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切还得靠自己
323800000068

第68章 活出自己的味道 (2)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争夺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评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玛丽亚每天都在房前的空地上练习唱歌。一位邻居听了,冷笑着说:“你即使练破了嗓子,也不会有人为你喝彩,因为你的声音实在太难听了。”

玛丽亚回答道:“我知道,你所说的这番话,其他人也对我说过多次了,但我不在乎,我是为自己而活着的,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我只知道在我唱歌时我就快乐,所以,无论你们怎么指责我的声音难听,都不会动摇我唱下去的决心。”

在此,玛丽亚可以说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的确,你不需要永远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快快乐乐地为自己活一次,是一种智慧。

如果你追求的快乐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都会悲惨地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是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全部是为了他人而活,一个人所追求的应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

为自己活一次,听从自己心灵的声音,不再为一切烦事担忧。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只要自己快乐就好。

剔除生命中多余的行李

剔除生命中不必要的行李,以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工夫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能够更轻松地享受旅程的乐趣。你会发现,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因为用了“减法”,负担减轻,不再需要背负沉重的行李,你终于可以自在地开怀大笑!

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要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铁匠打了两把宝剑。刚刚出炉时它们一模一样,又笨又钝。铁匠想把它们磨快一些。其中一把宝剑想,这些钢铁都来之不易,还是不磨为妙。它把这一想法告诉了铁匠。铁匠答应了它。铁匠去磨另一把剑,另一把没有拒绝。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磨成了。铁匠把那两把剑挂在店铺里。

不一会儿就有顾客上门,他一眼就看上了磨好的那一把剑,因为它锋利、轻巧、合用。而钝的那一把,虽然钢铁多一些、重量大一些,但是无法把它当宝剑用,它充其量只是一块剑形的铁而已。

同样出自一个铁匠之手,同样的打造,两把宝剑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锋利的那把又薄又轻,而另一把则又厚又重,前者是削铁如泥的利器,后者则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一个包袱。

人生的道理,也与此类似。人生的目的不是面面俱到,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得心应手地去运用,它跟宝剑一样,剑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轻越好。多余的东西,无论是多余的财富、多余的知识还是多余的美德,都像剑刃上多余的钢铁,应该毫不吝惜地磨掉!

有只狐狸被猎人用套夹夹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爪子,然后逃命。放弃一 只爪子而保全一条性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在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 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生活中,常有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使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杨绛在《干校六记》中所记述的,就是面对人生际遇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跳高。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争取活得洒脱一些,放弃的本质就是不让生命有过多的负重。

剔除生命中多余的行李倡导的是一种简约的生活。它主张我们减去人生旅途中不必要的行李,以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工夫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能够更轻松地享受旅程的乐趣。在这里,简单背后还需遵循一个法则,那就是我们在简化生活的同时要注意聆听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去伪存真”。

简化生活的过程就好比冬天给植物剪枝,把繁盛的枝叶剪去,植物才能更好地生长。每个园丁都知道不进行这样的修剪,来年花园里的植物就不能枝繁叶茂。同样,一个人如果生活匆忙凌乱,为毫无裨益的工作所累,那么,他的生活也很难有幸福可言。

简化生活最有效的方法是重新审视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和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了解自己想要的,然后舍弃不必要的生活内容。曾有这么一个比喻:“我们所累积的东西,就好像是阿米巴变形虫分裂的过程一样,不停地制造、繁殖,从不曾间断过。”而那些不断膨胀的物欲、工作、责任、人际、家务占据了你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照顾这些事情,早已喘不过气来,每天甚至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活着。

拼命用“加法”的结果,就是把一个人逼到生活失调,精神濒临错乱的地步。这时候,就应该运用“减法”了!这就好像参加一趟旅行,当一个人带了太多的行李上路,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已经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为自己减轻压力,就像剔除多余的行李一样。

著名的心理大师荣格曾这样形容:“一个人步入中年,就等于是走到‘人生的下午’,这时既可以回顾过去,又可以展望未来。在下午的时候,就应该回头检查早上出发时所带的东西究竟还合不合用,有些东西是不是该丢弃了。”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能照着上午的计划来过下午的人生。早晨美好的事物,到了傍晚可能显得微不足道;早晨的真理,到了傍晚可能已经变成谎言”。或许你过去已成功地走过早晨,但是,当你用同样的方式走到下午时,却发现生命变得不堪负荷,寸步难行,这就是该丢东西的时候了!

