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温商为什么优秀
325400000018

第18章 吸引眼球的温州特色 (1)

温州人不显山不露水,腰缠万贯也为人低调;温州的经济也是由小起步,小商小贩、小本经营,看似小打小闹,竟让温州人折腾成了了不起的大市场,成为了全国有名的轻工业生产基地。总之,无论温州人还是温州的经济总是吸引着世人的眼球,有着与众不同的温州特色。

小商品,大市场

蝗虫,还是英雄

今天的温州人富得流油,昨天的温州人穷得背井离乡。历史翻到20世纪80年代即改革开放的初期,人多地少的温州人不得不背起沉甸甸的行囊,四处流浪,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之后,他们便将一张张订单带回家中。

这群人就是温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万购销大军,有人称他们是蝗虫满天飞,搅乱了计划经济;有人说他们是英雄,正是他们,七手八脚连推带挤地把温州推进了市场经济。也就从他们开始,温州最早被外界所了解,这些千辛万苦的购销员从全国各地拿来订单,便到温州的集镇上采购产品,集镇上的前店后厂在当时是很盛行的,一边生产、一边销售,再由这些购销员发往全国各地。久而久之,前店后厂逐步集中,也逐步专业化,像永嘉桥头的纽扣、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等。到1983年,温州当地便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十大专业市场。

正是这十大专业市场带来了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带动了当地家庭工业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经济特色。专业市场和家庭工业也因此被人称作温州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对此,1986年春,来温州考察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教授,在考察了柳市等十大专业市场后,指出:“‘温州模式’的重要意义倒不在它发展了家庭工业,而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小商品大市场,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无孔不入的流通网络。”

这是由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在一期《温州告诉我们》的专题节目对温州“小商品、大市场”经济特色由来的一种阐释。

其实,根据经济学家费孝通在《小商品、大市场》的这篇著名的文章中,也曾经很感性地描述过温州人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历史传统。正是那次考察时在永嘉桥头遇到的小货郎,使得费老想起了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一件往事。

那是1937年的夏天,我从伦敦到柏林去和我的哥哥一起度假。一天,有人敲我们的门,打开一看是一位拎着手提箱的中国人。异国遇乡人自然是大喜过望,可我们彼此的方言不同,话语不通。只见他极有礼貌地鞠了个躬,然后打开手提箱,一看里面都是一些日用小百货,看来他是请我们买东西的。他走后,哥哥对我说:“在柏林、巴黎等欧洲大陆的不少城市中,这样的小生意人数以万计。他们大多来自温州、青田一带。起初他们背着青田石漂洋过海,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做石刻手艺。待到石头用完了,就转而做小买卖。这些人靠着挨家挨户地送货上门和彬彬有礼的优良服务态度,经商赚钱。”

1938年我回国时,打听到法国马赛有一些往返中国的轮船,有为欧洲华侨专设的低价统舱,我就买了这种船票。在统舱里我结识了一些语言相通的朋友,了解到他们千辛万苦的经历,可是从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出有丝毫痛苦的痕迹。

因此,费老总结说,正是“这样的历史传统,推动了今天温州农村经济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格局的形成”。

小生意赚大钱

其实,这种格局的形成还与温州人一种独特的经商之道有关,那就是小生意赚大钱,在温州人的眼中,大钱小钱都是钱,能赚几分几厘的机会也绝不放过。

温州人做生意,从来都是脚踏实地,讲求务实的,因为资金有限,他们就注重从小处着手。他们非常能吃苦,意志非常坚韧,用他们自己通俗的说法是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他们务实苦干,只要有一分钱赚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干,从不好高骛远,从不好大喜功。即使是生意已经铺得比较大,温州商人仍会像初创时期一样拼命工作。那些看起来没什么钱可赚的小生意,他们也不会嫌弃,往往是几分钱的螺丝螺帽、几角钱的小元件,他们都会认真对待,把小生意当作事业来筹划。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这些都是温州人创业的共同特点,而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愿赚,只好两手空空,一味抱怨没有机遇,没有财运。

据《青岛日报》报道:许多青岛人对岛城50多年来出现的第一个商会感到惊讶。“惊讶”不是缘于对“商会”的久违,主要在于这个商会是在青岛的温州人成立的,名曰“青岛市温州商会”。这个商会的成立表明在青岛经商的温州人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大约从1980年开始,便有温州人来到岛城经商。那时,他们来的并不多,仅有数十人,如今,这一数字已变成了近4万人。这些温州人绝大多数都是“老板”,在青岛注册成立了逾万个企业,资本总规模在70亿元左右,涉足服装、鞋帽、灯具、餐饮、食品、摄影、机电、印刷、包装、运输、建材、房地产、进出口等30多个行业。在青岛开店办厂的温州人,生意做的大多非常红火。

这些“腰包”鼓起来的温州老板,当初做的却是小本生意,谋生的主要方式是走街串巷、千方百计地推销温州生产的各种小商品。20年前怀揣着东借西凑的5 000元来青岛推销温州产品的吴可福,现在已是青岛玉环灯具装饰有限公司和青岛市灯具市场的董事长。他说,做生意要从小处着手,钱要一分一分地赚,这是我们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在青岛成功的奥秘。

正是靠着这种不显山露水、由小积大的创业,数不清的温州人靠着纽扣、标签、商标、标牌、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在外地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东西”完成了自己的资本积累,同时也完成了温州区域经济早期的规模化建设,细分成一个个的专业生产销售基地,不仅具有着“小”的活力,同时也形成了“大”的实力,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较强的竞争力。如果我们把温州区域经济比作一辆大车的话,温州家庭作坊里的生产和摊贩们的推销则是这辆大车的一个轮子,那么小商品消费市场的需求张力或者说市场的盲点或空白点,则无疑可以说成是这辆大车的另一个轮子。

