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能力
321800000062

第62章 能力十九 完美说话的能力—让你的表达天衣无缝(1)

让你的表达天衣无缝 

从古至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多数有着雄辩的口才。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可以看到,多数人是用舌头去打开他们成功大门的。

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的两位弟子苏秦与张仪都是雄辩的人物。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使六国合纵土崩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勋。

伟大的军事天才拿破仑在军前的一席话,能迅速调动军队的士气,克服困境,取得胜利。为美国人所爱戴的林肯总统,无论是打官司还是竞选总统,他的一席话总会让他的对手哑口无言,肃然起敬。比尔·盖茨的一席话,能促使IT业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格林斯潘的一席话,能令纳斯达克的股市疯狂飙升。

正是因为口才能令一个人获得巨大的影响力,古今中外,无数有志之人都在追求自己能有雄辩动人的口才。

这些成功的事例,难道没有激发起青年人追求良好口才的理想吗?你难道不希望自己也能凭此在竞选中赢得支持,在辩论赛上压倒对方,在交际场合左右逢源?

拥有良好的口才能让人的能力迸发,才华横溢,透出说话者本身无限的魅力;让观众佩服得五体投地,把你的对手威慑住。

好口才助你平步青云

理性和语言是人类交往过程中的纽带。

--西塞罗

良好的口才,即有着高水平的口语表达的才能,或者说有着能打动人心的口语表达艺术和技巧。具体地说,良好的口才就是在各种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能运用准确、恰当、得体、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圆满效果的口语表达艺术和技巧。良好的口才绝不是那种油嘴滑舌、夸夸其谈、强词夺理或巧舌如簧。

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国人看晏子身材矮小,故意不开大门,只开旁边的小门让他进城。

晏子知道楚国人故意侮辱他,便不肯进去,说:"出使到狗国才开狗门。今天我是到楚国,不应该走这个门。"带路的人只好开大门让他进去。

等见了楚王,楚王便故意讥笑他说:"齐国难道没有人才吗?为什么会派遣你来?"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国都很大,人民多到张开袖子便足以乘凉,流汗便像下雨,怎么会没有人才?"

楚王又问:"那为什么派你来?"

晏子回答:"齐国派任大使,是看情形而定的。贤能的人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不贤能的人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

晏子以其过人的口才与楚王周旋,既针锋相对,又避开了正面冲突,显示出他不卑不亢的风度,在一个强国面前维护了自己国家和个人的尊严。

要想获得提升,就要勇于张开你的口,但是,你一定要有能使你的话深入人心的本领,你得学会说话的技巧。

作家王了一曾经说过:"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3岁的孩子也会说话;最难,因为最擅长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中国自古就有诸如"一言不合,倒戈相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误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句话能说得让人跳,一句话也能说得让人笑"之说,足见说话在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不腐女尸,引起世界轰动。

基辛格博士在秘密访华时询问周恩来总理:"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总理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

基辛格说:"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老祖宗脚下的东西。"

基辛格大惑不解:"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 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广寒宫住下了,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

周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也笑了。

在高级外交场合,面对基辛格博士突如其来的要求,周总理用他幽默豁达的风度和机智过人的思维,以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雄辩滔滔的口才,征服了基辛格博士,这就是口才的魅力。

孔子说过:"言不顺,则事不成。"说话,作为与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最重要的工具,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它,沟通成功与否,是我们与人交流互助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对今后青少年的学习与工作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青年人要想赢得成功,也必须学会说话的技巧,懂得语言的艺术。如果青少年想在今天为明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想在明天拥有伟人般的魅力,那么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说话的能力。

然而,什么是好口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是好口才吗?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泼妇骂街往往口若悬河,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更能口若悬河,然而我们并不承认他们会说话。"

只有言之得体、内涵丰富、素养上佳,游说如苏秦、张仪之人,使闻者如沐春风,欣然信受;雄辩如诸葛亮之人,明辨事理,舌战群儒,所谓"出言须涉典章,谈说乃傍稽古",一句话就扭转了乾坤,众人才会承认是好口才。

简单地说,成功的语言沟通应该是:让对方明白我们所说的话、认同我们的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从而得到自己所希望的对方在语言或行为上的反应。俗话说,一分天才,九分努力。说话的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需要青少年每时每刻都注意。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打动人心的最高明的方法,是跟他谈论他最珍贵的事物。

--卡耐基

说话是人的一种能力,一种本领,一种功夫,也是一门游刃有余的艺术。大凡艺术创作都有其基本原理,说话这门学问也概莫能外。

在人类说话发展史上,话语及其效能是有等级的。文采非凡的人说的话叫雅言,反之叫做白话、粗话。做奴隶被看做是会说话的牲畜,说与不说没什么区别;做奴才被看做是会说话的工具;做帝王被认为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圣人,写在纸上的话便叫做圣旨,随口骂人的话叫做圣训,说的话叫做圣谕。话本身就有这么多种类,自然而然也就要看对象说话了。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经典地总结出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的办法:"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议论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卑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聚,与愚者言依于锐。""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上面两句话意思是说,和聪明的人说话,必须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有灵活的辨析能力;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态度要敬仰;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辞要大大咧咧;与穷人说话,要给予优惠或实利;与地位低下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与勇敢的人说话,要敢作敢当;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与领导说话,须用奇特的事打动他;与下属说话,须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俗话说,"看碟下菜,量体裁衣",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倒不是要求我们"曲意逢迎"、"溜须拍马",而是要灵活机动,具体对象具体对待。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光要注意对方的身份,还要从心理上进行分析、地域上划分,年龄、性质、职业、性格、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等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点。

1看清对方的身份地位

比如,与领导说话或是探讨工作,就应该尽量用"请教"的语气让领导多指导工作,多讨教办事经验,他会觉得你尊重他,看重他,所以,在工作中,在办事过程中即使你全都懂,也要装出有不明白的地方,然后主动去问领导:"关于这事,我不太了解,应该如何办?"或"这件看来这样做比较好,领导还有什么指教的吗?"

领导一定会很高兴地说:"嗯,就照这样做"或"这个地方你要修改一下!"或"大体这样就好了!"如此一来,不但会减少错误,还会在领导面前呈现自身的价值,有了他的帮助和支持,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2看对方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性格外向的人善于言谈,乐于交往;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开朗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就应注意分寸,小心用词。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不能。"又一次,另一个学生冉求又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西华在旁听了疑惑,就问孔子:"两个人的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所以来请教。"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劝阻他。所以,谈话也要看对方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心态,有时候不会从外部表现上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时作为表达者就应当洞察对方的心理,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

言语交流中还经常会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说话不注意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自己的外孙女:"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这话正好被黛玉听到,她误认为婆子在骂她,于是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直气得"两眼反插上去"。婆子的话本来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但黛玉却不这么想。她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使她产生误会。所以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看对象,注意对方的心理状态,观察对方的性格特点,尽量避免说话时伤了人。

3细节上的注意,关于细节上的注意有很多,我们这里就不一一指出。

除了上面明显的三点注意外,下面的也不可忽视,总概起来有6小点。

(1)根据性别的差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柔一些。

(2)根据年龄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鼓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自主选择;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