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全集)
327800000041

第41章 预防疾病:锻制健康“黄金甲”(1)

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

——[英国]培根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中国谚语

健康小自测:给你的防病常识打分

疾病来袭之前,往往有一些先兆。请你对照自身的情形,来自测疾患:

1.吞咽困难

体态肥胖伴有吞咽困难,剑突下有灼烧感等多是返流性食管炎的前兆。返流性食管炎是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导致胃内容物返流引起的食管下端炎症。此外,吞咽困难也是食道癌的临床表现。

2.持续性咳嗽

持续性咳嗽,并伴有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它多预示肺结核、支气管炎、过敏症、哮喘、肺癌等疾患。

3.口腔溃疡

舌尖部、嘴唇部的白色点状或块状溃疡不容忽视。当溃疡发展到出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音不清晰时,有可能转化为口腔癌。

4.单侧腿痛

没有任何诱因而引发的单侧腿痛,常被人们误认为肌肉痛而忽略。其实,它很可能预示着血栓的形成。长期懒散的生活,会引起血流缓慢,特别是有吸烟史者,血细胞更易聚集成团,导致血栓形成。若不及时治疗,疼痛将更加严重,并引起腿肿大,行走困难。

5.剧烈腹痛

始于中上腹,渐局限于右上腹胆囊区的疼痛常被患者当做胃痛。经服药,疼痛尚不能缓解者有患胆囊炎或胆石症的可能。

6.夜尿频繁

夜间多尿,乏力、消瘦者应尽早进行血糖含量的测试。因为这些症状是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表现。此外,尿频还是尿道感染、前列腺疾病的警钟。

7.单眼短暂性失明

单眼短暂性视力模糊或突然失明,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是中风的前奏。青光眼患者也常伴有此症状。

家庭用药谨遵医嘱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有不少人认为用药习惯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实际并非如此。“是药三分毒”,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81.54%的被调查者随意服用抗生药物、74.35%稍有不适就自行药疗、69.29%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国内一家权威医药杂志曾对上千名不同年龄、职业的人进行了用药习惯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调查者都有不良用药习惯。另一项在全国范围开展的“百姓安全用药”调查显示,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而引起的死亡约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

可见,用药习惯必须科学,才能保障健康。

1.忌用“老经验”

有的人每当病情复发时,就凭着自己长期吃药的“老经验”,自己去药店买药来吃。其实,老毛病复发,其诱发因素并非相同,某些症状并非完全一致,还有可能因某种药品反复使用,而产生药源性疾病或耐药性。所以,在病情复发时,最好到医院看医生,按医嘱用药。

2.忌漏服、乱服

有些病人不能按时定量服药,疗程不分长短以及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出现。主要表现在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工作忙忘记服药,治病心切急于求成乱服药,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3.忌多药并用

不少人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会盲目采用多药并用打歼灭战,这是很危险的。药物配伍得当,可以增加协同效果,若配伍不当,则欲速而不达,甚至引起药物的副作用相互叠加。临床上,一般一种药物能够解决的疾病,最好不用两种。

4.忌服用霉变、过期药

这会贻误治病的时机,甚至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5.忌加倍用药

这是一个许多人都有的坏习惯,认为这样病可以好得快。但是要知道,用药剂量过大尤其是长期大剂量用药,会加大毒性反应的几率,对中枢神经、消化、血液系统造成伤害。过量滥用药物的行为,会导致体内药物浓度过高,严重的会在肾脏内发生结晶、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可见,滥加药物剂量是导致药物性肝肾损害的罪魁祸首。

6.忌干吞药片

许多人常干吞药片,特别是年轻人。这一方面容易使药物黏附于食道黏膜上,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分帮助溶解药物,导致咽喉等局部药物浓度过大,对人体极为不利。

7.不宜用除白开水以外的其他水送药

口服用药应用白开水送药,不提倡用茶水、果汁等其他水送药。因为茶水中含有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属于偏碱性的水溶液,这样用来送药,会与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的发挥。例如,我们经常服用的止痛药,是酸性的,如果用茶水送服,就会使酸碱中和,失去药效。果汁也同样,是酸性的水溶液,它可以使许多药提前溶解,不利于胃肠道的吸收。而且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剂,会影响到部分药效的发挥。

8.忌强行给小孩灌药

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小孩的鼻子被捏住,只能靠嘴巴呼吸,这时的溶液易呛进气管和支气管,轻则引起剧烈咳嗽,重则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药片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9.服中药时不可随意加糖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药都比较苦,服用时患者往往要加点糖,其实一些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我们常吃的糖分为白糖和红糖。红糖为温性,白糖为凉性。所以,加糖服药应首先了解药物的性状,凉性的药物可适当加一些白糖,热性的药物可加适量的红糖,这样才不会影响药效。而有些中药恰恰是利用苦味达到药效的,因此就不能加糖。另外,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可能会与红糖中的铁、钙等起作用而影响疗效。所以,服用中药时可否加糖,最好询问医生。

10.酒后不宜用药

酒与很多药物有相互作用,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再如酒后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下降,有些药可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甚至可因心脑供血不足造成缺氧死亡。

习惯小提醒:

你的服药姿势正确吗?

服药姿势很重要,躺着服用药片、药丸,如果送服的水少,药物只有一半到达胃里,另一半会在食管中溶化或黏附在食管壁上。由于有的药物是碱性的,有的是酸性的,有的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如果在食管壁上溶化或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引起食管发炎,严重的甚至引发溃疡。

科学的方法:站着服药,多喝几口水,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

善待自己,从体检开始

大病要养,小病要抗,无病要防。

生活中,许多人很少或从不去医院,主要原因就是认为身体没什么大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其次是认为自己身体好,一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还有人嫌去医院太麻烦。

健康真如自己认为的那么好吗?其实不然。北京某体检中心给出了一组数字:近年在他们接待的116592位健康女性体检中,发现乳腺疾患39970人,占44.5%;宫颈疾患42095人,占46.94%,其中超过两成的人都已是中度和重度宫颈糜烂;卵巢囊肿3621人,占4.04%;子宫肌瘤7875人,占8.78%。由此可见,自认为健康并不表示真的健康。

体检,可以随时掌握自己身体的状况,建立起自己的健康档案,若有病症,提早发现并及时采取对策;能够在疾病的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的开支、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

健康须知

为使检查结果能客观反映身体状况,体检者须做适当准备。

一般要求体检或抽血检查时,应处于安静状态,生活饮食处于日常状态。而运动、过度空腹、饮酒、吸烟及姿势体位等均可影响某些检验结果。故体检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