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325800000006

第6章 金钱的泡沫之殇—虚拟经济的陷阱 (1)

虚拟经济不是虚假经济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四个整天都在“钻研”发财之道的人,一日突然想到一个奇妙的赚钱点子。

他们打算用当地少见的一种物品——玻璃珠来赚钱。(这种珠子在较为远的某个小镇非常多,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很少见。)他们拿着一部分玻璃珠对当地的富豪说,“这是个神奇的珠子,它不是货币但它们比货币还值钱。如果您将它收藏起来,您就可以通过它来获得更多的货币,从而为您带来荣耀和财富。”

富豪们因没有见过这种物品,对之非常倾心,一拥而上,开始抢购。这样,玻璃珠子不断升值,从原来的一元钱升值到五元……不过,四个人只卖出一小部分。

一些普通的商人看到富豪们这样热衷于玻璃珠,也提出购买,因为他们认为——从市场上的观察来看,这些玻璃珠还会升值,但四个人商量后,认为现在人们收藏的热情正在增加,应当在价格最高的时候再卖。于是,继续抬高珠子的价格而不出售。很快,玻璃珠子从5元炒高到了10元。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炒高玻璃珠的行列里,尽管人们不知道这玻璃珠的真实价值,但每个渴望发财的人都知道,商人们说,投资这些珠子可以升值。很快,珠子的价格从10元抬高到20元、30元……

直到有一天,这四个人发现富豪们的热情即将减退,他们立刻用最高的价格将全部的珠子卖出。结果,购买量最大的人,在富豪们对玻璃珠热情减退的时候,仍旧不肯松手降价卖出珠子……

卖珠子的故事,表现的就是虚拟经济。这个概念是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的产物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一般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它与实体经济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具有虚拟性。

举例来说——假如你现在手中有100万,你有两个选择,用这100万办公司或者用来炒股票,你会怎么做?表面上,是两个选择,即办公司或者炒股票。但实质上差别很大。在经济学中,办公司属于实体经济,炒股票属于虚拟经济。可见,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则是与之相对的,是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依托进行循环的运动。

虚拟经济是在现代经济中出现的,其规模如今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从特征上看,它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特点。

所谓高流动性,指的是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不稳定性指,它本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多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主管预测,而并非像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高风险和高投机性是指,虚拟经济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难以预测,导致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驭,带来较大风险。而人们对其往往存在投机心理,想通过短期投机来赚取暴利,更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但应注意的是,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虚拟经济的虚拟性主要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现实中的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而虚假经济是具有欺骗性、虚假性、违反法律等的经济形态,例如市场上曾经出现的“皮包公司”等。

【陷阱提示】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具有推动经济积极发展的作用,但它不是虚假经济,对两者严谨的区分,对抑制虚假经济,发展安全的虚拟经济,维护社会秩序有重大意义。

警惕货币的幻觉

2009年,津巴布韦中央银行行长做了一个“神奇”的决定,从2月开始,银行发行的巨额钞票上将去掉12个零,也就是说,津巴布韦一万亿钞票将“缩水”成一元钱。为应对津巴布韦已高达百分之10亿通货膨胀率,行长大人不得不“痛下狠手”。

据悉,当时,在当地的外汇银行,一美元可兑换250万亿津巴布韦元!就在行长公布信息的当天,津巴布韦一夜间产生了无数的“富翁”。以至于有人戏称:在津巴布韦,遍地都是“亿万富翁”!

成为“津巴布韦”的富翁,就算手中有亿万巨额,也不过是一种幻觉。拿钱来开玩笑,更多的人只会愁眉不展。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故事也并不好笑。

在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巨额的战争赔款让德国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常年的穷兵黩武,早已将德国的经济拖垮,再加上战胜国强加给它极为庞大的赔偿金,让德国的经济雪上加霜。

迫于无奈,德国政府日夜制造钞票,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由此,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难忘的超速通货膨胀。1921年到1924年,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飞天”般的速度上升。

一张报纸在1921年为0.3马克、1922年年中时,能卖到1马克、到秋天时,卖8马克、

1923年2月时,为100马克、9月卖1000马克, 10月卖2000马克、10月15日一下子卖到12万马克,等到11月时,已达到几百万马克,甚至更多。

惊人的上升比率,让原本富有的人都变成了穷人,就像“黄粱一梦”般,残酷的现实把人们的生活都打乱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德国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国内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通货膨胀如同幕后的魔术师,操纵着金钱游戏。通晓它,并清楚它是如何让钱不值钱——成为很多人探求的知识点。

