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始皇出巡记
3251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帝王出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五千多年来,中国共有帝王六百余位,他们最早出巡天下的是黄帝和颛顼帝祖孙二人。据《史记》记载,黄帝出巡“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颛顼帝出巡“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终于蟠木。”按今天地理概念其活动范围:东到大海,南到五岭以南,西到甘肃空桐山,北到河北省北部与辽宁省南部一带。尧、舜二帝期间,他们在“以齐七政”中,就包括规范帝王出巡的这件国务政事。规定“五岁一巡狩”,时间安排二月东巡,五月南巡,八月西巡,十一月北巡。出巡中要“遍告以言,明试以功”,即诸侯普遍向天子报告治理国家的情况;天子公开地考察诸侯的政绩。

孟子很早注意到帝王出巡这件事。《孟子》记载说夏朝帝王出巡能够做到“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因此受到当时人民群众的欢迎。故有夏谚:“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夏朝开创者禹帝在治水期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就曾走遍天下。治水结束,在后来的正式出巡中,他仍然考虑着水利运输等重大社会问题。到周朝帝王出巡时,他们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遭到人民群众的反抗。周昭王南巡渡江时,渔民用特制的胶船运送他渡江。当船行至中流,胶液化致使船体破裂,将周昭王溺死在大江之中。周穆王驾车去西王母之邦,乐而忘归。直到朝中动乱,政权将失,才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长驱归周”。周襄王被晋文公召到河阳,本来是以臣召君,以臣逼君,他却在周史中避忌写成“天王狩于河阳”。

前256年,周朝灭亡,名不副实的帝王出巡制度随之消亡。帝王出巡出现的空白,成为诸子百家的广阔时空。孔子用15年的时间,遍访中原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子周游列国。”孟子、荀子、墨子等人也效仿孔子,通过周游列国,开阔眼界,增长学识,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思想主张,并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规模和范围。

前22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二年,他就出巡西北地区,揭开日后大规模出巡的序幕。前219年、前218年两次东巡,前215年北巡,前210年南巡。西至长城起点,东至大海,北至包头,南至衡山,足迹遍布今天甘肃、山东、内蒙古和湖南等十几个省、区境内。秦始皇出巡,不是对古代礼仪的单纯恢复,而是中国实现统一的标志,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滥觞。他出巡所留下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出巡活动所形成的数十处的文化遗址、文化景观和地理地名,是当地人民群众对他的物化纪念。至于有关他的一些民间传说,应该说是千年历史对他的神话记忆。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是有所作为的帝王都勤政出巡。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帝玄烨和乾隆帝弘历等。其中汉武帝刘彻出巡最有气势。前110年,他为泰山封禅,效法古人“振兵泽旅”:先勒兵十万北巡朔方,封禅后又到桥山祭祀黄帝,然后在桥山解散了军队。乾隆帝弘历出巡次数最多。他先后出巡次数达100多次,其足迹遍布天下。但是,也有少数败类帝王,他们在出巡中作出荒唐事。如隋炀帝杨广巡辛江南,乘船千艘,船工八万,所过州县五百里以内,都要献食,极尽水陆珍奇。明武宗朱厚照为得到宣府乐工美人而出巡,途中不仅大肆勒索财物,还逼迫良家妇女相随,霸占守臣妻妾。群臣上书劝谏,他却将6人下狱,107人罚跪于午门五日。

古代帝王出巡,与五千年历史同在。通过对帝王出巡史实的考察和研究,可能会帮助人们看到一个个更加完整、更加丰富多采的帝王形象,也可能帮助人们认清一段段更为真实、更为深邃严肃的历史面貌。《秦始皇出巡记》想就此作出实验性的工作努力。面对如此宏大含量的课题,难免挂一漏万。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又难免失之偏颇。望能够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不吝补漏纠偏,以便我们继续把记述帝王出巡的这件事更好的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