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他们还会在别人心理优势面前产生卑怯心理。说话表面看是一种嘴皮子功夫,实际上与人的思维状况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而说话能力、思维状况是稳定因素,心理活动则是变化因素。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常常是一个人说话水平发挥程度的决定因素。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和说话关系,说话心理常会出现微妙变化。地位、身份、关系是影响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个领导,他在部属面前谈话就具有心理优势,说起话来,思路大开,气畅语酣,妙语连珠,能充分发挥,通常能超过正常水平。此时我们会钦佩不已,觉得对方说话水平就是高人一筹。自己未等开口,早已先泄了气,应有的水平也削了一半,只好怯懦地洗耳恭听,勉强说几句也气弱语虚,缺少底气。
几个该拒绝的老朋友
要想让自己能够成功地沟通,就必须拒绝下面这几个妨碍讲话的老朋友。
1“茫然”朋友
我们可以认识一下这位朋友。从他那茫然的眼神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就认出并且记住他。
茫然朋友在与他人沟通时总是心不在焉,对信息不求甚解。他很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并且经常突然转换话题。他有时还会低头垂肩,无精打采,仿佛非常劳累。他会摆弄自己的领带或是不耐烦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铅笔。
茫然朋友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一点的沟通者呢?下面是一些可行的办法:
(1)坐姿端正
(2)保持目光接触
(3)避免接触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4)紧扣话题
2“挑剔”朋友
挑剔朋友很注意聆听事实材料,但是因为他对于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过于挑剔,所以经常失去“主旨”。他很少和同事们在一起,而且如果在一起时,他总是喜欢发号施令。他经常会不等别人把话说完便唐突地予以打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他的问题常常是严厉和苛刻的,使人窘迫难堪。
其实,在沟通中一味地吹毛求疵,往往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争端。
怎样才能帮助挑剔朋友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呢?下面有几点建议不妨一试。
(1)通过“闲谈”建立融洽的关系
(2)聆听“主旨内容”
(3)表现出对别人的关心
(4)培养耐心
(5)学会微笑
3“依从”朋友
依从朋友在沟通时,常常因为害怕批评而不愿说出自己真正的观点。有时,他会陷入独自的遐想当中,但是却假装在认真聆听。开会的时候,他会赞同地点头表示,但却很少参与到讨论当中去。“这很好”和“我明白你的观点”等类似的话语,通常是依从朋友说得最多的几句话。
一味依从的人通常是听多言少,这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行为,它不能让对方明白你的真正情感和观点。你不妨参照下面的建议加以改正。
(1)表明观点
(2)努力培养积极的进取精神
(3)提问
(4)更有目的地聆听
(5)说话令人信服
上面三位朋友在沟通中是最不受欢迎的,因为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使人“敬而远之”。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这方面的迹象,那么,你得赶紧想办法拒绝他们,让他们离你远远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同他人沟通。
培养宽松的心态
心态宽松,沟通才会畅通。对于此,我们平常也总是说要调整心态,但实际上心态有着奇怪的性质,心态不是坐在家里读读关于它的书就能够想出来的,也不是躺在床上,从早晨到黄昏,锁眉沉思就能生出来的。当然,也许会有那样领悟到心态真谛的人,不过,那只是极少数。
那么,要改变心态,“如何做”就成了一个问题。必须练习,练习思考的同时也锻炼行动。心中充满善意,你在和其他人共同行动中,就能得到肯定的反应。你应该会想到这样做的好处:你的人生将成为更美好的东西,你比以前更乐观,对自己充满信心,你和周围的人一道分享快乐。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回归健康的标准呢?可以参考下列六个标准:
1自我广延的能力
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他们有许多朋友、许多爱好,并且在政治、社会或宗教活动方面也颇为积极。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健康成人与别人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没有占有感,无嫉妒心。这种人也有同情心。他们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信念上的主要差别。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自我承认)