通货膨胀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发纸币贬值。它的直接表现是物价水平上升、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下降。根据经济学的理论,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因为,在金银货币流通时,金银货币自身具有价值,能自发、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却不同,它只是一种货币符号。当它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出现上面津巴布韦和德国的那种情况。

通货膨胀在理论上分为四种。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隐蔽的(或受抑制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2%~3%间,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一般不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能刺激经济的发展。疾驰的通货膨胀,是指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它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会显示出一些危害经济的信号。恶性的通货膨胀则是完全失去控制、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的情况,这时,社会物价持续飞涨,货币大幅度贬值,正常的金融体系遭到破坏,易引发经济崩溃,社会混乱。最后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的干预,通货膨胀没有发生,但一旦干预消除,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事实上,在分析通货膨胀时,大家也不必过分紧张。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他们指出,这类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既不会对社会产生太大危害,又能像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既是专家们建议政府可以适当使用的“润滑油政策”。

适度的通货膨胀让消费更加活跃,让消费品市场得到发展和完善,恶性的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发展、破坏金融制度。作为现代人,需要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既要对通货膨胀保持适度的警惕,又不要对其过度打压。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维护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市场的稳定。

【陷阱提示】通货膨胀是一种为人们熟知的货币现象。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可对经济产生不同效果,若想真实地透析它,应秉持公允的态度,不要谈其色变。

钱变得值钱了,不一定是好事

市场上的货币过多或者过少都容易引起不利的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可能让经济陷入困境。通货膨胀在前面已介绍,也为众人所熟悉,此处要介绍的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什么?它是指由于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各类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市面上流行的货币少了,钱更值钱了,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大众一定这样认为:钱更值钱是好事,何必担心?鲜有人知的是,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厉害,甚至能引起市场的崩溃。有的经济学家就常拿两者来作比较,强调说——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严重,宁要通货膨胀不要通货紧缩。

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物价总水平连续4年下降,引爆全国经济大萧条。随后的四年,GNP数值下降巨大,失业率从3%左右激增至1933年的25%左右。大批量企业关门倒闭,商品供过于求,商人们因物价过低,甚至开始向河中倾倒商品……经济的严重衰退,给美国人带来巨大的灾难,至今仍有人对那场梦魇记忆深刻。

同样,日本也曾受到过通货紧缩的“摧残”。20世纪70年代,当人们渐渐忘记美国人的伤痛时,日本却开始进入一场经济动荡。起初,日本的房产市场出现严重的泡沫,房产价格飙升不止。但再大的泡沫也有爆破的一天,当那天来临的时候,日本剧烈的变化让人们几乎崩溃了。在随后的十多年,日本的经济持续停滞。历史的警钟狠狠地被敲响,专家们束手无策,只能亲眼见证“通货紧缩幽灵”紧缠日本。一时间,日本的经济几乎陷入绝境。

难怪日本经济学家把通货紧缩称为“可怕的幽灵”,“危险的敌人”。其威力的确不能小觑,严重的通货紧缩将会造成经济的大萧条,使经济发展倒退几十年,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复苏。

通货紧缩通常按照发生程度不同,分为相对通货紧缩和绝对通货紧缩。前者是较为轻微的通货紧缩,此时,物价水平仍是正增长,但已经低于该国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通货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时,国家经济暂时不会受到影响。后者是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是指一国通货处于绝对不足状态,经济逐渐出现衰退和萧条的迹象。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现象。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引起的物价下降,尚且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助于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不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但长期看,会因物价过低而抑制产品的生产,引发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具体来说,严重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抑制投资与生产、引发债务人破产和银行坏账增加、导致经济衰退并威胁金融体系。

作为一种货币现象,通货紧缩的“威力”并不比通货膨胀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钱变得更值钱,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短期来看是好像是好事情,但长期看,后果就不容乐观。所以,人们应投入与通货膨胀一样乃至更多的关注。

【陷阱提示】 长期、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不断弱化的市场需求,削弱企业进行资本投资或生产的动力,导致经济的低迷。因此,“钱变得值钱”这种现象,未必是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