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院建筑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殿堂”。事实上,这里包含有两个不同的意思,殿是指供奉佛像的地方,是专供僧侣和信徒礼拜的场所;堂是供僧人日常起居、讲经布道的场所。中国最早出现的佛寺布局形式是廊院式,这是仿效印度寺院的形式而来的,即每一个佛殿四周被廊院所围绕,一个寺院可以由许多廊院组成,每个院落可以独立存在,并有各自独立的名称,如观音院、塔院、翻经院等。唐代长安的大慈恩寺在其盛时就有十几个院落。廊院式布局的特色集中反映在院内建筑的布置上,有的院内以塔为主体,有的以讲堂为主体,也有的堂塔并置。从建筑艺术的角度看,这种廊院式的寺院主题较为分散,而且不易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所以渐被纵轴式的布局所代替。至今,这种廊院式布局形式的寺院在中国已无存,仅在个别寺院布局上尚存有这种形式的某些痕迹,但日本奈良的法隆寺布局仍是典型的廊院式。
中国寺院应用最普遍的布局形式是纵轴式,佛寺的建造一般是坐北朝南,即是将各主要殿堂按照从南向北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每个殿堂前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整座寺院由两大区域组成,一是供佛区域,这里是僧侣及信徒们进行各种法事活动的地方;二是僧侣们的生活区。保存至今的一些早期著名的佛寺,如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天童寺都是这样的布局。
供佛区域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各大佛殿分别为: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
僧侣的生活区一般集中在寺院的东侧,设有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以及厕所。
在寺院的西侧则设置接待云游僧人的云会堂。
中轴线上各进院落可以借助立体建筑不同的造型、院落空间的狭广以及附属建筑的不同,展现自身的变化及特色。一些较大的寺院还可以同时拥有两条或三条纵轴,将塔院、禅房或花园等都建在侧轴上。这种佛寺布局形式在中国应用的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是汉化佛寺的典型形式。
无论您到哪座寺院,首先必须进门,佛寺的这道门就叫山门,青砖绿瓦垒砌出三个拱型门洞,最大的居中,两旁是两个较小的。按照佛教的说法,最初称为“三门”,意即三解脱之门,象征着空门(观人法两空)、无相门(观诸法无相,本无差别)和无作门(观生死可厌、不可愿求)。也被称为涅槃之门。我们常说的“遁入空门”就是由此而来。后来由于中国佛教的大多数寺院都建在山林之中,“三门”便逐渐演变成了“山门”。虽然对于平原地带的佛寺未作考虑,但是还是顺其自然地沿袭了这一称呼。惟一不同的地方是,隐藏在高山密林中的寺院可能不止一道山门,有的有两道,甚至三道,而平原地带的寺院却仅有一道。山门是将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隔离开来的一个象征性建筑。
进入山门之后,便是第一层院落,院中正面是金刚殿。有的寺院常常将金刚殿与山门合二为一来建造,保留中间一门,将两旁的二门变成了不能开启的假窗,成为一座面阔三间的殿堂,这个殿堂既是山门,又是金刚殿,遂被称做山门殿。更有甚者,还将金刚殿后面的天王殿也并入了山门殿中,山门殿遂又成了天王殿。
穿过山门殿,便可以看见东西相对的两座钟鼓楼,居东的为钟楼,居西的为鼓楼。早晨先敲钟,后击鼓;傍晚先击鼓,后敲钟,晨钟暮鼓的美景便是由此而生发出来。敲钟击鼓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报时,而且为了作法事的时候召集僧侣。
钟鼓楼之后的第一座大殿便是天王殿,殿正中常常供奉着雍容大肚、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在弥勒佛左右两边的山墙前,各供奉着两尊天王,称为四大天王,天王殿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在弥勒佛像的背后,还供奉着身着铠甲、手持宝杵、气宇轩昂的韦驮天。他与弥勒佛呈背靠背站立,遥望着前方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主要的大殿,是佛寺的中心,其**奉着佛教信仰的最高神释迦牟尼,因佛教徒尊称释迦牟尼为“大雄”,固而得名。僧侣及信徒们礼拜、瞻仰佛、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也是在此。这里的建筑雕梁画栋、恢宏亮丽,庄严而神圣。
大雄宝殿的背后便是法堂,这一称呼是从禅宗来的,意思是“演说佛教大法之堂”。佛教的其它宗派则称之为“讲堂”。但在陕西目前尚存的寺院中,非禅宗的寺院也有许多称为法堂的,如陕西的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和兴教寺等。寺院中讲经说法、宣誓皈依或有关的集会等活动都在此举行,其地位仅次于大雄宝殿。
法堂之后便是藏经阁,佛教的经书多被保存在此。
以上这些建在寺院中轴线上的建筑是每座寺院都应有的,在有的寺院中,藏经阁也可能被建在中轴线以外,其中轴线上还建有卧佛殿,如陕西的兴教寺,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形象:侧身而卧,一臂直伸,一臂曲撑在头部,神态泰然而安详。除了中轴线上的大殿外,与它们相配而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的配殿,在一些较大的寺院中都有建造,如地藏殿、伽蓝殿、祖师殿、药师殿等,另外,在某些较大的寺院中还建有罗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