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老观念,新观念
322000000033

第33章 观念32:摒弃成见,但利用他人的“有色眼镜”

【老观点新鲜看】

成见、偏见都是对事物认识不彻底的一种主观臆断,就像带着“有色眼镜”一样看不到事物的真实内涵。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成见,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不过,成见也并非一无是处,巧妙运用他人的成见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见——你一直就有的非正确想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各种事物的自我看法。比如我们说到德国人,你会觉得是严谨刻板的,美国人开朗、热情,但是重利益,等等。这样的看法我们不能说是错误的,因为它可能概括了大部分的情况,但也不能说是正确的,因为对个体的德国人和美国人来说就不一定正确了。所以,这些想法都是不完全正确的,是你的成见。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和阿施等人做了一种实验。阿施选用了57对形容词,第一对都是由正反、褒贬意义的词组成,如“清洁—肮脏”等。他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最突出的核心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如“热情—冷酷”分别反映了两个人的主要品质,当要求被试者回答,这两个人中哪个“慷慨”、“风趣”、“有礼貌”时,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热情”的人是慷慨、风趣、懂礼貌的;大多数被试者认为“冷酷”的人是粗鲁的。

这种实验证明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效应——光环效应。它指的是在人际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对人的某一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叫做“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属于一种十分普遍的认知偏见,它表现为在个体的社会知觉过程中,不加分析地用对对方的最初印象来判断、推论他的其他品质。如一个人最初印象被认为是好的,那么他就被一种积极的有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因此也容易将其他好的品质与其相联系。与此相反,当一个人最初被认为是不好的时候,他就会被一种消极的不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也易将其他不好的品质强加给他。

光环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凭第一印象一锤定音的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式的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有些“以点盖面”。如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与之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和家长认为一无是处。

比如,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上海人是精明的、小气的、没出息的,上海的男人是唯唯诺诺的,上海的女人是假洋鬼子。可实际上呢,上海也有大方的男人,也有干出了大事业的男人,也有在老婆面前气高声壮的男人,而上海的女人中,也有很中国化的,不为外国新潮事物所动。许多有作为的男人和传统的女人,都是可以作为鲜明的例证的。

了解“光环效应”这种现象,有助于人们克服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偏见,避免单凭初始印象,以偏概全所导致的片面性。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往往是根据已有的了解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我们常从对方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评价。

“有色眼镜”看错人

智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明眸看人,很准确,很恰当。然而,生活中有一群人,虽然并没有带太阳镜或茶色眼镜,看人却带有眼色,把正直的人看成恶徒,有才华的人看做窝囊废。这被称之为“用有色眼光看人”,相当于门缝里看人,一洞窥天,全是偏见。

法国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把17岁时写出的关于高次方程代数解法的文章,送到法兰西科学院,没有受到重视。20岁时,他第三次将论文寄出,审稿人波松院士看过之后的结论是:“完全不可理解!”

又如苏格兰科学家贝尔想发明电话,他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一位有名的电报技师,那技师认为贝尔的想法是天大的笑话,还讥讽地说道:“正常人的胆囊是附在肝脏上的,而你的身体却在胆囊里,少见!少见!”好在贝尔并没有相信这家伙的一派胡言,凭着高度的自信将实验坚持了下去,而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里的偏见来自于人们对“小人物”的轻视,因为这些小人物还没有成名成家,所以不受重视。其实这种偏见的形成就在于人们没有发展的眼光,总是用老眼光看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一个人最初的工作可能简单、平凡,但这并不妨碍他将来的工作重要、地位显赫,没有人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所以,看人时也不要以对方现在的状态而自作聪明地评价对方的将来。

用有色眼光看人,会使我们犯下许多错误,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人际关系。摘下“茶色眼镜”,看一论一,以眼前论眼前,凭事实说话,对别人作出客观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产生“偏见”。

利用“首因效应”,打造完美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交际心理中的重要名词。它指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是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第一印象在人们心目中难以改变。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人们对他人以后的认知。对某人第一印象好,就乐意与之接近,并能较快地相互沟通,甚至“一见钟情”。反之,第一印象差,便会产生反感,即使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也会很冷淡。

子羽曾是孔子的学生,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见他其貌不扬,印象不好,觉得长相这么丑的人怎么会有才气呢?所以对子羽态度很冷淡,不愿尽心教他。子羽感到没趣,只好退而自学。以后他刻苦自励,终有所成。孔子知道后深为后悔地发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应该说,作为卓越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怎样知人是有一套较为深刻的见解的,可遇到具体问题,有时也会忘了知人应取的客观标准,而陷入了首因效应的窠臼。

本来这个故事是要教育我们不可以貌取人,但实际上因为首因效应的存在,人们很难改变这种心理习惯。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对后来观察和感知到的内容则往往不大注意或被忽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也会服从最初印象。

毫无疑问,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和工作条件带来诸多便利。所以我们不妨利用好这个首因效应。与人接触时一定要以好的形象出现。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注重仪表、风度外,更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不卑不亢、举止优雅的人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好印象。

当然,“首因效应”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个人的硬件完备,需要加强自身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但对于各种求职、面试、商务会谈来说,利用好首因效应就显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