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温商为什么优秀
325400000010

第10章 脑中有鬼的“中国犹太人” (3)

温州人真不愧是精明的商人,就是在木匠、油漆工这样毫不起眼的行业中,也能捕捉到发财的商机。

“这里比较落后,信息闭塞,资源又缺乏,所以只要我们能找到当地需要的东西,没有卖不掉的。”西藏华建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晓飞对前去采访的《温州日报》的记者这样描绘当时的市场。于是,20世纪80年代末,拉萨大多数温州人开始转行,经营低压电器、服装等生意。

正是这种有利的时机使当时许多到拉萨淘金的温州人一下发达了起来。随着流动的滚滚财源,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呼朋唤友地来到拉萨。一时间,拉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见温州人的身影。娘热路、青年路、林廓北路--拉萨最繁华的几条商业街上,温州人经营的店铺占80%。他们卖电器、卖服装、卖礼品、卖灯具、开娱乐场所、做工程--涉及的行业达数十个。

但是,在采访中也有不少的温州人道出了在拉萨创业的艰难,他们除了要忍受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而且时常需要翻山越岭。

那简直是在玩命,不少的温州老板感慨说:“很多次,我们就是和鬼门关擦肩而过。尤其是冬天,漫山遍野是雪,车子在冰雪上滑行,经过狭窄而倾斜的山路时,身边就是悬崖绝壁,我们透过车窗,甚至可以看见山下许多事故车子的残骸。”

不过,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让温州人有丝毫退缩。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敢闯敢拼的精神,温州人终于在世界屋脊站稳脚跟。

今天的你,只要在拉萨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吃惊地发现,这里的低压电器被温州人垄断,这里的服装行业也被温州人占领半壁江山。更为惊人的是,温州人还在拉萨创下了许多个第一:世界海拔最高的小水电站是他们建造的,西藏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他们开发的,西藏最高档的娱乐场所也是他们开设的……这就是温州人,无论多么危险、多么偏僻的地方,他们凭借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汗水,耕耘出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收获了累累的黄金。

抢滩商业制高点

脑中有“鬼”的温州人经商如作战。在军事上,据关守险,占据最高点,是获得胜利的一大因素;经商也是同理,如能抢占最好的商业区域,也是保证在激烈的商战中占据优势的一大法宝,天生的温商深谙此道。

在温州人看来,在一个地方做生意,一定会选择最有利的铺位:开工厂的,要选择交通便利、工业繁忙的地段;开商铺的,要选择人群集中、商业繁荣的地方。但要抢占市场的制高点,需要买下旺楼铺,得花大钱,而且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大本钱有大收益,舍不得投资怎能赚钱!因此,最有经商意识的温州人是舍得花大钱来抢占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经商宝地的。无怪乎,无论上海的南京路还是北京的雅宝路都是温州商人竞相逐鹿的地方。

抢滩南京路

上海是我国人才、信息、资金等诸多生产要素的富集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商人就盯上了上海,大量的温州人通过联营合作或租赁摊位开设"窗口"的方式,在上海滩经营自己的事业。

今天,一些温州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自然而然会到上海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引进人才、信息、资金。有的企业甚至把生产、仓储等功能放在创业的“根据地”,而把上海作为研发、投资、决策的中心。

温州商人王均瑶曾说过:“我在温州有名气。可一到上海,太微不足道了。上海就像美国的纽约,它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此,他在上海投资数亿资金,购买了200亩地,建设自己的航空服务基地。

注册资金为13亿元的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认为,上海的人才优势无可比拟,民营企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仅2001年上半年,天正集团就在这里招了8个MBA,其中还有几个博士。

那么,哪里才是上海的温州人竞相争抢的商业宝地呢?很明显,早在20世纪初就名闻遐迩的南京路是这一宝地中的至宝,对商家来说是寸土寸金。能在南京路拥有一家店铺,不仅是商人的梦想,同样是生产厂家的追求,同时也是资格和品牌的需要。

2001年1月,温州日月集团斥资12亿元,在南京路建造了6个楼面、近1万平方米的上海明牌银楼。奥康集团的上海大型专卖店于同年3月开张。进入火红的5月,温岭“珍珠王”丁美富在南京路上创建了“珍珠城”。正如丁美富所言,到了上海,在南京路扎根,就是一个成功的佐证。为了进驻“中华第一商业街”,温州商人郑荣德的做法令人折服。

出身海岛渔家的郑荣德是一名早年闯荡上海的温州人,他创建的华东电器集团近年来在上海悄然崛起,越做越大,成为上海商界的一匹活力四射的黑马。同许多温州人一样,郑荣德也把进入南京路、取得商界名流资格、赢得更大效益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为此,2000年5月,他把公司总部迁到离南京路步行街仅有百米之遥的河南中路与天津路交叉口,在这里兴建了一幢颇具档次的6层办公大楼,楼面镶嵌的花岗岩使得整座大楼看上去华贵典雅。按理说,公司现处的地段也是上海商业的繁华区。但在郑荣德心里,这里并不是他理想的目标。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温州企业家,入驻南京路并不是一个面子的问题,而是他整体构建自己企业规划中的一个理想目标。