真可谓“小商品也能成就大市场”,钮扣变金币、打火机当霸主的传奇并不神秘,其实是一段温州人先于他人醒悟,并脚踏实地从小做起,走向致富路的创业史,而这个创业史正是众多的参观考察者和创业者所感兴趣的东西。

从模仿到创新

模仿走私品成就“眼镜大王”

一提起温州人,大家最为称道的似乎就是他们独立自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的确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别的地方人们还在守着一亩三分地,等待国家补助时,温州人就已经设法自己谋出路了。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搞家庭工业,四五个人,两三台机器,即可开工生产。由于工厂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根本谈不上什么研发能力,但温州人脑子活,又肯钻研,别人的东西拿来琢磨一番,就可以自己画图纸,做模具,模仿得惟妙惟肖。通过模仿,温州企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与一些基本的技术,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不少人说温州人的成功最初源于这种模仿。

的确,有不少的温州人自己也承认,温州人的生意是从青菜小葱小鸡小鸭之中“孵”出来的,因此,没有模式,没有传统。像纽扣、皮鞋、服装和打火机,最初都是模仿来的。纽扣只要从外地或国外买来的衣服上拆下几颗,仔细研究一番就能够生产,皮鞋仿意大利的,服装仿法国的,打火机仿日本的。

有很多温州人散居在世界各地,只要他们回到家乡,穿着和用品就成了有心生意人的目标。漂亮的衣服,别致的纽扣,时髦的打火机,一到了温州人手中,用一夜的时间就可将它解剖完毕,当这个同胞将要出国的前夕,他看见跟自己使用的东西一样逼真、一样精美的仿制品已经摆在了橱窗上。这往往使人们惊叹不已。

因此,原先温州人的主导产品大多为做工简单的易解剖且具有一定手工技能的东西,而像电脑、手表甚至化妆品等具有较大难度的产品,就不在模仿之列了。

不过,对于温州人最初的模仿,除了会注意靠海外的亲朋好友捎来的东西,还有另一条途径,那就是模仿走私品。在《其实,你不懂温州人》一书中,身为温州人的作者白晖华曾经说过:“虽然走私只在温州猖獗盛行了短短的年把时间,却在提高温州家庭工业水平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聪明的温州人立即模仿这些舶来品。我这里不是在提倡走私,在闭关自守的年代,走私物品的冲击让我们的产品提高一个档次是不争的事实。”

温州人在眼镜业上是典型的模仿起步,有数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温州眼镜企业发展到一百多家,并以式样新颖、质优价廉吸引了众多外商。有数据显示:1997年温州眼镜业产值突破10亿元,1999年上升为15亿元,占全球销量的1/3,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说起来,在温州素有“眼镜大王”之称的远洋眼镜公司老板叶子健就是通过仿造走私品而起步的。1982年,叶子健高中毕业后,在温州蜜饯厂金工车间当一名普通的工人,当时有许多走私的“金丝”眼镜流入温州市场。叶子健觉得这种眼镜受人欢迎,样式新颖,定有市场。于是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副金丝眼镜,然后将镜架拆卸,凭着自己对金工的了解,分头到其他配件厂加工,再自己装配,终于生产出第一批“金丝”镜架。虽然只有数百副,但这批眼镜以3元一副的价格拿到市场上,很快被客户一抢而光。

于是,叶子健辞掉工作,召集几位朋友开始了大批量的眼镜生产,产品成本因此大大降低,销量也日趋见旺。从此,叶子健走上了“眼镜大王”的人生之路。

最为可喜的是,叶子健并不满足于初期的模仿,经过不断的努力之后,远洋眼镜已经由模仿走向创新,自主开发了1 000多种产品,成为一家年产眼镜过200万副的大型企业,而且据《品牌温州》一文的作者介绍说,现在的远洋正向科技含量极高的光学镜领域进军。

监狱里出来一个皮夹克大王

其实,世人只知温州人善于模仿,但能够看出模仿何物,也是需要一番相当的功底。有人称温州人可怕,脑中有鬼,也就是说他们善于琢磨事;眼中有针,也就是总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商机。但是一个刚从监狱里出来的劳改犯,转眼之间变成了一个名噪京城的“皮夹克大王”这件奇事,还真的让人不敢相信。

不过,世间确有此事,创造这一奇迹的温州人名叫刘世明。

1988年刚从监狱里出来就到了北京,那时的他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一个星期天,他到西单、王府井闲逛,这时,有一件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是有人为了抢购一件皮夹克打了起来,这时,李世明就想难道说皮夹克这么抢手吗?于是,他就在这一带仔细地转了转,发现在西单、王府井等北京最繁华的地段,竟然只有两家店在出售皮夹克。

于是,刘世明一琢磨,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那时的皮夹克式样比较单一,颜色只有黑色,关键是那时正流行皮夹克,一件的价格不菲,好多人还买不起。

精明的刘世明没有犹豫,立马动手做起了皮夹克,一开始他也不会做,可以说是个典型的门外汉,什么面料好,什么款式新,他都不太懂,只是照着市面现有的样子来做,后来发现即使这样,皮夹克一旦投放市场就有销路,而且销量大、利润好,干了不长时间,刘世明便名声大噪京城各商厦,成为靠皮夹克取胜的商海弄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