱和珠宝。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女儿另有所爱,不为金钱珠宝所动。在父亲的威胁下,她为了殉情而跳海了……这出戏,表现出这位女子对金钱的蔑视,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品的内容体现了西方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爱情观,以悲剧的形式表现出传统的“崇高”的戏剧观念。观众对于这个古典戏剧还是很欣赏的。据说,这仍然是目前德国戏剧中一种流行的风格。那种在舞场、酒巴间演唱的歌星,虽然收入也不少,但没有社会地位,而这种古典歌剧的欣赏,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事后有人告诉我:《飞来的荷兰人》的主演,一场的演出报酬就有一万马克。只要了解这一点,对西方“明星”为什么能过那种豪华生活,也就容易理解了。

我在西德的歌剧院以及其他正规的演出场所,发现剧场秩序是非常好的。就这场《飞来的荷兰人》为例,我注意到,演出开始后再没有一个人进入剧场或来回走动。离我的座位不远的那一排空着两个座位,晚来几分钟的那两位观众,在旁边走道上足足站了二十多分钟,等一场戏演完,幕间休息时才进入这两个空着的自己的座位。因为他们怕影响别人欣赏节目。这同我们国内许多剧场院开演以后还人来人往乱哄哄的情况比较起来,这无疑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在德国各地包括民主德国首都柏林看到,那些享有盛名的音乐家受到了特殊的尊敬。有不少地方为音乐大师树立了塑像或建立了纪念馆。有些音乐大师活动过的地方也总是留下了一些陈迹或纪念物供后人瞻仰。这使我想起了参观卢卑克大教堂的情景。卢卑克是离汉堡不远的一个海滨城市,东临波罗的海,北靠丹麦。这是德国保留着最多中世纪特点的一个城市。相传德国古典音乐奠基人巴赫在这里做过琴师,所以这个大教堂就保留了巴赫制作的风琴,还保留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巴赫于1685年生于德国林根州的爱森那赫市,父亲是城里的吹奏乐师,他的祖先几代人都以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巴赫少年时代就失去了父母,一个人到德国北部城市吕奈堡的宗教音乐团体的童声合唱团当演员,还到汉堡去学习风琴,听了许多德国钢琴家的演奏。他二十岁的时候,请了一个月假到卢卑克听当地风琴第一高手布克斯特胡德的演奏。由于音乐的吸引使他超假,第二年才回到自己的职位上。因为他没有得到教会当局的允许就带一位年轻女子到教堂去唱歌而受到责难。巴赫不怕责难,便自动辞职并和这位到教堂唱歌的女子玛利亚·巴巴拉结了婚。他得到了教堂风琴手的职位。……巴赫的传奇经历,说明音乐是多么令人神往。直到现在教堂正中还有一架高达近十米的大风琴不时发出和谐悦耳的音响。相传这座大风琴就是巴赫当年制造的。这些动人故事是德国民族酷爱音乐的生动见证。

我们在贝多芬的故乡波恩,也同样感受到音乐传统的感染力。贝多芬生于美丽的莱茵河畔的波恩镇,现在这里已经是联邦德国的首都。贝多芬出生在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侯爵乐团的男低音,父亲是乐团中的男高音。他十六岁便到了当时德国的音乐中心维也纳,结识了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莫扎特听了他的演奏以后高兴地说:“要注意这少年,有一天他将震惊世界!”果然,在贝多芬以后的音乐生涯中,写下了《第三交响乐》、《第五交响乐》、《C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七交响曲》、《战争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一系列著名乐章。现在,贝多芬的乐曲,不论是在民主德国还是在联邦德国,都仍然受到极大的尊重。有人说,德国古典音乐大师们的艺术是永存的。巴赫的创作发现了“永恒”,亨德尔的创作发现了“光辉”,格鲁克的创作发现了“英雄”,海顿的创作发现了“自然”,莫扎特的创作发现了“天堂”,贝多芬的创作发现了“悲剧和胜利”,舒伯特的创作发现了“歌唱的心”……我不知道这种概括是否完全符合事实,但他们在人们心中激起的强烈共鸣这是事实。不过,在现代联邦德国(西德)的广播和电视里已经很难听到贝多芬这些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了,播送的绝大多数是反映现代潮流的轻音乐、时代曲。是人们欣赏趣味起了变化还是别的因素呢,我没有进一步考察。据说,现代德国青少年教育中,更多的是注意科学技术和信息系统教育,音乐教育没有什么特别的措施。但我想,在具有悠久音乐传统的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巴赫、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这样一些大师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永远不会。

