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告诉我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士结婚不久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用她丈夫的话说:“你对我太好了,我都觉得受不了。”原来这位女士非常喜欢关心照顾别人(母性意识强的人都有这种特点),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所有的家务,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等,都由她一个人包办,别人绝不能插手,弄得丈夫、公公、婆婆觉得像住在别人家里一样,事情几乎都被她做完了。久而久之,全家人对其忍无可忍,终于提出要让她离开这个家庭,因为他们都感到心理不平衡。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坐享其成不好么?其实,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自身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这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同样的,在工作中和同事相处也要注意分寸。
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中国古语有“交友强于己”,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何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上面的那个故事就是很好例证。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抱怨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结果孩子却不领情,其实是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所致。
初入办公室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令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中国人讲究回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如何做以及其中包含的心理学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知道。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才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只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距离感不仅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受,而且还为他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回旋的余地。许多领导正是靠着这种距离感的调整实现着自己的目的。
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对不同的人行使不同的“架子”就会形成不同的人际距离。领导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这种距离,从而把不同的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调动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意图服务。而没有层次感的随和和友善,则是“仁有余,威不足”,不但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而且不利于领导处理棘手问题。同事之间更是靠着这种距离感调整着彼此之间的关系,让美好的同事关系更好地发展。
太“完美”了反而“不美”
安德烈耶维奇·法沃尔斯基是前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被誉为“苏联人民艺术家”。他是现代木刻艺术学校的创始人,曾做过建造纪念碑的建筑和剧院美术指导。法沃尔斯基作品的特点是含义隽永,形象鲜明,在木刻艺术上更是鬼斧神工,他于1962年被授予列宁奖金。
然而,每当法沃尔斯基给一本书画完插图后,他总是在其中一幅画的角上不伦不类地画上一只狗。毫无疑问,美术编辑一定要他把狗去掉。而法沃尔斯基却固执己见,与编辑争论不休,非要保留这只狗。当争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法沃尔斯基就做出了让步,把画面上的狗涂掉。到这个地步,一般来说,美术编辑的愤怒就烟消云散了,绝不会再提出什么别的要求。因为编辑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也就心满意足了,编辑的任务无非是修改一下作品。但更满意的是法沃尔斯基本人,他的巧计成功了——画将以他所拟定的形式出版。如果没有编辑所诅咒的那条用做诱饵的狗,编辑还不一定把画改成什么样子呢!
有人不能容忍完美,专在完美中寻找瑕疵,目的只是为了自慰。
有时,人们要学会犯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不要在人前显得过于完美,犯些小错,可以避免对方的嫉妒,给对方的虚荣心以满足。
在好莱坞有这样一位国际知名演员。一次,他在进影棚演出之前,一位朋友提醒他,纽扣上下扣反了。他低头看了看,连声向朋友道谢并赶紧扣好纽扣。可等他的朋友走开以后。他又把纽扣上下重新扣反。一个年轻人正好瞧见这一过程,便不解地问他是怎么回事。知名演员说他扮演的是个流浪汉,扣反纽扣正好表现出他不注重形象、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一面。年轻人更是困惑地问道:“可你为什么不向朋友解释或者说这是演戏的需要呢?”
