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329300000024

第24章 曹魏—魏武雄风终归晋(2)

手段过于卑鄙,但曹丕在政治上还是颇有建树的。221年,他下令人口达十万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同年又重修孔庙,封孔子後人为宗圣侯。224年恢复太学,设立春秋谷梁博士。他设立了中书省,其官员由士人充任,原来由尚书郎担任的有关诏令文书起草的事情现在也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魏国机要之权逐渐转移到了中书省。曹丕还规定令后宫不得干预朝政,群臣不能向太后奏事,皇后以下的人不能担当辅政之任。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图把用人权从士族地主手中收归到朝廷。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

政治上还过得去,但在军事上曹丕可就差曹操一大截了,他曾三次亲自统军伐孙吴,皆是无功而还。后来刘备为报杀关羽之仇伐吴时,曹丕虽然看出刘备要失败,但他不听谋士贾诩、刘晔的进言,只是坐山观虎斗,事后又起兵伐吴,结果被东吴大将徐盛用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他感觉到自己气数将尽,便在临终前把自己的继承人曹睿托付给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仅四十岁。

曹丕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从开展屯田开始,生产逐渐恢复,又改革了东汉以来的许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强的势力,扫除了宦官和外戚的专权,吸收中下层地主阶级人物参加政权。曹丕的举措恢复了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面,曹魏达到了最盛时期。

建安风骨书写曹魏风流

曹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各方面都稍强于其他两国,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所作之文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都体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曹丕则与文士相处极欢洽,历史上留下一段关于曹丕和文士的讽刺故事。文士王粲死时,曹丕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丕的代表作是《燕歌行》。父子三人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他用这种绝美的诗句抒发了自己的情,特别是对已逝甄妃的思念。

“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王粲从小就有奇名,他与孔融同为那时候父母们教育孩子的榜样。他小时去见左中郎将蔡邕,蔡邕都要倒屣以相迎。他强记默识,且善算术;一次与友人共行,读道边石碑,看一遍而背诵,竟能做到一字不差。还有一次,别人下围棋,他在旁边观看,下到尽兴处,一只鸡飞到棋盘上,打翻了棋子,棋局全乱,下棋的人正在惆怅之际,王粲却重新给摆了出来,竟然不误一道。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用举重若轻之法,典型概括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读来令人为之落泪。七子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孔融了。我们从小就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们所接触到的关于他的故事大多都是因为他是神童。由于他与曹操政见相左,在他成年后是没有得到什么发展的。最后还因为得罪了曹操而惨遭杀害。

在渊潜龙冷笑泥鳅鳝鱼

纵观历史,很多事件都是惊人的相似。东汉经曹氏父子而亡,魏国又毁于司马父子之手。在曹魏分兵三路灭掉蜀国以后,司马昭因为有将兵之功,被魏帝曹奂加封魏晋王。那时候起他就有了逆反之心。甘露五年,他杀掉了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曹奂完全听命于司马昭,是个傀儡皇帝。朝廷的大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司马昭手中。这段历史还有个小故事。

由于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逐步被司马氏掌握。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的官职,独专国政。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又继任大将军,朝廷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里。时帝曹髦见曹氏的权威日渐失去,司马昭又越来越专横,内心非常气愤与不平,于是写了一首题为《潜龙》的诗。诗的大意是:受伤被困的龙不能跃出深渊,自由自在地上天入地。就好比龙蟠居在井底,看着泥鳅、鳝鱼在面前手舞足蹈,只能藏起牙齿伏住爪甲。真可恶,我处于同样的境地!其实他这首诗全是在抒发对司马一族的不满。司马昭见到这首诗,勃然大怒,公然在殿上大声斥责曹髦说:“我司马氏对魏有大功,你为何把我们比作泥鳅鳝鱼?”曹髦听了,竟吓得浑身发抖。司马昭见他不敢作答,冷笑一声离去。

曹髦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之所以敢于当众侮辱他定是因为已经有了篡夺帝位之心。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是过不下去了,必须马上除掉司马昭。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大臣密谋对策。曹髦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企图篡夺帝位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着受废黜的侮辱,今天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尚书王经说,司马昭重权在握已非一日,只靠少数人马是对付不了他的,希望曹髦慎重考虑。曹髦把讨伐司马昭的诏书抛在地上,激动地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即使死,也没有什么可怕,何况也不一定死。”

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怕祸及自身,准备一出宫就向司马昭报告。曹髦却等不及了,立马拔出宝剑,登上马车,带领宫中侍卫、奴仆等三百多人,向司马昭的府第进发。途中,遇到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正带了数千卫兵过来。曹髦知道他们是来阻止自己的,便冲到前面高声喊道:“我是天子,你们想弑君吗?”卫兵不敢阻止,也不知应采取什么行动,便向后退却,贾充马上对卫兵大声喝道:“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之事啊。”卫兵们听他这一喝,顿时明白过来,一齐挥戈,当场将曹髦杀死。由此衍生了一个谚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没等坐上帝位就病死了,死后不过数月,他的儿子司马炎便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这个过程跟当初曹魏的建立真是如出一辙。自此,曹魏结束了它45年的短命历史。

司马家有可乘之机,其原因是曹丕不信任亲人,即位后便将曹植曹彰等大批有才能有势力的皇室成员杀的杀,贬的贬,导致司马一家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只有曹爽这样的无能之辈,怎么会是司马的对手?结果曹魏自然是坐以待毙了。假使曹彰不死,还有那么十几万人马,也不会有后来曹髦带着仅仅几百人去送死。由此观之,帝王治国不光要有贤能的外臣,更要有忠于自己的自家人,这样内外相互牵制,帝位才坐得稳。