四、卢卑克,中世纪的古城

清晨,细雨蒙蒙。我们离开汉堡欧罗巴饭店,乘火车前往德国北部波罗的海岸边城美丽古城卢卑克访问。

卢卑克,牵动着我的心弦。从旅馆到火车站只隔一条街,不到二百米,我们步行到车站。车站很古老,几乎看不到有什么特别现代化的设备。与法兰克福机场开往波恩的高速列车相比,其建筑和设备好像相隔一个世纪。车站没有候车室,站台上有一些长椅可让旅客稍事休息,都是一般普通德国人,类似我们坐郊区车那种场景。我们上了火车,找了一间空房坐下。旅客不多,车票是不对号的,八个座位的小房间大都坐不满旅客,不像我们中国的火车那么拥挤。坐定以后,一个外貌看来很古板、但工作十分认真的列车员到房间来验票。火车很快就启动了。出了汉堡市,列车进入北部农村。沿途几乎看不到什么城镇和工厂建筑,只有稀疏的乡间别墅和放着牛羊的牧场。这大概就是德国北方的农村吧。一片又一片的葱绿,没有大城市的喧闹,因而更显得静谧,呈现出大自然的美。列车中速行驶,不到两个小时,就在一个普通的中等车站停稳。卢卑克到了。我们走出站台,见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迎候在那里。原来她是一个被称为“地陪”的职业导游。这一天,将由这位女士领我们游览卢卑克。这位女士很称职,她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在游览过程中,她如数家珍一般向我们介绍这个城市以及每个古迹的历史和特点……

卢卑克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全市只有二十二万人口,没有什么工业,与西柏林、汉堡、不来梅、汉诺威、波恩、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这些城市比起来,卢卑克在联邦德国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它是一个文化古城,这里保留着中世纪的许多特点。与其说是现代化城市,不如说它是一个中世纪博物馆。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它诞生了两位世界著名的兄弟小说家卢兹·亨利希·曼和保尔·托马斯·曼,使这个滨海古城令世人括目相看。

卢卑克教堂林立,古香古色。我们到达卢卑克,正好雨后放晴。初夏的艳阳,照射着高高耸立着的罗马式、哥特式、巴罗克式教堂的塔顶,一眼望去,犹如峥嵘兀立的群峰。这是联邦德国保留着最完整的中世纪风格的一座城市。虽经多次战乱兵燹,但许多古老的建筑还相当完好。和其他现代化城市不同,这里没有贯穿市区的宽阔的街道,许多街道还保留着鹅卵石路面,店面建筑也保留着中世纪的特色。街上几乎没有汽车行驶,人人都步行进入城市。起初我还以为这里的生活水平差,没有那么多汽车。原来我想错了,抬眼望去,街旁的一个大广场上,停放了足有一两千辆小车。因为人们都是把车停放着步行到市内去参观的。我们走出车站,自然也是步行的。导游领我们穿过绿荫掩映的小巷,来到坐落在市中心的卢卑克大教堂。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巍峨峻拔,尖顶剑峰,高耸入云。整个建筑几乎没有墙壁,骨架立面之间是一个个又高又大的窗子,这就使它的内部既宽阔高大又很明亮,窗子镶嵌着彩画玻璃,透过富于变化的彩画光线,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的宗教神秘感。相传托马斯·曼童年常跟着家里人去这座教堂。教堂中最醒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镶嵌在二、三十米高墙上的一架大风琴。这架大风琴足有十米高,几十米宽,相传是德国音乐之父巴赫建造的。因为他在这里做过琴师,还有一段动人的反对教会的爱情故事。教堂内部非常宽阔。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教堂中央,正有一些虔诚的教徒在做弥撒,唱诗班唱着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