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下三国
3252800000004

第4章 击鼓骂曹(1)

近代大学者陈寅恪先生说过:"夫曹孟德者,旷世之枭杰也。其在汉末,欲取刘氏之皇统而代之,则必先摧破其劲敌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即汉代儒家思想。"所以,他杀崔琰,杀孔融,杀杨修,杀祢衡,从肉体上的摧破,是最彻底的消灭法了。

他先后杀掉好几位很有代表性的文人,那个祢衡,虽然不是他亲手处置的,但也是被他采取借刀杀人的办法,把章 其实,曹操算得上是个作家,而且还是大作家,他的诗文写得比崔、孔、杨三位,怕还要出色一些。至少可以说是气势非凡,大家风范,毛主席都赞他"东临碣石有遗篇"。但是,作家要收拾起作家来,自古以来,是不大温柔的。尤其是拥有一定权柄的作家,那生杀予夺的无情,是相当厉害的。因为,一旦处理什么事情,那嫉妒之心介入其中,就必然有扩大化和过头过火的弊端了。而文人的嫉妒,特别那些写不出或写不好作品的作家,则尤以为甚。下起刀子来,也必然是更心毒手辣的。

要用今天的医学观点看,汉末的章 章 然而,直到祢衡章 "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培植扩大势力,他的对立面自然也在网罗人才,积蓄力量。孔融一直是跟曹操唱对台戏的,也算是对立营垒里的一个领袖人物,经常聚着一帮人,抨时议政。现在来了章 孔融在奏章 鲁迅先生有篇文章 如果不是孔融的煽动蛊惑,祢衡也许不至于目空一切,眼中无人到章 祢衡的倒霉,就是那种纯粹的文人丝毫不懂政治的悲剧了。

骂是骂得淋漓尽致,有出《击鼓骂曹》的京剧,那急口令式的唱段,是相当精彩的。但是,章 姜,永远是老的辣,年轻人总是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对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年轻作家真得有几分清醒才是。祢衡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便相信凡文人皆纯粹,认为孔文举、杨德祖是同他一样的,于是心气相通。其实孔、杨二位,是文人不假,但他们更是政客,亦文亦政,政甚于文。说得好听一些,是为了匡扶汉室,铲除元凶;说得率直一些,不过是各种政治派别的权力之争罢了。一个不谙世事,也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年轻作家,搅进章 但曹操杀了章 不过,若是从曹操借词杀掉孔融、杨修,决不宽贷,而却将祢衡送到刘表处,纵之不问看来。章 其实,按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还会在乎杀掉一个祢衡的臭名吗?但他放了他一马。无论孔融,无论杨修,都要比祢衡声望高多了,是当时众望所归,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也毫不在乎舆论,说杀就杀了吗?所以,对于杀祢衡的"借刀"说,也还有存疑之处。曹操是兴之所至,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如以当场受辱,恼羞成怒的情况来看,祢衡倒是该杀的,但没想到曹操把他礼送出境了。"操教备马三匹,令二人挟持而行;却教手下文武,整酒于东门外送之。"章 孔融虽然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好像很潇洒的样子,其实聚在他身边的人,曹操明白,绝不是在那儿作文学沙龙式的清谈,而是政治上反对自己的裴多菲俱乐部,他自然是不会容忍的。那个恃才傲物的杨修,则卷得更深,不仅在文学上,和他的儿子曹植密不可分,到了"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的地步,而且在政治上也搅在一起,特别是介入了宫廷里面最敏感的继承接班的斗争。因此,文学家的曹操,也许可以把他们两个视作文友;政治家的曹操,那么对不起,就是危险的政敌,不除掉那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

那个文学新秀祢衡,被他们鼓动起来,结果掉了脑袋的教训,若是引起孔融、杨修的足够警觉,也许情况会好一些。刘备最后不是靠韬晦,逃出了曹操的手心了么?但章 穿上龙袍的丑角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有一条禁忌,虽然谁都觊觎皇帝章 当时,那些军阀心里都明白,什么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做皇帝。势力强大如曹操者,而且已经挟天子从洛阳到了许都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了他手中的一个傀儡,也不敢生章 蠢货袁术,因为得了孙坚质押的玉玺,就如俗话讲的,开始头脑膨胀,发起高烧来了,蠢人之所以蠢,就在于他不觉得自己蠢。于是,糊涂加上野心的驱使,就在淮南建立袁记小朝廷了。称帝建号,立子封妃,龙车凤辇,祀南北郊,那些拙劣的表演,令人作呕,也招天下人恨。

他的部下劝他不要僭称帝号,但他一心想当皇帝,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已经失去最后一点自知之明。章 如果说,一个人希望得到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也就是存有非分之想的话,叫做野心,那么无妨认为章 所以,野心不可怕,而是在于实现野心的过程中,不择手段,狂妄愚蠢,便只有失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了。若是像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一样,愈陷愈深而不能自拔,如同失控的汽车,在下坡路上滑行,最后除车毁人亡一途,焉有他哉?懂得节制,掌握分寸,步步为营,进退有度,那就是谁也莫奈你何的另外一回事了。曹操未必不想当皇帝,刘备亦如此,孙策、孙权,概不例外。他们的野心比袁术更甚,只不过能够通达识时,知己知彼,不轻举妄动罢了。

