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像一个螺旋,每隔一定时期便会出现一段惊人的相似。明成祖朱棣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争夺帝位,以“清君侧”为旗号,经过4年的叔侄之争,终于在南京登上了大明王朝皇帝的宝座,“永乐”随之到来。
公元1392年,燕王朱棣曾看到一丝曙光,太子朱标未及登宝就撒手人寰,父亲朱元璋或许也曾流露出让自己继承大统的想法,然而,满朝儒臣的反对以及处于稳固政权的考量,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让皇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最后的一丝希望落空了。
面对同其父一样仁明孝友的朱允炆,朱元璋依旧忧心忡忡。据说朱允炆生来颅骨稍偏,朱元璋因此常常叫他“半边月儿”。相传,太子还未曾病故时,一天夜晚,明月初升,有如一支银钩在云间穿行,朱元璋夜读诗书,恰巧读到宋太祖的咏月诗句“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不禁拍案叫绝,随即让太子和皇孙以新月为题赋诗。
太子赋道:“昨夜延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不得团圆象,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允炆赋道:“谁将玉指甲,掏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鱼龙不敢吞。”
朱元璋听了有些担忧,虽然二人的诗句不乏文采,但气势不足,“不得团圆象”与“影落江湖里”不免有悲戚之意。
然而,担忧归担忧,重新确定皇储之后,年迈的朱元璋便开始了雷厉风行的“除棘”行动,将对孙子有威胁的功臣夙将屠杀殆尽,正是“铲荆棘、除芒刺,恶人朕来做,把太平天子留给皇孙当”。不过明太祖未曾想到最终夺下他孙子之位的正是他强悍的儿子。
平民朱元璋初登皇帝宝座时,看着自己用双手打下来的大好河山,自是无限感慨,也无限珍惜。因此,他持身勤俭,治国勤奋,在他用心经营下,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加强。终于开创了明初几十年的大国盛世局面,可以安心地传于后世了。
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子,也是心性、城府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但皇族后裔的命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决定了。按长幼顺序给了朱棣封得亲王的角色,但燕王朱棣并不甘心,在北平的藩地内,他韬光养晦,未雨绸缪,静待时机。
太子朱标生性仁爱,与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父亲“狡兔死,走狗烹”的做法,太子颇有微词。相传,朱元璋在赐死开国功臣李善长时,太子曾向朱元璋苦心劝谏,认为父亲杀戮过重。朱元璋闻言,命人将一根满是荆棘的木杖扔在地上,要太子捡起来。太子望着木杖上布满的荆棘有些迟疑,朱元璋说:“我其实是在替你清除杖上的刺啊,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诛戮功臣,是在替你消除隐患。”太子却应对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朱元璋为之气结。
朱元璋打错了算盘,即便仁孝如斯的建文帝卧榻之侧也不容他人酣睡,辅佐朱允炆的文臣们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计议削藩。齐泰主张擒贼擒王,先铲除燕王;黄子澄主张先削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削燕王。建文帝权衡再三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书生气重的朱允炆对权术仅仅是一知半解,即位之初,政局平稳过渡,操之过急的削藩举措只会让自身陷入被动,再者一旦决断,就应当雷厉风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消灭最大的威胁。然而,优柔寡断的建文帝“先除枝叶,再除根本”的策略实际上给了燕王反击的准备。
于是,历史再度重演,又是一场以“清君侧”为旗号的反叛,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矛头直指建文帝,只不过这次胜利的双方与上一次的历史事件相反。朱棣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他的政治对手建文帝,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7日,进入南京城,这一刻决定历史:建文帝于一场宫廷大火中不知所终,南京城的大门、皇城和宫殿的大门为朱棣一路洞开。阳光普照,水秀山明。他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同李世民一样,朱棣上台的经过也不大光彩,所以兢兢业业去建设自己的国度,他开创了一个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充满活力与开拓精神的时代。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个盛世,为明朝的延续奠定了基础。清朝人曾评价道:“永乐盛世,盖兼汉唐而有之。……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被后人广为追崇的“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皇帝曾在南京明孝陵明成祖的神功圣德碑上写了四个字——“治隆唐宋”,对朱棣的评价可窥见一斑。江山经此一夺,看来结果比原来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