2001年夏天,机会终于来了,原来上海新世界集团在南京路上兴建的一幢9层大楼竣工,但该集团并不想自己经营,而打算整楼出让。在郑荣德听说这一消息之前,新世界集团的决策层刚刚透出的信息,便迅速传到了北京、广东等地,当即有人闻讯而至,与新世界集团交涉。由于新世界集团知道这幢9层大楼占据了南京路的要津,因而待价而沽,并不着急。郑荣德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与新世界集团决策层进行接触,而后召集自己公司的决策要员,共商购楼大计,并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拟出了几套预案。

郑荣德当然知道上海新世界集团的意图,也知道这幢9层大楼所具有的价值,因而舍得动真格,敢出别人不忍出的大价钱。根据郑荣德的请求,新世界集团同意与华东电器集团洽谈出让事宜,但他们准备不足,原想不过是双方熟悉一下,交换一下彼此的条件,以后的谈判还会旷日持久,同时他们也对成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以往的谈判对手很难接受他们开出的价码。而在“华东电器”一方,郑荣德的购楼之意却是一腔至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首场谈判便能成交,缩短交涉过程一锤定音,断了其他同样看中这幢大楼的竞争对手的念想,使这幢大楼自此成为华东电器集团所有,郑荣德早已从各方面将新世界集团开列的条件打听明白。为此当双方见面、坐下寒暄过后,郑荣德便开门见山地将一份条款十分详尽的购楼意向书交给对方,显示了自己的真诚。“新世界”没有想到郑荣德竟如此爽快,因而也爽快地公开了自己的售出底线,未经几番口舌,双方便在90分钟的谈判中结出正果:以3亿元的楼价签约成交。

郑荣德终于花大价钱进驻南京路,虽然3亿元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不是小数目,但在郑荣德看来,南京路本身就是一个名牌,能在这里经营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对于打出自己品牌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就是精明的温州人的大手笔。

现在,一拨又一拨的温州企业还在继续入驻上海南京路。2003年,乐清华东电器集团投资3亿元购并15万平方米的商厦,准备建7层楼的大型商场;温州华通机电集团斥资35亿元在南京路建设一个温州商城。无怪乎,南京东路工商所所长阎保章感慨地说:“照此下去,闻名全国的南京路将成为温州人的天下。”

雅宝路的生意都被温州人抢走了

其实,眼界开阔的温州人不仅将目光聚焦在上海,素有“中国心脏”之称的首都北京也是温州人抢夺的风水宝地。像上海一样,温州人咬住“南京路”不放,在北京,温州人也是抓住大名鼎鼎的“雅宝路”不放。

雅宝路地处北京使馆区,起初只是一条自发的商业街,只有几个小商小贩在经营,主要向老外卖些工艺品和服装。小贩会抬价,老外喜欢中国这些小玩意,又不大会砍价,因而小贩们也就特别赚钱。许多老外来北京,雅宝路成了必去之地,非买一些东西带回去不可。老外来做生意,也由“小倒爷”变成“大倒爷”。

在雅宝路做生意最多的,是一些温州人。尤其是温州人经销的服装、皮鞋之类商品,最受老外们欢迎。闯荡北京多年的温州老板,脑子特别精,哪能放过这些送上门的洋客户,也就在雅宝路租下店面迎接这些外来客,甚至还从老家组织大量货源,并提供所需要的配套服务。看到客商纷至沓来,精明的温州人又灵机一动,租路旁宾馆的标准房,在客房里挂上商品式样,专供老外们选购。一人包一间,一间就是一个公司。雅宝路一带的5个宾馆,雅宝大厦、吉利大厦、金盛鑫商厦、北斗星大厦和国兴大厦,全都给他们包光了。雅宝大厦有100多个房间,房客里十有八九是温州人。难怪,北京人都说雅宝路的生意被温州人抢走了。

说到雅宝路市场,温州人王伟坚是值得一提的人物。1994年,王伟坚以50万元现金,买下北京木樨园附近的北京水产实业公司大楼,并创下以800根链条锁住800个摊位的出租神话之后,又将目光瞄准了俄罗斯的贸易市场。王伟坚在北京雅宝路以大价钱买下了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北斗星大厦写字楼,并马上对大厦进行改造,然后将一个个房间出租,没几天,共40多个房间被抢租一空。因此,王伟坚被称为雅宝路市场的开创者。此外,金盛鑫大厦的老板金玉森,1991年来到了雅宝路行商,1997年,在雅宝路3号建立了金盛鑫商厦,面积2 000多平方米,专营外贸服装批发,因地理位置极佳,前来租用的商人应接不暇。不出半年,全部投资就已回笼,而且净赚了800万元。

这就是温州人精彩的大手笔,为了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市场,温州人就是这样以商业英雄的豪气,以巨额资金为武器,占领了一个个“制高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