因为汉献帝是一张牌,谁抓在手里,就可以利用他的剩余价值。但谁要自己称帝,就等于竖一个靶子,让众人当目标瞄准射击了。所以,袁术的下场,并不比乃兄袁绍更好些,章 章 袁术和袁绍,可称为一对难兄难弟,而术比起绍,更是一蟹不如一蟹。在章 袁术据寿春时,户口数百万,本可以干一番事业。可他"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与其兄袁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南连刘表,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僭号称帝以后,"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罗,余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闲空尽,人民相食"(陈寿:《三国志》)。

《资治通鉴》说:"中平以来,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掠,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萧条。"对章 每个时代,在其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之际,总有一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野心家、失意政客、无耻文人,和一些压根儿就是低能儿、白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痞子之类,因缘际会,于潮动中被推到了峰顶,居然人模狗样地也神气起来。所谓"沐猴而冠",就指的是章 章 有的人连句整话也说不好,智商甚低,可唯辟作威,唯辟作福。有的人作一名衙役,鸣锣开道,也许称职,却位居三司,封疆一方,吆五喝六。还有的,灾荒之年,让没粮吃的老百姓"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居然做了皇帝。因此,在章 但是也别小看袁术之类,干正经事绝对没有能耐,搞个鬼,捣个乱,下个绊,背后捅谁一刀,却是十分在行。讨伐董卓的联军司令部组成以后,袁绍推荐他负责后勤保障,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断了先头部队的粮草,结果弄得孙坚大败而归,差点丢了脑袋。第二件事,华雄搦战,关羽请缨时,他听说只不过一个马弓手,马上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所谓好事不成,坏事做绝,就是章 但要让他真刀真枪上阵的话,那可就洋相百出了。

就看他和吕布交手出场的样子,"身披金甲,腕悬两刀",那阵势,完全是一个丑角形象。难怪李渔评点《三国演义》时,也觉得他章 自古至今,越是章 然而也不奇怪,因为章 也就两年不到光景,袁术终于混不下去了,只好把玉玺和帝号送给他那位宝贝老兄袁绍。曹操哪里肯放过他,派刘备、朱灵围堵追击,最后弹尽粮绝,只剩下千把人,坐以待毙。"家人无食,多有饿死者。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

章 难兄难弟

《三国演义》一开头,如果没有二袁,也就是袁绍和袁术,恐怕就不很热闹了。章 一出戏,没有丑角,是很冷清的。因此,历史呼唤英雄的同时,也会招徕许多跳梁的小丑,二袁就是章 由于董卓章 接着,群龙无首也不行,经曹操提议,那时用不着选举,也无须乎差额,连举手表决也没有,章 袁绍不费事地就当上盟主,不是他武艺高强,不是他谋略英明,而是曹操的一句话。他说:"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于是众皆曰:"非本初不可。"实际上是沾了他老子娘的光,靠爹吃饭,当上一把手。

要说章 所以,在十八镇会盟讨卓的动员大会上,他只有高风亮节地推荐袁绍。但他哪里知道,"父是英雄儿好汉"的血统论,是站不住脚的。马铃薯若不引种更新,结出的果实,一代不如一代,正如俗话所说,黄鼠狼下豆鼠子,一窝不如一窝。章 结果推上去章 会盟的主席台上,最不好受的莫过于刘玄德了,章 那位关云长老爷,要去和华雄较量。袁绍的弟弟,跳出来嚷嚷,还发了一顿脾气:"让人家笑我们没有大将么,派一个弓箭手出场?"章 而他哥哥,一当上总司令,第一件事,就委任他为粮草联勤方面的总管。武大郎开店,物色比自己个头更矮的伙计,章 所以,封建的门阀等级余荫世袭制度,就是袁绍、袁术章 豺狼董卓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从野蛮向文明逐渐过渡的过程。

野蛮渐渐少下去,文明渐渐多起来,章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挖掘出来的兵马俑,很大程度得益于深埋在地宫里的缘故。如果秦始皇当时把章 烧,也就是焚,是野蛮施于文明的最基本,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项羽一看刘邦占了上风,就本着你不让我得到,我也不让你得到的同归于尽的野蛮心理,一把火把阿房宫烧了个精光。幸亏兵马俑埋在地下,否则,也片甲不留了。

火,对于人类来讲,功效非凡。要是一直茹毛饮血的话,也许至今与其他动物无甚区别。自从原始人掌握了火种以后,便和其他动物分道扬镳,走上了进化发展的道路。所以在西方神话中,把火种的取得,归功于一位叫普?然而奇怪的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却怀着敬畏之心,供奉那红面孔的火神爷,对取火的燧人氏倒一般对待。章 秦始皇焚书,用火;项羽焦土阿房,用火;而汉末的董卓毁灭洛阳章 史称:董卓"豺狼也",是个杀人成性,无恶不作的军阀,他的兵士部曲,也多以仇视中原的西凉羌胡充任,上下交征恶,章 而作为章 因此,火虽然给人类带来福祉,但也会带来严重的灾难,章 戏文三国

旧时的京剧舞台上,著名的老生,言菊朋老板有一出脍炙人口的戏,叫做《让徐州》。看过他戏的人,如今大概不是很多了。但由于当时有一家叫"百代"的公司,做过章 章 看京戏,并不在戏,遂有"听戏"一说。因为旧时戏园子里,卖瓜子糖食的,提水壶沏茶的,送热手巾把的,川流不息,像走马灯似的。即使非常有名的角儿,台下照例章 名曰看戏,实际却在那里谈价钱,做生意,拉交情,套近乎。名曰喝茶,章 章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写的就是章 历史上并没有让徐州章 虽然糜竺传达过一句陶谦病笃时的话:"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而章 《三国演义》虚构章 所以,戏文是戏文,生活归生活,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是当真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