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从不戴着眼镜接听手机。
9.别让电脑包围你,它的侧、背面辐射更强。
10.不要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上使用。
11.在办公桌上养一盆仙人掌,帮助吸收辐射。
12.阅读完报纸后,记得清洗掉沾在手上的油墨。
13.每30分钟伸一次懒腰。
14.办公室地毯定期清洗杀虫。
15.用完电脑后要清洁面部及手部,清除辐射微尘。
16.下班时将洗净的水杯倒扣在办公桌上。
17.单肩的短带挎包会加重肩周炎症状。
18.公文包里的口红与签字笔要分格存放。
19.每天保证有2小时以上的时间,让脚从高跟鞋里解放出来。
20.每周晚过22∶00的加班不超过一次。
办公族,告别静态生活
越睡越懒,越坐越瘫。
最近,10大不健康生活方式被公布。报告说,缺乏体育锻炼、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长期在办公室久坐不动分列前三甲。
在“静态”中生活是如今办公室人群面对的最大问题。调查显示,有50%的人一旦坐下,除非上厕所,轻易不起来;30%的人只有觉得不适才进行运动;只有12%的人平均半小时起身一次。同时,体育锻炼被绝大多数人所忽略,68%的人几乎不锻炼,只有不到10%的人每周进行固定锻炼。
然而,此类静态生活方式带来的后果往往很严重:骨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病人越来越年轻;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使得颈椎病、腰椎疾病慢慢侵蚀办公室人群;久坐不运动不利于血液循环,可能导致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远离颈椎病、腰椎病
办公族最容易“坐不正、站不直”,由于坐着工作的时间长,不可能时刻保持腰部的挺立。而有些人下班回家后会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其腰长期后凸没有支撑,腰椎间盘弹性降低,结构松弛,也最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对于颈椎病和腰椎病,最重要的预防就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每工作40分钟后就休息10分钟,做做伸展动作,或下班后从事散步、游泳等运动,效果都不错,如果能每工作1小时就做5分钟的伸腿、扭腰,效果会更好。
办公室“椅子操”
下面由专家推荐的简易“椅子操”,可供“久坐族”参考。
1.坐在椅子上,伸直身体,两肩向后用力使背肌收紧,两肩胛骨靠拢。保持此姿势4~6秒钟,重复4~8次。此动作有强健肩背肌力和预防肩背肌僵硬及酸痛之功效。
2.身体紧缩收腹,双手用力支撑,收紧臀大肌,臀部从椅子上微微抬起。保持4~6秒钟,重复4~8次。此动作可强健上肢、腰腹、臀部的肌力,有预防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之功效。
3.坐在椅子上,双腿屈膝抬起,双手抱住小腿,尽力使膝盖贴近胸部。重复4~8次,此动作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有预防下肢肿胀之功效。
4.双手叉腰,左右转动腰部至最大幅度。重复8~12次,此动作可使腰和脊柱得到活动,并可强健腰腹部肌力和柔韧性,防止腰痛,有助于消除腰腹多余的皮下脂肪与健美腰围。
5.坐在椅子上,双腿轮流快速屈膝向上提起,双臂屈肘于体侧,交替前后摆动。重复30次。此动作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防止“久坐伤肉”之功效。
习惯小提醒:
“办公室一族”常常需要提肩打字和凝视电脑屏幕,因此容易出现肩痛、颈痛。针对这一办公室疾病,专家建议你,当在操作电脑1小时后,左右“摇头晃脑”3分钟。这样运动能够活动颈动脉,畅通呼吸管道,使得累积的疲劳容易散开。
学会给大脑放假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大脑就容易产生疲劳,就会对工作产生抵触,这时应该停止工作,以睡眠或者娱乐、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等积极方式促进大脑功能的调整。此时,若强制大脑继续工作,则会加重心理疲劳,造成脑细胞的损伤,或使脑功能恢复发生障碍。用脑过度的信号:
在阅读、思考问题或书写中,如出现下列信号,就意味着用脑过度。
1.头昏眼花,听力下降,耳壳发热。
2.四肢乏力,嗜睡或瞌睡。
3.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
4.思维欠敏捷,反应迟钝。
5.出现恶心、呕吐现象。
6.看书时看了一大段,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在出现上述部分现象时,应停止用脑,休息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工作或学习。如出现恶心、呕吐,那意味着身体已受到相当大的损失。
如按以下方法科学用脑,可使你避免出现脑疲劳,每天神清气爽。
1.多活动
我们的脑袋只占体重的2%,但是却要消耗摄入氧气的20%。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坐办公室用脑过度的人,会觉得特别容易疲倦的原因。要改善这种长期坐姿带来的慢性疲倦,除了增加身体的摄氧能力,做到每周至少30分钟的运动之外,还可以试试下面的办法:与其1~2个小时才休息10分钟,不如每15~20分钟小小伸展15~30秒。你可以站起来转转腰,做几个扩胸动作,或者让眼睛离开电脑,全身放松,看着远处做几个深呼吸也很好。
2.不要在饥饿时和饭后工作
人处于饥饿状态下工作,脑细胞正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不能得到满足,大脑的神经细胞就逐渐走向抑制,再加上空腹造成的饥饿刺激不断地作用于大脑,使注意力分散,而影响工作效率。一般说来,饭后半个小时左右,再工作为好。
3.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
工作时精神过度紧张、忧郁、焦躁,会引起脑细胞能量的过度消耗,并且使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活动被抑制。所以在工作时,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用脑工作的活动中去。
4.保证大脑的营养需求