知名演员坦然地笑了笑说:“他提醒我是把我当做真正的朋友,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假如,我一定要解释清楚,就极有可能让他认为我做任何事都是有准备的,有一定原因的。久而久之,谁还能指出我的缺点呢?在他们眼里,我的缺点也可以被认为有个性,而恰恰这正是我要完善的地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了不断地完善自己,你必须给人以批评你的机会。
如果这些美好的东西是别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那么我们会更加喜爱它们,美好的东西在别人手中总是让我们觉得它更美好。拥有者拥有它们的第一天是美好的,而其余的日子,它们是为别人存在的。当一样东西归别人所有时,我们总是能够因浸淫在别人的财产中感到更加愉悦,因为你不怕有失去它的危险,并且具有新奇的愉快。一切东西都因为自己不拥有而尝起来更加甘美并且回味无穷,甚至别人井中的水尝起来也像甘露。“拥有”不仅阻碍享受,也为你带来了患得患失的困扰。你没有得到什么,只不过是为别人保留东西而已,正因为这样,得到的认可往往比别人更多。
一般人总喜欢以自己的聪明、敏锐为傲,但这种人却是最无知又无聊的人。明明知道却佯装不知,才是看清他人的关键。
古代的韩昭公把自己的指甲剪下来,然后又把指甲弄丢了,并命令臣子把它找出来。某位近臣为了取悦昭公,于是剪下自己的指甲来献给昭公,昭公因此知道这位臣子的虚假而远之。
燕国的宰相子之有一天靠在窗前,向身旁的侍者问:“方才跑出去的可是白马?”大家都回答:“不,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只有一名侍者跑出去,稍后回来报告说:“是的,是白马。”宰相子之因此知道谁是不诚实的人。
一般人纵使对自己不知道的事,装作知道而大大地吹嘘一番,并显出一副比别人有能耐的样子,也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能耐罢了。即使是自己熟知的事,却佯装不知而听听别人的说法,这样马上就能知道对方的虚实。
和同事相处,不妨也用用这种“不完美”的游戏,让对方因为你不是“完美”的,因此更乐于亲近你;否则,别人只会对你敬而远之。
进入新单位后及时与同事沟通
当你从一个环境转调到一个新环境中,面对的上司和同事都是陌生的,从事的工作可能也和你以往做过的不大相同,无形中给你的内心造成一种负担,仿佛人海茫茫,你却在一个孤岛上,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投入人群之中并被大家接纳。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对外来的以及新来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排斥心理。这时候,你首先要抛开自己对他人的陌生感、畏惧心、戒备心。一方面,你要多多拜访你的新同事、新上司,多了解新单位的情况;另一方面,你必须专注地投入到你的新工作中。这样的话,你的新同事很快就会接受你,适应你。因为你的拜访说明你对他们有兴趣,愿意和他们相识、结交。同时你专心投入工作,也使他们认为你是个认真的人,并且很喜欢你的新工作,也表明你在各方面都力求和他们保持一致。因此他们会很快消除对你的排斥心理,你们很容易就能打成一片了。
一次,某单位同时调进了两个人,小周和小林。小周是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人,小林则老是一脸严肃,沉默寡言。
小周虽然看似开朗,爱说爱笑,可是却目中无人。来到新单位许久,不仅没有拜访过任何一位同事,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也从不向别人请教,也许是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干好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小周能调来本单位,一定是上面有人,看他那副神气劲儿,也不像个干好工作的料儿。我们干了这么多年了,还免不了互相请教、学习,可他新来的,不向我们请教,就能把工作干好?时间一长,大家对小周都敬而远之,对他不冷不热的。
小林呢,虽然在办公室很少寒暄,总是勤勤恳恳埋头工作,但工作之余的时间,却问长问短,逐家拜访、了解,打听新环境、新单位的一些情况,顺便也提出了许多工作上的问题请教。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没过多久,小林就与同事们混熟了,工作起来更是如鱼得水。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说,但“礼尚往来”,有礼有节,你有情,我就有意。人与人之间就是通过来来往往、反反复复地交谈、沟通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友谊。
所以一旦当你转入一个新单位,适应新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同事交流,多向周围的同事学习、请教。通过你的话语,让你的新同事知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你需要他们的友谊。如果你能做到这些,那么还会有谁能拒绝向你伸出友谊之手呢?
从小周和小林的例子我们也不难看出,只要你诚恳、虚心并主动向他人伸出友谊之手,你的新同事也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你的。
提高可信度的几种行为
因为沟通双方互不信任,沟通因此无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谁会对自己不信任的人敞开心扉。在工作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与某些同事沟通起来非常愉快,而与另外一些人却很难沟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与不同同事之间的信任度不一样。
相互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只有同事之间建立了信任,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才能提高,彼此之间才会更愿意交流合作、信息共享,才能相互给予更多支持,促使团队绩效提高。
很多人际沟通矛盾的产生,也都是由于缺乏信任所致。很多错误的决策,也是由于缺乏信任所致。比如绝大多数的经理人或者员工在回复他们的顶头上司之前都会仔细思量。在他们看来,直接说出来的话,通常会让事情变得糟糕,他们不相信上司,这就使得公司上层人员无法了解下属头脑中一些重要的想法,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持之以恒,始终如一
信任能促进沟通,使人与人之间齐心协力,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业绩。不过,信任也是脆弱的,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却又很容易被破坏,哪怕是圣人也同样不可避免。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相传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粮米,便赶紧埋锅造饭。米饭快熟了,孔子闻到饭香,抬头恰好看到颜回用手抓起一把米饭送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