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321600000066

第66章 品质十八 宽容—营造心灵的和谐(3)

我们不要抓住他人的错误或缺点不放,要学会给别人台阶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不仅会减少矛盾,也会提升自己的善良品质,进而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这种与人为善、悲悯众生的品德,正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美德。谁没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呢?从根本上说,谁又有资格装出主人的样子来审判和惩罚他人呢?谁没有偶尔疏忽或急中出错,需要别人宽恕的时候呢?如果你拘泥于这种低层次的偏执,则不仅会使他人尴尬难堪,悲从中生,也会让自己无端生仇,从天上降下个大灾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向善大于任何对错是非和人间法律。记住,不为难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仅对一般人,也包括那些与我们结有仇怨,甚至是怀有深仇大恨的人。

别人可能恨你,但别人恨你不管用,除非你也恨他们,而这样你便毁灭了你自己。这个世界需要包容,当然有时需要包容的对象是仇深似海的仇家,这当然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只要你勇敢地战胜自我,还是可以实现的。包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用宽容化解仇恨

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更好。

--勃朗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英军与德军在森林中相遇,激战一夜后,有两名英国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士兵来自于同一个小镇。

两名英国士兵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相互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是整个森林除了一只鹿之外,他们再也没看到过其他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有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了他们。

事隔多年,那位受伤的战士杰克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接下来这么多年,我装作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就会消失。"面对别人的伤害,我们要以德报怨,时刻提醒自己,让伤害到自己这里为止。

小男孩哈根有一条非常可爱的狗,不幸的是,有一天下午他的狗被邻居家的狗咬死了。小男孩简直气疯了,发誓要打死凶手,为他的宝贝狗报仇。

哈根的父亲很理解儿子的情绪,他知道凭语言无法说服儿子,于是他把哈根领到了邻居家的院子后面。

"那条狗在这儿,"父亲对哈根说道,"如果你还想干掉它,这是最容易的办法。"父亲递给哈根一把短筒猎枪。哈根疑虑地瞥了父亲一眼。他点了点头。

父亲拿起猎枪,举上肩,黑色枪筒向下瞄准。邻居家的大黑狗用一双棕色眼睛看着他,高兴地喘着粗气,张开长着獠牙的嘴,吐出粉红的舌头。就在哈根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千头万绪闪过脑海。父亲静静地站在一旁,可他的心情却无法平静。涌上心头的是平时父亲对他的教诲--我们对无助的生命的责任,做人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他想起他打碎妈妈最心爱的花瓶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爱他;他还听到别的声音--教区的牧师领着他们做祷告时,祈求上帝宽恕他们,如同他们宽恕别人那样。

于是,猎枪变得沉甸甸的,眼前的目标模糊起来。哈根放下手中的枪,抬头无助地看着爸爸。爸爸脸上绽出一丝笑容,然后抓住他的肩膀,缓缓地说道:"我理解你,儿子。"这时他才明白,父亲从未想过他会扣扳机。他要用一种明智、深刻的方式让他自己做出决定。

哈根放下枪,感到无比轻松。他跟爸爸跪在地上,帮忙解开大黑狗,大黑狗欣喜地蹭着他俩,短尾巴使劲地晃动,仿佛在庆幸自己免遭枪杀。

宽容是消除报复的良方。对于心底宽容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饶恕的。在你宽恕别人的同时,也会将自己内心的仇恨一并消除。

有一次,一位作家与两位朋友阿尔和马修一同出外旅行。

三人行经一处山崖时,马修失足滑落,眼看就要丧命,机灵的阿尔拼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将他救起。

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恩德,动情的马修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力镌刻下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尔救了马修一命。"

三人继续前进,几日后来到一处河边。可能因为长途旅行的疲劳的缘故,阿尔与马修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了,阿尔一气之下打了马修一耳光。

马修被打得眼前直冒金星,然而他没有还手,却一口气跑到了沙滩上,在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尔打了马修一记耳光。"

旅行很快结束了。回到家乡,作家怀着好奇心问马修:"你为什么要把阿尔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他打你耳光的事写在沙滩上?"

马修平静地回答:"我将永远感激并永远记住阿尔救过我的命,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忘记得一干二净。"

宽容就是记着别人对自己的恩典,忘掉别人对自己的伤害。用爱和感激来代替仇恨,化解积怨。

宽恕他人,自己也将获得宽恕

宽恕他人者,自己也将得到宽恕。

--贝利

有人给宽恕做了一个十分美妙的比喻,他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我们常常在自己的脑子里预设了一些规定,以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大多数人一直以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而实际上,不原谅别人,表面上是那人不好,真正倒霉的人却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不说,甚至连觉都睡不好,时间长了就会积出病来。

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因为释放了自己,才能有幸福自由的心态。

正如耶稣基督受人迫害时说的:"原谅他们(迫害者)吧,他们在做些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啊!"许多的人,他们疯狂地做错事的时候,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知、不自愧、也不知道理的。如果你比他们更有思考力、更知对错,就应可怜他们的不觉醒,就应帮助他们达到像你一样的觉悟。深怀这样的悲悯之心,还有什么过错不能应该解呢?别人还有什么过错会使你耿耿于怀、烦恼痛苦呢?

南非总统曼德拉因致力于南非种族斗争而遭逮捕,在荒凉的大西洋罗宾岛渡过了将近27年的监禁生活。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牢房看守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罗宾岛上岩石密布,到处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里,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的大石块碎成石料。他有时要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有时干采石灰的活儿--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在一个很大的石灰石场里,用尖镐和铁锹挖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然而,曼德拉出狱当选南非总统以后,并没有计较前嫌,他在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世界,被人们尊称为"神迹"。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依次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宾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身,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令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恭敬地向3个曾虐待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狱中生活使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因此才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常常源自痛苦与磨难,必须通过极强的毅力来训练。

获释当天,他的心情平静:"当我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只有谅解和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如果内心一味地充斥着对别人的仇恨,不肯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不但会使别人生活在痛苦之中,自己的心灵也无法得到解脱。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欺诈画家的父亲,直到他心碎地死去。

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面流连忘返,他天真的眼睛被画家的一幅画所吸引,久久不肯离去。那孩子的父亲最终出面,愿以天价买下这幅画,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属于非卖品。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他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再也无法见到这幅画而变得憔悴。而画家总是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现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的神像日渐相异。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笔,他跑了起来: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般的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到我的头上来了!"

一位哲人说过,宽恕并不是给别人一条生路,而要给自己一条生路;不是释放别人,而是释放自己。让我们的心从不能自拔的痛楚中挣脱出来,使自己好过一些。毕竟伤害已经造成,久久不能释怀的愤怒,只会造成二度伤害,得不偿失。

与其一直注视着那件使你愤恨的事,倒不如转移方向,去看看其他的事情,用爱从事各项关怀行动。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时,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断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仇恨自然没有容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