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321300000013

第13章 永贞革新:千年之叹 (1)

“不完整”的“男人”们

永贞的改革者不是一群不完整的男人。恰恰相反的是,永贞革新的主要对手就是不完整的男人——宦官。

宦官是专制制度的伴生物,宦官作为皇帝的家奴,服务于皇宫中。用周星驰电影里一句经典台词就是“太监,是不完整的男人”。宦官作为一个集团,其成分相当复杂,他们多数是来源于社会下层,由于肉体被残害,所以心理上也常常是畸形的。

宦官通过影响皇帝决策间接掌控中央政权。唐代宗鱼朝恩“宠任无比,上常与议军国事,势倾朝野”。德宗、宪宗时期,在许多关键决策中,宦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僖宗时权阉田令孜独霸朝政,挟僖宗不得主断。僖宗末年,杨复恭代田令孜为神策中尉,“内外经略,皆出于复恭”。昭宗立,杨复恭视天子为门生。刘季述更甚,废昭宗。这一时期,宦官不仅影响皇帝决策,甚至达到了随意废立的地步。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即位的唐德宗李适不是一个昏君,他登基之后还是干了很多实事的。首先,他采纳大臣杨炎的建议,开始实行两税法,正式废除租庸调制,对安史之乱后的赋税调整打上了休止符,增强了唐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其次,德宗任用李泌为相,采用新的外交策略,联合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面的南诏国,对吐蕃形成包围,逐渐减轻了吐蕃的侵扰。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劳,要知道就在十几年前肃宗、代宗时期,吐蕃、南诏,特别是吐蕃的骑兵经常长驱直入,直抵长安。最后,德宗非常重视中央军的建设。他将中央神策军扩展到十五万人左右,使唐王朝与地方藩镇武力保持平衡。

但是,唐德宗虽然有功,也有失误的地方。从性格方面来讲,他的性格比较急躁,容易冲动,同时猜忌心比较强,不大愿意让手下的人过于出色。这些性格加一起就使得德宗刚愎自用。由于不信任外面的大臣和将领,他比较重用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使他们掌握了神策军的实际领导权,成为朝廷政治中无人匹敌的势力。

在这种局面下,宦官军权在手,无所顾忌,干政益甚;长安又遭藩镇围困,有如危城。因此,如何抑制宦官和藩镇势力,夺回国家军权,重建中央集权,也成为唐王朝君臣必须正视的问题。此外,贪鄙当道,贤能被逐,苛政如虎,百姓涂炭,唐王朝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宦官掌握军权和政权后,政局更加混乱,政治更加黑暗。在朝廷形成南衙北司之争。南衙指朝官,北司指宦官。二者斗争从肃宗时就已开始,至文宗时,斗争相当激烈。文宗为夺回已失权力,多次重用外朝大臣,结果因为宦官掌握中央禁军没有成功,而且朝官因为此类事情被杀达上千人之众,朝官几乎为之一空。顺宗时,翰林学士王叔文、王伾和宰相韦执谊等进行永贞革新,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击宦官势力,企图从宦官手中夺回禁军兵权,结果以失败告终。

东宫智囊团

其实,所谓的“永贞”是唐德宗的年号,但是主导这次改革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李诵。

李诵在东宫二十余年,经常关心朝政,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可以说李诵是一位颇有阅历和抱负的人。“建中之乱”时,泾阳兵变,德宗李适仓皇出逃,被围困在奉天,正是李诵亲自带兵与叛军大战,保护了圣驾的安全。战后,这位太子对受伤的士卒抚慰尤佳,深得将士们的爱戴,在民间也博得了很好的口碑。他面对德宗朝昏暗的政治局势,深为江山社稷忧虑,总想涤荡乾坤,重振大唐雄风。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李诵有改革的志向,必然要招兵买马,培养自己的班子,这个时候,一个叫王叔文的人走进了他的视线。

王叔文,越州山阴(浙江绍兴市)人。他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又读书知治道,慷慨有大志,是庶族文人中的优秀分子,一位有抱负、有活动能力的政治家。他于贞元三年以善棋入侍东宫,陪侍太子近二十年。但他的实际身份和作用,远远超过一个“俳优处之”的棋手,而是能够对李诵在政治上施加重大影响的谋士和侍臣。他在翰林院以棋待诏,侍读在太子身边,经常向太子反映民间的情况,商量国家大事。太子李诵想要削除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这两个毒瘤,振兴大唐江山,虽身在东宫,十分注重广泛结交贤才。贞元末年,在李涌周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可以从事政治革新的人才集团。