用“加法”不断地累积,已不再是游戏规则。用“减法”的意义,则在于重新评估、重新发现、重新安排、重新决定你的人生的优先顺序。你会发现,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因为用了“减法”,负担减轻,不再需要背负沉重的行李,你终于可以自在地开怀大笑!

树立自己的生活标准

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抛掉繁杂、无意义的事情,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生活中,以真实面对自己的心灵和生活。

杜尚,就是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了两撇小胡子的法国艺术家。杜尚的行为被很多人看成是离经叛道。当时有许多人都斥责他,竟敢对这幅传世经典名画大不敬。但谁也没有想到,他的艺术思想就此深刻影响了欧洲的艺术史。杜尚说: “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必要负担太重,或者做太多的事情,不一定要有老婆、孩子、别墅、汽车。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还相当年轻,这是我的幸运,这使得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过着单身汉的生活。这样一来,我比那些按部就班、娶妻生子的人生活得轻松得多。从根本上说,这是我的生活原则。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几乎没生过气,而且可以去从事自己一直喜欢的绘画。”

结果,杜尚不仅生活得很快乐,而且在绘画和艺术设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辛迪是美国知名的作家与作词家,曾经写过不下四百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此外,他也得过全美舞台剧作奖,而他原来的工作是在美国滚石唱片公司担任助理。辛迪三十岁刚出头,就已享有诸多盛名,尤其是身处在五光十色的娱乐圈中,可谓备受瞩目。但是,在辛迪身上却看不出夸张与狂傲。

辛迪讲了一件自己的事。在他进入滚石唱片公司的第三年,有一天觉得自己实在做不下去了,便去向老板辞职,老板一脸诧异地问他:“不是做得好好的吗?况且,你还这么年轻。”

“我想,老板一定认为我这个家伙怎么这么不知安分!”辛迪说道。

这并不是辛迪不安分的表现,而是觉得自己一直在反抗一样东西——制式化。他观察,很多人常把“生涯规划”挂在嘴边,他们把自己锁定在一个领域中,计划着自己二十岁该做什么,三十岁该做什么,到了四十岁又该如何如何。总而言之,好像必须不停地“向上流动”,才表示自己有成就。

而辛迪却从来不觉得自己要循着这种成功的轨迹走。他说:“我不是唱高调,但我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生命的发展。”或许是看惯了娱乐圈有太多“光鲜亮丽的外表,内在却空虚寂寞”的人,辛迪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成功的外在光圈不论多么耀眼,也脆弱得不堪一击,唯有“内在的成功”才能让人活得更笃定、踏实。

每个人都应当像辛迪那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甩掉一些不必要的生活包袱,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才不至于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留下太多的遗憾。

一位被很多人认为很成功的实业家,临终前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我有这么成功的事业!”事业的成功剥夺了他与亲人相处的很多时间,剥夺了他品味生活的很多时间,也等于剥夺了他一辈子的岁月,以至于他的人生成就少得只剩一项“成功的事业”了。这样的人,一生都从未对生活有过什么感受,因为他从未感受过生活。虽然他有许多耀眼的光环和令人羡慕的财富,但他的生活却是简单而无趣的。难怪他在临终前会有所抱怨了。

世上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找出适合自己的那一种。正如世上人有百种,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方为最佳。

有人以为自己拥有了很多钱,让自己躺在金钱的怀抱里尽情享受,什么也不做那便是一种幸福;有人以为自己拥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便是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幸福;年轻人以为自己能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拼搏出一番惊人的成就那便是一种幸福;老年人以为自己能长时间与自己的儿女生活在一起安享晚年那便是一种幸福;也有人认为自己同时拥有金钱与时间那便是一种幸福;也有人以为既有金钱又有时间那便是人世间难得的幸福;还有人以为能永远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那便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