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不幸遭遇。他们对自己也具有积极的意象。
4表现具有现实性知觉
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希望那样来看待事物。这种人看待情境及顺应情境都是极为明白的,是“明白人”,不是“糊涂人”。
5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
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他们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他们也知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健康成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这种定向的性质不一定是宗教性质的。意识、哲学、信条,生活的预感或前景都能对人的一切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如果你真能够达到上面六个标准的话,你就掌握了良好的心态,从而能以一个宽松的心态,与别人自如地沟通。
克服恐惧的小方法
不少人在众人面前说话时,表情十分不自然,除了容易怯场之外,还常常会说出几句自己都没想到的难听的话,这令他们自己也大为吃惊。其实,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心理准备和实际训练,通过下列训练完全可以克服这种恐惧:
1努力使自己放松
在众人面前说话紧张的人大都是想要说话时呼吸紊乱,氧气的吸入量减少,头脑一时陷于痴呆状态,从而不能按照所想的语句说话。
在某种意义上说,“呼吸”和“气息”是一个意思,因而调整呼吸就是“使气息平静下来”。
说话时发生不正常情况通常都是这样的顺序:怯场——呼吸紊乱——头脑反应迟钝——说话支离破碎。因此调整呼吸会使这些情况恢复正常。
说话时全身处于松弛状态,静静地进行深呼吸,在吐气时稍微增加一点力气,这样一来,心里就踏实了。此外,笑对于缓和全身的紧张状态有很好的作用。微笑能调整呼吸,还能使头脑的反应灵活,思维集中。
2练习一些好的话题
在平时应酬中,我们可以随时注意观察人们的话题,哪些吸引人?哪些不吸引人?为什么?原因是什么?自己开口时,便自觉地练习讲一些能引起别人兴趣的事情,同时避免会引起不良效果的话题。
3训练回避不好的话题
哪些话题应该避免呢?从你自身来说,首先应该避免你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地说一遍,不仅不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益处,反而给人留下虚浮的坏印象。若有人就这些对你发起提问而你又回答不出,则更为难堪。其次是要避免你不感兴趣的话题,试想连你自己都对所谈的不感兴趣,怎么能期望对方随你的话题而兴奋起来呢?如果强打精神故作昂扬,只能是自受疲累之苦,别人还可能认为你不真诚。
4训练丰富话题内容
有了话题,还得有言谈下去的内容。内容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看出他丰富的内涵及对生活的炽烈感情。这样的人总是对周围的许多人和事物充满热情,很难想像一个冷漠而毫无情趣的人会兴致勃勃地与你谈目前正流行的一种长裙。
5训练自我评价语言方式
表达是否委婉?话题是否恰到好处?言谈是否中肯,把握要领?口齿是否清晰明白?说话是否不犯唠叨、琐碎的毛病?说话音量是否大小适度?说话速度是否不急不缓?话中是否不带口头禅?说话是否简洁有力?措辞是否恰如其分、不卑不亢?话中是否带多余连接词?说话是否真实具体?是否能充分表达说话目的?言谈时是否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说话是否心无旁骛、专心一致?话中是否含有自我吹嘘成分?是否一人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是否能真诚地与人寒暄客套?说话是否能参酌量情?是否能掌握说话技巧?是否能巧妙掌握说话契机?是否能专心地听人说话?
虽然,我们在和人沟通时,不可能时时都使对方感到既愉快又有趣,但是训练有素的谈话方法的确能帮你赢得社交,给人留下好印象,这将十分有利于沟通的进行。
自我测试:你在说话时有恐惧感吗
对下列各题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①当同不太熟悉的人在一起时我感到紧张。
②我在社交方面相当差劲。
③对向别人打听事情我不觉得困难。
④我在聚会或其他社交活动中经常感到不自在。
⑤当处于一群人之中时,我很难找到合适的话题。
⑥我并不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克服我在新环境里的羞怯。
⑦与陌生人在一起时,我很难表现得自然。
⑧在与权威谈话时,我感到紧张。
⑨我对我的社交能力毫不置疑。
⑩我很难正视面前的人。
B11我在社交场合里感到很受限制。
B12我并不觉得同陌生人谈话有什么困难。
B13我在与异性说话时更加羞怯。
评分规则:
根据以下表格,答对记1分,答错不记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其总分说明你在说话中的恐惧程度。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是是否是是否是是否是是否是相关说明:
0分:表明你在说话中不会感到恐惧。
1~4分:表明你的恐惧程度较低,与别人说话时比较轻松、自然。
5~8分:表明你的恐惧程度一般,有时较大方、自然,有时比较紧张、不自在。
9~13分:表明你的恐惧程度较高,与人交往时内心紧张,局促不安,对此,应该加强训练,努力克服交谈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