大脑的神经细胞在进行工作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除需要大量的氧气外,还需要大量的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多吃一些坚果,如松子、核桃等,多吃鱼、动物肝脏、深色的蔬菜等。
习惯小提醒:
多用脑是件好事,但有个限度问题,要保证大脑的休息,不能无限制地用脑,睡眠是大脑休息的最好方式。此外,不要抽烟、喝酒,因为抽烟、喝酒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坏。
松开“快节奏”的弦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早上7∶00起床,7∶30赶地铁,8∶30上班,上午做文案,中午陪客户,下午还要到外面做市场调研,傍晚赶回公司继续写文案,9点以后才能回家休息。”这是徐先生一天的工作内容。
快节奏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快节奏生活使人心灵振奋、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事利索。但一味按“快”就班,将生活的“弦”绷得过紧,就难免损害健康。
健康拒绝快节奏
心理医生认为,整日与繁忙的工作打交道,长期处在快节奏生活中,因为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身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从而产生紧张、不安、忧虑等心理症状。
如果一个人长期以来在这种快节奏氛围中生活,不仅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也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当然,这种生理不适并不表示身体存在着某些器质性疾病,而是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出现类似于“神经症”之类的症状,如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痿早泄,等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还会影响机体内在的功能,这就出现医学心理学上称之为心身疾病的一类症状,如原发性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多尿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心因性多饮症、斑秃、偏头痛、痛性痉挛、肿瘤等。
奇怪的快节奏病
1.惧冷症
惧冷症系指在无特殊病理因素的情况下,骤然感到畏寒,皮肤苍白,起“鸡皮疙瘩”。专家发现,惧冷症患者,在其发病之前,多有明显快节奏生活经历。
2.失眠症
生活节奏过快会使人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从而打乱了大脑兴奋、抑制的调节功能,引起失眠。
3.偏头痛
因为快节奏生活可使大脑长期充血,进而压迫大脑神经而发生偏头痛。
4.龋齿病
日本的口腔科医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凡生活节奏太快、精神压力太大者,其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中因缺少免疫球蛋白A,有利于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的生长繁殖,遂易患龋齿病。
5.对策
(1)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不要有过高期望,学会分散压力,若有严重问题,及时向专业人士请求援助。
(2)有个快乐无忧的心态,平时不可为一些细碎琐事而耿耿于怀,也不可为紧张忙碌的工作而心事重重。
(3)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每天抽出半小时,每周抽出半天,每月抽出几天来休闲、放松自己的心理和身体。
(4)平衡饮食。建议女性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由于维生素A、C、E有抗氧化的功能,维生素B族有帮助安定情绪的作用。故应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B、C、E的蔬菜和水果。
习惯小提醒:
“快文化”使全世界每100人中就有40人患上“时间疾病”。患这种病的人身心整日被工作的忙碌和焦虑充斥,导致身心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最近许多国家掀起了抵制做“时间奴隶”的运动,号召人们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让生活更加人性化。
1986年,罗马诞生了反对快节奏生活的运动,这是为抗议在西班牙广场纪念碑的台阶旁建立快餐店。相对于“快餐”,反对者们以“慢餐”命名自己的组织,提倡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他们还从“慢餐”出发,提出建立一种“慢城市”的城市模式。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此外,他们还号召人们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随之应运而生的是“慢学校”。这些学校提倡没有竞争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反对填鸭式教学,授课时间灵活,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课程。
停止过劳“透支生命”
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2004年4月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连续忙碌几个星期后,去健身房健身,突然心脏病发作因抢救无效死亡;2005年7月2日晚11时,著名电影演员古月因突发心肌梗塞而猝死;2005年8月18日凌晨,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猝死;2005年4月10日上午,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因劳累过度,上消化道出血,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