贞元末年,宫廷有一大弊端——宫市,宦官以宫中需要为名强抢民财,许多朝臣以论谏此事而得罪,李诵曾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竭力劝皇上废止这种事情。王叔文劝阻说:“本朝制度,太子的职任,只应当关心皇上的寝食安否,不准干预宫外的事。皇上在位已久,如果有人乘机挑拨离间,说殿下收揽人心,那怎么解释得清楚。”李诵知道王叔文看得远,想得深,是为他的前途考虑,感泣说:“如果没有先生,寡人怎会知道其中的利害。”从此,李诵对王叔文极为尊重,极为信任,东宫的一切事情,都依靠王叔文裁量决定。

李诵的政治革新集团又被称为“二王”集团:即王叔文和王伾。王伾是东宫李诵的近侍,他以擅长书法见长,以书法侍诏,也是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出于政治的需要,李诵主要通过王叔文联络朝臣。当时,有志于改革的朝臣也急于依附未来的新主,通过近侍王叔文则是一个途径。王叔文也曾经“劝太子招纳时之英俊以自辅”,希望太子能够多多招揽贤才,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集团。

而柳宗元当时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朝官,正是王叔文理想的招纳对象。柳宗元自幼怀有“利安元元”之志,他通过友人刘禹锡结识了王叔文。柳宗元对王叔文钦佩有加,认为他可共立仁义,裨教化,勤勤勉勉,唯以中正信义为志,很有可能将尧、舜、孔子之道发扬光大,为国家造福。在后来的“永贞革新”中,“王柳”关系密切。

王叔文确有深谋远虑,他要为革新政治作长远打算。密结人才,组织革新集团,是王叔文为永贞革新所作的主要准备。这是为了使李诵一接皇帝位就可立即使用,迅速推行革新。因此李诵也热心为王叔文援结朝士。翰林学士韦执谊,聪俊有才,能诗善文,三十几岁就进士擢第,应制策高等,拜右拾遗,召入翰林。德宗对他特别宠幸,与他歌诗唱和,让他出入禁中,略备顾问。一次,德宗过生日,李诵献佛像贺寿,德宗命韦执谊为画像写赞文。赞文成,德宗又命李诵赐韦执谊缣(双丝的细绢)帛,以为酬劳。韦执谊到东宫拜谢,李诵对韦执谊说:“学士知道王叔文吗?他是伟才。”于是韦执谊与王叔文密切相交。

在太子的信任和支持下,王叔文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联络了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凌准、李景俭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士,为将来的改革准备了力量,并经常向太子推荐谁人可为相,谁人可为将,希望将来使用。后来又与太子妃牛昭容(太子即位后为皇后)以及宦官李忠言建立关系,经常在一起讨论朝政,互相砥砺。

这个小集团集于东宫,它的大当家自然是东宫的主人,也就是太子李诵。核心人物是“二王”,尤其是王叔文。他们有共同的志向和目标,这就是“共立仁义,辅佐教化”。具体说来,是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和暴敛苛政。他们代表了庶族地主的利益,也考虑了民众的疾苦。

吹响冲锋的号角

正当东宫集团顺利发展时,太子李诵忽然在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中风,口不能言。这差一点使他不能继承皇位,贞元二十一年即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初一,皇亲国戚都按例入宫拜贺德宗,只缺太子卧病未来,德宗不由涕泣悲叹,因此得病不起。

二十三日,德宗崩,这下宦官们可慌了神。因为太子李诵早就认识到宦官专权横行是唐代中后期的一大祸害,所以在做太子的二十年中从来没给专权的宦官好面孔看,而且东宫“二王刘柳”集团又一向与宦官集团不合,这些宦官集团心中不会不明白。因此,虽然王伾与王叔文也是翰林待诏,按理应该被告知皇帝殡天的消息,但是宦官们不敢宣他们二人上殿。尔后,匆匆忙忙把翰林学士郑烟、卫次公召至金銮殿。在卫、郑两人草写遗诏时,有宦官又突如其来说:“宫中正在议论,还未确定由谁继位。”这是宦官集团感到太子不好支配、控制,企图取消李诵的皇位继承权,另立新帝,以阻止“二王刘柳”集团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是他们反对革新的第一次阴谋。

当时,在场众人慑于宦官权势,都不敢做声。但李诵毕竟是德宗亲立的储君,另议他立,有背唐朝法制,是对先帝大不敬。卫次公虽非革新派成员,但他也已看出这样做不对头,急说:“太子虽然有病,但他是先帝长子,内外人心所望,是皇帝合法的继承人。实在不得已,也应当立太子的长子,否则,必定天下大乱。”郑细等人马上附和,宦官集团另立皇帝的阴谋才没有得逞。李诵晓得人情犹疑,穿了紫衣麻鞋,支撑着走出宫城北门九仙门,见诸军使,这才使人心稍安。第二天,在宣政殿宣布遗诏,李诵身着丧服见百官。二十六日,在太极殿即皇帝位,是为顺宗。宫廷卫士起初还有怀疑,都踮起了脚,伸长了头颈张望,见没错,说:“是真太子。”有人竟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